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1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回到家,薛瑜终于忍不住:“三嫂怎么不问问琬姐出什么事了?”

林知了:“我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薛琬帮你二婶做饭跟她闲聊,你二婶劝她嫁人,薛琬手里有钱更不想给三个孩子当娘,你二婶认为她死脑筋数落她。你堂嫂要是想把薛琬嫁出去收彩礼,定会故意拱火。你二婶火气上来,对薛琬非打即骂,她不就气哭了。”

“好像只能这样。”薛瑜好奇,“不过我还是想知道,你怎么知道堂嫂定会拱火?”

林知了:“她真心劝架,二婶吵不起来。薛琬出来,她也会跟出来留薛琬住下。”

薛瑜懂了:“可是,琬姐可以做绣品赚钱。我要是堂嫂就把琬姐留在家里。她还可以做二十年啊。赚的钱只给她一半,一年也有十几贯。”

林知了也这样想过,是以怀疑薛瑞的妻子只有小聪明。

薛理:“也许二婶没有跟她提过琬妹女红好到可以赚钱。”

薛瑜:“可是瑞哥知道啊。”

林知了:“她没问吧。即便薛瑞提过一句他姐在城里做绣活,若是你堂嫂的绣品很便宜,估计薛琬赚的钱只能养活自己。”

薛瑜感觉是这样。若不是林知了帮薛琬拿绣品,可能直到现在薛家也没人敢相信薛琬每月可以靠绣品日入两三贯。

薛瑜还有一个疑惑,”你为什么不理琬姐啊?是怕她哭吗?”

林知了:“她把心中的委屈吐出来,过些日子不觉得委屈,会买很多东西回村过年。如果这口气憋在心里,春节回去再受一肚子委屈,日后你二婶和堂嫂别想算计她。哪怕二婶真为她着想,她也不信。”

薛瑜:“就二婶的脑子分得清真假?”

林知了笑出声。

薛理也忍俊不禁。

薛瑜脸红:“我说错了啊?”

林知了:“你说对了。”

没想到今日受委屈的不止薛琬,还有薛二哥和刘丽娘。薛二哥进门就抱怨岳母管得宽,没有眼力见儿,亲娘都管不着他生不生,她算哪根葱。

林知了本想劝几句,忽然想起一件事又把话咽回去,也没有安慰面色不好的刘丽娘,也没有提薛琬。

薛瑜见她三嫂不好意思开口,就拉着小鸽子去她屋里,名曰看书,其实躲尴尬。

薛理只是看着他二哥抱怨,偶尔附和一两个字。

中秋过后年前最大的节日便是冬至。

冬至当日林知了关店。原本不想回村,薛大哥又来请,林知了就带着早上买的东西过去。

然而到门口碰到刘家人。林知了把东西一分为二,刘丽娘和薛二哥去刘家。

薛母问薛瑜她二哥呢。薛瑜回答被刘家人叫走了。薛母忍不住骂二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

薛理不接茬,林知了装没听见,薛大哥感觉他娘无理取闹,毕竟人家都找上门了,总不能不去吧,因此装聋。薛母感到无趣带着孙子出去。

然而那孩子喜欢薛瑜,挥着手要小姑。薛瑜跟出去,小鸽子蹦蹦跳跳跟上。

薛大哥看着薛理欲言又止。

薛理受不了他大哥的墨迹劲儿:“有话直说。我们是兄弟,我还会骂你嘲笑你不成?”

薛大哥挠挠头,神色有些窘迫。林知了见状要出去,薛大哥叫住她,说出他想给孩子找个娘,但是他娘绝不会同意,问薛理和林知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林知了:“女方也有孩子?”

薛大哥微微摇头:“她说她不会有孩子。”

林知了:“那姑娘比你大?”

薛大哥再次摇头。

林知了愈发好奇:“家贫?”

“比我有钱!”薛大哥犹豫一下,说出对方可以在城里买一处小院。

姑娘这么有钱,没孩子,比他年龄小,林知了懂了:“孤女?担心亲友惦记她的财产,所以要找个依靠。不知听谁说你不会惦记她的钱财,她就想到帮你照看孩子,你帮她守住家产?”

薛大哥:“有一点是这样。”

林知了奇怪:“婆婆为何不同意?”

“自然是姑娘身份有问题。”薛大哥露出惊讶之色。薛理本是猜测,以为女方命硬无人敢娶,就要问出口,突然想起他大哥好像没有机会认识孤女,“琬妹做事的绣坊娘子?”

第81章 二哥反常

薛大哥的眼睛发生了地震。

林知了瞠目结舌。

难怪婆婆不同意啊。哪怕是对外声称卖艺不卖身的艺伎, 她也是风尘女子。在花楼十多年,怎么可能守身如玉。

即便钱夫人和东家允许,贪花好色的客人也不允许。

林知了:“你敢娶婆婆就敢一头撞死在你面前啊。”

“撞死”二字令薛理心里咯噔一下,猛然转向林知了。林知了似有所觉转向他, 见他面色严肃, “我随口一说。”又忍不住为自己辩解:“别觉得我危言耸听。真有可能!”

薛理知道是他想多了。

薛大哥叹气:“我也是担心她想不开, 所以一直没敢提这事。”

林知了灵机一动:“也有个办法。”

薛理:“你的不叫办法!”

林知了挑眉:“知道我要说什么?”

“先斩后奏!”薛理冷冷地吐出四个字。

薛大哥面露喜色, 又转为懊恼:“我怎么没有想到啊。”

林知了顿时目瞪口呆。

哪怕主意是她出的,也没想到老实巴交二十多年的人,一朝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真敢用!

薛理不赞同。

薛大哥很意外:“我以为全家只有你和弟妹不会反对。”

薛理:“舍得离开销金窟、放弃赚快钱的女子值得尊敬。”

“那你反对什么?”薛大哥想不通。

薛理:“娘不会叫她照顾孩子。无论你们成亲多少次, 结果都是和现在一样, 娘一边做饭一边带孩子。”

林知了以为薛理有点瞧不上自食其力的风尘女子,闻言很是意外。林知了也为自己感到高兴:“这事简单啊。大哥就说婆婆不把孩子给她, 她就住到村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若是叫左邻右舍发现她以前做什么的,婆婆定会——”

薛理:“少说两句吧。她敢住进来,我娘真有可能撞墙。”

“那就经常来探望孩子。她只是站在门外婆婆就受不了。为了不让她再来, 应当会把孩子给她。”林知了想起什么,“大哥说她买得起房。若是她有了房子,会同意你住进去吧?”

薛大哥点头。

林知了:“若是刚才说的都行不通,那就叫婆婆搬过去,告诉婆婆再过两年孩子可以上学,城里的学堂最差也比村学好。”

薛理感觉这个法子可以试试:“大哥不是担心娘被薛瑞的妻子哄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吗?不如先问问娘, 倘若有机会愿意不愿意进城。人到城里再坦白。”

薛大哥是想把他娘跟他二婶一家三口隔开,是以先前去探望薛琬——担心人家欺负她,那位管事娘子跟他说起此事,他才没有一口回绝。

薛大哥:“我担心坦白后娘抱着孩子回来。”

林知了:“牛卖掉, 地给旁人种,她回来做什么?”

薛大哥一时没有想到绝了他娘后路,“娘会不会时常在孩子面前说风尘女子一堆陋习?我担心孩子仇视她。”

薛理:“她久在风尘,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可是娘就没有恶习?陈氏是清白人家,只说人品依我看还不如那位绣坊管事娘子。”

薛大哥不禁点头。

薛理见他听得进去就多说几句:“村里人是会嘲笑你。然而关起门来会羡慕你运气好。自古笑贫不笑娼。你应该担心的是孩子长大后发现养母在花楼多年,他会不会因此自暴自弃。”

薛大哥听着这番话,有了新的顾虑:“先前是我没有想到。你说起村里人,弟妹又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改日被你的同僚——”

薛理打断:“嫉妒我的人,即便没有这事也会从别的方面诋毁我。我无子,我娘子卖面,二哥是商户,大哥被休,这些都是攻击点。”

薛大哥听到他被休,尴尬的脸色微红。

薛理:“若是同僚问你怎么娶个千人枕,你又该如何应对?”

薛大哥又忍不住挠头。

薛理:“你可以据实以告,你二人是搭伙过日子。要说会不会日久生情,谁知道呢。清白人家的男女也会偷情!”

听到“清白人家”几个字,薛大哥不禁轻咳一声:“有件事,我不想说,可是,既然说了这么多,还是说吧。”

薛理心累,劝自己他大哥就是这个性子,急也没用。

薛大哥又酝酿片刻才坦白,前几日在城里卖蛋糕的表妹说看到陈氏穿金戴玉,她好奇跟上去打听一下,陈氏如今在大户人家,给人当妾。

林知了再次瞠目结舌。

薛理:“当什么?!”

“是你想的那样。”薛大哥的脸烧起来。正是陈氏的选择让他震惊,忽然觉得清白人家的女子不过如此,今日才想跟薛理聊聊他的亲事。

林知了讷讷道:“不是她给琬妹介绍的那位吧?”

薛大哥微微摇头:“是做青瓷生意的大商人。表妹跟过去的宅子是他母亲在住。他回来探望母亲和避暑。避暑一事是我找别人打听的。”

林知了佩服,她应该想到陈文君瞧不上她给薛琬介绍的商人,只因她认为薛琬不如她聪慧,她值得更好的。

饶是薛理做过一场大梦,梦中很清楚大嫂什么德行,闻言也感到不可思议。

薛大哥:“我也打听到那位商人成亲几年,有一妻三妾,但是没有孩子。”

薛理明白了:“她认为她会生下长子?一妻三妾不可能都有病,无子定是因为那位商人——”

林知了:“别那么武断。历史上有过这种情况啊。”

薛理熟读诗书,瞬间想起她所指何人,“你拿陈氏跟那位比?真会侮辱人!”

林知了:“我是打个比方。重点是世上没有那么绝对的事!”

薛大哥听糊涂了:“你俩说谁呢?”

薛理解释,历史有个很有名的皇帝,也有皇后有姬妾,然而一直没孩子。连他亲舅舅都认为他身体有恙,孰料换个女子迎来了第一个女儿,待他而立之年,生下长公主的后妃也为他生下皇长子。

薛大哥:“这样的事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