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伙计和厨子都忍不住朝商户看去。
果不其然,这位食客满目震惊。
林知了笑着问:“要不要尝尝?”
食客谢绝她的好意,心说不愧是隔三差五研究出一个新菜的林掌柜,竟然异想天开到往粽子里包肉。
闻所未闻!
闻所未闻啊!
在门外逗留,犹豫是在东市随便吃点还是去市场买菜回去做的路人眉头微皱,进去就问:“你刚才说有五花肉粽?”
林知了指着麻绳:“五文钱一个,食量小的一个粽子就饱了,买个尝尝?”
食客不由得点头。
先前进来的几位食客震惊,满脸写着,居然真有人吃咸口粽子。
林知了用小碟为他盛一个就问:“喝什么汤?有小米粥、八宝粥、胡辣汤、豆腐脑和豆腐干笋汤。”
食客果断选择豆腐干笋汤。
林知了笃定此人不是久居京师的南方人,便是接受度很高的北方人。随后林知了叫伙计把卖粽子的牌子挂到门外。
伙计找个高板凳,木牌靠墙放板凳上。路人对伙计的动作很是好奇,走近一看一早就有粽子,为了应应景的路人走进来。
店内有现蒸的包子,有拉面和刀削面,有甜粥咸汤,还有油饼烙饼,以至于十个人进来,最多一个人出去,还是因为人多不想久等。
随着林知了介绍有五花肉粽,又得到几双震惊的目光。林知了跟嫌不够“丢脸”似的——厨子心里这样想的,叫伙计在门外吆喝,“街坊四邻,南来北往的客商,进来看一看了,今儿端午,本店有各种粽子,红枣粽、蜜枣粽、豆沙粽和五花肉粽!”
前几个粽子没能让去市场买菜的坊间百姓和行色匆匆的街坊停驻。“五花肉粽”一出,天南海北的客商不约而同地停下。
伙计趁机劝人进店。
没有要紧事,只是去别的店用早饭的街坊选择进去,不着急买菜的坊间百姓也进去。这个时候也有人吃饱了出来了。已经做饭的商户见状就上前几步问,“仁和楼还卖咸口粽子?”
刚刚出来的食客一脸无语:“谁知道林掌柜怎么想的。话又说回来,不是她想一出是一出,也不可能有需要预定的猪肚鸡汤和凉皮、擀面皮。”
猪肚收拾起来麻烦,炖鸡炖猪肚要许久,林知了只保证每天四份,是以想喝这一口的人只能提前。
有位食客连来三次都没喝到,就叫林知了多做几份。林知了说能接受猪肚的人极少,一只鸡分两份,多做一只鸡,就有可能剩一份。偶尔剩一次可以,天天剩一份,她就是喜欢这口也会喝腻。随后补一句,仁和楼的伙计加厨子,能接受猪肚炖鸡的屈指可数。
食客也不能说,剩下那份打包带走,只能明日早点过来。
经常来仁和楼用饭的街坊都知道这事。问话的街坊不禁附和:“不是林掌柜敢想敢做,咱们别想只花十五文就在宽敞的仁和楼吃到铺满肉的卤肉面。”
走过去的路人又退回来,“咸口粽子?”
食客和街坊点点头就朝不远处的仁和楼看去。这位路人愣了一瞬,大步朝仁和楼走去。剩下二人面面相觑,原来林掌柜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而是知道真有人喜欢咸口粽子啊。
进去的路人一直认为仁和楼的食物很贵,几次路过都不敢逗留,担心被店内的食客伙计看出他囊中羞涩。
今日若非端午佳节,他没有勇气进去。得知一份炸蛋面只需十文,卤肉面只要十五文,这位路人负担得起,正好肚子里没油水,就要一份卤肉面。发现每个桌上都吃的干干净净,他也不矫情,面吃完汤喝完,要四个五花肉粽打包。
不断有人进来有人出去,早饭后半个东市都知道林知了卖咸口粽子。
倒不是商户们碎嘴,只因今儿过节,彼此看见难免问一声“粽子包好了吗?”多聊几句,不然而然聊到另类的五花肉粽。
早饭后,林知了叫伙计继续煮粽子,店门也没关上,粽子煮出来就叫薛瑜和林飞奴在店里卖粽子。
薛瑜认为没人买,过了早饭,离未时午饭尚早,这个时候人不饿。然而有,在家用了早饭就出来买咸肉的百姓在路口听到几个人聊仁和楼卖五花肉粽,立刻决定买两个尝尝。至于家里做的,可以留着晚上吃。
遍寻不到咸肉着急的路人决定买块猪肉回去腌,在猪肉摊位上听说仁和楼有咸口粽子,也决定买几个尝尝就当过节了。至于家里泡的糯米,可以做糯米饭!
午饭后,林知了做主做的两百多个五花肉粽卖的一干二净。
伙计和厨子大为震惊。
幸好林知了提前留十个,否则刘丽娘晚上要么不吃,要么只能吃甜口粽子。
申时左右,林知了打算关门,门被挡住:“请问还有咸口粽子吗?”
林知了微微摇头:“早卖完了。”
“要自己做啊?”来人叹了一口气。
林知了一脸抱歉地笑笑。
那人走到路边,林知了才发现有人等他,俩人聊几句,都满脸失望。林知了确信经过今日,喜欢和不喜欢咸口粽子的坊间百姓都会记住仁和楼!
实则也确实如此,许多百姓和商户跟家人一起用晌午饭的时候就忍不住聊仁和楼今早竟然卖起了咸口粽子。
对仁和楼的印象也从饭菜很贵伙计态度很差变成“异想天开卖咸口粽”,亦或者“人在他乡竟然能吃到家乡味”等等。
不过这些暂时与林知了无关。
午饭前,林知了把月钱发下去。当时林知了叫二哥去一趟东宫。午饭后魏公公过来把四月份收益拉走,只比三月份少几十两。
魏公公挺意外,以为三月份盈利多是因为食客贪鲜,四月份客源稳定会少一到两成。做好替林知了向太子妃解释的准备。如今省得他费心,魏公公很是高兴。
仁和楼厨房里还有一盆甜口粽子,给厨子和伙计们留的。林知了本想请他拿几个尝尝,忽然想起太子被废就是因为一碗汤。哪怕不是送给太子,林知了也因此打消这个念头。
魏公公走后,林知了把赏钱发下去,洗碗工依然拿了一贯有余很是高兴。
洗碗工临走前,林知了又叫她们选两个粽子带回去。毕竟今日是端午。
乍一看到俩粽子,洗碗工的家人嫌林知了吝啬。洗碗工把钱递过去,家人一看又有赏钱,不是只有开业第一个月有,洗碗工的家人们眉开眼笑,恨不得把俩粽子供起来。
林知了给厨子们留够晚上的菜,锁门准备回家,发现林飞奴很安静。林知了找到他,少年在车里,但是大花被薛瑜按在身边,她确定弟弟今天有事。林知了走过去便问:“怎么了?”
牵着毛驴的薛二哥回头:“肚子不舒服。上午我跟他说了,别吃了瓜又喝凉的,他说他火气旺,冰凉绿豆汤到他肚子里也会变得火热。还热吗?”
林知了朝弟弟耳朵上拧一下。
少年扁扁嘴,林知了赶忙松手:“二哥,你去药铺吧。”
薛理去驾车。
回到家中,林知了烧水给弟弟灌个汤婆子,看到他手腕上的彩绳,“也不能辟邪啊。”
薛理:“真有那么灵,边疆百姓日日祈祷,胡人早被他们咒死,还用将士们戍边?不过是图个心理安慰,你还当真了?”
“说不过你!”林知了把汤婆子递给弟弟,薛理伸手接过去。林知了想问什么,结果看到他弟很是自然地窝在薛理怀里,薛理一手抱着他一手给他温肚子。
薛瑜在一旁不禁撇嘴,紧接着又跟刘丽娘耳语:“我怎么觉得三哥不着急生孩子就是因为林飞奴啊。”
刘丽娘:“才看出来?就他也好意思嫌小鸽子越大越不听话。他不在家,你三嫂无论叫小鸽子做什么,小鸽子都不敢横挑鼻子竖挑眼。”
薛瑜看不下去收回视线:“幸好是小舅子。要是儿子,还不得被他宠上天。就他也好意思嫌娘宠小侄子。”
刘丽娘找林知了招招手,林知了到她身边坐下。刘丽娘低声说:“鱼儿刚才一说我才想到,咱们今年没给婆婆家用啊。”
林知了:“前些天相公把他新编的试题集请丹阳郡王的伙计带回去给王掌柜,又给大哥捎一封信,日后卖试题集分到的钱由他交给婆婆,跟以前一样,每月一贯。”
刘丽娘:“连同我们的?”
林知了点头:“相公如今在朝,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刘丽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林知了问:“吃面还是做点菜就粽子?”
刘丽娘:“做两个菜,再煮点粥吧。做太多好吃的,他吃不下去更难受。”
林知了朝弟弟看去,见他跟缺水似的,又去厨房倒一杯水。
少年不敢喝,担心喝了又拉。
林知了找个小板凳把杯子放板凳上:“以后还敢吗?我估计还敢。你们能听劝,咱家邻居也不至于天天吼他儿子吼得嗓子疼!”
少年仰头问:“阿姐,我拉肚子,你好像很高兴?”
第109章 小番茄炒蛋
怎么会呢。她把小孩从懵懵懂懂四五岁养到会气人逗狗的九岁, 看到他病恹恹的自然心疼。不过也着实希望林飞奴长点教训,省得整日不知天高地厚。
原先林知了还担心过,她弟无父无母又是农家子,在崇仁坊跟权贵子弟一起读书会不会自卑。自从薛理告诉她, 谁奚落小孩, 比如嫌他的墨条次, 他就叫人家送他一块顶级徽墨, 林知了震惊的同时放下心来。
林知了笑着说:“阿姐高兴啊。不听我的话,遭罪了吧。”
少年把小脸埋进姐夫怀中,不理他姐。
薛二哥煎好药, 金乌西坠, 林知了和刘丽娘去厨房。薛瑜跟进去:“三嫂,我想——”
刘丽娘打断:“出去看看坊间有没有你这么大的姑娘, 跟人家玩儿去。”
薛瑜气得哼一声:“我看你就不想叫我做饭!”
既然她这样讲, 刘丽娘也不客气:“今天过节,我不想吃甜口的茄子!”
薛瑜心虚。
昨天下午她跟二嫂回来的路上碰到几人闲聊,其中一人以前找薛二哥开过药方省了几百文, 就给二嫂两个茄子,说她婆婆年初在厨房育苗,开春移到院中,所以比往年早熟一个月。二嫂从去年夏天就没有吃过酱烧茄子,得了两个不要钱的心情好,薛瑜要做菜, 她就慷慨一次。谁知薛瑜灵机一动想试试甜口的茄子什么味儿。
刘丽娘今早想起昨晚甜到齁心的茄子还想吐,以至于早饭就喝一碗小米粥。
薛瑜理亏不敢反驳,小声嘀咕:“出去就出去。”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不是做饭就是在烧水洗漱,路上只有十岁以下的小童玩闹, 薛瑜看一眼觉得无趣极了,扭头回家。
到院里看到二哥把前几日买的黄豆拿出来挑捡,准备晒黄豆酱,三哥盯着小鸽子喝药,无人同她搭话,她拉着大花出去——遛狗!
好在端午三天假,第二天小鸽子没什么精神也不用薛理去学堂为他请假。
林知了猜端午节坊间百姓吃得好,除了今天仍然要出来做事和开门迎客的商户估计没什么人出来吃早餐,就提醒厨子们早饭比平日里少三成。
清晨,林知了伴着从城外吹来的麦香到店里,厨子和伙计们快把早饭做好了。林知了检查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采买回头只买两只母鸡和四只公鸡,鱼买六条,牛羊肉各五斤,羊排买两斤,牛骨炖汤可以买十斤。
厨子担心荤菜不够,林知了就说离市场近,真有几位客人点十道八道菜,届时赶着驴车去买也来得及。
早饭同林知了预料的一样,昨日过节吃多了,早早起来开门备货的商户也没什么胃口。有几位时常来仁和楼用早饭的商户往日需要一碗面和一份肉夹饼,今日只要一份小米粥和一个肉包子。
清晨客人不少,但不像往日络绎不绝。往日集中在辰正,今日断断续续到巳时。
林知了看到拉面和刀削面只剩几份,油饼和烙饼剩十几份,包子剩几十个,胡辣汤和豆腐脑分别剩二三十份的样子,仁和楼众人早上和晌午两顿吃得完,就叫伙计关门。
然而伙计到门边又来几人,进门就问有没有吃的。
伙计下意识侧身,从柜台出来的林知了停下,推荐小米粥、八宝粥、胡辣汤和豆腐脑。这几人原先想来一碗面,闻言想起仁和楼的胡辣汤豆腐脑两掺好喝,决定一人一碗胡辣汤豆腐脑。
厨子盛胡辣汤,林知了打开蒸笼,提醒几人还有素饺子肉包子。
早上也有水晶饺,看起来很有食欲,三人要十个——虽然饿,可是食欲不振。胡辣汤豆腐脑下肚,几人胃里舒服了,更想喝汤,叫伙计再来三碗干笋豆腐汤。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