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由于仁和楼位于东市路口,北边和西边坊间百姓去东市必然要经过仁和楼,除非绕路。又因为赶上过节,是以仁和楼门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哪怕过去十人只有半个人买汤圆,林知了的几十斤汤圆也不经卖。
巳时过半,汤圆只剩三成,待昨日那几位商人午时过来肯定没有了。林知了叫薛瑜和伙计再做三样,她和二哥、二嫂在外面看着。
薛瑜低声问:“猪肉——”
林知了打断:“不做!”
薛瑜其实挺想看到食客们震惊的样子,闻言有点失望。到后院北屋给采买一贯钱,叫他们再去买三种馅料。
采买钱二牛:“一贯少了啊。”
薛瑜:“离市场这么近,馅料不够再去买啊。要是做多了卖不完,你们谁吃?”
他们不太想尝试汤圆。钱二牛和另一个采买闻言立刻出去。
薛瑜所料不错,直到午时三刻,店里开门营业,汤圆才卖完。
章元朗听说汤圆没了,忍不住惊呼:“我怎么办?”
林知了:“你家厨娘买菜回来从这边经过,问我你有没有买汤圆。我说还没有。她说没有就别买了,家里做了。”
章元朗:“什么味的?”
林知了笑着说:“肯定不是猪肉味儿。你饿不饿?想吃面还是想吃饼?”
汤圆吃多了,章元朗不想喝汤也不想吃油腻的,只想喝水。林飞奴就倒两杯水,又拿俩大馒头。
他俩坐老地方,进门第一桌,以至于出来进去的食客都能看到他俩。
太子的小舅子李珩便是如此。但他被俩馒头晃了眼,以为走错了,退到门外,视线掠过朱漆匾额,“仁和楼”三个字格外醒目,左边门联是“仁心烹五味,客聚如云闻香驻。”右联是“妙手调八珍,宾归若市宴如酥!”
没错,京师仅此一家的仁和楼!
李珩进去就朝章元朗看去:“这是新菜?”
“啊?”
俩半大小子同时惊呼。
迎上来的伙计无语又想笑:“就是白面馒头!”
李珩又看向茶杯:“那这里是糖水?还是煮化的燕窝?”
伙计:“——白开水!”
李珩了然地点点头:“我明白了!”
伙计糊涂了,什么他就明白了。然而今日许多衙门作坊都放假,以至于还没到饭点,仁和楼就宾客盈门,“李公子,先上楼吧。”
李珩示意随从上楼。
章元朗和林飞奴面面相觑,望着他消失在楼梯口,章元朗不明所以地问:“他明白什么?”
薛二哥:“明白你俩闯祸了,晌午只能喝水就馒头!”
“什么?!”
他俩异口同声。
正在点菜的食客扭头问:“不是吗?”
章元朗很生气:“我俩那么听话,怎么可能闯祸!”
食客朝林飞奴看一眼,听话?没看出来!
章元朗抬手给他把兄弟一手肘:“都怪你!”
林飞奴弄清楚李珩明白什么,便恢复先前的淡定,老神在在地摇头:“世人多肤浅,谁懂我心诚啊。”
食客差点咬到舌头。在旁边忙碌的薛二哥听不下去,朝林飞奴后脑勺一巴掌:“吃不吃?不吃出去!”
林飞奴看向同窗。
章元朗想知道今日有多少人误会他俩,“在这儿吃。我也是食客!”
薛二哥:“那你俩不许胡说八道!”
章元朗和林飞奴一起点头。
然而薛二哥走远,又有食客进来,恰好是街坊,看到他俩一人一个大馒头啃的欢实,想也没想就问:“闯祸了?”
林飞奴不理他。食客笑着进去。林飞奴冲他的背影翻个白眼,起身拍拍手,引起众人注意:“要不要打赌啊,赌有没有人看出我俩就是喜欢吃馒头?我压没有。你们呢?”
食客以为他要说什么,闻言不感兴趣地冷笑一声。
林飞奴讨了个没趣,正要坐下,腰被戳一下。林飞奴顺着章元朗胖乎乎的小短手看去,上午买汤圆的老先生又来了。他身边跟着的还是上午那位小厮,但又多了两人,十七八岁的样子。看相貌也像老先生的孙子。
林飞奴立刻说:“楼上还有雅座。二哥,二哥,带这位老先生上二楼。”
一楼食客下意识看过来,视线落到大氅上,瞬时没了异议。穿成这样的人就应该去楼上,否则他们不小心甩到大氅上几滴油,卖了他们也赔不起!
薛二哥很忙,本能把人送到楼上才注意到其中两位一个时辰前见过:“老先生,您吃点什么?”
老先生第一次来不好意思点菜,第二次请伙计推荐。此刻毫不迟疑地拿起桌上的竹签——林知了担心伙计记不住,每桌都有一个竹筒,里面放的正是写在竹签上的菜名,不知道的还以为算命先生在此。
老先生把竹签都拿出来,挑挑拣拣递给薛二哥,“红烧肉、松鼠鱼、猪肚鸡、酸白菜羊肉汤,糖醋排骨和孜然羊肉,还有锅包肉和小鸡炖菜。再来一个家常豆腐!”
薛二哥接过竹签看一眼四人,试探地问:“还要主食吗?”
老先生:“四个馒头和四个花卷。”
薛二哥又忍不住提醒:“除了红烧肉只有四块,其他的菜,我觉得挺多的。”
老先生点点头表示知道。
薛二哥见状拿着竹签去后厨。随后他端着红烧肉和一碟馒头花卷送到楼上。
楼上有橱柜,机灵的伙计已经送上四副碗筷。老先生看到红烧肉就拿起碗筷夹一块,瞬间失去往日的从容,仿佛换了一个人!
薛二哥想起他是太医,觉得他应该比自己懂养生,可是想起林飞奴说他前天才吃过红烧肉,“老先生,这个肉挺油腻的。”
老者抬抬手示意他休要多言!
薛二哥无奈地去后厨端提前做好的猪肚鸡。猪肚鸡送过来,他再到后厨羊肉汤也好了。羊肉汤送过来,就是松鼠鱼,再然后是孜然羊肉和家常豆腐。最后一道小鸡炖菜端过去,薛二哥发现家常豆腐最多吃掉两块。红烧肉和松鼠鱼以及糖醋排骨全没了。
八个馒头和花卷还剩一半!
薛二哥到楼下就同林知了感叹:“那位太医真喜欢吃肉啊。”
林知了听弟弟提过那位老太医:“又来了?”
薛二哥点头:“先前人最多的时候。你说他来了就点菜,吃饱就走,我怎么找他请教疑难杂症啊?”
林知了:“反正离小麦追肥还早。过两天你和二嫂回村待几天再回来。以后总能找到机会。”
薛二哥点点头:“是急不得。若是真能被他指点几次,那我也算半个太医。”
话音落下,林飞奴过来。薛二哥回头问:“想吃什么?我叫厨子给你做。”
林飞奴一个馒头下肚,终于把汤圆的腻味压下去:“我想喝猪肚汤。”看到二哥摇头,“就知道了没了。那就酸菜汤吧。”
薛二哥到后厨发现羊肉不够一份,正好给他和章元朗。
厨子希望小章公子吃多了不好意思,临走买几份沙琪玛,又给他做一道锅包肉。
小章公子吃美了。结果就是看到沙琪玛没胃口,因此什么也没买。
厨子竹篮打水一场空,别提多失望。
林知了无语又想笑。
薛理和林飞奴送他到路口,看着他进门才回来。
门房看到章元朗两手空空也意外,忍不住问:“公子,你早上拿出去的篮子呢?”
“坏了!在林掌柜柜台里面!”章元朗转身,脚步一顿又回来:“明天再去!”
门房:“仁和楼明天不放假?”
明日放假啊。章元朗犹豫不决。
从外面回来的章大人下马就问他怎么了。章元朗说他忘了买沙琪玛。章大人拉着他进院,使唤管家去一趟。
管家买了六份沙琪玛和六份花生糖,把章元朗的小篮子塞的满满的,他又带着小厮去市场选几份点心。
章府管家一次买那么多,引起买汤圆的客人的注意,客人就问林知了他买的什么。林飞奴闻言端着试吃的碗出来。
客人捏一小块,喜欢就买,嫌贵就只买汤圆。无人吃了还吃,尝过再尝。
兴许因为明日上元节,家里会来客人,他们也要走亲访友,是以有几人嫌贵也买一两份。
托汤圆的福,天色暗下里,昨天下午做的沙琪玛终于卖完了。
薛理和薛二哥各驾一辆驴车载着家人回去。
翌日下午,早早做饭,天黑下来,一家人就一起出去。这次刘丽娘没法拽着薛瑜。林知了拽着小姑子,薛理拉着小舅子,薛二哥扶着刘丽娘,他们去平康坊。
虽然东市也有花灯,但平康坊的花灯仅次于宫灯,又大又亮还不失精美。
薛二哥看到丰庆楼的匾额才意识在丰庆楼门口,他低声问薛理:“我们不会被丰庆楼掌柜的误会故意过来给他添堵吧?”
薛理:“你看丰庆楼忙的,哪有空在意我们来干什么。”
薛二哥朝里面看去,虽然看不清,可是也能听出里面人声鼎沸,同门外一样人头攒动。
薛理:“我们去东市吧。这里人太多。”
薛二哥也担心莽撞的路人撞到刘丽娘的肚子,闻言护着她避开推推搡搡的人群。到了东市,本想松一口气,可惜和那边相差无几。
林飞奴人矮,就是看人头也看不清,忍不住扒着薛理的手臂踮起脚打量。薛理被他拽得站不稳,思索片刻,抱起他。
林飞奴惊呆了,回过神就要下来。
薛理:“看一会就走。”
林飞奴双手捂住脸,露出两个手指缝左右观望。
薛瑜忍不住吐槽:“真会自欺欺人!”
林飞奴:“别人看不见我尴尬,我就不尴尬。”
约莫过了两炷香,刘丽娘又累又困,一家人便打道回府。
由于天黑的早,到家睡下其实还没到亥时。这个时候的东市和平康坊才热闹起来。林知了没能看到,薛理感到可惜,“明年我俩一块去,叫小鸽子和鱼儿跟着二哥二嫂。”
林知了:“你侄子呢?”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