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06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薛理被问住。

林知了扭头看他:“二哥二嫂一人带一个,你侄子谁带?我看二嫂的肚子,很像双胎。双胎生产时凶险,也不知道二哥知不知道。”

薛理:“二哥有经验。”

林知了闻言想起二哥不止给牲口接生过,也给人接生过。还不止一次。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花重金请济世堂的女医。要是晚上发动,产妇家人仗着外人不知道,不会被指指点点,就把薛二哥请过去。薛二哥在丹阳县城三年接了十多个。

薛理:“但愿只有一个。要是两个,以后他俩再过来,我们就要帮忙抱孩子。今年林飞奴才不好意思叫我抱,我不想还没闲半年又要抱侄子!”

林知了:“就当先练练手。”

“以后抱儿子?”薛理躺平,“我问过二哥,再过几年要孩子也不晚。现在练会了,届时也忘了。所以练也是白练!”

林知了:“如果我们一直没孩子会如何?”

薛理:“不如何!我家的事,关他何事!”

林知了笑了。

薛理:“这个回答满意吧?”

林知了点点头:“满意,非常满意!”

一夜无话。

翌日,林知了睡到自然醒,薛理驾车陪她去仁和楼。

抵达仁和楼,天蒙蒙亮了。

厨房里热火朝天,不需要林知了指点叮嘱。不过她还是挨个查看一遍才去店里帮忙做花生糖和沙琪玛。

原先俞管事想昨天下午做。前天下午回家前,林知了告诉她,元宵节好好过节,一切等节后再说。

由于东市有许多点心店,像沙琪玛和花生糖一份百文的不多,这两样在价格上不占优势,卖不动,所以和往常一样,拢共做五十份。

果不其然,和林知了预料的一样,有小章公子和那位太医老先生间接宣传,上午半天只卖十多份。

好在仁和楼客人多,断断续续,到下午最后一个食客离开,五十份终于卖完。

做酱香饼的厨子关上窗就说:“你们真会为掌柜的找事。”

非要做沙琪玛的厨子、伙计和洗碗工只当没听见。

做饼的厨子又说:“我都替掌柜的愁得慌!”

其他人终于变脸,很是不安地看向林知了,犹犹豫豫地表示,下午可以只做三十份。

林知了:“做四十份吧。其实不是老人小孩不喜欢,而是许多老人不舍得买这么贵的,小孩想吃手里没钱。待沙琪玛的名声出去,富贵人家的小孩都吃到沙琪玛,销量就会上去。现在该买菜买菜,该洗刷洗刷,早点收拾干净,早点休息!”

林知了也有事,学堂过几日开学,她要给弟弟选文房四宝。

明日薛理上朝,连着五日早出晚归,没空给林飞奴报名,只能林知了操心。

约莫过了一个月,薛二哥和刘丽娘准备回去。一来刘丽娘身子笨重,不想日日从林知了家到仁和楼。二来麦地里的草该露头了,薛二哥要带着仆人锄草。

这天上午,林知了陪刘丽娘去市场买生活用品。

从市场回来,林知了帮忙收拾,然后放车上,午饭后便可以直接回去。

薛二哥和往常一样在店里搭把手,不过不是帮伙计或者洗碗工,而是给人把脉。

起初街坊四邻不好意思打扰他。薛二哥在店里待五天,街坊四邻又跟他熟悉起来,便不再客气。

那位太医老先生进门就看到薛二哥在门边第一桌给客人看病。

最多半炷香,老太医技痒,坐在薛二哥对面,对他身边食客说:“我给你看看!”

食客半信半疑地把手递过去。老太医一把按住:“老夫还不如他?”

林知了见状立刻去后院把在屋里休息的刘丽娘叫醒。

刘丽娘有点不好意思,林知了把她按到二哥身边,老太医斜对面:“老先生,劳烦您帮我二嫂看看。”

老太医挺意外:“林掌柜信任老夫?”

林知了:“我弟知道您老以前在什么地方做事。”

“那个小机灵鬼!”老太医摇摇头,便为刘丽娘诊治。过了片刻,老太医眉头微皱。刘丽娘心慌:“我——”

老太医见状不敢迟疑:“别紧张。孩子很好。说来也是好事,两个。只是老夫行医多年,遇到的双胎无一例外都是早产。”

刘丽娘又忍不住心慌:“那怎么办?”

老太医沉吟片刻:“我给你开两副药。”朝薛二哥看去,“你相公知道怎么用。”

林知了听人说过,很多杏林圣手的药方就像厨子的食谱只传给徒弟。闻言她怕错过,立刻去找笔墨纸砚!

药方写好,老太医又拿一张纸,写下以前他遇到突发状况时如何诊治。

薛二哥顿时如获至宝,问老先生想吃什么,他请客!

老太医不是故意为难他,只是不赶巧:“老夫今日没胃口。”

林知了腹诽一句,红烧肉吃多了。面上笑着说:“我叫厨房给你做一道开胃菜。”说完她就去厨房吩咐,可以喝汤的酸菜鱼做好就煮手擀面。

随后林知了端着酸菜鱼面亲自送过去。

伙计已经摆出两副碗筷。林知了为老太医盛半碗面半碗汤。陪老太医用饭的小厮赶忙起身:“林掌柜,这里有小的,您忙去吧。”

林知了点点头,但是没走,而是看着老太医:“如何?”

老太医很意外:“你的面,好像不是拉面?老夫觉得比鱼肉香。”

林知了:“这种面要是像拉面一样拿出来卖,仁和楼再加六个面点师也不一定忙得过来。”

“只有老夫吃过?”老太医问。

林知了点头。

老太医:“日后老夫想吃这碗面就来找你。老夫不白吃,老夫给你和薛探花调养身体,保你明年生个大胖小子!”

第157章 无中生友

林知了神色愕然。

自仁和楼开业以来, 她第二次这么失态,第一次是皇帝驾临!

老太医皱眉:“你不相信老夫?你不是知道老夫以前在,在哪里做事?”

林知了哭笑不得:“——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成亲几年一直没孩子是因为一直避孕啊?”

老太医愣住, 显然没有想过这种可能。

老太医行医多年, 只见过求子的, 从未听说过避孕。老太医无法理解:“为何避孕?”

林知了:“我们家有俩孩子, 我弟弟和小姑子。小门小户养孩子需要亲力亲为,养大他们真的很辛苦。所以我们想歇两年再要孩子。”

老太医面露疑色:“你和薛探花请不起奴仆吗?薛探花虽是东宫出来的,可是凭他把宰辅打了还能毫发无损, 想必也得陛下看中。仅仅是去年年底陛下和太子给的赏钱也足够你们请三五人。”

林知了心说, 您老想多了。

若不是御史大夫要放弃祖宗家业,皇帝出面打压定会开罪御史台和礼部诸人, 间接得罪许多世家大族, 而让他们得逞又担心被万民戳脊梁骨,百年之后无颜面对皇家列祖列宗,哪能容他在御前放肆!

薛理不过是皇帝和太子手中的一把刀。

谁会给刀赏钱。

林知了并不希望外人看出真相, 便苦笑:“可是家里房间少,叫人家住哪儿?”

老太医家正院正房五间,还有东西院和后堂,从未出现过住不下的情况。愣了一瞬间,他才想起那些只有三间正房的小院,“是老夫没想到。”停顿一下, “你想过两年换大房子?”

林知了点头:“不瞒您说,在攒钱。”

老太医决定回头帮她留意一下。要是有可能,就住他家隔壁,省得他晚上不知道吃什么。届时顺便教楼下那个小村医医术。林掌柜定然不会拒绝多他一副碗筷!

老太医越想越觉得自己机智。

忽然想起她先前说的话, 老太医很是好奇:“据老夫所知,有心避孕也有意外。你和薛探花会不会和你哥嫂一样子嗣艰难?”

“您怎么知道二哥二嫂子嗣艰难?”林知了大为震撼,“您一把脉就——”

老太医听不下去:“没有你想的那么神。你二嫂毫无经验的样子显然是第一次怀有身孕。薛探花的兄长不至于这两年才成亲吧。成亲多年才有孩子,不是因为身体原因,难道同你们夫妇一样故意避孕?可是你二嫂在意孩子的样子,不像!”

林知了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倘若真如您老所言,也无妨!”

老太医怀疑他人老耳背没听清楚:“你是说没有孩子也无妨?”

林知了点头:“顺其自然!”顿了顿,“不瞒你说,我相公这一年来树敌甚多,一着不慎,万劫不复。没有孩子也好。”

老太医无法说出“少管闲事”这种话。多年前他在太医院给师父拎药箱的时候有幸见过先帝。老太医还听师父说过,带兵打仗消耗精力。若非御驾亲征,先帝最少可以再活五年。

那个时候年少的老太医无法理解,先帝为何非要御驾亲征。薛理斥责御史大夫等人的那番话传出来,老太爷想想近四十年的安稳日子,懂了!

当年的他不敢阻止先帝,如今的他敢劝说薛理,但是不行!京师百姓能安居乐业,正是因为朝中一直有薛理这样的官吏。

老太医:“他日你和薛探花想要孩子,尽管来找老夫!”

林知了道一声谢,就提醒:“面要坨了。”

老太医惊呼一声赶紧吃面,然而面没有坨,反而比第一口入味。第一口过于劲道,此刻对牙齿松动他而言正好。

老太医指着面说:“林娘子,不卖这个面可惜了!”

林知了:“这个面的价钱不适合仁和楼的定位。一份清汤素面三四十文,整个京师也只有丰庆楼敢卖这么贵!”

楼下的嘈杂声叫老太医想起仁和楼的食客多是东市商户以及工匠。十几文一份的猪肉面对他们而言正好。再贵就不舍得吃了。

老太医不禁说:“老夫没想到一碗面还有这么多讲究。”

林知了:“要不要再加两个菜?”

老太医看着满满一盆酸菜鱼面,两个人吃不完,除非不怎么喝汤。可是仁和楼的酸菜鱼汤好喝啊。

老太医在宫里喝过各种烫,唯独没有喝过煮到乳白色带有酸味的鱼汤,“不必了!”

林知了闻言确定今日他真没胃口,“您慢用!”说完带上门出去。看到常来的女客,林知了走过去:“点的菜上了吗?”

女客起身。

“您坐。我只是过来看看。”林知了看到桌上有猪肚鸡和锅包肉,“店里多了两个厨子,由他们掌勺的菜,可能跟其他厨子不一样。还吃得惯吗?”

女客笑着说:“我们又不是老饕,有些细微不同我们也吃不出。”问坐在对面的姊妹,“你觉得今天的锅包肉怎么样?”

妙龄女子笑着说:“跟以往一样酥脆。”停顿一下,“就是有点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