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2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出了一趟公差。”薛理想想怎么言简意赅糊弄过去,“离京师较远,来回要两个月。”

邻居惊呼:“难怪呢。是东北还是西北,还是西南啊?”

薛理半真半假地说:“南边!”

“岭南吗?岭南是很远。听说岭南冬天跟咱们这里的秋天一样,是不是真的呀?”邻居又问。

薛理听够了:“容我烧点水沐浴洗头,身上头上都馊了。您想知道什么事,回头问林掌柜,我告诉她,叫她告诉你!”

薛理看起来风尘仆仆的,黑色鞋面都要成白色的,邻居闻言深信不疑,让出路叫他去打水。

薛理打水回来,这位邻居非但没有离开,她身边还多俩人。这位邻居又问:“薛大人,你怎么不请个仆人啊?”

薛理:“家里住不下!”

邻居恍然大悟,“我忘了,你家中还有弟弟妹妹。听说你还有办公的书房。是有些挤啊。”

薛理点点头,赶紧回家。

到家刚把水倒锅里,薛理就听到“姐夫?姐夫!是不是你回来了?”薛理从厨房出来,怀里多个半大小子,死死抱住他:“姐夫!”

薛理低头看去,孩子哭了。薛理顿时哭笑不得,“林飞奴,你十一岁了,还哭鼻子呢?”

“十一岁怎么了?十一岁也是小孩!小孩就可以哭!”林飞奴嘴上这样说,抬手抹掉眼泪。可当他抬眼看到姐夫黑了瘦了,嘴角起皮,眼底乌青,又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薛理摸摸他的小脸:“我不是好好的吗?”

“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啊?”林飞奴再次抹掉碍眼的泪水。

林知了走过来,递给弟弟一个手帕。林飞奴没接,往他姐夫身上蹭。薛理瞬间变脸,拨开臭小子:“往哪儿抹?”

林飞奴破涕为笑。

林知了看着薛理比之前瘦了一圈,心中有些酸涩。

薛理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正要说什么,薛瑜栓好毛驴跑过来,“三哥,你怎么一去这么久?我们都要担心死了!”

薛理:“不是给家里来信了?”

薛瑜:“谁知道你是不是报喜不报忧?你不是去核实凶案吗?怎么还有安王谋反?”

林知了也想不通:“是不是安王练兵,亦或者令人打造兵器的时候,被你撞个正着?”

薛理又想开口,肚子咕噜一声。

林知了:“我去做饭。”

薛瑜:“我去烧火!”

林飞奴:“姐夫,我去给你倒水!”

薛理:“喝过了!”

林飞奴停下:“那你坐下歇息,顺便给我讲讲?”

薛理接过圆凳子去厨房,从他到庐州府第一天说起。

没敢提半夜失火,薛理只说庐州府给他安排两名女子,目的不知为何,还派人守在官舍楼下。薛理当时就把人打晕绑起来,待夜深人静,把人扔去柴房,他和两个同僚躲进一处小院,请人把信送到仁和楼。

那两位好汉出发前,薛理特意提醒过他们,不要提官舍失火。两人也明白,他是怕家人担忧,因此见到林知了旁的没说,只说薛大人好好的,特意交代立刻把奏表送去东宫。

林知了收到了薛理的亲笔信,自然相信他身体无恙。又因为两人神色急切,林知了也没顾得上刨根究底。

当日那俩人累得出气多进气少,林知了也不好意思不叫人家休息。待到第二日,两人要回去,林知了为他们准备干粮,忙起来就忘记询问细节。

因此如今林知了对薛理的说辞深信不疑。

林知了问:“庐州知府安排几个女子是希望拿到你狎妓的证据?”

“应该是吧。朝廷不许官吏干这事,一经发现必将严惩。”薛理道。

林知了:“安王又是怎么回事?”

薛理:“原先我们以为官舍外只有知府的人。那几位江湖好汉在暗处盯着他们,待那些人走后跟上去才发现其中两人是安王府的人。我觉得奇怪,上表时提了一句。兴许安王以前就不安分,陛下当即令枢密使赶赴庐州搜查安王府。结果搜出一堆书信往来!”

薛瑜:“这个安王也是傻。为何不把信烧了?”

薛理:“我看你才傻!没了书信证据,安王如何要挟朝中官吏同他里应外合?”

薛瑜恍然大悟。

林知了把菜收拾好,问薛理是吃面还是吃米饭。

薛理一路上啃干粮啃够了:“面!”

薛瑜和面,林飞奴烧火,林知了做菜。待一荤两素做好,面条也出锅了。

饭后,薛理沐浴洗头。

感觉头发太长,薛理叫林知了为他剪掉。头发变短,披头散发在院中半个时辰就干了。此时薛理也在躺椅上睡得雷打不动。

林飞奴托着下巴坐在他身边:“阿姐,姐夫不是说枢密使查安王,章大人查的庐州知府,他怎么这么累啊?”

林知了:“你不是说元朗说他父亲早就回来了?算着时间,定是案子一查清楚,章大人就着急忙慌回京复命,剩下的事不都是你姐夫的?”

林飞奴:“庐州没人了吗?”

林知了:“前天魏公公来拉银钱的时候告诉我,庐州官吏十去其九!”

林飞奴和薛瑜双双震惊!

薛瑜不敢信:“一窝端?知府上面没人了吗?”

林知了点点头:“有的,江南巡抚,管江南省政务。都督管军务。各不相干!”

“那巡抚不知道?”薛瑜不信。

林知了:“巡抚在金陵,并不在庐州。知府有心隐瞒,巡抚也不曾微服私访,不知道很正常。不管知不知道,陛下都当他知道,听说被官降一级!”

薛瑜不禁抬高声音:“活该!”

薛理睁开眼,看到不远处的烛火:“天黑了?”

林知了拿走他身上的斗篷:“进屋睡吧。”

薛理迷迷糊糊到屋里,迷迷瞪瞪上床。

翌日清晨,一觉到天亮,醒来家里空无一人,薛理莫名感到心慌。趿拉着鞋到院中,看到地上有张纸被砖头压着,薛理拿起来,是林知了的字迹,写她和薛瑜、林飞奴先去仁和楼,他醒来后就去仁和楼用饭。

薛理松了一口气,洗漱后就租车去仁和楼——他的马一直在仁和楼养着。

早饭后,薛理带着奏表进宫面圣。

皇帝看到几万亩良田和几百处宅子以及几百处铺面最后只剩两处民房和百亩地,气得一言不发,瞪着眼睛看着薛理。

薛理只是沉默不语,脸上没有一丝惶恐。

皇帝心累,挥挥手叫他滚!

内侍很是不解:“陛下,您以前忧心过安王装安分,薛大人这次误打误撞为您排忧解难,您为何不高兴?”

皇帝骂骂咧咧地说出几万亩田地被他一挥手全送出去,换谁也高兴不起来!

内侍愈发奇怪:“薛大人先斩后奏?那您怎么也,不——”感觉把“骂”咽回去,“也不提醒他不应该这样做?”

皇帝:“他说当地民心涣散,此举是为了安抚当地百姓。当地百姓十分感激朕。朕能说他做错了?这个不知道拐弯的棒槌!今日朕这样说,明日遇到类似的事,他就能袖手旁观!”

内侍张张口:“不,不至于吧?”

皇帝冷笑,“仗着是朕钦点的探花,他什么不敢?”

内侍顿时想说,探花和他敢不敢有什么关系啊。可他见皇帝一肚子牢骚,就笑着恭维:“薛大人敢这样做还不是因为陛下乃盛世明君。换成前朝昏庸的皇帝,给薛大人个胆子,他也不敢。他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妹妹和小舅子,还有林掌柜,还有他二哥的那对龙凤胎考虑不是吗?”

皇帝叹了一口气:“明君真不是人干的!”

内侍闻言便知道他气消了。又忍不住腹诽,薛大人真是把陛下了解的透透的。

薛理自然了解皇帝,他不止想当明君,还很要面子。

某些人可以利用这一点敛财,薛理也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散财。

从宫里出来,薛理就去刑部报到。

章大人已经从同薛理前往庐州府的两名小吏口中得知,他把地、房和铺子全散出去。

换成钱可是一笔巨款!

如今皇帝缺钱,章大人很担心薛理忙了半年功劳没有半点,还被罚俸,因此一直很担心他。

薛理前脚到刑部,后脚章大人就到他面前:“你进宫了?”

“总要告诉陛下后续啊。”薛理拿起抹布擦桌子。

章大人:“听说那些铺子被你卖了,陛下也没说什么?”

薛理:“陛下说我做得对!不过因为我先斩后奏,此行功过相抵!”

“这就好!”章大人松了一口气,“那么多房屋田地,老实说,你应该先上表陛下,请陛下定夺。”

薛理:“来回近一个月啊。趁热打铁效果最好!”

“这倒也是。隔夜饭再香也不如刚出锅的。”章大人拍拍他的肩,“这些日子辛苦了,在家休息几日。”朝那两名小吏看去,“就七天吧。”

两人起身道谢。

薛理也跟着道谢。

由于离开多日,也不知从何做起,既然章大人给假,薛理就骑马回仁和楼。

薛理的身体依然疲惫,到仁和楼林知了的休息室就继续补觉。

这一觉到晌午。

薛理起来收拾齐整到店里,正好碰到三个纨绔进来。三人愣了一瞬,显然没有想到薛理回来了,反应过来转身就走。

薛理:“站住!”

三人停下。

薛理:“上楼!”

三人忙不迭到楼上。

楼下食客看呆了。

老顾客忍不住问:“薛大人,他仨谁呀?怎么这么怕你?”

“我哪知道他仨是谁。”薛理真不知道,“也不知道又听谁胡言乱语,把我当成了夺命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