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46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我就哭,就哭!”林飞奴气得大吼。

薛瑜白了他一眼回厨房烧火。

薛二哥拉着龙凤胎从西院出来,看到薛理好好的,不禁说:“回来就好。”

林飞奴很不好:“他都不要命了,也叫好?”

薛二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林飞奴:“为何不是别人?”

薛二哥叹气:“别人就不是别人的姐夫,不是别人的兄长?今年下去那么多监察御史,不是只有江南的监察御史和你姐夫做事。去年夏天不就有两个西北官被砍?在西北查案的监察御史就没有危险?”

林飞奴无法反驳:“我不想和你说话!”

薛理拉着他去东院,对瘦猴说,金吾卫有宿舍。如果他不想住宿舍,住在他家也行,顺便帮他看家。

瘦猴下意识看当家夫人林知了。

林知了:“薛大人日日在刑部,我上午在仁和楼,下午在丰庆楼,晚上才能回来。我小姑子是仁和楼账房。若是赶上门房休息,白天家里确实没人。二哥二嫂的家在乡下。你住进来的话,轮休的时候也可以帮我去学堂接飞奴。”

林飞奴:“明年我就十四了,不要你们接送!”

林知了没理他,对瘦猴说:“薛大人这几年树敌颇多,你接到他就回家。”

薛理:“去丰庆楼也行。别去仁和楼,仁和楼申时关门。”

瘦猴连连点头。

林飞奴气得跺脚:“你们还把我当小孩子!?”

瘦猴心想说,我这么矮,你都没我高,不是小孩是什么。

林知了转向弟弟,面色微怒:“哭够了吗?吼够了吗?够了就去洗脸吃饭!”

林飞奴不敢跟他姐横,抿抿嘴唇去主院。

在厨房打下手的做饭婆子给他舀半盆热水。

薛理和瘦猴也擦擦脸洗洗手,一家人就去堂屋。

因为厨房两间够大,几个仆人就在厨房用饭。

今日是除夕,林知了也没吝啬,仆人的饭菜同他们一样。

晚饭后,仆人烧水,薛理清理一番就回屋。

待林知了提醒小姑子灌汤婆子,又给瘦猴拿两床被子,再回到卧室,薛理已经酣然入梦。

翌日清晨,林知了包四个红包。

刘丽娘也是如此。

薛二哥问薛理:“你要不要去刑部尚书家中拜年?”

薛理:“昨日朝中放假,除了户部值夜的和宫里的人,都不知道我回来,贸然过去反倒失礼。”

刘丽娘:“东宫呢?”

“太子这个时候应该在皇宫。”薛理看着外面的太阳,“待会洗洗头,明日再去。”注意到瘦猴了无生趣的样子,“飞奴,叫他陪你出去玩一会?”

林飞奴一脸警惕:“你又想干什么?”

薛理好气又想笑:“年初一,刑部大门紧闭,我能干什么?”

薛二哥对刘丽娘说:“我们也出去?”

刘丽娘想想林知了和薛理大半年没见,定有许多话要说,就把薛瑜叫出去。

林知了令仆人烧水。

待薛理洗干净,两人就回屋。

此时,太子和几个弟弟都在皇宫。

近日皇帝暮气沉沉,太子希望皇帝再活两年为他扫清障碍,自然要想方设法开解他。

太子没敢提近日发生的事,只说年前有几场大雪,来年定是丰收年。

皇帝这些日子满脑子都是“江淮大案”,敷衍地应一声,就告诉太子薛理昨天下午回来了。

太子闻言愣了一瞬,显然不知此事:“回来了?”

“申时左右。他回来不久天就黑了。”皇帝叹气,“朕以前认为薛通明不失聪慧,但谨慎不足。没想到朕活了一辈子,也有打眼的时候。”

四皇子看到皇帝自责,憋不住说:“薛通明能把案子办好,还不是因为父皇给他几道诏令,又叫金吾卫大将军陪同。”

皇帝把金吾卫大将军派过去是担心地方官吏狗急跳墙,并不是协助办案。金吾卫大将军抓细作还行,审查贪腐案的话,他都不如刑部六品小吏。

皇帝看着四儿子不服气的样子,“可知一万水兵每天吃多少,晚上歇在何处?如何调动上千艘渔船?江淮三地,抄了几十家,这些人如何关押,如何取证?你当是上山剿匪那么容易?”

太子趁机落井下石:“四弟可能认为把人抓住,吓唬两句就能叫人坦白!”

皇帝冷笑:“抓人定罪容易。人死了,钱没找到,国库还要贴一笔办案经费,朕图什么?”

四皇子不敢多嘴。

皇帝想到大理寺卿被贬,就告诉太子,节后把这些日子守口如瓶的大理寺少卿提上来。

这种事没有必要叫太子出面,既然皇帝提了,定是别有目的。太子问:“空出的大理寺少卿——”

皇帝:“原先朕认为薛通明需要再磨炼几年。如今看来不用,就他吧。”

五皇子忍不住开口:“父皇,大理寺少卿乃正四品。可是薛通明还没到而立之年!”

皇帝:“薛通明二十岁被朕点为探花。你也下场试试。高中进士,朕就让你执掌户部,恰好户部缺一位尚书!”

五皇子讷讷道:“儿臣不善诗书。”

皇帝想一个人静一静,抬抬手令他们退下。

翌日,薛理到东宫,太子就把这件喜事告诉他。

薛理很是意外:“陛下这次竟然这么舍得?”

太子:“近日陛下的神色不对。也不知道又在琢磨什么。既然叫你改任大理寺少卿,你就接着。”

薛理接下。只是年初七到刑部收拾自己的物品,有点不好意思。没等薛理想好如何同同僚们告别,吏部侍郎宣布最新任命。随他前往江南的两个同僚一个前往御史台,一个升任刑部郎中。

两个同僚喜出望外。随后吏部侍郎说出薛理调往大理寺便无人嫉妒。

刑部尚书和两位侍郎听到这几件事与有荣焉,叮嘱薛理到了大理寺要多学多看。大理寺的案子多涉及到各地官吏,同刑部不一样,一定要谨慎。

说了约莫一炷香,他们才放薛理“搬家”。

第183章 安分守己的薛理

到达大理寺, 大理寺卿和右少卿早已等候多时。右少卿看着薛理拎着包袱进来,上前几步接过去。

薛理没有拒绝未来同僚的示好,空出手来就向大理寺卿见礼。

大理寺卿就是原先把状子送到御史台的少卿。他升任大理寺卿后,对薛理的去处守口如瓶的御史中丞也升任御史大夫。

当真应了那句富贵险中求!

大理寺卿笑着说:“通明无需多礼!”

薛理:“卑职只会核实案件, 不懂现场勘察, 日后还请寺卿大人多多指点, 还望周兄多多包涵。”

右少卿姓周, 周少卿笑着说:“好说,好说。通明是先休息,还是先看看卷宗?”

大理寺的七成卷宗是刑部送来的, 而薛理从刑部调到大理寺, 照理说不用再看卷宗。可他离京八个月,这么久指不定发生多少事:“以往只是来送卷宗, 不曾留意过, 我想先认认门。待会再看卷宗。”

周少卿叫小吏为他引路。

年前薛理在江南查抄了许多钱财,他对手下人也没吝啬。像押运钱财进京的水兵还要回江南,薛理就提醒金吾卫大将军, 银钱卸下来之后,马车交给水兵,就当是对他们的犒赏。

日日骑马办案的官吏都得了一匹马。

不过马车和马不是薛理花钱买的,全是抄家抄的。期间他还卖掉一批。

留在当地看押犯人、分地的水兵和衙役除了得到两身棉衣,还得了两贯过年钱。这些事都被薛理写在卷宗中。至于是不是先斩后奏,只有皇帝知道。

自从皇帝看到那些查抄上来的财物, 就没心思在意薛理有没有假传圣旨。皇帝不曾在朝堂上提起这些事,满朝文武都认为皇帝事先知情。

不知真相的各部小吏都觉得跟着薛大人做事就能得到好处,小到赏钱,大到高升。是以大理寺的小吏对薛理尤为热情。

如今除了贪官污吏奸佞小人, 也没人嫌薛通明爱管闲事,给同僚招来杀身之祸!

薛理在大理寺转一圈,回到他的办事处熟悉一下近半年的卷宗,也到晌午了。

大理寺在皇城西,离平康坊六七里路,薛理无法再去仁和楼和丰庆楼用饭,只能跟同僚一起去食堂凑合。

薛理到大理寺的第一日就在熟悉卷宗中度过,堪称枯燥无趣!

瘦猴云无影就不同了。

金吾卫大将军没有告诉底下人云无影偷了账簿,只说他是自己在江南办案时发现的人才,令人为他定做一身甲胄,日后和其他人一同上街。

大将军走后,瘦猴的同僚们就问他会什么。

瘦猴闪身,同僚下意识躲开。瘦猴停下转过身来,手里多出一个荷包一个香囊。瘦猴看清香囊花色愣了一下,赶忙解释:“我不知道!还给你!”慌里慌张地把香囊扔回去。

香囊主人脸色爆红,指着瘦猴骂也不是,不骂又憋屈。

其他同僚意识到香囊可能是哪位姑娘送的,都忍不住打趣他。丢了荷包的金吾卫令众人停下,指着瘦猴:“你是梁上君子?”

众人恍然大悟。

瘦猴把荷包还给他:“对!因为我是君子,大将军才敢叫我来金吾卫!我还是劫富济贫的君子!”

天天上街的金吾卫多数出身寻常,他们不会看不起出身市井的瘦猴。现在知道他不是走关系进来的,也不再故意刁难,问他都偷过哪些人。

薛理提醒过瘦猴,京师还有可能藏匿着江淮官吏的党羽,不想死就闭嘴!瘦猴佯装窘迫:“当官的咱不敢偷。多是些奸商。”因为偷过奸商,瘦猴随便挑两件。

众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比话本还真,便深信不疑。瘦猴说完就被待会要去巡逻的金吾卫邀请,今日跟着他们认认路。

金吾卫大将军考虑到瘦猴住在薛理家,就把瘦猴安排在东市巡逻队伍中。巡逻的金吾卫要去的地方自然是东市一带。

巡逻队伍抵达东市路口,金吾卫之一指着不远处的小楼:“那里就是仁和楼。不过初十才开门。”

瘦猴在他身侧点点头:“昨日小飞奴带我来过。”

金吾卫愣了一瞬:“小飞奴?你说的是林掌柜的弟弟林飞奴?你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