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9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鹏瞬时明了。

薛理:“娘子给我看过林家给小鸽子的钱,只够他买笔墨纸砚。林兄对此可有异议?”

实则那几十两碎银只够小鸽子用到十三四岁。林鹏时常用到文房四宝,也会为他堂弟捎笔墨纸砚,很清楚读书人每年要用多少钱。

不久前林鹏在路边看到过小鸽子,他牵着一条斑点狗,跟着薛二哥遛狗。林鹏走过去才意识到那孩子可能是他堂弟。只因小鸽子高了,身着利落的短衣和短靴,脸颊上的肉比以前多了,笑眯眯的也比以前活泼,跟去年判若两人。

即便不供小鸽子读书,凭林知了和薛理二人把小孩养的这么好,每年也要用几两银子。

林知了若不赚钱,拿什么养弟弟。

林鹏可以理解,方才掏钱毫不犹豫,“我是随口一问。二妹妹做得对,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否则你俩的这家店开不长。”

薛理闻言有些许意外,转念一想,林家有个豆腐坊,惦记的亲戚只多不少。林家应当比林知了感触更深。难得遇到个明事理的亲戚,薛理心里高兴:“要不要去家里歇息?”

林鹏:“二妹妹不想看到我吧。难得休沐,我也该回家了。改日吧。”

薛理微微颔首,看着他走远才朝巷口走去。

到店里对上几双眼睛,薛理不由得停下:“怎么跟三堂会审似的?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薛二哥:“看你跟你大舅子聊什么聊这么久。”

薛理把蛋糕递给小鸽子:“刚才出去了?”

小鸽子断然拒绝:“我不要嗟来之食!”

“你才上几天学啊。还嗟来之食?拿着!”薛理抬高声音,小孩吓得慌忙接过去。

薛理把那块银子给林知了:“你两个堂妹的束脩。”

薛二哥轻呼一声便问:“他还给钱了?”

薛理:“给了。是不是很意外?人家还说,亲兄弟明算账!我大舅子可比你大舅子懂事多了。”

林知了把钱接过去朝他手上拍一下。

薛理不由得瞎想,正要嫌她孟浪,眼角余光注意到二嫂神色尴尬。薛理想给自己一下,怎么忘了他二哥的大舅子是二嫂的亲哥啊。

薛理朝林知了求救。

林知了瞪他一眼,碎银放入荷包内,拿起灶台上的抹布擦擦手,拆开那两份蛋糕。每份有八小块,林知了先给弟弟妹妹两块,薛理和薛二哥各一块,又拿两块到二嫂身边坐下给她一块。

林知了:“先前二哥看到相公和我大哥聊天就回来说定是聊我收徒的事。又说这些亲戚什么便宜都占。当时我就想说,我大姐提醒我做生意不能顾私,大哥必然也是这样想的。他俩是亲兄妹。”

只是没等林知了说出来,薛二哥就要和林知了打赌。

余下的事她不说刘丽娘也清楚。

刘丽娘:“我也觉着林家不会占这点便宜。不说林家跟知县家是姻亲,林家也不差这点钱。传扬出去林家的几个儿女还怎么说亲。”

“你们都想到,就我没想到行了吧。”薛二哥咬一口蛋糕,“跟弟妹做的一样?”又尝一口,“甜了!”

林知了:“小孩子喜欢。弟弟,好吃吗?”

小鸽子点头:“阿姐,我还可以再吃一块。”

蒋记的蛋糕干净,林知了不介意他把蛋糕当饭吃,又给他和薛瑜拿两块。

薛理把剩下的包起来:“明早再吃。”店里也有个橱柜,蛋糕放到橱柜里面锁上,薛理才问林知了还差几人。

近来几家酒店都来为小徒弟报名,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学做蛋糕,而是煎包。比如蒋记斜对面的那家酒店,买过村里人做的煎包,大厨子认为馅调的极好,定是有什么诀窍,他告诉东家只是这一样也值五百文。

东家当日就来找林知了询问,那个馅料是不是跟她学的。林知了承认,东家就把束脩给了。

林知了:“算上我的两个堂妹,七个了。”

薛理:“够了。”

林知了:“我打算再招两个。”

薛理:“也可以。表妹和琬妹都过来也只是多一人。”

冬月初五,薛琬并未出现,薛理的表妹一个人来的。林知了面容严肃,一视同仁,然而那个表妹依然认为林知了不会这么铁面无情,一有机会就问东问西。

林知了这次也是先教做拉面,跟拉面无关,林知了只当没听见。这表妹气得回去就找薛母抱怨。

薛母娘家离城远,这个表妹暂时住在薛家。陈文君宽慰她,学好厨艺当紧。这表妹心里不以为然,可是人在屋檐下,她就恭维陈文君两句,多谢她提醒。

话音未落,薛二婶拽着薛琬进来,要求表妹把今天学的教给薛琬。

薛二婶自诩聪慧,殊不知她的这个举动早在林知了意料之中!

此刻,林知了就在家中拿此事跟薛二哥打赌。

第66章 印刷试题

薛二哥了解他二婶就像林知了了解她大堂兄。上次打赌林知了必赢, 这次薛二哥必输。薛二哥不乐意:“为什么是你先选?”

林知了:“上次你先选我大堂兄也要占便宜。这次不该轮到我先选二婶也想占便宜?”

“我,我又不了解你堂兄。”

林知了乐了:“当日你信誓旦旦的样子可不像!”

薛二哥挥挥衣袖:“不赌了,不赌了。”

小鸽子摇摇头:“二哥学会耍赖了。”

薛二哥:“还要我回头陪你遛狗吗?”

小孩抓住薛理的手:“姐夫陪我!”

薛理拖着小孩去洗手。

薛瑜见状也去洗手。林知了烧火,刘丽娘煎鸡蛋, 薛二哥把菜洗了。晚饭正是刘丽娘教学时做的拉面。

十个徒弟用的拉面也留着呢。林知了把一家人的晚饭盛出来, 锅里还剩一碗汤, 刘丽娘把面放进去, 煮熟后捞出来喂大花。

煮面时林知了放了两碗骨头汤,大花闻到肉香就守着它的饭碗,试一下很烫它就趴下。过了片刻再试一下。直到第四次终于不烫, 大花大快朵颐。

刘丽娘看着大花吃得香, 和林知了夸它不挑食。

小鸽子趁机显摆:“我的大花是最最最好的大花!”

刘丽娘:“别人的大花不好?”

小孩点头,没有一丝心虚。

刘丽娘佩服, 她就做不到这一点。

薛理把小孩的书本拿出来。小孩脸上的得意瞬间消失, 往林知了怀里躲。林知了抱住他:“不是爱读书吗?”

小鸽子哀叹:“天黑了,我要睡觉啊。”

薛理把他拽到自己怀里:“看一下明天要学什么。若是先生讲的和我教的不一样,不许跟先生顶嘴, 我会找他谈谈。”

薛二哥:“小鸽子去的学堂不是很好吗?教他这么小的小孩还能教错?”

薛理:“那几个先生只有一位秀才,其他几位年年考年年落榜,以至于有些怨天尤人。先前我同他们聊了几句,发现在他们眼中像我被陛下点为探花只是运气好。生来富贵的人高中进士是因为自小有名师指点。反正就是不承认他们脑子生锈了。”

薛二哥用下巴点点小孩:“那你还送他过去?”

薛理:“也不能任由他在家里跟大花打滚。”

小孩不服气:“我才没有!”停顿一下,想起什么,“你可以叫我去万松书院啊。”

薛理:“换个地方跟狗玩?”

万松书院也有看门狗, 门房养的,正是大花的兄弟。是一条小黑狗。小鸽子第一次看到全身黢黑的小狗觉得稀奇,起初蹲在地上,后来坐在地上, 再后来趴在地上,他的脑袋抵着小狗的脑袋,莫说薛理,打扫茅房的短工都嫌他脏。

薛理不想回想,他会忍不住给小舅子一巴掌:“看不看?”

“看啦。”小孩眼见躲不过去便坦然接受。

林知了一家吹灯睡觉,城外薛家灯火通明,只因她们饭后开始,此刻还在醒面。

薛理发现小舅子的床动一下顿时不敢动,端的怕小孩好奇心盛竖着耳朵偷听。

过了片刻,小床不动了,薛理低声说:“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屋里越来越拥挤,先前把酱缸搬进来,我们和鱼儿屋里都无处下脚。”

林知了:“可是不值得再租一处啊。要是买下来,二嫂的钱全部借给我们,我们也要找刘掌柜再借点。”

林知了和刘丽娘平日里已经很辛苦,想到这些,薛理道:“天气越来越冷,挤一挤也没什么不好,暖和。”

真会安慰自己!林知了:“拿得出这笔钱,我们也不能买。世上没有不透风。搬到城里不到一年就敢买房,届时别说亲戚,凡是认识我们的人都会把我们当血包!”

财帛动人心!

现如今袁家、方家以及竹林酒家等等跟林知了和睦相处,是看不上她这点小钱。若是认为她日进斗金,她面临的将会是群狼环伺!

薛理梦中不曾遇到过这些事,如今发生的每一桩每一件对他而言都很陌生。梦中的亲戚在母亲去世后怕被他连累,无人敢惦记他的钱财。梦中的同僚也不会跟他聊家长里短。以至于面对这些小算计,薛理没有经验可循便不如林知了周到细心。

薛理:“是我思虑不周。以后家里的事都听你的。”

“我也要听阿姐的吗?”

薛理呼吸停滞,宛如光天化日之下见到鬼:“——不听你阿姐的,你想听谁的?”

小孩:“我可以听你的。”

薛理:“睡觉!你说的,听我的!”

小孩气得朝床上跺一下就慌忙拉起被子蒙上头。

薛理接着稀疏的月光看到小孩怂怂的样子无奈又想笑。

翌日薛理要去书院,小鸽子要去学堂,是以二人都没有时间进店帮忙。

辰时城门打开,在此之前城外百姓进不来,城里的闲人还没起床,店里只有零星几人,林知了和哥嫂三人忙得过来,便叫薛理和小鸽子先用饭,又给薛瑜包个饭团,叫她先吃点垫垫。

薛瑜不想吃饭团,以至于听到“饭团”二字面露苦涩。

林知了见状便问:“吃够了?”

小鸽子扒着灶台点头:“我也吃够了。阿姐,我想吃红烧肉饭团。”

“一大早我去哪儿给你弄红烧肉?晌午别去书院,跟你姐夫回来用饭。”林知了其实也有点吃够了。

客人可以今天吃饼,明日饭团,后天大排面。若是这些都不想吃,也可以去街上买油条,亦或者吃煎包喝羊肉汤。

林知了一家因为开店出不去,自春节到现在几乎日日吃这几样。

“小鸽子,过来烧火。”林知了去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