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柠檬汁
正说着,外面传来男人们爽朗的笑声,原来是赵大勇和赵静舒的丈夫谈妥了一些北上后的安排后,心情大好。
赵父也在一旁乐呵呵地听着,时不时插上几句话。
饭做好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
赵大勇先开口说道:“这一顿饭吃完,咱们就得好好准备北上的事儿,我还要跟厂里做交接,可能没那么快就过去。”
众人纷纷点头。
吃饭间,赵静舒的丈夫看向赵大勇说:“大哥,你不用着急,把这边解决好了再走。”
赵大勇点点头,眼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一家人就在这温馨的氛围里吃着午饭,计划着未来的日子。
娘家人对背上的事都很积极,下午赵静舒陆志国夫妻二人带着孩子走了后,就开始计算着拿什么东西。
赵母最不舍的她那个衣柜,是她出嫁的时候她爹亲手给她打的。
她知道他们一家人去北方,闺女肯定会为他们准备好各种东西,可这个柜子陪了自已大半辈子了,以后要是不在了还真不习惯。
这一想着过不了多久他们一家人就要搬走了,这个柜子估计是带不走了。
父亲前两年就去世了,这是他给自已留下的唯一的东西,赵母心里一时半会还真不放不下这个柜子。
赵母这会儿,都想把柜子拆了带走,这样路上带着还方便点,等到了北方新家后再给安装起来。
第356章 人美手巧陆小禾
刚回到家,赵静舒就带着孩子去了婆婆家。
陆母在院子陪着陆丰年、陆丰山两个孙子玩,陆大壮、陆小壮就跟在两个哥哥身后追着跑。
这俩孩子快一年不在家了,现在看算是把人盼回来了,陆母恨不能时时刻刻都把人带在自已跟前,生怕还没好好看看孩子就又要走了。
陆父在一旁看着脸上也是笑呵呵的。
陆小禾见到赵静舒抱着陆心悦回来,连忙上前把妹妹接了过来。
“三婶,妹妹给我吧。”陆小禾看到跟个粉团子一样的陆心悦就喜欢的不得了。
在三胞胎出生之前,陆家小辈里边就她一个女孩子,从小她在家都没个姐妹,现在有了个小妹妹她稀罕的不得了。
十五岁的陆小禾长得很是清秀,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身上的衣服还有两个补丁,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女孩子的容貌。
赵静舒很喜欢这个陆小禾这个女孩子,乖巧听话,还心灵手巧。
家里大大小小的衣服都是她在做,同样的要是谁的衣服破了她也会帮着朴。
这两年陆大壮、陆小壮的衣服都是她自已做的。
说起做衣服来,这小孩子的衣服可比大人的衣服难做,可陆小禾做出来的衣服每次都很合身。
赵静舒笑着摸摸陆小禾的头,“小禾啊,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将来不知道哪家有福娶了你。”
陆小禾听了这话,脸微微泛红,轻声说道:“三婶,我还小呢。”
这时,陆母走了过来,拉着陆小禾的手说:“小禾啊,你也别光忙着做衣服照顾弟弟妹妹们,自已的终身大事也得考虑起来啦。”
陆母这显然是在开玩笑逗小丫头的话,可是才十五岁的女孩子听了可不是这么回事。
陆小禾一听眼睛都红了,赶忙摇头,“奶奶,我不想这么早谈婚论嫁,我还想多陪陪家人,多学学做衣服呢。”
陆母看到孙女反应这么大,也没了逗她的心思,“好,再等等,咱们家都尊重你的意见,等你再大些有了喜欢的人就带回家来,奶奶看人可准了。”
说到这个,赵静舒认可的点点头:“对,小禾,你奶奶这话没说错,看奶奶找的爷爷多知道疼人。”
小禾听了赵静舒的话,还认真想了想,觉得三婶说的没错,平时奶奶就是提半桶水爷爷都会连忙过去帮忙,生怕奶奶累着。
陆母没想到自已一把年纪了,还被自已儿媳妇跟孙女调笑,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
“你个不知道害羞的顽皮货,那我打趣真是能耐了。”
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陆丰山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件破了洞的衣服,奶声奶气地说:“姐姐,我的衣服破了,你再给我做件新的好不好?”
陆小禾摸了摸陆丰山的头,笑着说:“好呀,姐姐马上就给你做。”
赵静舒:”丰山,我们昨天才回来的,你今天就把衣服弄破了?“
他们昨天才回来的,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就把衣服给弄破了,果然小孩子真的废衣服。
陆丰年直接跑过来:”三婶,弟弟上午滑土坡这才把裤子给弄破的,你看裤子屁股的位置上还有土呢。“
赵静舒拿起裤子一看,果不其然啊。
赵静舒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呢。小禾,先补补吧不然传出去可冻屁股了。不过,以后可不能再给他做新衣服了,这衣服换得太勤,家里再多的布也不够用喽。”
陆小禾应道:“三婶说得是,我这就补上。”说着便拿出针线盒。
陆丰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姐,你缝衣服的手艺真好,以后谁要是娶了你可有福了。”
陆小禾脸微微一红,嗔怪道:“丰年,你小小年纪说什么胡话呢。”
这时,陆丰山在旁边插嘴道:“姐姐缝的衣服最好看啦,比外面店里卖的都好看。”
众人看着这一幕,都欣慰地笑了起来。
陆丰山虽然年纪还小,可是这张嘴是最会说的,天天跟抹了蜜一样甜。
正当陆小禾专心缝衣服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陆丰年跑去开门,原来是张秀兰领着自家两个孩子过来了。
张秀兰手里拿着一些新鲜的蔬菜,说是自家地里刚摘的,送些过来尝尝鲜。
”昨个听人说你们一家回来了,我想着你们刚回来定然要跟家里热络一番,今天早上又看到你跟志国带着孩子出了门,就耽搁到了现在才过来。“
张秀兰听到赵静舒一家回来的时候,可高兴了。
当初赵静舒没少帮他们孤儿寡母的,现在一家人回来,她是一定要过来坐坐的。
赵静舒赶忙迎上去,笑着说道:“秀兰嫂子,你真是太客气了。快进来坐。”
张秀兰进了屋,两个孩子乖巧地站在身后。
赵静舒拉过两个孩子,亲切地询问近况,又招呼着陆丰年拿些糖果分给他们。
张秀兰看着屋内温馨的场景,感慨道:“看到你们这样,真让人心里暖乎乎的。静舒啊,当年要不是你,我们娘仨不知道怎么熬过那段苦日子呢。”
赵静舒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邻里之间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正说着,陆小禾补好了衣服,走过来向张秀兰问好。
张秀兰看着陆小禾手里的衣服,一阵款夸赞:”小禾的手艺就是好,这在咱们村子可是出了名的心灵的手巧的姑娘。“
陆小禾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就是缝两针的事,没什么好不好的。“
李明芳:“小禾手艺就是好,你不用不好意思。”
陆小禾比李明芳大一岁,两人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对于自家老妈夸赞自已小姐妹的事她也跟着高兴。
看着乖巧懂事的陆小禾,再看看自家跟个小伙子似的闺女,她就没眼看。
“你说说你跟小禾天天在一块,怎么人家小姑娘身上的优点愣是没长在你身上半点呢。”
张秀兰就纳闷了,都是一起长大的女孩子,自已闺女跟陆小禾相比,那不能说相差甚远,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第357章 腊月二十九进城
陆小禾一整天被人轮番夸,她脸一阵比一阵红,拿着衣服就走了。
李明芳也跟着一起出去。
弟弟李明林看到姐姐出去了,也一并跟上去。
看到孩子们都走了,张秀兰就从裤子的口袋里掏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来。
“这个是我给三个孩子准备的一点东西,你生孩子的时候也没回来,拖到现在才拿给你。”
赵秀兰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红布包,里面是三双小鞋子。
赵静舒接过去,看着小鞋子上面精致的刺绣,就知道张秀兰准备这三双小鞋子是费了心思的。
之前就听说张秀兰没出嫁前,家里是S市有名的富富家小姐,后来家产全部没收,他们一家就下放到了这里。
刚来没多久,张秀兰的父母就去世了。
后来张秀兰嫁给了他村里的李家,只是好景不长男人又没了,可谓是对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更是让张秀兰没了活下去的指望。
要不是还有两个孩子在,她当时就跟着一起去了。
赵静舒看着手里的小鞋子心想:还好小鞋子是孩子三岁左右才会穿的尺码,不然放这一年就穿不上了。
赵静舒抬头看向张秀兰,眼神中带着感激,“秀兰嫂子,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难为你这么用心了。”
张秀兰微微摆手,“这不算啥,我也就是打发时间罢了。咱们这苦日子,也就这点念想能让人心里暖乎些。”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赵静舒赶忙出去看,原来是村里的几个长舌妇在议论张秀兰。
“她呀,克夫命还装可怜呢。”
“就是,以前还是富家小姐,现在还不是和我们一样。”
赵静舒听着气不过,大声说道:“你们积点口德吧,秀兰嫂子一人养育两个孩子不容易,她要是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怎么会做出这么好看的小鞋子给孩子们。”
那些人一听,灰溜溜地走了。
张秀兰站在门口,眼里含着泪,“妹子,谢谢你。这么多年了,难得有人替我说句话。”
赵静舒拉着她的手,“秀兰嫂子,你不用把这些人的话放在心上,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嚼舌根。”
张秀兰用力地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艰苦的岁月中有了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寒冬腊月,数九寒天。
时间来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清晨时分,天色还未完全亮起,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薄薄的寒霜所覆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