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我最丑 第5章

作者:泷芽 标签: 穿越重生

  “嗨!你这孩子!”李强有点急。

  李金多立刻在一边补充:“爸爸,这你可不能怨大姐,大姐也是好心帮濮家婶子才这样的。”

  李强站定了,“那说说吧。”

  李金多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只见李强的眉皱的越来越深。

  “你,你这比米多还严重你知道不知道?”李强指着李麦多说:“这个时候,你还敢插手,万一……”

  李强压低了声音,“这万一被有心的人发现了,别说救人了,你自己都得搭上去,还有你这弟弟妹妹!”

  李麦多直了直身子:“爸,我心里有数。”

  “你有个屁!”李强气的不得了,脸都气红了,叹了半天气,才说,“你过来,我看看。”

  李麦多没动。

  李强瞪眼,厉声道:“来不来?”

  麦多走近了,李强无奈的叹了口气,扯着她转了个圈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的,确定全身上下零件俱全,才算放了心,“早知道这样,就不给你争取留城指标了,还不如农村锻炼锻炼去,磨磨你那性子才好。起开,别让我看见你。”

  李强说完,又接了一句:“看你那丑样子!”

  李麦多笑着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卧室去了。

  李米多坐在李强脚边的马扎上,看着李强拉着麦多看她的样子,又见他宠爱般的骂她丑样子,心里突然一动,感觉这才应该是爸爸对女儿的样子。

  她想了想,刚才李强似乎没有看她伤在哪里。

  脑袋一团乱,就听见张月英喊:“吃饭了,金多麦多,端碗。”

第11章

  李金多听到叫端碗,立刻应了一声,好像在这个家里,端碗是他最基本的工作一样,做惯了的,条件反射的答应,然后跳起来就往厨房跑。

  麦多自然不去,在床上躺着,估摸着金多端了个差不多了,才象征性起来,在院子里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洗洗手,端了个咸菜碗慢悠悠的往桌子上放。

  夏天的傍晚凉爽很多,这一会儿热气消散了不少,自然都是要在院子里吃饭的。

  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院子里砌一个石头桌子,再摆一圈的小马扎,春天雪融,开始暖和一点就要在外面吃饭,一直吃到深秋,外面开始结霜了,才会搬进屋里吃。

  这会子李家院子里的石桌上摆好了饭菜,李金多来来回回的端菜端汤,麦多只掂了一小碗咸菜便坐下了,装作赶蚊虫,胳膊呼啦啦的扇着风。

  李强也去换了衣服,只有米多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往外看。

  院子里金多来来回回的忙着,麦多一边偷闲赶蚊虫,一边拿手捏着咸菜吃,米多看着两个人,一直在想,她要不要也去帮忙摆碗筷。

  可想了想,她妈张月英明明喊的就是麦多和金多,中间并没有她米多的名字。

  米多坐在马扎上愣了一会儿,便听见李强换好衣服走出卧室,“走,吃饭去。”

  “哦。”米多点点头。

  刚走出门,就听见麦多说:“咋不把你刚刚坐的马扎搬出来,咱家就五个马扎你不知道?”

  “哦。”米多又重新折了回屋,搬马扎。

  麦多皱了皱鼻子,手里又捏了根小咸菜。小声说了句:“呆头鹅。”

  张月英正端着馍筐出来,听见麦多说米多是呆头鹅,便把馍筐往桌子上一摆,抄起一双筷子就往李麦多头上敲了一下。

  麦多吃痛,抬头看向张月英,“干嘛打我?”

  “你说谁是呆头鹅,说你妹妹呆头鹅,那你又是个啥?”张月英瞪了麦多一眼,又走进厨房。

  麦多哼了一声,此刻米多已经搬着马扎走了出来,就听见她姐对李强说:“爸,你说,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吧,是不是?”

  李强坐好了,顺手拿了一个窝头没搭理她。

  张月英也端了碗出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喷香。

  四个人早就围着桌子坐好,金多闻到香味,立刻低头看了一圈,石桌上摆着四个碗,都是黄面糊糊,馍筐里是窝头,一个炒油菜,一盘咸菜疙瘩还没舍得滴香油。

  那一家五口,四碗黄面糊糊,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是给谁的?

  张月英端着碗,表情不动,直接放在了米多面前。

  然后往米多身边一坐,“快点吃,面一坨就不好吃了,妈擀了好久。”

  米多心里热了起来。

  这是她两辈子第一次吃妈妈亲手擀的面条。

  脸一红,立刻拿起筷子就夹,可筷子放进碗里,才注意到姐姐和弟弟的表情。

  金多舔了舔嘴唇,“妈,都是白面啊。”

  “哦。”张月英拿起一个窝头吃起来。

  “妈,不是还有一碗吗,我看灶上有没煮的面条啊。”金多赶忙加了一句。

  “那是一会儿给濮阳送的。”张月英看了看天,“等黑透了再送过去。”

  “哦。”金多知道米多这是刚醒来,肯定要多补补,只能咽了一下口水,没再说话。

  米多筷子放进碗里,然后又抽了出来,看着金多:“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吧。”

  “好!”金多笑了,“怪不得人家都说双胞胎有心灵感应,我看也是,我就知道你吃不完。”

  米多噗的一声笑了,然后郑重的点点头,“是,我真的吃不完。”

  然后又说:“你去拿两个小碗吧。”

  金多巴不得一声,立刻站了起来往厨房跑,不一会儿拿来两个小碗,放在米多碗旁边,“就一口,尝尝就行。”

  麦多见状,立刻道:“我不吃啊,别给我。”

  米多笑了笑,还是盛出两小碗,“姐,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就一口行吗?”

  然后看了看麦多碗里的黄面糊糊,“姐,我想喝黄面糊糊,匀给我一点吧也。”

  麦多只能匀给米多半碗黄面糊糊,自然也心安理得的接了她那一小碗的西红柿鸡蛋面条。

  米多夹面条的时候,特意把鸡蛋都夹给了弟弟金多。

  十三岁的男孩子,正是能吃长身体的时候,何况米多上辈子什么没吃过,对这些并不犯馋,可她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经常吃不饱、吃不好的。

  一碗面条分了个七七八八,米多端着碗喝了一口面汤,“妈,真好喝。”

  张月英见米多分面条给姐姐弟弟,十分欣慰,朝李强看过去,李强也高兴的冲她点了点头。

  一家人正吃着饭,门突然吱的一声响了,一家五口都往门口看去,只见程艳青端着一小盘饺子站在门口。

第12章

  “艳青来了,快进来。”张月英看见程艳青来了,立刻放下筷子站起来,“吃了吗?来吃点。”

  “不了。”程艳青笑了笑,“我吃过了,刚刚包的饺子。”

  程艳青站在门口笑了笑。

  李米多抬头看去,她坐的位置正好对着大门,所以一抬头便看的清清楚楚。程艳青是辛向南的妈妈,和辛向南有几分相似,却又不太像,这个南方女人长出了北方女人的气质,身上少了些南方女人的娇羞,多了些北方女人的磅礴,夹带着一身的沧桑,眼角的细纹里都写着坚强和隐忍。

  程艳青端着饺子,往院子里走,“我包了点饺子,给孩子们送来些,解解馋。”

  张月英立刻接过去,看着那一小盘饺子,自然知道这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估计这程艳青自己都没舍得吃,才省出这一小盘,可这是人家的心意,都送来了,肯定不能让人端回去的。张月英接过来,看了看那雪白的饺子,还冒着热气,“看艳青这手巧的,饺子捏的都好看。”

  然后把饺子往桌上一摆,对三个孩子说:“你们快谢谢婶子。”

  “谢谢婶子。”金多嘴最甜,立刻说。

  “好孩子。”程艳青看了一眼李米多,“我听说米多醒了,所以来看看她,看这样子是好了,能下床吃饭了。”

  “是啊,你说这孩子要不就躺了四天吓死个人,要不醒了就能下床吃饭,到底就是孩子,生龙活虎的。”

  “是啊,还是孩子们好。”程艳青笑了笑,又搓了下手,有点为难的看了一眼张月英。

  张月英是个慢性子女人,但架不住心细,看程艳青欲言又止的,知道她有话要说,便使了个眼色道:“对了,艳青,我有个活你帮我看一眼,这一个胡同里都没你手巧。”

  程艳青立刻笑了笑,跟着张月英进了屋。

  程艳青跟着张月英进了堂屋,站定了,正想说话,就见张月英朝她摇摇头,指了指卧室,两人便走进了张月英的卧室,张月英把门一关,才道:“艳青妹子,你有啥事就说吧。”

  程艳青是个苦命的女人。

  小的时候家里闹饥荒,爹妈一连生了四个闺女,只想要个儿子,生下程艳青这个老五一看又是个女娃,不是自己想要的男孩,家里也实在养不起,便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地主。可程艳青生的好看,地主老婆放在家里养,养着养着便养出了感情,跟半个亲闺女一样,还供她读书学习,家里孩子有的,也不缺程艳青那一份。

  人都是命,你看吧,家里苦死了,连口吃的都没有,即使留在家里不被卖,那不是饿死也是被苛待的命运,这一生下来就被卖了,倒是有了一个好去处,广阔天地,不但能吃饱穿暖还可以读书写字,又过成了另一番景象。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新中国成立后,程艳青的养父母因为是地主,被斗了起来,程艳青本不是这地主夫妇的孩子,一朝得了解放,成了自由人,可至此也就又没了家。后来遇到辛向南的爸爸辛建设,首都部队来的有为青年,辛建设爱慕她长在泥潭里却活的如此不卑不亢,写的一手好字,谈吐有佳,也十分有见识,不是平常女性。程艳青则看上了辛建设的年少有为,又是一个好依靠,两人便结了婚,程艳青至此跟着辛建设到了北京,过上了平稳安顺的日子。

  可日子没过多久,1967年的一个冬天,辛建设冒着风雪回到家,脸色十分不好。

  他和程艳青说了下情况,自知大难临头,身边已经有人被拘禁了,便冒着大雪回家报信,让程艳青赶紧带着儿子快走。

  “去哪?”这个命途多舛的女人一生颠沛,早就处事不惊,一脸的坚毅问道。

  “去农村乡下!”辛建设到底还是懂的,这场运动自上而下开始,越是大城市越是人人自危,倒是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以成就最安全的避难所。

  “去张妈那,小时候她看着我长大的,跟我亲妈没什么区别,你去投奔她。离开北京的时候,我爸给张妈在红县买了一个小院子,她一生未嫁,要回家养老,现在肯定还在那里住着,你带着向南快走,在这里,恐怕会受我牵连。”

  若只是程艳青自己,她决计是不会走的,是好是坏,她都要陪着辛建设熬过去,可眼下还有个儿子,辛向南,只有七岁。

  程艳青咬咬嘴唇,只是点了点头,连夜收拾好行李,带着辛向南冒雪赶去火车站,在候车厅熬了一夜,第二天坐上最早的一列火车到了红县。

  程艳青至今不敢想象若非辛建设是个有预见的,她和辛向南留在北京,现在会是个什么境遇。

  可程艳青知道,自她来了红县,辛建设便和她断了联系,一直到现在,整整六年了,程艳青没听到过任何关于辛建设的消息。

  她只记得那天暴雪,晚上辛建设送她出门时和她说的那句,等我出来就去接你们。

  程艳青记着那句话,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硬是挺过了最难捱的六年。

  此刻她看着张月英的眼睛,面有难色,说话也吞吞吐吐:“月英姐,我想求你帮个忙。”

第13章

  张月英见她眼眶都红了,便知道这次是真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