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66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老盛目光一闪,说道:“我不要多,把你拿的金子还给我,咱们算是相安无事,否则。”

  “否则你想怎样?你现在已经是劳改犯了,很快就要回到农场去,你能拿我怎么样?”

  两人正在说话,全然,没有注意到扁担上的小明礼已经吓的长大了嘴,正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在她小小的心里,自己的大嫂就是受这个老头欺负了!

  于是她嘴巴一瘪,嗷的一嗓子哭出来。

  哇哇哇的好不凄惨。

  在田里上工的人们抬起头,听的出来是陈梅家小明礼的声音,这个小妮子最乖最好哄,他们常常开玩笑说,这小妮子给口馍就给叫拍花子的给拍走。

  能有什么原因哭呢?

  李明言连忙放下扁担问怎么了。

  小妹小手指一指,却是直直的指向田埂上的老盛,“他抢我瓜子!”说的超大声!带着哭腔,告状告的却无比的清晰。

  陈梅一听这还得了,这个老盛看着挺好的,没有想到背地里却抢孩子吃的,她在田里涮涮手,走到小女儿面前擦她的眼泪哄她,“别哭了,晚上叫你多吃半个馒头。”

  然后又厉声对着老盛说道:“呸,一个老头子真是不讲究!连小孩的东西都抢,给队长说叫他扣你工分!”

  小明礼已经不哭了,此时帮腔道:“不给他吃的!”

  老盛被这句不给吃的吓破了胆子,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吃饱饭的地方,这个地方如果不要他,把他给打回去,还不知道给他分到什么犄角旮旯的地方。

  李明言已经惊呆了,她离老盛极近,可是什么都没有看见。

  扁担里小妹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已经不哭了,小手正在捡扁担里掉落的南瓜子。见到大嫂看她,还咧嘴笑笑。

  庄上对于老盛的批斗已经到了白热化,一群妇女数落的他抬不起头来。

  还是队长看不下去,上工的时候拉家常,还做不做活儿了,让她们回去做活去。

  老盛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第一次的报复计划在即将实行的前奏遭遇到了挫折。幸而队长挺身而出,他感激的眼光一个劲儿的看着队长。

  队长看着老盛那个样子,心里也不得劲儿,“你说你,看着好好的老实的人,也不克扣你粮食,怎么就抢小孩吃的呢?”

  老盛知道是怎么说都说不清了,刚才他辩解了一句,招来更猛烈的抨击,现在他心累的只不想说话。

  队长只当他默认,嘱咐他千万不要再干这事儿,那是李大傻子才会抢人家孩子的吃口,“叫那小妮儿的几个哥知道了,可打好你。”

  李明言捡了一块石头,放在扁担里保持平衡,挑着扁担走在路上,扭头看着小妹乖乖的吃东西,心情复杂,小妹可比自己有心眼多了,先发制人,借刀杀人。

  无论老盛怀着什么目的,在李家庄的地盘上,所有的男人都还能被他欺负了去?

第87章

  天一天天的变长,夜晚来的格外的短,抽调出去的劳力在干完队里的活计之后,就不用再做活,李明海就烧起炕,让李明言洗过的衣服烘干了。

  连续阴了半个月的时间,家里的衣服都快长出了蘑菇,必须要借助一下物理手段来干预一下,不然家里的衣服真的没得穿。

  此时天光熹微,夜晚将至,大多数的农人们还在地里做活,已经吃过了午饭,晚上摸黑也要上工。

  李明言顺便烧了热水,让几个孩子洗了头。

  李明江和李明河已经知道了自己家小妹被新来的劳改犯欺负的事情。

  李明河说:“你这个笨蛋,你为啥老是被人家抢东西!”

  李明江说:“小妹,我告诉你,以后再有人抢你的东西,你就拿石头狠砸那人,也不用把脑袋瓜砸烂,砸淌血就行了,保证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抢你的。”

  …………

  小明礼站在两人中间愣愣的,简直不知道听谁的好,谁说话她都点点头,表示自己受教了。

  李明海看不过眼,说道,“你们两个别教坏她,小妹做的就很对,应该给大人说,立刻给大人说,你看他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敢抢你东西吃了。”

  小明礼认同的点点头,的确那个老盛再见到大嫂就是绕着走的。看来自己处理的很棒,自己真的很聪明。

  李明言笑了,这小丫头什么鬼心眼她还不知道吗,不过就是见到老盛来威胁她,即便不知道大人话里的内容,也能感知到大人的情绪,所以就忍不住用小孩子的手段去整治了老盛一下,现在看来效果显著。

  她觉的家里的几个小子加起来也没有小妹的心眼子,还在那里教训来教训去的,不过小妹显然没有听到心里去,依旧傻吃傻玩儿。

  李明言说:“你们俩别跟她玩了,她没有上学,你们两个可是上学的人,看看自己作业写完了没有。”

  给小妹各种出主意的两个孩子立刻如同霜打了的茄子,蔫蔫的回到自己藤编的书箱前,拿出自己的书本还有作业,开始写作业。

  此时门外忽然传来大伯娘的声音,“明言在不在?你娘说你在老屋里,你在不?”

  明言连忙洗干净手出门,让大伯娘进屋来。

  屋里炕上放着一个树枝子,上面上面搭放着几件衣服,两个孩子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文具,也不过是两个铅笔头,开始写作业了。

  大伯娘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洗衣服呢,屋里暖烘烘的,看着炕上的衣服满是羡慕:“你可真会想法子啊,说不定明天就晴了,要是晴了你这工夫可就白费了。”

  大伯娘还是一如既往的会说话,一句话就让人不知道怎么接。

  李明言说:“没有关系,晴天也还有衣服要洗,正好穿干净衣服出门。”

  大伯娘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除了找陈梅串门子拉家常,找他们这些小辈可是没有的事。

  她神情忸怩,仿佛是想要开口说什么然后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李明言差不多久知道这是有求于人了。

  李明言拿了一盘子瓜子,放在炕上,让大娘慢慢磕,她继续洗衣服,或许是工期催的急,队长也没有指望出去给大队还有公社做工的人能回来了,陈梅就陷入了上午下午晚上都上工的境况中,衣服只能李明言洗了。

  大伯娘的每次欲言又止她都看在眼里,然而就是看着她不开口,太好说话太热情了,会让大伯娘一有啥事就会想到她的,所以她就继续揉搓衣服去了。

  大伯娘心里存着事儿,屁股怎么也坐不安生。

  先是打感情牌:“明言啊,现在你一家子日子是好过了,家里除了三个孩子都是大壮劳力,想到当初你娘拿着瓢来我家借粮,说不够你们一群娃娃吃的,那时候我接济你们家可不少啊。”

  李明言笑笑不说话,那个时候陈梅豁出脸去借粮,回来暗暗抹泪的样子,她还深刻的记在脑海里,不过总算粮食借到了,不管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这恩情李明言记得。

  李明言点头表示同意,说:“我娘去你家借小米的事儿,我还记得呢。”

  说的是唯一一次借粮,李明言跟着的事儿。她那个时候小小的一个,李家刚把她捡回家能有一年,她已经可以很好的记事了,所有亲戚都在埋怨她多捡了一张嘴,借粮食家常便饭,但是唯有在大娘家受到的奚落最多。

  “这是叫人家给你养童养媳呐。”

  “自己还裹不住,叫你去烂好心?俺家也没有闺女,俺八辈子也不稀罕一个闺女。”

  李明言觉的陈梅可能也不想接手她,只是当时还没有分家,她正好在家门口躺着,大伯娘不喜欢女孩子,觉的是给赔钱货,小叔还没有成亲,刚定亲养活个小闺女也不好看,陈梅就养着了,然后收养没多久,三婶就来了,家也分了。

  对于大伯娘现在说自己对她多么的恩深义重,李明言只笑着不说话。

  等着大伯娘到底想要说什么。

  果然在忸怩了一会儿之后,或许是自己的诉说感动了自己,让她觉的身为一个对李明言有恩的长辈,已经有资格开口了。

  才说道:“明言呐,你明林哥要娶媳妇了,定好了日子,亲家要半斗小米,家里摆席就不够用了,我这儿想跟你借点儿大米,给你打欠条的,到时候让你大伯,编多点竹篓子,用竹篓子还。”

  借一点儿粮食当然是可以的,不过还是一个宗旨,不能这么轻易的借出去。

  于是她说,“这东西我倒是有,就是那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没了多少的米面,还要还多少的东西过去的,不然我没法交代。这样吧,我年轻人也不经事,我问问娘的意见,看她怎么说怎么办。”

  大伯娘笑道:“你可真会开玩笑,咱这儿谁不知道你的米面都是用金子换来的呀,要不谁会那么傻去用米面换竹子编的那些小玩意儿,知道你是为了大家好救济乡亲们呢,说出来是这么个名头,其实那编出来的竹篓子是烧锅了吧?哈哈,说起来你是我侄女呢,现在还是侄媳妇,帮衬一下嘛。”

  李明言啪的一下,把手中的衣服扔回水盆,下手比较重,溅起一片水花。

  大娘的话音一下子停住了,留在拍大腿的姿势上,脸上一片迷茫,李明海在往炕里填柴火,也愣愣的朝这边看来。

  小妹停住了往嘴里填东西,两个写作业的笔也停了。

  李明言真的很少发火,此刻的她却满面寒霜,黑沉的似乎能往下滴水,“谁说的?谁说的你就信?我烧火了,你去看看我家锅底烧的啥?”

  大伯娘还真的有点怵这样的李明言,李明言也算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姑娘,什么时候也没有跟人红过脸,见过的都说陈梅有福气,捡了一个这么柔顺能干的媳妇。

  此时听着明言声嘶力竭的一顿吼,吓的一哆嗦。

  “可不是我说的啊,人家都这么传的,我都是听人家说的。要不你还是问问你娘吧,我先回去了,今天请假回来的,我也回去洗衣服去。”

  大娘一走,李明言就恢复了平静,继续揉搓起衣服来。

  李明江说:“大嫂,我去问问他们是谁传出来的,这不是瞎说嘛,咱家要是有金子还用吃红薯干?我觉的顿顿吃肉都中,说的也太不像回事儿了。”

  李明言说道:“没你的事儿,好好写你作业,我知道是谁传出去的。”

  家里私藏金子这事儿可大可小,没人知道啥事儿没有,要是有人知道了,举报上去,那家里的财产就多了许多,完全可以扣上地主的帽子。

  而且听传言似乎说,李明言是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的,不然不会二癞不见了,她这个生意还在做。

  李明言觉得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个问题,到她家里什么东西都查不到。而且按照大娘的说法,舆论是站在她这边的,不过是对于她拥有金子而比较眼红罢了,这一点隐患也要根除了。

  李明海问道:“是谁传出去的?”

  “生产队里新来的老盛,他不是抢我们小妹的东西吃了嘛,我们去打他一顿好了。”

  ***

  即将遭到李明言毒打的老盛还在田埂上兢兢业业的干活,现在的工作是培田埂,和他一起的还有陈老头,他在刚从上坡塘里放下水的田里捡小鱼小虾。

  就是自己不吃,喂鸡也行,他虽然年纪已经大了干活挣不了工分,可是田间地头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李家庄的人们都说,怪不得他能攒下陈庄那么大的一份家业,勤劳着呢。

  陈老头对此很骄傲,他觉得很是在理,只要能够买田卖田,他知道什么样口味的酱油最为好吃,知道哪怕山坡上柿子酿的醋最劲道,知道怎么把麻吉了卖给城里人。到时候财源滚滚来,再当个地主收个租子,然后经营一些买卖,真是美滋滋。

  畅想了一番过往以及将来,陈老头更家利索的捡起小鱼来。

  这时一个不长眼的过来凑热闹,陈老头定睛一看,正是刚来生产队没有多久的人称老盛的。他向来不爱往妇女堆里凑热闹,而这个老盛向来是往人堆儿里扎的。

  看到他抬脚过来,陈老头立刻挪挪地方,准备到别处捡去。

  “唉,老兄别走啊,抽根烟来!”

  那个老盛不知为何叫住了他。

第88章

  陈老头斜眼看他,等着这人出什么幺蛾子,素昧平生的俩人,有啥好说的,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站住了。

  “没事想同你唠唠嗑,咱李家庄可有一个大新闻呢。”

  陈老头点点头,接过他递过来的烟,心想什么咱李家庄不李家庄的,他来的可比这个人早,还从不说咱李家庄啥的。这人可真会自来熟的,然后陈老头点了一下头,示意他继续说。

  陈老头的态度,被老盛当成了乐意以及默许的意思,田间地头,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八卦最受欢迎,如果有什么志怪故事就更好了,说书先生来了,他们还得筹钱筹粮给说书的呢,这白来的故事,且发生于邻居之间,更让人兴奋。

  老盛早就将李明言一家几口的关系打探清楚了,知道这就是李明言的姥爷,最为吝啬的一个人,平日里对于李明言也是颇有微词的。

  要彻底的打倒敌人,也要瓦解她的同盟,现在瓦解了以李明言为中心的最外围的亲属,到时候胜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