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在民国 第69章

作者:鸩离 标签: 穿越重生

“朱赤死了?!”高致嵩大惊,铁骨铮铮的男儿,眼圈一下就红了,想他昨天还和朱赤两部联手在雨花台击退日军一个联队,却因师长逃亡在即,匆促给他下达死守中华门的命令,随后消失无踪,他只能按照命令退回中华门防守。

谁料在今日一早得知,日军主力已突进雨花台中央,猛攻雨花台核心阵地,集中百余门火/炮向262旅猛烈射击。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炮击结束后,数万日军士兵在50多辆战车、装甲车的掩护下猛攻262旅士兵。日军各个大队集中全部轻重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子弹密集的程度,连天上飞的苍蝇都能打掉。

所以他得知此消息后,立即下令264旅士兵把中华门两个门洞都给堵上,避免日军装甲车、坦克驶进城内,他好率兵伏击。

果然不出他所料,日军派了一个中队过来做先遣部队。他率领全旅好不容易把这个中队全灭了,却收到了如此噩耗!

高致嵩的手剧烈震动了起来,外面的262旅士兵还在哭诉,补充旅第一团团长华品章也死了,三个营长也都壮烈牺牲……262旅士兵现在剩下不到两百号人,而日军已经近到咫尺了。

开门洞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开洞,就等于给日军坦克开了方便之门,他们264旅在炮轰下,便一刻也守不住。而在他们身后还在逃亡的中华门居民们,便会成为炮灰目标,死伤无数。身为军人,高致嵩他们首要的职责,就是守卫国土,保卫百姓!

但外面已经能听见日军的坦克、战车、装甲车的行进声,伴随着262旅残部一边让他们开门洞,一边有一发没一发朝日军开枪的声音。

站在城墙上向他们抛绳的想法,已经不可行了!高致嵩噙着眼泪,一边让262旅赶紧作横向移动,沿护城河绕城北进来,一边深呼吸了一口气,命令站在他身边的副旅长廖龄奇,带领百余伤兵撤退,他自己仍然尽其军人本分坚持抵抗,最终于下午1时许中弹身亡。

当然他中弹死亡是后话,此刻在门洞外的262旅残部,听到高致嵩拒绝开门洞的话,叫骂声一片,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说得最多的就是高致嵩不是个好鸟,让他们走护城河,实则是让他们做炮灰,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此时日军已经架起炮/筒,开始劈里啪啦的炮轰中华门了,262旅残部骂死高致嵩,他都不搭理,只能走护城河。

池槿秋是知道日军不会放过262旅残部,会派一个中队一直跟着他们,杀到只剩下十几个人活着。听着他们要走了,急的扯起嗓子大喊:“二哥!二哥!池启航!你死没死!没死给我回个话!”

外面一片轰乱,枪声骂声响个不停,池槿秋连喊几遍,感觉自己喉咙都快喊哑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喊:“是谁在叫池排长?”

是个陌生人的声音!池槿秋心中一紧,想到某种可能,眼泪汹涌而出,几乎拼出这辈子最大的声音回答:“我是他妹子!亲妹妹!我哥呢?”

“池排长被炮炸晕了,胸口和脑袋被弹片划伤!我现在背着他!池小姐你去城北吧,一会儿我们去那里的安全区汇合!”

“好的!谢谢你!”得知二哥没死只是受伤,池槿秋感动的眼泪直流,一面祈祷背着二哥的士兵能安全到达城北,一面拼命往城北方向跑,希望自己能早点到达城北护河入口,去接应二哥。

可此时中华门内大批居民为逃避炮击和日军,纷纷向城北部难民区逃跑,正好与光华门、通济门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寸步难行,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

看到大街小巷全是人头攒动,密集涌动的人影,池槿秋想起南京部队溃败大逃亡,被人群挤死踩死的军官士兵都被册入历史时,想着自己现在这副瘦弱身躯,要是过去挤,肯定会被挤得只剩下骨头渣。

不由打了个寒噤,心中虽然着急去找二哥,但她也有命活着绕过这群才是,只能原地等待。

等到下午两点钟,早已打算弃掉南京的唐生智,指示第36师负责维持城中及溃军逃亡下关的秩序。

就在他下命令的同时,日军第6师团一部已突入至中华门内,第16师团已逼近中山门,第6师团左翼旅已逼近水西门。守军第2军团退至乌龙山,教导总队退至紫金山,第74军派人去三汊河架设浮桥,企图渡江撤退至浦口,被第36师制止,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摇态势。

这些战况,池槿秋已经无暇顾及,她此刻正一路飞奔到护城河北门,途中遇见的士兵越来越多,原来下午五点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首先简要地说明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会将领无一人发言。

唐生智遂出示蒋命守军相机撤退的电令,即由参谋长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突围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一部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但在书面命令分发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以致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围的部队,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执行。

有口头指示为依据的部队,一起拥向敌人尚未到达的下关,以便迅速、安全地渡江北撤;许多未接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因发现友军撤退而撤退。虽接到命令而并不知道撤退计划详情的旅、团长们也都认为上级既然要军队撤退,在下关必然已准备好大量渡江工具,因而亦皆拥向下关。

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大多未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开始撤退,而是在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有的单位在接到命令前即已撤走。

这就导致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抡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这其中就有许多高级军官死在里面。

第068章

池槿秋赶到城北时, 已经过了下午五点, 她知道现在大部分参战的部队都在往下关逃亡, 心情便前所未有的焦急起来。

她不知道背着二哥的战士是否死亡, 二哥是否被丢弃在逃亡的路上,又或者他们活着入了安全区,或者去了下关。

总之,她现在站在城北护河前,看着被炸断的铁桥,以及桥对面密密麻麻正准备扑桥的日军, 只觉得心一阵阵的冷,转身就朝战地医院跑。

外城激战了好几天, 日方聚集起来的攻击根本没有停歇的迹象, 中方的大火力武器太贫瘠了,以至于在日军连环炮轰下, 中国军队都不顾一切的弃城逃亡。

池槿秋无法沿着护城河去找二哥, 因为护城河一带,已经被日军占领,她只能去最近的战区医院赌一赌。

二哥受了伤, 虽然不知道背着他的人是谁, 在没有和她汇合的情况下,那个人应该会就近找个医院给二哥治疗,然后他自己再去安全区亦或者去下关逃命。所以二哥在战区医院的可能性极大。

可等她跑到最近的战区医院,逡巡了近一个晚上,也没看见二哥的影子。

倒是有个从262旅退下来的士兵, 听见她一直在问有没有看见262旅的池启航,就把她叫了过去。说是背着池排长的人在这里略微包扎等了她近一个小时,见她没来,就把池排长背去下关坐船逃命去了。而他自己因为伤到了腿,又没有人愿意背他,他只能在医院里先治疗好再说。

池槿秋道了谢,几乎没怎么想就朝下关跑。根据她所读的历史,就在今晚和明日拂晓之时,下关情况十分混乱,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各自争先抢渡。

由于船少人多,有的船因超载而沉没。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拆取门板等物制造木筏渡江,其中有些人因水势汹涌、不善驾驭而丧生。等到了天亮,又会被赶来的日军军舰射杀无数,染红江面,所以她要赶紧赶到下关八卦洲寻找二哥。

一路上,有许多穿着绿黄色军装的士兵也在逃命飞奔,他们的脸都被硝烟泥土弄得黑漆漆的,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池槿秋还是能从他们麻木僵硬的奔逃姿势里,看出他们为弃掉南京城和百姓的败逃而感到羞愧、萎靡气氛。

这种情况下,池槿秋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士兵从淞沪会战惨败撤往南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在日军的追击下,不得不顶着敌我悬殊的火力,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浴血奋战。

原本他们该战死战场,谱写一场轰轰烈烈的英雄史歌。但他们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一受伤就疼得要死的人!他们也想活,也想逃离必死的命运!因为在他们其中,有很多士兵,都是被上头抓来的壮丁,连十四五岁的少年都没放过。

他们没有经过任何的军事化训练,也没有上过战场,杀过一个兵来训练强化自己的胆量。在看见敌军那些强大冰冷的武器,还有周遭战友不断死亡,尸体堆叠,血流成河的画面,他们也会发怵,也会害怕。

所以在长官们一个个率先弃兵逃亡,又有含糊不清,指挥错误的撤退命令,这些士兵就犹如丧家之犬,跑得比谁都快!却没料到,等待他们的,又是另一个人间地狱。

此时天边微曦,池槿秋赶到下关八卦洲的时候,江边已经堆积了无数尸体,血流得江边的江水都红了一圈。

这些人,是死在驻守在下关的36师之手。他们奉命把手这里,监督各部,不允许他们做逃兵,一旦要过河逃亡,就通通视为逃兵枪毙!

而那些接受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和唐生智指挥错误,并未通知36师,驻扎在南京各部已经开始撤退的消息,致使多部与36师争执不休,双开大打出手,死伤无数。敌人没杀几个,自己人杀起自己人倒是毫不心慈手软。

等36师意识到撤退命令是真的下达了,早已用为数不多的船,逃得无影无踪。现在江边已经没船了,但依然有很多士兵站在江边,企图学着漂浮在江中的士兵,找一两块木板子趴在上面,就这么漂浮过去。

可长江,岂是那么容易飘过去的?

时值十二月十三日,即便南京城天气良好,但拂晓之时,还是天寒地冻,江水阴冷。且不说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士兵,能不能抵御住寒冷的江水,飘到对岸去。光他们身上穿着的棉军衣一吸水,就能沉重的让他们漂浮不了多远。

然而就算是这样,不管会不会游泳的士兵,依然前仆后继的下水,这其中还夹着许多有名的军官在里面,其中官最大的,是宪兵副司令萧山令。他在漂浮江面半路,就被日军军舰给撞死!

池槿秋看着跟她一起跑到江边的士兵,像下饺子一样扑进江里,心中不由大急,不顾一切的大声喊:“不要再跳江了!你们是游不过去的!鬼子的军舰要来了!你们赶快上岸隐蔽!不要再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