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饭馆 第54章

作者:樱桃糕 标签: 穿越重生

  “有些东西,比如酱料、调味汁、腌腊货,甚至可以统一做一些菜的半成品,每日送往各分店。”沈韶光说的是后世中央厨房的概念。只是此时没有冷链,交通也没有后世方便,又有宵禁,到底不那么方便。

  “又可以细化分工,切菜的专管切菜,炸肉的专管炸肉,调馅儿的专管调馅儿,这样,即便有什么泄露也有限。”

  其实此时的制度,太有利于保密了——大多数酒肆的庖厨根本不是雇佣的,而是主家的奴仆,在这个“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时代,奴仆背主窃主财物,量刑尤重,不经官府,被主人打死的都有,而《唐律疏议》上说主人“决罚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所以此时的奴仆要做出背主的事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两人喝着茶饮,越聊越多,越聊越投契,邵杰颇有经商头脑,也提出些可行性的建议,聊着聊着,一份酒肆分店开设计划书就几乎成型了。

  言谈间,似乎距离沈记开遍全城,缺的只是时间和银钱了。

  对此,沈韶光倒不着急。她喝口玫瑰花茶,笑道:“生命不息,赚钱不止。慢慢赚就是了。”

  邵杰再次被她逗笑,想了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若我家拿出些钱财来,与小娘子合伙,小娘子意下如何?” 邵杰是个主张当面锣对面鼓的,在生意上,与朋友伙伴,尤要坦诚。为了点钱财弄鬼欺瞒,朋友不是朋友,伙伴不成伙伴,岂是大丈夫?

  “某看小娘子这买卖必定赚钱,便想分一杯羹。只是我家也并没有于酒肆上很熟悉的人,故而这酒肆还是小娘子管着。我们便只出钱,分些利钱便好。”

  沈韶光真是佩服这古代人,股份制……

  沈韶光喜欢邵杰这样的做事态度,愿意跟他共事,但涉及大宗银钱和长期合作,总要谨慎,沈韶光与他说了自己的意思。

  邵杰笑道,“便是小娘子立时答应了,我也拿不出钱来。这样的事,需得禀告家祖父。”此时人讲究的是“父母存,不有私财”,合伙做买卖这样的事,是必要家主长辈同意的。

  邵杰感叹:“小娘子也可我有钱多了。那日看见一把绝好的古刀,我咬了几咬牙,都没舍得买。”

  沈韶光微笑。

  邵杰突然想起小娘子似双亲都不在了,这样的话,似乎有些刺耳,少见地讷讷起来,“你别介意,我惯常爱顺嘴胡说。”

  沈韶光这回是真笑了,这样坦诚直率又有点小狡诈的邵郎君,真是可爱!

第77章 情敌是与非

  邵杰是个说话做事爽快的,不两日便来与沈韶光说,请她去与祖父见一面。

  因沈韶光女郎家,不便随邵杰直接去邵家做客,见面便安排在东市桂香园。

  听邵杰说,老翁上了年纪,腿脚也不那么利便了,但每日都要去花糕作坊坐一会儿,看庖厨们做糕,看客人们买糕,有时候还会就着茶饮吃一块两块。

  这么大年纪还吃甜食……沈韶光预设的邵家老翁是个腰带十围的胖老头儿,没想到老翁又干又瘦,约莫七八十岁,腰板儿挺直,精神矍铄的样子。

  沈韶光上前施礼,口称“邵公万福”。

  邵家老翁笑道:“小娘子请莫要多礼。”又请她坐。

  沈韶光坐于客位,邵杰也在老翁下首坐下,仆妇端上茶饮来。

  邵家老翁上了年纪,便不大遵什么男女之妨了,仔细端详这沈小娘子,果然一副聪慧长相,举止也娴雅,到底是识文断字的世家贵女。

  前阵子送去秦仆射府的七夕糕,秦太夫人称赞“庶几有些‘雅’的样子了”。秦太夫人一辈子的世家贵妇,年轻时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能得她赞一句“雅”,可见确实不错。又有好些住在崇仁坊的外地官员士子客商来买花糕,总要赞一句“到底是京华,做个糕也如此雅致。”

  这样的话,邵老翁这阵子在店里听了不少,即便没有得实际的财利,单这些名声,也已经是财富了——邵老翁精明了一辈子的人,很懂“令名”的价值。更何况,账本子上也显示,自有了九郎提议的这些变革,差不多每个月与去年同时间比,都多了三四成的利。

  只可惜想出这样主意的是别家小娘子……

  邵老翁在心里遗憾着,嘴上却客气:“某要先谢过沈小娘子。听九郎说,小店里花糕的新鲜样子都系小娘子指点的,客人们都夸呢。”

  沈韶光连忙谦虚:“如何敢称‘指点’二字,不过是敝店一些卖糕的小主意,能得邵郎君青眼,愿意在贵店试行,此儿之荣幸也。”

  “小娘子小小年纪,能想出这许多办法,着实灵慧。”邵老翁再夸一句。

  “小心思而已,还请邵公莫要见笑。”

  一老一小又客气了两句,便渐次说到正题。

  “九郎说小娘子有心于别的坊开设分店,怎么不去东西市呢?”

  沈韶光便把曾经与邵杰说的再条分缕析了一遍,又笑道:“东西市开大酒肆固然好,但与依样儿而行比,到底风险更大一些。”

  邵老翁点头,小小的年纪,竟然耐得住性子,管得住心思,是个沉稳的。

  “只是若都是小酒肆,虽盈利不少,却难创下大名气。”说到底,邵家如今的买卖,都与当年那个“花糕员外”的名号有关,故而邵老翁对“声名”一事格外重视。

  “固然东西市人流大,能更快地创下名声,但把店开设于各坊,只要能立住,也能得到实在的口碑。邵翁试想,若长安城东南西北中,每几个坊便有一家分店,让玛瑙肉、翡翠圆子成为大家口淡时便想吃、又能走几步就能吃到的东西,时间长了,这甚至能成为一代人的味道回忆……”

  邵老翁笑起来,小娘子好口齿。

  邵杰颇为与有荣焉,到底是我看中的人……

  沈韶光微笑,到底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推向农村,各有各的好处,就看适合不适合了。

  “不知邵郎君可曾与邵公提过儿曾于节庆时去曲江摆摊子的事?”

  这个邵杰确实没说,邵家花糕当初也是从小摊子开始的,邵老翁颇有兴致地看着沈韶光。

  沈韶光与他说起几次曲江摆摊儿的经历,“当时江边买饮食的客人后来有不少专门找来崇贤坊吃饭的,并成了小店的常客。东西市人流大,我们亦可时不常让人带着‘流动餐车’来这里卖些特色小食,不为赚钱,就为赚个脸熟,混些人气。”沈韶光提出的分明是后世快闪店的概念。

  这样的理念自然是超前的,但又不是全然超出现实、不可操作,邵老翁浑浊的眼中闪出光来,“小娘子此计甚好!”

  邵老翁一辈子的老商人,有的是经验,沈韶光则沾了穿越的便宜,有开阔的眼界和千年积淀,两人有问有答,观点上有同有异,后面又聊到一些更细致的创声名的操作办法,菜品与声名“实”与“虚”之类的问题,其中有邵杰听过的,有没听过的,有自己思考过的,也有没想到的,此时听来便更多了些了悟。

  与这位沈小娘子说了这么多,邵老翁的遗憾更深了,惜乎不是自家子孙!

  谈得如此投契,合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双方银钱比例之类更细致的事,老翁便交与了邵杰,年岁也不小了,合该多练一练。

  邵老翁又有自己的心思。等沈小娘子告辞走了,邵老翁拷问送人回来的邵杰:“九郎,你与我说,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娘子了?”

  邵杰当下做个怪样儿,“阿翁如何与阿婆一样,看见个好看的小娘子,便要拉郎配?”

  邵老翁瞪他:“你年岁不小了,早该定下来了。”

  邵老翁又皱皱眉,“这小娘子是世家女倒也不是不能高攀……”京里商家子娶没落世家女的很有一些,商人家图世家女的清贵,没落旧族则落些实惠。

  看祖父还转这念头儿,邵杰赶忙道:“亲阿翁,真没那意思!”

  “若这小娘子是儿郎,我就与她和杨郎三结义去了。这小娘子委实聪慧爽利,但孙儿——”邵杰停顿一下,厚着脸笑道,“孙儿觉得娶新妇还是娶那甜一些,娇软一些……”后面几个字被老叟扔过来的账本子消了音。

  “不害臊!”邵老翁笑骂。

  老翁悻悻,嘟囔道:“没有个识文断字的儿孙,便连个有学问的孙媳都娶不到,真是命不好!”

  邵杰:“……”说实话,沈小娘子是真好,谈得学问,赚得钱财,有口齿,有手段,人也爽利有意思,甚至还很漂亮,但不知为什么,邵杰对她却是没什么绮思,倒有些读书时对那些学问好的同窗的感觉……

  很快邵杰就发现,幸好没什么绮思,不然该伤心了。

  邵家老翁同意了,合作开分店的事就提上日程。邵杰为避嫌,原来是不愿参与管理的,沈韶光却不让他如愿——免费得来的劳工,不用白不用啊。

  邵杰也是个痛快人,既然小娘子不介怀,那便掺和进来就是了。从前都是“守业”,此时倒有些“创业”的意思,邵杰还有点兴奋。

  两人大致分了一下工,沈韶光负责菜谱制定、菜品品质把控,服务培训,品牌策划和广告营销,而邵杰则负责“外联”的部分,买人,选址,买屋,联系供货商……

  其中选址是重中之重,为此,邵杰闲着没事就骑马满长安城地转悠,又约见房产中人,有靠谱的便暂且记下,一则要“货比三家”,一则到底是合伙做买卖,总要问过沈小娘子。

  这日,邵杰又揣着两三家店铺的图样儿来找沈韶光。

  沈韶光请他坐了,端上茶饮和果品。

  邵杰骑马赶路有些热,看见碗里凉凉的蜜豆酪浆就笑了,“小娘子简直是‘及时雨’!”

  不用勺子,端起碗就咕咚了半碗进去,碗底下尽是蜜豆了,邵杰再拿小勺慢慢舀着吃,“甜!有味儿!又不像红豆饼似的发腻。”

  沈韶光自得一笑,“邵郎君再尝尝这‘渔父三鲜’。”

  邵杰又笑起来。

  所谓“渔父三鲜”者,就是菱角、藕和莲子,为渔翁常见之物,因以得名。这却不是沈韶光的创意,而是从前看《山家清供》上说的,此时不过是拾了人家的牙慧而已。

  “你若不会做饭,只靠这取名的工夫,便足能养活自己。”

  沈韶光摆手,“这是从前在书上看来的,不过——我从前也想过相似的问题,若不为厨子,我大概就去当个比丘尼或者女冠了,靠着满嘴跑马的本事,替人解个签子之类,大概也能过得下去。”

  邵杰哈哈大笑。

  才是七月底,菱角、藕和莲子都鲜嫩得很,带着池塘的润泽水汽,很是好吃。

  沈韶光又让邵杰尝尝另一个盘子里的鸡头米栗子饼。

  邵杰拿起咬一口,“好吃!怎么做的?”

  他问得没什么负担,沈韶光答得也干脆:“芡实磨了粉,炒熟,掺着熟糯米面儿和少许的糖做皮子,里面是今秋新下来的头一茬栗子做的馅儿,糖别放太多,腻。”

  邵杰点头,想起鸡头米也是水里的货色,笑道:“这跟菱角之类拼一起,该算‘渔父四鲜’了吧?”

  沈韶光老神在在地竖起一根手指摆一摆,“不,不,里面还有栗子呢。栗子产于山上,芡实产于水中,故而这饼叫‘渔樵饼’。”

  邵杰:“……”再次有了当年面对那些背书如吃瓜菜、写字总能让先生画双圈的同窗的感觉,真是恨不得拿麻袋套头揍他们一顿啊,但看看沈小娘子漂亮的脸,罢了……

  沈学霸挑眉,面对邵学渣咬牙切齿的脸。

  林晏进来时,便看到两人对望的场景。

  沈韶光和邵杰都站起来,沈韶光招呼客人,邵杰则是行礼。

  林晏淡淡地笑道:“又见到邵郎君了。”

  邵杰笑着答是。

  沈韶光见缝插针地问林晏想吃点什么,林晏看看邵、沈二人案上的东西,微笑道:“随意就好。”

  沈韶光与他处得久了,很懂他的意思,赶忙也给他上了渔父、樵夫的一套。

  邵杰没与沈韶光说完话,不好就退下,正犹豫,没想到林少尹请他同坐。

  邵杰是个多话的,朋友们也没有闷葫芦,此时对着个官高爵显话又少的林少尹,不免有些不自在,只好就着桌上的吃食说些什么:“沈记这‘渔父三鲜’嫩得很,少尹尝尝。”

  林晏点头,拿几颗莲子剥着吃。

  “这芡实栗子饼也很好,甜而不腻。”突然想起沈小娘子说的名字来,“哦,这饼还有个雅号,叫‘渔樵饼’。”

  林晏看一眼端茶饮过来的沈韶光,弯起唇角,取个菜名字也这般促狭。

  邵杰只觉得林少尹这一笑颇有初春时和风暖日冰雪消融之感,不由得再次感慨一个好菜名是多么重要。

  “邵郎君也住在这坊里吗?平时并不多见。”

  难得林少尹开口,且又不是保密的事,邵杰便道出了原委。

  林晏点头,“选在哪个坊?”

  邵杰有些惊愕,那样肃穆沉静的京兆少尹竟然过问这个?莫非有什么深意?

  却又听他对拿着托盘要走的沈小娘子道,“你也别忙了,不是要与邵郎君商量选新店址的事吗?”

  沈小娘子也当真便打横坐在了桌案侧面。

  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