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县令小仵作 第143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穿越重生

  衙役们又问了邻居们,得知方沉最近一次在这里出现好像还是三年还是四年前了,这两口子确实没有说谎,也实在问不出什么,只好失望而归。

  似方沉这种泼皮,居无定所,随便什么地方都能窝藏起来,大家本都做好了耗费几天的准备,谁知傍晚就有了消息:方沉抓住了!

  来报讯的衙役也是一脸的喜出望外,“估计是咱们的人四处搜捕打探,那小子害怕了,想趁傍晚出城人多的时候浑水摸鱼逃走。可等到了城门口,见守城军士正对出城人员随身携带物事一一盘查,就害了怕,转身就跑。您说这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兄弟们一拥而上就给他逮住了。”

  被抓住之后,衙役们检查了他背的大包袱,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一小两个沾血的匣子,其中那首饰匣子的木料和纹样与死者玉书的梳妆台完全一致。

  也不知他从哪里偷的衣裳,挂在身上松松垮垮的不合身,露出来的胸膛上还有没擦干净的血迹。

  众人俱都怒火熊熊,更有脾气暴烈的人拍案而起,破口大骂起来。

  人家拿着他当亲孙子,他却恩将仇报,这是什么禽兽不如的杂碎!

  晏骄狠狠吐了口气,对王知县道:“审吧。”

  然而他们很快就遇到了阻碍:

  虽然铁证如山,但方沉死不认账,硬说那些东西是他从外头捡的。

  这就是没有人证的坏处了。

  王知县涵养颇好的一个人,也被气的胡子乱抖,“本官且来问你,你昨夜身在何处?做些什么?有谁人作证?”

  方沉想也不想便梗着脖子胡说八道:“夜里不睡觉却做些什么?”

  可要问起证人了,他却又说不出来。

  “你这老白毛好生糊涂,莫非是个傻的不成!”方沉咧嘴一笑,露出来里头两排黄牙,“老子又不曾娶得浑家,自然是一个人睡的舒坦,哪里来的证人?”

  饶是众人办案无数,却也从未遇到过这种厚颜无耻之辈,都气的不行。许倩头一次听审,简直都要气炸了,咬牙切齿道:“我上去打死他!”

  “不用你亲自动手。”晏骄冷冷道。

  面对这种证据确凿但凶手却拒不肯认的情况,官员是有权用刑的。

  果不其然,稍后王知县又接到衙役消息,说找到一包丢弃的血衣,经平时与方沉混在一起的泼皮辨认,正是他前几日穿着无疑。

  更关键的是,那衣服前襟出赫然有几滴渗透进去的辣椒油!

  王知县猛地一拍惊堂木,怒道:“好杀才,咆哮公堂、藐视王法,口出狂言辱骂朝廷命官,来啊,给本官狠狠打二十板子!”

  自从案发,众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如今见方沉事到临头竟还抵死不认,早就巴不得上去暴打一通出气,如今得了机会,两个行刑的衙役便摩拳擦掌的上前,先狠狠往掌心吐了口唾沫,抡圆了胳膊,将那板子高高扬起后狠狠拍了下去!

  这板子可算是他们迄今为止打过的最不留余力的一回,几板子下去,刚还嚣张的方沉下半身就见了血,哭嚎连连的告起饶来。

  王知县眼皮也不抬一下,“继续,打完再审。”

  方沉混迹至今,因云富县百姓们仁厚,都不爱与他一般见识,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不等打完就熬不住,大声喊着招了。

  他年纪渐长,见识的也多了,慢慢的,竟也开始为将来打算。

  奈何这人骨子里就坏透了的,人家打算是某个正经营生以图长远,可他想的,却是什么时候干一笔大的。

  可惜云富县地界小,百姓生活大多朴素,方沉划算来划算去,竟就将主意放到邢秀才夫妇身上。

  在他看来,那老两口住的偏僻,年纪又大,难得颇有身家,更对自己毫无防备,岂不是天然一处宝库?只待自己什么时候去取罢了!

  这丧心病狂的下流种子主意已定,便先去一家肉铺踩点,夜里入内偷了一把剔骨刀藏在腰间,大摇大摆的去邢秀才家敲门。

  那时老两口已经准备歇息,可见是熟悉的孩子,又听他几顿饭没吃,无处可去,不由得心软,便叫他入内,又亲自为他煮了满满一大碗面汤。

  邢秀才在外作陪,又问他近况,见他还是满嘴没个正话,也是惋惜,难免说了几句,希望他能改邪归正,“你还小,人也伶俐,不如就留在我这里读书,日后求个功名,也好”

  然而他掏心挖肺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对面那小畜生已经吃饱喝足一抹嘴,抬手就是一道银芒划过!

  “读个屁的书!”方沉不耐烦的嘟囔一句,提刀就往老太太那边走去,“如今老子取了你们的家私,还要什么功名!”

  说完,他便干脆利落的给了听见动静起身查看的老太太几刀,然后循着记忆的位置撬开那藏私房的床板……

  众人听他断断续续说完,俱都气的魂魄出窍,晏骄咬牙切齿的问道:“你既杀了人,又何苦屈辱她!”

  方沉趴在地上,勉强挪动了下血肉模糊的下半身,竟突然咧开被自己咬破了的嘴,吐出来一口血,吊儿郎当的说道:“老子活了这十多年,光在妓院里看人家办事了,可自己却还没尝过女人滋味,她虽老了些,却也能将就……”

第122章

  方沉的残忍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在他心里大约根本就没有感恩、回报之类的概念,有的只是冷漠、自私和兽性。

  当毫无防备的善碰上纯粹的恶, 美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待他画押认罪被带下去之后, 晏骄黑着脸对王知县道:“我欲上书圣人, 求一个剐刑。”

  此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卑劣难以想象, 事到临头更毫无悔意,比之前她经手的“橘红色连环袭击案”的性质更恶劣, 若不严办,且不说无辜枉死的两位老人死不瞑目,就是他们这些人也必然寝食难安。

  王知县点头称是,“下官也有此意, 若不明正典刑, 日后恐怕再也无人敢发善心。”

  顿了顿又道:“下官还有一事,想听听大人的意思。”

  晏骄点头,“但说无妨。”

  王知县隐晦的磨了磨牙, 余怒未消道:“下官欲将此人拉出去游街示众,以”

  他还没说完,晏骄已经干脆利落的点头, 赞赏道:“好,就这么办。”

  即便来日判了剐刑又如何?如此渣滓败类, 万死尚不足惜,就得游街,叫他承受来自百姓们的怒火。

  王知县都没想到她应得如此痛快, 当即松了口气,“谢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说罢,转身就走,微微有些佝偻的背影都透出几分迫不及待。

  他本就是科举出身,对邢秀才天生一份亲近,且又喜对方有教无类宽容和善,难得还与自己年纪相仿……可如今,邢秀才死了!一个读书人的典范被人恩将仇报害死了,叫他如何忍得?

  晏骄也不磨蹭,当日就将案情来龙去脉写了个明白,封了折子,差人四百里加急送入京城。

  这还是她头一次写折子。

  以前看庞牧写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等真到了自己手上才明白什么叫看花容易绣花难: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动之以情,设身处地的想着,假如我是圣人,会不会同意臣子的这个要求……

  圣人登基至今尚未出过剐刑,究其原因无外乎过于残忍,可她却一定要他同意。

  晏骄轻轻咬了咬嘴唇,想了下,为保险起见,又额外给邵离渊写了一封信。

  论起迂回曲折耍心眼儿,这位顶头上司才是祖宗。

  等忙活完时,已是月上梢头,外面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刷刷声响和此起彼伏的虫鸣,然而脑海中邢秀才夫妇惨死的画面,以及方沉的无耻嘴脸不断翻滚,使晏骄心绪沸腾,毫无睡意。

  破不了案子,着急;

  可如今破了案子,生气!

  纵使案子水落石出,可死者却再也不能活过来……想到这里,晏骄只觉得胸膛里好似有一团熊熊烈火燃烧,无处释放,简直要把自己给气炸了。

  “给你。”

  眼前的屋檐下突然垂下一只手,指尖还夹着一张细长纸条。

  晏骄抬手接过,“回信了?”

  小六的声音从屋顶上传下来,“早就回了,只是我看你忙的连吃饭的功夫都没了,且气氛也不对,估计没有看这个的心思。”

  “多谢。”晏骄狠狠叹了口气,小心的将纸条伸开。

  微微晃动的烛火下,“想你了”三个大字龙飞凤舞,像字迹的主人一样张狂。待要再细看时,却又好似隐约透出那么点儿留守的委屈。

  晏骄一怔,然后噗嗤笑出声来。

  说起来,一开始她想给庞牧传的,可不就是这三个字?兜兜转转的,到底是回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心有灵犀犹如冬日里的一把火,好像一下子就叫她心里被方沉那变态刺激过的地方重新变得柔软而温暖起来,晏骄忽然来了点精神,重新铺开纸笔,准备写回信。

  出来这短短几天内发生了无数事,她本有千言万语想说,可等真正提笔的那一刻,却又觉得似乎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她咬着毛笔杆粗粗盘算一回:等王知县整理好卷宗至少要一天,看那死都不能错过的方沉游街,再一天;返程再加一天,少说也得三天。

  晏骄拍拍脸,百般不舍的写道:“等我回去,三日后归。”

  许下承诺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缓慢的令人难以忍受,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好像游走在外养家糊口的一家之主,而庞牧才是那个熬灯费蜡苦守在家的小娇妻,双双度日如年。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哪怕王知县没有大肆张扬,可陆续去邢秀才家上学的学生和家长们还是知道那两位备受尊敬的老人被害了。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半个县城都轰动了。

  许多曾受过他们恩惠的人泪洒当场,然后成群结队的跑去衙门磕头,求着县太爷将那天杀的畜生碎尸万段。

  王知县也十分动容,亲自出来安抚一回,又说了晏骄的来历和功劳,“晏大人已经上书圣人,想必不日就会有结果,诸位父老乡亲只管放心!”

  众百姓都是叫好,又听王知县说明日要将人犯游街示众,便群情激愤起来,纷纷表示要回去准备碎石头和垃圾,第二天一定去抢个好位置砸死方沉。

  实际上,不等乡亲们动手,被押入大牢的方沉也正在遭受“折磨”。

  须知整个云富县大牢内已经有十多年没关押过杀人犯了,莫说衙役,就连里头那些被判几年不等的犯人们都对方沉唾弃不已,打从他进来那一刻起,各色不堪入耳的叫骂和污言秽语就没停过。

  跟方沉一比,好像其他犯人都变得纯洁无害起来。

  虽然不能明着打,但暗地使绊子是少不了的:进去两天了,方沉就没吃过不馊的饭,没喝过不臭的水,加上被打的伤口又没好,半夜发起烧来,只是煎熬。

  衙役怕他死了,不情不愿的去禀报给王知县知晓,老大人听后冷哼出声,狠狠皱眉道:“去请个好大夫,务必熬到行刑才好。”

  想死?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

  衙役转身领命而去,走出去几步又听王知县叫道:“也不必讲究好药,多放些黄连败火!”

  到了游街那日,晏骄师徒和许倩也做了便装打扮,混在人群中,狠狠往方沉身上丢了些东西,这才意犹未尽的往回走。

  人就怕心里有了牵挂,曾经晏骄觉得自己无比潇洒,说走就走,出差在外一两个月都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她却恨不得骑得是飞马,三下两下就飞回峻宁府。

  走到三分之一处,天公不作美下起小雨,小八抬头望了望天,赶上前道:“大人,这雨估计会越下越大,一时半刻也停不了,要不要就近找地方避一避?”

  晏骄拧着眉头看着天色,心中暗暗叫苦。

  此刻已近申时,到最近的村庄少说也要两刻钟,这一来一回间半日就废了,且明日还不知是个什么状况,谁知能不能回家……

  “家”字一浮现,她心里立刻又迫切了几分。

  家里有人在等她呐。

  “大人,别看了,这雨下的这样大,今天肯定回不来了。”齐远看着已经保持这个姿势不知多久的庞牧,忍不住劝道。

  庞牧两道眉毛皱在一起,沉默了下才吐出几个字,“你先进去,我再等会儿。”

  她说了今天回来的,倘若真回来了,却又一眼瞧不见自己……可雨也实在太大了,他又希望晏骄能顾惜身体,等雨停了再走,这两种矛盾的心情此消彼长,互不认输,几乎将这老大一条汉子逼疯。

  齐远啧了一声,摇摇头,无声扯了扯嘴角,陪他一起站着。

  情之一字,当真奇妙,若往前推两年,谁能想到这可止小儿夜哭的三军元帅也有这般耐性站在大雨里巴巴儿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