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613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母子俩交换了一个眼色,楚氏便命窦驰退下了。窦驰有些摸不着头脑,心道,难道猜错了?这是要给我做媒?怎么又不说出来呢?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楚源的拜帖,正月初二,皇帝的表哥、太尉的儿子,亲自拜访,窦驰吓了一跳。一见之下,楚源又给他扔了个大雷:“窦兄丧妻,太后有女新寡。太后中意你做女婿,命我前来相询,你可愿否?又或要禀告父母?”

窦驰一颗心放进肚里:“长公主千金这躯以降,臣求之不得。”窦氏新附,帝室降以长公主,于公于私,他都不能拒绝这样的提议。可以说,这是意外之喜。窦家还在担心呢,怕受排斥什么的。现在好了,放心了。

楚源再四向他确认,又问他父母的意见。窦驰拍了胸脯保证,这事儿他能做得了主。楚源即回复楚氏,又与颜肃之商讨,终究是做足了礼数,颜肃之发中旨,照会了窦驰的父母,将此事定下。

消息传往北方,北地旧族之心稍安。叶琛下的拆迁通知,也不是那么不能忍受了。

颜肃之听了使者的反馈,便知道一双儿女启程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

颜神佑这回北上,却是拖家带口,打包了许多人。不但有弟弟、堂妹、儿子,连弟媳妇儿她都想带走的。夫妻之间,如果长期思想不统一,那注定会是一个悲剧。尤其六郎如果不出意外,将来就是皇帝。你让一个书生一辈子守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发妻,他出于道德与操守或许能做到。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一个皇帝,就未免强人所难了。

颜肃之与姜氏能有今日,固然颜肃之有心,也是姜氏自己素质颇高、历事颇多,两人共患难过。阿蓉也是世家出身,但是六郎明显比颜肃之经历的挫折要少,如果阿蓉不能解六郎之意……

颜神佑可不想看着弟弟家后院起火,乱七八糟。

是以她建议:“唐氏旧族著姓,请唐伯父同往。”

唐仪在大周,那就是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让他北上,颜肃之还挺不放心的。姜氏倒好明白女儿的意思,这也是变相给儿子儿媳妇增加一点相处的时间。做父母的,自是希望儿女婚事顺遂。六郎与阿蓉小时候见得还多些,长大了反而接触得少了。有这么个条件,又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姜氏乐见其成。

颜肃之就收到了枕头风一缕:“唐仪北上,也是向北地旧族展示大周之风仪,”唐仪的脸还是很能看的,“显得大周无意与旧族过不去,旧族有什么小话想传又不好意思传的,正好让他传上一传。”

颜肃之一想,也对,反正他闺女制得住唐仪,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颜神佑想的却更多些,她倒是有意让阿蓉跟着多听一些政务的。甭说后宫干政不干政的事儿,如果遇到什么紧急的情况,你是希望有个楚氏那样的太后稳定局势呢?还是想有个颜老娘那样的太后裹乱呢?

只是这个事儿,得慢慢做,得跟六郎先商议一下。在启程之前,她还得拉着六郎去一个地方,也给六郎打一个预防针。

姐弟俩去的地方,正是旧坞堡,林大娘的墓地。

第282章 一同去郊游

六郎一直对林大娘的墓地很好奇,他姐有事儿没事儿都好往那里跑一跑。哪怕她自己不得闲,也要派人去按时祭拜,甚至特意安排了看坟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她姐对亲爷爷都没这么上心过!颜启早早就被她一把火烧成灰了,除了正经的大祭,都不见她的影儿。

六郎对这个已经死了的人相当的好奇!真是难以想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颜神佑这般放在心上。颜神佑带山璞去过,从那时候起,六郎的好奇心就已经。他倒是知道有个姓林的小娘子为救她姐死了,是她姐给收葬的,然而只凭这一份功劳,不至于让颜神佑得空就亲自过去吧?吩咐一声也就得了。

为此,他特意问过阿方。阿方说的,并不比他已经知道的多。

林大娘的存在,在宫中女人心里,是一个秘密。无论是姜氏、楚氏,还是阿方、阿圆,抑或者是阿琴等人,凡听过她的遗言的,都默默的记在心里,并不去宣扬。六郎一肚子的不了解,快要搞成心病了。

眼下听说要带他去,六郎好比看了一本结尾被撕掉了两页的侦探小说残本,日思夜想,也不知道凶手是谁。现在终于有人拿了两页泛黄的字纸来,告诉他,看吧,凶手就在这上面。

六郎:!!!!!!!!!!

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还特意拾掇了一下自己,记得是要去扫墓的,换了身素色的衣服。对着镜子打量了一下,六郎觉得自己这扮相还可以,应该可以趁机套出一点内幕来——虽然把握并不很大。

姐弟俩轻车简从,不到半日便至旧坞堡之外。虽然诏令天下,要拆除坞堡,颜家自己的坞堡却是一个都不曾拆除。它们划在了皇室的名下,自然是不需要拆除的。

坞堡周围皆是颜家旧部曲,现在归了颜神佑的,玄衣家眷也多聚居于此。姐弟俩到了这里,心理上就觉得十分亲切,还接见了管事等人。六郎还问了一句:“你们有走有留的,可都安顿好了?”

姐弟俩北上,乃是营建新都,为迁都做准备。除开亲戚朋友,还要携带卫队、军属,百工及其家人,以及部分百姓。先过去占个地方,开荒种田,一同经营新都。颜家旧部自然也要跟随同行的,都是难得的世仆,自然不能放他们在南方,主人家孤身到北方再打拼。

庄头回道:“已经安顿好了,一半儿随殿下们北上,一半儿留下来。走的都带足了行李口粮,车马都是齐备的。留下的接着种这里的田庄。”

六郎见分派得宜,也不再多问,眼巴巴看着他姐。颜神佑一笑,熟门熟路带他往林大娘的墓地那里去。

六郎与颜神佑一路走过去,初春还有些寒意,走动开了,方不觉得冷。走不多时,只见外面一座孤坟,倒是维护得不错,祭品已经摆上了。六郎按捺住着上过了香,一揖礼。还似模似样地感谢人家救了他姐的命。

礼毕,六郎戳戳颜神佑:“阿姐,阿姐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讲?”

颜神佑一挑眉:“哦?你怎么知道的?”

六郎道:“阿姐以前从来不带我过来的。”

颜神佑道:“是有些话要讲。”说着一摆手,阿琴便指挥着两个小侍女抬了毡毯来铺在地上,放好席镇。颜神佑就地一坐,拍拍身边:“过来坐着说话。”仆役们理起围幕来,六郎挨着颜神佑坐下了,眼巴巴地等听八卦。

颜神佑突然问道:“你近来是不是常跟唐伯父混一处了?”

六郎奇道:“阿姐怎么知道的?”

颜神佑:……“风格变得很明显啊。”

六郎:……

颜神佑拢回心神,对六郎道:“你知道这里面葬的是谁么?”

六郎道:“听说是林大娘,曾舍身救过阿姐的。”

颜神佑嘴角带起一丝笑来:“她救的不是我的命,是我的魂呀。你知道她先前的经历么?”

死者为大,身死债销。人一旦死了,有再多的不好,也不好轻易提起,有多少黑历史也都掩了。林大娘这变相的状告父母,脱离关系,是极不合礼法的一件事情。是以宫中也无人提及,说起来都是说她的好,六郎也就无从得知了。

六郎十分明白这听众的职责,追问道:“她怎么的?”

颜神佑便将林大娘如何抗婚、告状等等说给六郎听,六郎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最后中肯地道:“她这么做,固然是扬父母之恶,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可这家里的父母也是罕见的禽兽之人,难怪有这么出色的女儿,却不能出人头地——心不正。”

说完,又眼巴巴看着颜神佑,那意思,你肯定有下文的,不然只是这样一个平民人家的狗血伦理剧,不值当你这样的。

颜神佑叹道:“女子多艰。”

六郎道:“咱们家不是那样的。”

颜神佑道:“你不明白的。你知道三房的事情么?”

六郎一听,精神一振——戏肉来了——连忙摇头,还故意苦笑了一下:“阿姐知道的,有些个坏事儿,不是自己经历的,旁人就常以关切为名,说什么这些腌臜事儿你不要知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