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55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娜仁吉娜只哭不语,于是太后便亲自给康熙解释了一番。

原来科尔沁仗着离京近,在没收到订单的情况下,抢先运了一批奶粉子进京,说是不能耽误吕宋官兵吃奶,而且为了彰显对奶粉子出口的重视,还特意由娜仁吉娜的二叔亲自押货,娜仁吉娜便跟着她二叔出宫透风去了,出宫时,鹦鹉只是一如既往的精神不济而已,不想一回来,鹦鹉就没了,娜仁吉娜当初就能哭出了声,不过并不是哀悼鹦鹉,而是口口声声说,没法给弘暄交代。

太后原本还跟着一起抹泪呢,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便问鹦鹉是慈宁宫的,关弘暄什么事?

娜仁吉娜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弘暄的嘱托和盘托出,太后一听,虽然不知道到底哪儿不对,但直觉告诉她肯定有古怪,凭着多年的宫廷生存经验,便叫娜仁吉娜将弘暄留的食料拿出来一起研究研究,虽然太后不懂药理,但她身边的嬷嬷却略知一二,猜测可能是阿丄片。

太后虽然身在深宫,但并不代表她不知民间事,何况其木格又大张旗鼓闹得沸沸扬扬的,因此,一听是阿丄片,太后就火了,一边叫人请太医,一边继续盘问娜仁吉娜。

娜仁吉娜本是想给弘暄表功的,不想却适得其反,一下也给吓着了,问什么都只知道摇头,让太后更火大了。

当太医证实食料果真为阿丄片是,太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弘暄怎么能这样?!

康熙听后,也觉得弘暄有些过分,要帮你额娘有的是办法,怎么能打太后鹦鹉的主意呢!于是,康熙口头上很是严厉的声讨了弘暄一番,说一定要下旨申饬,绝不放过他!还得让老十也写请罪折子!

其实太后一向对弘暄不错,因此气归气,但却也不想让康熙上纲上线,当下便道:“皇上,这事留给哀家处置吧,反正他待不了几月就该回来了。”

康熙假意坚持了一下,见太后不似作伪,便假装勉为其难的应了太后的要求,但决定还是要在私底下训训弘暄的,这事的确做得有些过分了!

娜仁吉娜见弘暄似乎逃脱不了责罚,便哽咽道:“弘暄真没想害鹦鹉,他还叫我好好做记录的,真的,他可能只是想知道鹦鹉吃了会怎么样…”

康熙听后,对娜仁吉娜的鹦鹉记录有些兴趣,便叫她取来看看。

本来康熙对娜仁吉娜的笔记没抱什么期许,一个小姑娘,没上两天学,不可能写出一朵花来,但不想却是越看越严肃,越看越心惊…

太后见了康熙的神情,也有些担心,问道:“皇上,可是有什么不妥?”

康熙点点头,道:“皇额娘,朕有些明白弘暄为什么要打您鹦鹉的主意了。”

太后扬扬眉,心中略微有一丝不快,心想,我还没收拾弘暄呢,你就开始说情了,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不想康熙却接着道:“这阿丄片要么有毒,要么无害,如果无害,鹦鹉吃了也没事…”

太后问道:“若有毒呢?”

康熙道:“若有毒,太后将会第一个知晓,朕很快也会知道,眼见为实,如此一来,朝廷很快便会彻底禁止阿丄片…”

太后有些明白呃,“天下黎民便能少遭些祸害…”

康熙点点头,娜仁吉娜也不哭了,眨巴着眼睛道:“那鹦鹉就是死得其所了?”

康熙失笑道:“你用起成语倒熟练,怎么通篇尽是错别字?还夹杂了那么多蒙古文?”

娜仁吉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汉字难学。”

康熙笑道:“那蒙古文的错别字又怎么解释?”

娜仁吉娜不狡辩了,看着太后道:“太后,说来这也是造福百姓的事,算是积福呢,您就别生气了。”

太后想了想,还是有些想不过,道:“皇上还养了海冬青呢,弘暄怎么不打海冬青的主意?”

不等康熙说话,娜仁吉娜便道:“我没办法去喂啊…”

听得太后一阵莞尔。

康熙见太后情绪好转了,便不再多逗留,起身赶回乾清宫,临走时,叫人将五阿哥叫进宫来,整理誉抄娜仁吉娜的日记,并叮嘱娜仁吉娜,不许乱跑,要随时为五阿哥解惑,有的字简直太难猜了…

回了乾清宫后,康熙并没立即宣召大臣商议重大事项,而是命刑部尚书将死囚记录书呈上来。

草草翻了两页后,康熙直接将记录书砸到刑部尚书脸上:“这写的是什么?啊?连个孩子都不如!朝廷简直是养了一群废物!”

记录书笔记工整,句子通顺,每日一记,没一天遗漏,但是,每天就那么寥寥两笔,别说观察细节了,就是大体全貌也没写全…康熙见太后情绪好转了,便不再多逗留,起身赶回乾清宫,临走时,叫人将五阿哥叫进宫来,整理誉抄娜仁吉娜的日记,并叮嘱娜仁吉娜,不许乱跑,要随时为五阿哥解惑,有的字简直太难猜了…

回了乾清宫后,康熙并没立即宣召大臣商议重大事项,而是命刑部尚书将死囚记录书呈上来。

草草翻了两页后,康熙直接将记录书砸到刑部尚书脸上:“这写的是什么?啊?连个孩子都不如!朝廷简直是养了一群废物!”

记录书笔记工整,句子通顺,每日一记,没一天遗漏,但是,每天就那么寥寥两笔,别说观察细节了,就是大体全貌也没写全…

而娜仁吉娜的,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流水帐,连鹦鹉打了几次哈欠都没落下…

于是,康熙下令,刑部尚书带头学习娜仁吉娜的笔记…

第三百六十一章 雷厉风行

弘暄年纪还小,对世事若有什么不懂,一***不敢贸然行事,生怕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但康熙却不是弘暄,掌管泱泱大国几十年了,让他承认这世上还有他看不透的东西?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不等弘暄的调查报告出炉,康熙就很有魄力的下了结论:阿丄片的毒害洋人肯定早就知道,为什么还要特意运到大清来?那就是没安好心!

虽然康熙对汉人心生警惕,一直说一套做一套,又打又拉的,但若全天下的汉人都成了娜仁吉娜记载的那只鹦鹉一般除了打哈欠就是等吃阿丄片,这八旗谁养啊?

更可怕的是,虽然满人占了天下,但骨子里却认为汉人文化要忧那么一点点,基本上最喜欢跟在汉人屁股后面学了,汉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届时八旗再一流行阿丄片,得,就等着蒙古人兵不血刃吧!

康熙很生气,洋人太不懂事了,要卖阿丄片也卖给蒙古人啊,这下可好,一旦自己这边明令禁止了,也就没法祸害蒙古了!

是全国瘾君子,还是拖蒙古人下水?只要脑袋正常的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正常的康熙骂完刑部尚书后,就毫不犹豫的亲自拟了一道旨意,那简直是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啊。

第二天早朝时分,众人就在太和殿听得康熙煞有其事的宣布朝廷正式禁止阿丄片!

旨意上明白说了,如今谁家府里藏了那么一丁点儿的阿丄片,都交到衙门去,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还是我大清的好公民,但若在四十天内不上缴,一旦被人举报,以长江为线,南边的统统流放到乌里雅苏台去,北边的则全发配到吕宋…康熙虽然不清楚北边有没有人吸食阿丄片,也一并来了个未雨绸缪。

此外,康熙还对阿丄片买卖双方进行了威慑,做出如下规定:以后若没内务府文牒,洋人私自运送阿丄片抵港,不论是不是路过,连人带货一律留下,但是,虽然咱大清有的是地方,勉强收留你的货物就不错了,绝不会腾出一块儿地来埋洋人的臭骨头,一概扔海里喂鱼,至于与洋人勾结的大清商人,好说,家产充公后,一律腰斩,家中老母妻儿的处置,参考阿丄片私匿犯。

然后,康熙还提及了海关官员,表示一旦发现有走私的阿丄片入境,超过一定的数量,这帮人全部革职流放…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