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80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弘暄道:“重名有什么,十四叔家的四阿哥也叫弘暄呢。”

其木格想起来了,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十四家的是康熙四十八年赐的名,当时弘暄已经被招进上书房读了大半年书了。

其木格很生气,太欺负人了,凭什么自己四个儿子中就有两个重名的?这50%的比例也太高了吧!不知道弘参弘丰还有没有重复的!

再说了,委屈了弘暄就算了,干嘛还要来委屈厥儿,等乾隆上位,厥儿还不得被迫改名啊?!

其木格一下从云端跌落泥塘,清醒了,正宗的弘历在呢,皇位没厥儿什么事,虽然其木格很遗憾不能为中国培养一代圣君,但更担心自己

儿子的姓名权。

其木格怏怏的回到自己屋后,老十很奇怪,“怎么了?一大早的怎么就满脸的不高兴?”

其木格生气道:“四哥家的四阿哥叫弘历,十四弟家的四阿哥叫弘暄,咱们的儿子就是重名的命是吧?而且还尽和四阿哥重名,是四阿哥

和我们有仇,还是我们和四阿哥有仇啊?”

老十不在意道:“这么多皇孙,有重名也正常。”

其木格不敢骂康熙,毕竟是老十的爹,得给老十留点面子,“内务府是干什么吃的,拟个名都尽弄重样的,有这么偷懒的嘛?”

老十笑道:“你这可冤枉人了,内务府拟什么名可是根据八字来的,你以为是天马行空随便拟啊。”

其木格心想,八字差不多,爹妈不一样,这境遇可差远了。

为了防止以后厥儿誓死捍卫自己的姓名权,这小子一根筋,没准还真会干这傻事,其木格便对厥儿道:“你若觉得弘历两字不好认,就别

认了,反正你也喜欢你的中名,额娘私底下还是叫你厥儿。”

厥儿很高兴,亲了其木格一口,乐呵呵的跑了。

其木格也管不了那么多,趁不在京城,让厥儿加深加深与自己中名的感情吧。

当然,其木格也找了个机会,当着老十的面,对弘暄说道:“你十四叔家也有个叫弘暄的,若你皇玛法有心让你阿玛上位,会让你和旁人

重名吗?”

不过其木格也忘了,如今不也有两弘历嘛…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歪心思

虽然老十和其木格对安居岛的安全仍有疑虑,但弘暄和弘政仍照在吕宋岛的规矩,每天得进行半天军训。

起初两人都在府里开小灶,但是,时间一久,弘暄便觉得天天呆在府里,就算地方再大,活动空间再多,但与外界的联系却不可避免的少了,非常不利于他的后期调查工作,因为便强烈要求和海岛卫士一起训练,如此一来,弘政只好随行了。

弘政和九阿哥一样,对军营不感兴趣,但却很喜欢出门,因为,很是高高兴兴的跟在弘暄屁股后面参加半日一训,吃一路的灰尘。

如今的安居岛是尘土飞扬,虽然弘暄和弘政出行时有诸多护院层层保护,但破坏环境却与他们无关。灰尘来源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安居岛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颇为相似。

不过,这次掏钱建屋的却不再是老十和其木格,而是南洋各地的富庶华人。

大清敦郡王举家搬迁到安居岛热热闹闹的过了个新年,鞭炮声虽然没震得整个南洋都听得见,但却通过各种途径转到了那些一直密切关注安居岛动静的华人耳里,于是,农历新年一过,有钱人家便派了自家子弟带人带钱朝安居岛奔去。

当初修廉租房时,老十在其木格的建议下,便找人进行了城市规划,因此,这些人到海关衙门一报到,公差便给他们一张图纸,任其自由建造居家之所,当然地价定得还算合理,严格说来,还稍微有些偏低,以吸引更多的中产者。

大家当然都赶着想将房屋建在王府附近,但来自后世的其木格早就体会到了地段的重要性,王府周围的空地全没放出来,一来要给九阿哥日后逃难留地基,虽说老十在弘暄的鼓动下,重新燃起了掺和那些破事的斗志,但安居岛还是公认的最后避难所,凡事都得未雨绸缪啊,总不能届时叫九阿哥和土著人为邻吧,就算九阿哥不介意,老十肯定也要将自己的府邸让出来,那才叫亏大发了呢。

准备了九阿哥的地,八阿哥的自然少不了,虽然老十对八阿哥已经心存芥蒂,但其木格却不能不承八福晋的情,人情债难还啊,而且,九阿哥和八阿哥交情匪浅,届时非常非常可能将八阿哥一家捎上。

好地段只建三个王府有些浪费了,剩下的地盘,自然得卖出去,但却都是特意给富豪留的,准备卖个天价,当然,有钱只是其中的一个前提条件,最关键的一环是必须得顺利通过背景考察这一关,总不能在自家旁边放个定时炸丅弹吧,但如今千头万绪,老十和其木格都还顾不上这一头,而且这年月要去搞个调查,耗时也不短,因此,王府周围的地盘便没标价出售。

因此,如今热闹朝天的场景离王府都有些远,弘政隔了好一会儿,才被满天的灰尘给呛得咳嗽起来,捂着鼻子对弘暄道:“弘暄大哥,下次我们别骑马了,坐马车吧,这房子要修到何时才是个头?”

弘暄道:“迁来的人越来越多,暂时没那么多的田给他们耕种,多亏了能在工地上找个活干,所以目前来说,修房子的是多多益善,不就吃点灰尘嘛,你忍着点。”

弘政耷拉着脑袋,“其实出门也没什么好玩的,商铺少得可怜,我数过了,茶馆一家,饭馆两家,三家米店,布店三家,喔,还有一家专门卖醋的……”

弘暄失声笑道:“你天天出门就记这些个东西了啊,怎么读书不见这么用功?”

弘政理直气壮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从京城到安居岛,没有万里也有八千里吧?既然我都读了八千卷书了,在学堂偷偷懒也正常,不过,”不等弘暄笑出声,弘政便转移了话题,“弘暄大哥,我还是觉得这里太荒凉了,一点都不热闹。”

弘暄其实很想不厚道的大笑一阵的,但灰尘实在太大了,便忍住道:“我第一次来安居岛的时候,这里就一家粮店呢,我想想,饭馆好像都没有,对,好像没见到饭馆。”

弘政吐吐舌头,弘暄继续道:“其实也正常,那时来的人都穷,到岛上来时几乎是身无分文,虽然得了地,但庄稼又不是一天就能种出来的,我听说,有的人家吃了一年的鱼……”

弘政一听,觉得不对,“一年?庄稼早熟了啊?”

弘暄笑道:“熟了的庄稼卖给守卫营了,蔬菜也是,就求多攒些银子,好修房子啊,所以啊,那时候在这开店铺只能是赔本的,如今有了几个店铺也算不错了。”

弘政叹了口气,“唉,那多久才富起来啊?”

弘暄道:“当初给太后祈福,阿玛额娘叫人修了许多宅子给那些流民住,如今人口比当初多了许多,但我们府里增修的屋子却没多少,知道为什么吗?”

弘政脑袋瓜也很聪明,当即就明白过来,“先前的人自己修了屋,搬走了……”

弘暄点点头,“阿玛额娘以为他们至少得在五年的钱才能修房,不想,也就两年多时间,大半的人都搬了。”

弘政想想,又觉得不对,“既然前面来的人都有钱了,怎么铺子还这么少啊?”

弘暄笑道:“能修得起房子并不是说他们就是有钱人了,日子其实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只是不再勒紧裤腰带拼命攒钱罢了,叫你跟我去农家,你又不去,说胡话了吧?”

弘政摇摇头,“没意思,不过,下次你去找土著人玩,记得还上我。”

弘暄疑惑道:“为什么?”

弘政道:“南洋流民穷,土著人不见得都穷吧?我去看看,他们喜欢什么,咱们倒腾来卖,来了大街上,他们总不能只逛咱们一家铺子,到时饭馆,茶铺……”

弘暄忙道:“阿玛正在和他们谈土地买卖,闹得不太愉快,这事眼下怕行不通。”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