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81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初圈占的无主地早已分完了,但后来者却源源不断的涌来,想再拿地,就是土著人的地盘了,因此,老十便叫人向土著人买,开头还好说,反正土著人头领手里多的是空地,但后来,麻烦却出来了,再卖,他们住哪儿去?汉人却又不愿意越过这个土著寨子,向纵深发展,心里不踏实啊,总想挨武装力量近一些,因此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弘政晃晃脑袋,“十叔还真是辛苦,帆船商人和探子也回来了,十叔这些日子怕有得忙了。”

弘暄点点头,“你当心点,阿玛心情不大好,别去惹他。”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弘政住进老十一家没多久,便和三胞胎一样,任由老十如何瞪眼,也一副嬉皮笑脸样,让弘暄总担心他日后回京可怎么活。

也许弘政也不想早早回京受约束,眼珠子一转,对弘暄道:“洋人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扣咱们的帆船,十叔就该不会就这么善了吧?”

按说帆船早就该回来了,耽搁了那么久则是因为被荷兰人扣留了,理由是他们没在规定的交易地点靠岸,很是花了些银子打点才得以脱身,可还没到马六甲海峡,便被荷兰人的军舰给打回来了,幸亏跑得快,否则就是船毁人亡了……

弘暄也觉得有些憋气,但却还是冷静的说:“阿玛就该不会擅自做主,肯定得请示皇玛法。”

弘政没再做声,到了护卫营才凑到弘暄耳边,小声道:“咱们悄悄去马六甲看看?”

弘暄讶然的看着弘政,“为什么?”

弘政道:“咱们手里可是有五万两银子呢,安居岛花不了,去南洋花花……”

弘暄纠正道:“那钱是拿来赚银子,好多做善事的,不是叫你乱花的!”

弘政忙改口道:“不是,我说错了,咱们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生财的法子……”

弘暄笑道:“你不怕洋人将你虏了去?”

弘政忙道:“那正好,十叔不用请示皇玛法就可直接派兵了,看以后谁还敢拦大清的帆船。”

弘暄叹了口气,“就为了出去玩一玩,瞧你想了多少理由出来,这么说,你还为国为民了?赶紧收起你那歪心思吧,回京骗弘春和弘明去。”

弘政有些委屈的说:“我连马尼拉都没去过呢,到时回京,人家一问,吕宋是什么样的?叫我怎么说,难道说我天天不是军营就是在府里呆着,别说洋人了,土著人都没见着两个,那多丢人啊……”

弘暄想了想,“那也不能悄悄去,否则我阿玛还不得给急死……”

而此时的老十离急死已经不远了,九阿哥来信了,说是秀女已经进宫,蒙古这次送来了二十二人,而且听那口气,好像都想挤进老十府里,加上一些八旗的大族也盯着老十,九阿哥幸灾乐祸道:“可以想象,竞争将会是多么的惨烈!最后胜出的人想简单也简单不了啊……”

老十简直要给怄死了,真不知这帮人脑袋是怎么想的……

第三百八十三章 被无视(上)

北京城。

稍微细心一点的人便会留意到最近这段时间,街上的蒙古人陡然多了起业。

虽然大家因为鸦丅片的事爱屋及乌对蒙古人客气中带了不少亲近,但乍一下突然涌进一大群异装人,大伙还是有些不习惯。

不过,蒙古人虽然有点横着走的趋势,但总的来说,也没人去惹是生非,大家观望了一阵后,便又释然了,继续该干嘛干嘛。

而茶铺老板也特意请说书人大吹特吹太后鹦鹉的光荣事迹,说书人也不傻,不仅着重强调了太后和其木格的蒙古族身分,加上鹦鹉来自科尔沁草原也没放过,一时间得了不少赏银,一个个都打算回乡买地去了。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理藩院是最焦头烂额的,一下来了那么多人,中间又有着千头万绪的复杂矛盾,住宿安排上倒是颇费了一番周折。

而太后和康熙叹气的次数也比往常多了许多倍,面对蒙古人突如其来的参加秀女大选的热情,太后和康熙委实高兴不起来。

太后心地善良,只是烦恼怎么安排这些蒙古秀女,一个个身分都不低,至少一半的人得当正妻,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啊……

康熙则有些恼怒,诅咒来京的蒙古人全染上天花,可惜了,蒙古人也不傻,在挑选负责人时,特意选的那些出过痘的子嗣,毕竟这次在京呆的时间不短,不敢让那些对天花没抵抗力的人去冒险,所以直到整个选秀结束,也没一例蒙古人感染天花的病例,让康熙好不失望。

因大清历代都奉行满蒙联姻,这次送来的待选秀女中,又有一大半都和宗室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尤其是漠南蒙古,但是,蒙古人这回不来京里攀亲了,坚决不住亲戚家,独门独院自己待着,生怕别人说他们是某某王爷的外孙女,重外孙女,重重外孙女……

倒不是说这些王府已经失势,而是漠南蒙古可不想在秀女选拔大赛中输给漠北蒙古,大家心知肚明,名额有限,朝廷不可能全顾了大家的意,这时,亲威多了,就意味着说客多了,得不偿失。

因漠北蒙古地处偏远,与大清联姻尚未普及,因此,送来的全是地道蒙古血统的贵女,人家打的是部落的旗号,口口声声表示对大清永远忠心,口说无凭,特送女,孙女,重孙女进京联姻。

漠南蒙古一看,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不过,事事皆有例外。

车臣汗部的护送队伍就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老十在京城那栋没正经主人的空宅,徐公公想拦也没法拦,人家可说了,在京里人生地不熟的,只与其木格有亲,不住这,住哪儿?

此外,老十府里还住进了一家人,其木格老娘的哥哥的弟媳妇的孙媳妇的娘家侄女,则是漠西蒙古的,青海一带的和硕特部。

科尔沁一看着急了,进宫去找太后,娜仁吉娜比弘暄小两岁,如今虚岁才十一,不够资格,本来他们曾想挑选两十五,十六的格格进京务备选的,但被太后拦了:“糊涂,十阿哥如今被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捏得死死的,任谁都没法插进去,你们这么做,反而会惹恼了阿巴亥的博尔济吉特氏,届时,科尔沁的奶粉子还想卖过来?将到手的鸭子也给丢了!”

科尔沁的人本还有些不服气,“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也专宠十多年了,十阿哥没准早生厌了。”

太后气恼道:“以色示人自然鲜少有人能获宠十年,但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可不是靠相貌立足的,就冲她膝下的四个阿哥,就算日后十阿哥转了心思,那府里也没人能大过她去,赶紧给我熄了这心思。”

科尔沁的人本来还想仗着太后撑腰,硬给老十府里塞一人进去,主要是阿巴亥部太讨厌了,逢人就说科尔沁占了他们的便宜,如果自己部落也有人嫁进了老十府,那是就就该享受的福利了。

太后很生气,最后直白的说道:“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是什么性子,你们不清楚,我还不知道,就没她不敢做的事,哀家可把话说在前头,你们硬要胡来,自己给自己断了财路可别来找我,还有,将娜仁吉娜也接回去,你们让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心里不痛快了,娜仁吉娜也就甭想嫁给弘暄了。”

科尔沁的人此时才明白,合着在太后眼里,十福晋捍卫自己的独宠地位的决心竟然坚定到了如此地步,连太后的话也敢不听,胆子实在太大了!

于是,科尔沁便选择了让步,先维护好既得利益吧,而且眼光的确要长远些,敦郡王府虽然是老十的,但也是弘暄的,归根结底还是弘暄的。

可是,车臣汗部与和硕特闻都住进老十府里,这威胁可太大了,因为这两部落此次进京的待选秀女是虚岁刚刚十三的小姑娘,而且听他们的口气,目标定得很低,不求指人,只要留牌子就行。

科尔沁的人自然坐不住了,赶紧去找太后,“留牌子,那也就是打弘暄的主意,没准,选秀结束后,他们都不会走,美其名曰留在京里学规矩,实则是想等弘暄回来后,和弘暄拉近关系。”

太后也没什么好办法,如果老十在京,她倒可以给其木格透透口风,让她撵人,可如今老十两口子全在吕宋给内务府守金矿呢,这事没法在信里细说。无奈,只好劝来人稍安勿躁,然后又嘱咐娜仁吉娜多给弘暄去信,她可是帮了弘暄的大忙呢,多问弘暄。

而康熙却天天在乾清宫里对着蒙古待选秀女的单子发愣,此次秀女大选除了蒙古人空前积极外,这年龄偏小也是一大趋势,二十二个蒙古待选秀女中,就有十人虚岁刚满十三,这大大的反常啊。

蒙古人往年即使送秀女进京,一般来的都是十五,十六的,选秀一结束,就能直接完婚,本来就是联姻拉近关系,自然得讲究效率了,可今年倒好,眉眼还没长开的小丫头片子也全给拉出来了,而且还竟是嫡女,嫡孙女,嫡重孙女……

康熙不是不清楚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但他却没打算给弘暄找个蒙古媳妇,好吧,就算他退让一步,但这么多部落,选谁啊?顺了哥情失嫂意,美了一家人,得罪一大片,康熙其实心里有点小小的得意,以后给弘暄指婚的时候总算有足够的理由不考虑蒙古因素了,不能人为的投靠矛盾吧……

但是,眼下的问题依然有些棘手,这些小姑娘留不留牌子,留了牌子怎么个安排法,都极大的考验着康熙的智慧。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