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599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康熙脸色更黑了,真当自己是死人啊!

弘暄心中却是暖暖的,忙道:“回皇玛法,九伯,我去了喇嘛庙了。”弘暄先提的是康熙,其实是在提醒九阿哥,别太随便了,康熙还在现场呢。

不过,听了弘暄的回答,康熙也觉得弘暄该被踢了,你说弘暄要是跑到贫民窟去搞调查,众人还得夸他一声心系黎民,再不济带着小姑娘出城遛马,那也能叫人说声少年风流,这无缘无故跑到喇嘛庙去呆了一天,出家啊?要知道虽然大伙是下半午才开始四处找弘暄,但弘暄可是一大早就离了兵部的!

但九阿哥却接收到了弘暄传递的信息,是的,自己好像是太过逾越了,要收拾弘暄那也得出宫后啊,就算劈头盖脸的将弘暄乱打一顿,大不了就是老十回来后朝自己嚷嚷两句,可当着康熙的面这么踢弘暄,难保康熙不会深想,认为自己没将老十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所以九阿哥虽然还是很生气,但住了嘴,等康熙发话。

康熙等了等,没等到九阿哥继续发脾气,只好愤怒的亲自问道:“去喇嘛庙干什么?”

弘暄道:“阿玛前几日送来公文,说许多士兵都水土不服,连弘曙都病了……”

这事康熙知道,而且在老十打报告之前,康熙就预料到了,因此,才会命老十将驻守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当做助力,京里带去的之灾军事中枢负责安保。

听的弘暄如此说,康熙心中有些不悦,求神拜佛那是无知妇孺干的,弘暄怎么跑去跟这个风?

九阿哥的第一个反应则是肯定是四阿哥在背后搞的鬼,一帮皇子里就四阿哥信佛信的最虔诚,而且还偏偏信的是喇嘛教,再说了,为什么就在弘暄去喇嘛庙时,四阿哥开始到处找人了啊?阴谋,大大的阴谋!

康熙不满之后,也将四阿哥看成了阴谋家,不过却有些不高兴弘暄这么容易就上了人家的套,自己亲自教出来的,不应该这么笨啊!

却听弘暄继续道:“收到阿玛的公文后,我便去户部请四伯多拨些银子,好买药材,四伯说户部资金很是紧张,而且先头的药材钱早就拨划下去了……”

虽然弘暄知道康熙肯定是自己的后台,但工作上的事,弘暄却从没跑去找康熙哭喊着让康熙做主,连讨主意都没有,一来想证明给康熙瞧,自己不是那庸才,而来,也不想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康熙能帮自己一年,十年,总不能帮自己一辈子吧?因此,弘暄也只是请五阿哥指点一二,这毕竟是符合规矩的不是。

但五阿哥的话却说了也当没说,反正依弘暄的道行,他没搞明白,所以,弘暄在和四阿哥打交道之初,很是吃了些亏,但楞咬牙挺了下来,只是给老十去信检讨了一番,说自己能力不够,连累了老十。

老十那时还在路上,所以便回信告诉弘暄,无所谓,铁不打不成器,是人都得经历这些,吃一堑长一智,只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就好。

不过,老十还是提醒弘暄,等他到西宁了,若弘暄还没上手,那就将五阿哥推出前台,不能让他光拿俸禄不干事。

老十其实也坏坏的,反正如今户部有什么东西不到位,都影响不了大局,老十才不会去找康熙告状,还不如让弘暄趁机好好锻炼呢,但等大军到了西宁,那可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了,老十可不会拿战局开玩笑,若弘暄还没历练好,那办事不利的罪名当然得按在五阿哥头上了……

因此,弘暄便顺利的经过了磨合期,再与四阿哥的斗争中才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部,已经开始乘机给四阿哥上眼药了,“四伯也是辛苦,这些日子的确瘦了不少,四伯真挺为难的,但是将士们更艰难不是?我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想其他法子了。”

虽然康熙没直接下旨硬将弘暄搞成官场斗争中的胜利者,但弘暄的一举一动他都时刻关注着,所以弘暄发的那些要搞募捐的浑话,康熙都知道。

见弘暄这么说,康熙脸色有些不好看,说胡话是一回事,可干混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弘暄为什么比老十优秀呢?就是因为他只说不做,不像老十,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开始瞎整了。

九阿哥也时刻关注着弘暄的成长,虽然因康熙对各府暗探的打压,不知道弘暄说了些混话,但老十要求追加药材预算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朝会上,康熙让兵部和互补协商处理。

听弘暄这么说,九阿哥有些糊涂,“这和喇嘛庙有什么关系?”

康熙却想到喇嘛一般都有钱啊,弘暄难道打着为他们除害的幌子,逼人家出钱了?那就太混账了!大军出征是为藏汗讨公道,但葬汗可是大清封的,是大清的臣子,不是外人!和朝鲜这类藩属国可不一样!

若弘暄真这么干,康熙出了失望,失望,还是失望了……

而毓庆宫里其木格也接到了信,安安捂住胸口叫了声,“哎呀,我的妈呀。”

其木格诧异的看着安安,道:“你怎么了?干嘛紧张成这样子啊,真是的。”

安安道:“额娘,我先前都没敢告诉你,不光咱们和九伯派人找弟弟,皇玛法也派人四下找了……先前不是宜妃娘娘找我,是皇玛法问我,弟弟今天有没有交代他会去哪儿……”

其木格的情绪有些莫名,看着安安,缓缓道:“安安,我是你们的额娘,这些事该额娘担着的,你还小,别有的没的都自己扛着。”

安安笑道:“阿玛说了,他不在家,就得我们护着额娘。”

其木格摸了摸安安的头,道:“额娘虽然不是参天大树,但也不是那缠树的藤,就算额娘七老八十走不动了,也能护着你们一二的,阴谋什么的,额娘也会玩,呵呵,再说了,有时候为丈夫儿女操心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值钱的沙棘

其木格在毓庆宫告诉安安自己不是温室的花朵,不需要孩子们将她围在真空里,而乾清宫内,弘暄也在给康熙标榜着其木格其实挺有能耐的。

弘暄道:“阿玛出征前,额娘就说过,好像西藏那边的气候太严酷了,一般人适应不了,说阿巴亥有一年有几个人去了拉萨,好几个青壮年都水土不服病死在半路上了,剩下的几个人也说在西藏气都喘不上来,光坐着都觉得累,一动就喘粗气,但他们后来吃了当地的一种药,所以才转危为安的,不过额娘却不记得那是什么药了,只是叫阿玛到那边后派人找找,说藏民手中肯定都有,应该很好找。”

其木格前世没去过西藏,但却去过甘孜阿坝一带旅游,对高原反应那是有切身的体验,虽然身体素质好,没头疼,但在4000米的地带,下车走两步摆个姿势照张相都得歇半天心跳才能回复正常,好在当时他们一群人是带了红景天的,可惜,其木格却不记得那药叫什么名字了,所以当老师确定要去西藏出征后,其木格便立马编了故事要老十提防高原反应,叫他别不科学的瞎操练,训练什么的得等士兵习惯了当地环境后再说,至于药材,其木格只能含糊的说那里应该很多,千叮咛万嘱咐的叫老十记着去找了。

弘暄此时抬出其木格,也是想让康熙对其木格的印象好些,虽然弘暄觉得自己额娘挺好的,但无奈康熙总看其木格不顺眼没弘暄便抓紧机会帮着改善改善了,不管有意无意,其木格可是在为大清做贡献呢,“听额娘这么一说,阿玛到西宁后便一直派人打听,但青海那帮王爷表示没听过……”

青海这帮王爷是让康熙给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他们背信弃义没出援兵,两位将军怎么会全军覆灭?老十又怎么会劳师动众的奉命挂帅出征?

但如今西征大军还得仰仗人家,康熙只能安抚不能算账,看来如今他们对老十还是不买账啊,错,应该是说连康熙的账都不买。

要知道老十前脚刚到西宁,康熙的旨意后脚就到了,专门降旨给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将老十好好地表扬了一番,着重突出了老十的军事才能,还将老十威名远播南洋给吹嘘成了远播西洋,然后便告知说他赋予老十掌管生杀大权,叫罗卜藏丹津万事都得听老十的,还说老十说的话都代表康熙的意思,和康熙亲临没什么两样,最后还勉力大家要和谐,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如今看来,康熙的圣旨是白发了。

如果是老十乱来,惹得青海各部落离心离德,康熙还没那么气,毕竟是自己儿子不会做事,怪不得青海一干王爷,但是据探子的回报,老十也很注意做好对青海各部头目的团结工作,在敲打了他们一番后,立马就举起酒杯吆喝着说大家亲如兄弟,而且,青海那边部落一个个都表了忠心,表示一定会通力协作。

也就是说,人家老师做得也挺好的,但这帮人却还藏着捏着的,那问题自然就出在青海这帮人身上了,摆明就是不将康熙、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老师在那边找药的事,康熙也知道,但因为青海王爷们一个个都说的信誓旦旦的,所以倒没怀疑是人家不给力,喇嘛到中原来水土不服,中原不也没什么特效药嘛。

可如今听弘暄这么说,康熙感觉便非常不好了,搞了半天,自己白施恩了,不过还是暂时压下了秋后算账的事,关心起当前的头等大事:“你额娘有没有说的更仔细些?”

厘尕都尔就是红景天,大清对这东西并不陌生,康熙还赐名叫“仙赐草”,列为御用贡品,从康熙的举动大伙就知道,红景天这东西稀贵着呢。

要知道红景天生长环境恶劣,采摘不易,价值在大清时期,还没人工种植一说,全是野生的,所以并不是如其木格所认为的满西藏到处都是。

其木格之所以有这个错觉主要是在后世,红景天在任何一个药房都有出售,而且出门旅游大家都买得起,所以其木格便想当然的将之视为大中药材了,没想到却将青海的王爷们给陷于不义之地了。

见康熙申请有些凝重,弘暄笑了笑,道:“不过厘尕都尔倒真的挺有效,阿妈说弘曙吃了后,好多了,不过这药太贵重了,就算户部有那么多银子,也买不到大军所需的那么大的量。”

康熙点点头,“所以你就想到去喇嘛庙了?”

弘暄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孙儿愚钝,没想到这点,只是今天去户部的路上遇到了一喇嘛……”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