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600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原来,弘暄的确是计划去户部的,但在半路上去预着了一小喇嘛,在那和路人叽里呱啦的吵着架。

这时候就得表扬康熙了,因为他非常注重各种语言的教学,非要将儿孙打造成语言天才,所以,藏语也是上书房里的一门选修课,弘暄对藏语虽然不算精通,但交流起来却也没什么问题,但让弘暄纳闷的是,他骑马路过的时候,楞是没听明白。

弘暄可不认为使自己学艺不精,人家可自信着呢,头一个想到的便是这小喇嘛是敌人派来的,语言没学到家,于是弘暄打马上前了,脸色很难看的盯着那小喇嘛,“哪个庙的?”

弘暄说的是地道的拉萨普通话藏语,可惜,小喇嘛也一头雾水的看着他,但小喇嘛是个话唠,见弘暄穿的光鲜,就凑上前叽里呱啦说了好大一会儿,弄得弘暄一行人一个头两个大,弄得弘暄都不打算叫人绑他而是拿布堵他嘴了。

好在路人是汉人,忙给弘暄的侍卫说了缘由,很简单,两人相向而行,擦挂了一下,本来互说声对不起就没事的,但小喇嘛的衣服太脏了,除了灰就是泥巴,楞是将对方的衣裳给弄得脏兮兮的,路人便随口骂了句,不想小喇嘛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听不懂,但瞧神情也知道不是好话,便开始对骂上了。

两人鸡同鸭讲骂了半天都不知道谁的骂功更厉害,不过,大概是小喇嘛落了下乘,因为他已经在伸手拉人了,吓得路人后退了好几步……

弘暄觉得今天真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了,竟然在大街上听这等琐碎的街井杂事,便给侍卫示意,让路人赶紧走。

打发了路人,弘暄便准备帮了小喇嘛去严刑拷打,不想小喇嘛却笑嘻嘻的看着弘暄,瞅着那比划的手势,大概是说让弘暄等一下,然后便撒腿就跑。

弘暄示意一侍卫跟上,自己则和其他几人则准备慢慢的朝前跟去。

不想,就拐了个胡同口,小喇嘛就停住了,因为那里还坐着一个老喇嘛,活人,因为手孩子啊转佛珠。

但小喇嘛并不是央求弘暄帮着救人,而是从老喇嘛身上取下一个羊皮袋子,比划着要送给弘暄。

弘暄没搭理小喇嘛,而是再次用拉萨话朝老喇嘛问道:“你生病了?怎么不到庙里去?”

老喇嘛倒是听懂了,解释说他们才进京,他身体有些吃不消,便坐下休息一会儿,叫小喇嘛去找寺庙。

经过一番交谈,弘暄才知道这两人是康巴地区的,康巴方言和拉萨话差别很大,老喇嘛在拉萨坐禅了十多年,所以才能听懂弘暄说什么。

而小喇嘛并不是在和人争执,他是在解释,不过,好像被人误解了,因弘暄帮他解了围,随意专门送壶酒给弘暄。

弘暄笑着摇摇头,表示不需要,然后便命侍卫送两人去最近的一家寺院。

不想,老喇嘛一听激动了,又递给弘暄一羊皮袋子,还说这东西虽然不值钱,但的确是好东西。

弘暄看着那脏乎乎的酒袋,皱了皱眉头,嘀咕着说再好能好得过厘尕都尔去?

不想老喇嘛却拍着胸脯说这个东西比厘尕都尔差不了多少。

弘暄一听,来了兴致,便带着人去了北海琼岛白塔寺。

白塔寺是皇家寺院,所以侍卫们便没人在外站岗,全进去休息了。

而弘暄一向礼佛都是象征性的,所以就没人想着去寺庙找人,便闹了这么大的一个乌龙。

弘暄道,“着不值钱的好东西竟然是达儿布,也就是沙棘,说这东西对身体好,当地人累了,喝两口,一下就恢复精神了,孙儿明日就去太医院找太医问问。”

沙棘这东西,康熙知道,当初乌布通战役之后,连续作战的清兵都感到疲惫不堪。亲征的康熙命令随行军医尽快想办法调理兵士们的身体。在药材匮乏的情况下,军医们对此一筹莫展。一位本地的军医想到了当地的沙棘。当地人平时都经常使用这种浆果来增强体力和抵御寒冷。情急之下,众军医冒险试验,他们把沙棘果基础的汁放入兵士们的饮用水中,供士兵们引用。数日后,清兵的经历和体力果然都系数恢复,因为蒙古和青海的地貌差得有些远,所以康熙便没往该处想。

听弘暄这么一提,康熙便表示沙棘这东西的确有点用,但是否适用于青海,只能让老十试试了。

弘暄一听,忙表示立即给老十去信,请他命军医进行试验。

事情告一段落后,九阿哥发言了,质问弘暄,为什么在喇嘛庙里耽搁那么久?

弘暄说,“九伯,那老喇嘛是从拉萨来的,在康巴收了小喇嘛后又继续往京里走,所以,拉萨最近的情况他都知道一二,我便找他问了些消息,他说的和咱们得到的消息并无不致。”

康熙赞许的点点头,鄙视的定了九阿哥一眼。

九阿哥讪讪的美之声,弘暄又笑着道:“皇马发,沙棘这东西不值钱,许多地方都有,如果真有功效,孙儿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道:“说来听听。”

弘暄道:“孙儿觉得除了户部采购外,不如让皇家慈善会也承头去收购,一来,穷人家的小孩没事玩耍的时候也能挣点钱贴补家用,二来,做成果酱或者果酒也能卖两钱,慈善会资金也能多些。”

九阿哥一听,也忙道:“皇阿玛,儿子有一注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康熙扫了他一眼,道:“那就别讲了……”

九阿哥气结……

第四百八十七章 打算

阿哥所里,九阿哥一脸的晦色,弘暄小心的吐了吐舌头,想着悄无声息的退下去是不是有些不礼貌。

因宫门已经下锁了,为了简化程序,所以弘暄和九阿哥便拿着康熙的手谕结伴到阿哥所歇息。

一路上,九阿哥就没给弘暄好脸,因为康熙没给他脸啊。

弘暄不由叹气,这些父父子子怎么都这么别扭呢。

不过,康熙父子间的事太复杂了,弘暄没信心能掺和好,所以一路上都闭紧了嘴巴没说话,进屋后,见九阿哥的思绪好像还没回来,想了想,还是决定开溜。

但弘暄还没移到房门口,九阿哥就抬眼瞅着了他一眼。

弘暄只好讪讪的笑道:“九伯,您累了一天了,早些歇下吧。”

九阿哥没好气的冲弘暄招了招手,道:“过来,有话给你说。”

弘暄忙作势朝前走了两步,道:“九伯,请您吩咐。”

九阿哥吧唧了一下嘴巴,有点鼓足勇气的那么一点味道,很艰难的憋出一句:“沙棘的事让弘政帮着做吧,我知道他还担不了责,只是让他跟着搭把手长长见识。”

弘暄莞尔,别看九阿哥对弘政这个贝子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但对弘政的关心那可是不掺一丝水分,不过,好像九阿哥的关心给的不是地方。

弘暄没立马答应,而是问道:“九伯,您问过弘政了吗?”

九阿哥眉头一挑,道:“这么好的机会给他还有怨言不成?”

弘暄叹了口气,提醒道:“九伯,弘政喜欢骑马带刀。”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