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暴戾反派的作精娇妃 第10章

作者:风香堕桂山 标签: 女配 前世今生 穿越重生

  “不,以后你要多和你姐姐来往,”林小千说。

  云儿一听就愣住了,惊讶得连眼泪都顾不上抹。

  林小千淡淡一笑,和她解释说:“花魁娘子的一举一动,不知京城多少公子惦记,小报若想卖得好,就指望她的消息了。”

  云儿似懂非懂,僵硬地点了点头。

  其实林小千真正想知道的,是左朗的动向。书里别人的故事,林小千或许还有印象模糊的地方,但大将军左朗的故事细节,她已经反复咀嚼了无数遍。

  因为书里大结局时,就是这位左大将军假装投靠,最后却临阵倒戈,引诱齐王夫妇跳进了致命的陷阱。所以,此后左朗的一举一动,她都不能放过。

  和云儿交代完,就见对面文秋急匆匆地走了过来,说是宴席已备好,王爷也从外面回来了,稍事歇息更衣后,就可入席吃饭。

  林小千刚进大厅坐下,苏惟也快步走了进来,杨公公又提着一个食盒,呼哧带喘地在后头跟着。她心一紧,不是晋王又出幺蛾子了吧?

  杨公公满脸谄笑,凑到林小千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食盒。

  林小千轻扫一眼,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食盒里竟然是益清斋的下酒果子。

  不会是我刚才说想吃下酒果子,他特地赶去皇宫门前,排队买果子去了?林小千自作多情的一颗心,蠢蠢欲动起来了。

第二十一章

  林小千感动地看向苏惟,觉得他冷峻的面容看起来更顺眼了许多。

  苏惟错过她的视线,状似随意地说:“办事回来正好碰上易九思,他贪多买了不少果子,一时吃不完,我才拿回来些,毕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怎好轻易浪费?”

  林小千想了一圈才对上号,这个易九思就是前几次来找苏惟的易大人,是书里只露面过一两回的炮灰路人,最后作为齐王党羽被男主一并铲除了。苏惟这么个多疑又冷血的性子,难得还有死党,那位易大人一定也是个奸诈的人物。

  正上山下河的易大人鼻子一痒,连打了几个喷嚏,为办案奔忙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先背上了贪多浪费的罪名,后有了奸诈的评价。

  明知道苏惟是拿易九思扯谎,林小千也不戳穿,笑着说:“那托易大人的福了。”苏惟一听,脸黑了一层。

  林小千心里暗笑一声,揭过果子的事不提,又说:“王爷连日忙碌辛苦了,快些坐下吃饭吧。”

  桌上菜不多,不过是春笋炒肉、清蒸黄鱼、酿豆腐、青菜羹几道简单的小菜而已。想起文秋说,这都是苏惟爱吃的,林小千又生了几分感慨:谁能想到这个霸道奸雄口味竟然这么家常?

  提起筷子后,苏惟就不再言语,自己慢条斯理地夹菜吃饭,神色从容淡然,但林小千就是觉得,他心情很好。

  穿书过来后,苏惟一开始在她眼中,只是个好皮相的实权反派,无情,霸道,哪怕偶尔示好,她总觉得背后藏的是阴谋诡计。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人渐渐血肉饱满起来。冰坨子一样的他也有喜有怒,有亲情,有友情,错怪了别人,他也知道小心讨好。

  “呀!”林小千正想得出神,不小心一口鱼肉咽下去,鱼刺竟然扎进了喉咙里。她使劲一吞咽,痛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快!叫大夫过来!”苏惟第一个察觉林小千的异样,赶紧喊人。

  门口的小太监探头一看,林小千脸憋得通红,以为她是生了急症,立刻一溜烟地跑去叫大夫了。

  文秋一直在旁边侍候,知道她是鱼刺卡进了喉咙,也急得团团转,直接把调味的醋碗端起来,要给林小千灌下去。

  杨公公伸手拦住她,又向苏惟禀告说:“王爷先别急,老奴知道一个方子,治鱼刺是极管用的,老奴这就叫人去配药。”

  等大夫跌跌撞撞,被小太监扯着进了门时,文秋已经搬了风炉过来,开始亲自扇火煎药。

  卡鱼刺这么丢脸的事闹得如此兴师动众,林小千很是不好意思,脸埋在臂弯里,死也不肯抬起来,杨公公和大夫好声好气地央求半天,也没把人劝起来。

  苏惟看了一会儿,忽然凉凉地说:“日后没有益清斋的果子了。”

  林小千动了一动,还是不肯抬头。

  苏惟扫了眼午饭,又说:“府中膳食不要再用鱼肉。”

  “不要!”林小千腾一声站起来,立刻开口反对。她平生最爱吃的就是鱼肉,从此以后不让她碰一下,那是要她的命啊。然而喉咙一动,她又难受得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

  苏惟努努嘴,大夫立刻心领神会,凑上来请林小千张嘴,迅速地瞧了瞧她的喉咙,又问文秋煎熬的是什么药汤。

  听到威灵仙、乌梅、醋几样材料,又问清楚剂量,大夫点点头,说此方甚好,煎后服下,即可酥软鱼骨。

  林小千涨红着脸,听完了大夫的嘱咐。脸上的红晕迟迟不消,一半是疼的,一半是羞的,她心里憋着一股气,又不好冲大夫撒,只能狠狠瞪了苏惟一眼。

  苏惟坐回凳子上,悠悠然夹了一块鱼肉,送进了自己嘴里。

  林小千气得脸更红了,像又扑了一层水胭脂,然而张嘴太吃力,她只能金刚怒目地瞪了过去。

  两人目光在半空中一阵交锋,还没分出胜负,文秋就已经熬好汤药端了上来。

  林小千先撤回目光,一边缓缓喝汤药一边想:等弄掉那只鱼刺,再来和你过招。

  喝完不久,果然鱼刺在喉咙里有了慢慢酥软的迹象,林小千脑筋飞转,琢磨主意要让苏惟也吃个瘪。还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来,皇帝急召,苏惟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拂袖走了。

  等鱼刺终于化于无形,林小千还是觉得如鲠在喉,胸口憋着一股气,半天都咽不下去。

  之后整个下午,不服气的林小千一直摩拳擦掌,等着苏惟回来,好再跟他斗上一斗。谁知道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林小千越等气势越弱,后来长叹一声,收了斗法的心思。

  直到晚饭时分,苏惟仍不见踪影。林小千有些闷闷不乐,直到看见桌上的鱼丸、鱼糕、鱼汤,脸上才重新见了笑容。

  文秋欣喜万分地跟她报告:“王爷出门前,特地吩咐的,让厨房剔鱼肉做几道菜。”

  几道菜,无不清鲜甜美,鱼刺也剔得极其干净。林小千一边吃一边感叹:苏惟啊苏惟,你如果另有所爱,就不该如此贴心,要知道,错放的体贴也是杀人利器啊。

  此后,苏惟为政事奔忙得几乎脚不沾地,偶尔回来,往往略站一站打声招呼,又急匆匆走了。

  文秋见两人好不容易亲近起来,生怕他们再因为长久不见而生分,每天出谋划策,想帮林小千留人。林小千隐晦地劝她几次,没有效果,也就随她去了。

  直到现在,林小千都觉得,友好相处,又适当保持距离,对两人来说,是最优选择。她能抱上靠山的大腿,苏惟后院能一片太平,两人都不至于为情所困,这样最好不过了。

  自认为摆脱了情情爱爱的林小千,自然一心扑到了事业上。

  大将军为花魁娘子赎身的八卦,爆出来后,一夜间轰动朝野。小报屡次抄印,屡次脱销。杨公公每天数着进帐的银票,数得两眼笑眯眯。

  《广闻杂报》,由她亲自定名、一手操办的小报,三五日就火遍了整个京城。

  一战成名,林小千信心满满,每天亲自授课,教手下人如何跟踪,如何套话,如何归纳解析拿到手的消息。她要的是乘胜追击,二战告捷。

  第二期《广闻杂报》散发出去,林小千胸有成竹,这一期的劲爆消息,她不信不震动全城。

  身后门啪一声响,林小千心里一动,是谁?这么激动,难道是火爆到炸裂的程度?

  她一转身,正对上苏惟鹰隼一般通红的眼睛。

  林小千被盯得心里发毛,正想开口询问,苏惟啪一声,把手中的东西拍到了她面前的桌子上。

  低头一看,林小千懵了,这不就是自己做的《广闻杂报》第二期吗?

第二十二章

  林小千一头雾水,小心问他:“王爷,妾身可是哪里做错了?”

  苏惟咬牙切齿挤出几个字:“你的小报都在干什么!”

  林小千低头一看,小报上有一行字被重重圈了起来:万两官银不翼而飞,戒备森严的银库里发生了什么!

  她迟疑着问:“王爷是为库银失窃一事生气?”

  苏惟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答话。

  林小千觉得有点委屈,银库官银失窃震动天下,虽然朝廷还没有公之于众,但朝野口耳相传,几乎是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了。她不过汇总整理了所有的消息,提炼排列出一条简单的时间线而已。

  “库银失窃案,早就真真假假,消息满天飞了,听说京城几家小报连篇累牍地在议论此时。我们怎能置之不理?”她小声嘟囔着辩解了一句。

  苏惟一听,脸色更冷了几分:“此案事关重大,你们不顾真伪,大肆宣扬案情,不但惑乱人心,更会让犯案者趁机逃脱。不止是你,所有泄露消息者都应论罪处罚!”

  林小千眼睛一眨,若有所思地说:“如此说来,我们猜中了案子的……真相?”

  “不知死活!”苏惟一声怒喝打断了林小千,“朝廷大事,哪里是你们该插手多言的?”

  林小千先是吓得心肝一颤,但很快回过神来,不像前几次那样惧怕。

  “王爷息怒。”她拿起小报,手指划过那行字迹,镇定自若地说:“事已至此,王爷何不反过来想想?悠悠之口,向来堵不如疏,既然已经流言四起,一味压制反而更叫谣言当道,小人获利。如果有小报出面正本清源,既可以还清者清白名声,也可以将浑水搅得更浑。”

  林小千抬起头来,一双黑眸注视着苏惟的眼睛,真诚无比地说:“如今《广闻杂报》一战成名,在京城说不上呼风唤雨,也能引领风向。而散布什么消息,我们唯王爷马首是瞻。眼前的一滩水,想清,还是想浑,只等王爷一声令下。”说完,把小报递到了苏惟面前。

  她语气不疾不徐,轻缓有力,渐渐抚平了苏惟的狂躁怒气。

  许久之后,他接过小报,一字一句反复在嘴里咀嚼了几遍,最后轻飘飘丢回桌上,语气平淡地说:“我念,你写。”

  一日后,《广闻杂报》爆出独家消息,五名银库兵丁同时畏罪自杀,京城上下震惊无比。人们还没回过神过来,《广闻杂报》又出了新后续,一名兵丁临终前留下血书,控诉银库总管监守自盗,这下更是朝野哗然。

  十天后,本来已经潜逃进山的银库总管现身大理寺门外,主动投案自首,还供出了与他勾结的朝中高官。

  苏惟一边协理朝中要事,一边又亲自审理库银失窃案,忙得焦头烂额,十来天里都是过家门而不入。

  林小千不断收到他差人送来的真假掺半的消息,依照他的嘱咐,照常抄印在《广闻杂报》上。然而她一颗心惴惴不安,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来过。

  她本就是穿书过来的,知道不少达官显贵人前背后的秘密关联,执掌小报后,更是逐渐理清了朝堂上下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所以,不用苏惟提点,她很清楚,自己看到的,或者说苏惟给她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苏惟看似势如破竹地追查断案,其实危机四伏。比如银库总管供出的户部尚书,正是首辅蒋为辰的姨表兄弟,四舍五入,也是太后的娘家亲戚。

  她天天提心吊胆,生怕苏惟一个不小心,被烫手山芋反咬一口。然而苏惟忙得无暇回家,林小千心中再烦闷,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有一天,林小千实在憋闷,于是瞒着文秋杨公公,打算私自出府闲逛散心。谁知道刚偷偷摸摸出了二门,一个黑影子倏地出现在她面前,声音低沉地拦住她:“外面不太平,王爷请王妃好生待在家中。”

  林小千先是一惊,后是一愣,那一刻,她忽然福至心灵、恍然大悟:苏惟派人寸步不离地在背后跟着我,或许不是为了监视,是为了保护?

  直到春去夏来,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案情也越发明朗。最终户部尚书在家中饮毒自尽,留书一封,供出了他和银库总管勾结,指使兵丁偷盗库银的罪行。

  苏惟回王府的那一天,林小千坐在蔷薇花架下,轻摇团扇,正悠悠然饮茶看书。

  一步步走过去,清馨芳香幽幽传来,苏惟禁不住感叹一声:“好香!”

  林小千抬头一见是苏惟,腾一声站了起来,激动、担心、欣喜,百般情绪涌上心间,竟然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苏惟却眉头紧拧,问了她一句:“你许久不滥用熏香了,今日想起什么,又弄得这样香气袭人?”

  林小千被问懵了,自己想了想,脑筋才转过弯来。她指指盛开的蔷薇花,笑着打趣他:“王爷近来忙得天昏地暗,连蔷薇花香也记不得了。”

  苏惟又深嗅两下,突然整个人僵硬了起来,脸色也刷的变了。

第二十三章

  他深吸两口气,脸色恢复如常,说:“夏日里天气炎热,容易焦躁困乏,不妨点些白檀香、沉香,来静心平气。”

  林小千奇怪地看着他:“王爷不是不喜熏香么?怎么……”

  苏惟故意错过她探寻的目光,继续自说自话:“下月就是端午了,叫丫鬟做些香袋,驱虫又提神。”

  林小千嘴上答应着:“应节景的事,自然是要做的。我待会儿就叫文秋吩咐下去。”心里却在嘀咕:他怎么回事,不会是累得精神恍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