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212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余氏在一边笑道,咱们这几家,“就是小女娘太少了”。

李姝开玩笑,“大娘可愁什么,嫂子们这样年轻,大娘以后多的是孙子孙女,就怕您抱不过来呢。”

一窝子女眷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赵老太太留李姝母女在登高巷吃了饭,又叫来了孙氏母子,李姝也不客气,跟着余氏和吕氏等人说说笑笑,一起吃了顿中饭。

赵书政听说了,中午没有回家吃饭,并让小厮回家给余氏传话,好生招待侄媳妇和侄孙女。

吃了饭,李姝要带着巧娘走,老太太和余氏等人又给了巧娘见面礼。

老太太还问李姝,“既然是正经认干亲,要不要办个酒席?”

李姝笑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我也预备办两桌酒席,就咱们家四房人,我再把巧娘父母兄弟也请来,以后,两家就是正经亲戚了。”

老太太点点头,“合该这样,这孩子父亲和简哥儿要好,认个干亲,两全其美。”

说完,又怜爱地拉着巧娘的手,“好孩子,以后跟着你干娘常来。”

巧娘乖巧地应了。

告别过后,李姝带着巧娘跟着孙氏先去了柿子树巷。

路上,孙氏忽然收敛了笑容,“弟妹,有件事儿我要跟弟妹说一声。”

李姝见她这般慎重,也正色道,“何事?大嫂请说。”

孙氏叹了口气,“这事儿,原不该我们管的,但阿娘不在了,我只得讨这个嫌了。弟妹不知道,家里庄姨娘,大概是有了身孕了。”

李姝奇怪道,“大嫂不能确定吗?”

孙氏苦笑道,“她也不明着跟我说,但我发现她快两个月没换洗了,而且,她近来总是远着公爹,我猜估计是有了。想来她怕洪姨娘使坏,不敢说实话吧,想等胎坐稳了再说。”

李姝点头,“那应该是跑不了了,大嫂,这是喜事,咱们早些请个大夫给她看看。”

孙氏犹豫道,“公爹还不知道呢,再说了,我不知道官人和二叔是如何想的。”

李姝理解孙氏的意思,“大嫂所虑不无道理,只是,两个姨娘这样年轻,生养孩子是必然的。大嫂不若先和大哥通个气,我今儿夜里也跟官人说一声。大夫还是要请的,不早些过了明路,忽然肚子大了,哪里能说的请。她是咱们家正经聘进来的姨娘,这样瞒着,本就是她不对。”

孙氏点点头,“那就照弟妹说的来。”

妯娌两个到了柿子树巷,两个姨娘都出来打了招呼。

李姝仔细看了看庄姨娘,只见她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心里就有了数。

当天夜里,李姝趁赵世简歇下了,吹了灯后,在黑暗中和他说话。

“官人,阿娘走了几年了?”

赵世简听她忽然这样问,心下算了算,“快六年了。”

李姝忽然叹了口气,“官人,你说,阿娘心里,到底想让阿爹如何过呢。”

赵世简闷声说道,“我也不知道。”

李姝转身,摸了摸他的头,“官人,庄姨娘好像有身孕了。”

赵世简忽然浑身紧绷了起来,过了好一阵子,他又闷声说道,“我知道了。”

李姝在黑暗中把他的头揽了过来,“官人,你还有我呢,还有庆哥儿。阿爹对你们兄弟的心,也不会变的。”

赵世简没说话,把头在她胸口蹭了蹭,过了半天,瓮声瓮气说道,“娘子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都二十了。阿爹纳妾时,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

李姝忽然说道,“说起来,官人今年二十整岁了,是不是该办个加冠礼?再找人给官人取个字?我的及笄礼就没办呢,我阿爹也没给我取字。”

赵世简被她一打岔,少了些伤感,忙说道,“我如今在御林军当差,也不得闲,休沐日只想在家陪伴娘子和庆哥儿。什么加冠礼,咱们家又不是豪门世家,不讲那些臭规矩。等庆哥儿长大了,给他办就是了。”

夫妻两个一边说着话,一边睡着了。

第二日,李姝让墨染和玉娘一起,把巧娘送回去了。她自己带着封娘和文崖,又回了柿子树巷。

孙氏跟她说道,“弟妹,昨儿我跟官人说了,我们又一起告诉了阿爹,阿爹立即找了附近的大夫来看,果真是有了。”

对于庄氏故意隐瞒身孕的事,赵书良不太满意,虽然给了她赏赐,当天夜里又歇到了洪姨娘屋里。

丁夫人见巧娘带回来一堆东西,直咂舌,“你这个丫头,去你干娘家做土匪去了。”

老太太直笑,“好了,二丫头别听你阿娘的,多叫几声干娘,又不掉块肉。看看,这料子,这头面,这可都是真的。”

丁夫人笑得很无奈,只得让巧娘赶紧给干爹干娘一人做一身衣裳加一双鞋。巧娘机敏,忙问玉娘要了干爹干娘的尺寸。

玉娘走了后,巧娘就带着芳草,三五日的功夫,就做出了两身衣裳和两双鞋,丁夫人打发家里婆子送到了如意坊。

时间呼拉拉地过,快过年的时候,景平帝忽然宣布,明年重开武举。

文官们自然是赞同的,一些功勋世家把持军政,是该给他们换换血了。不然时间一久,将士们只认主帅不认君王了。

大景朝立朝时,共封了五个公爵、八个侯爵,下面伯爵男爵子爵加起来二十几个。几十年下来,抄家的抄家,夺爵的夺爵,降位的降位,公爵只剩下了三家,庞家、平家还有英国公家史家,侯爵剩下了谢家、俞家、甘家、唐家和白家,其余十几下都不掌军权。有些人家子弟在军中任中低级将领,有些人家的子弟不成器,就靠着祖宗的这块牌子吃喝,还有些人家已经弃武从文,转去考科举了。

如平家和庞家这样的后妃党,自然不希望有太多将领出来分一杯羹,如英国公这样如今已经不掌军权但威望颇重的帝党,自然是支撑帝王。好在武举出生的进士们,刚一入职,并不会有太高的官位,也不会动了两家的根本,故而后妃两党也没有明着反对。

赵世简在御林军已经站稳了脚跟,彻底摸清了丁字营,也收服了一些随从。另一些他人安插过来的人,只要不捣蛋,赵世简也并不为难。

御林军在太平年月并无太多事情,只有出现危机的时刻,御林军才会大面积出动。故而赵世简再不如当初刚入职时那般忙碌,每隔一天也能回家。

朝廷开武举这个消息一出,赵世简顿时喜出望外。

说起来他已经是五品官,掌了御林军八分之一的队伍,但他毕竟是从文举转过去的,有一些将领觉得他年纪轻轻,又是文人出生,不够勇猛,他急切地需要一个武举功名给他正名。

上一篇:快穿之宠爱

下一篇:娱乐圈小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