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养儿手札 第47章

作者:骨生迷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这肉脯是袁璐让自己那里的小厨房准备的,这个时代只有干硬的肉干,大多是行军打仗时候士兵吃的。她就参照现代的那些肉脯描述了下,厨子倒腾了几天终于做出来了,巴掌大小薄薄一片,味道带一点甘甜。这东西不能放久了,厨房做的也不多,就是让老太太解解馋用的。

  且袁璐怕老太太吃多了,每次都是让厨房做了送到自己那里去。她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就带一小小碟子过去。

  这东西放到几个月前,老太太还得嫌这薄薄的一片东西不够塞牙缝。现在可倒好,每天也没别的盼头了,就等着袁璐送肉脯来了。

  三个孩子也都喜欢吃,泓哥儿因为要减肥,不敢多吃,跟他祖母一样每天只准是五片。

  澈哥儿跟汐姐儿倒是吃的比他俩都多。

  后来袁璐就发现不对了,澈哥儿吃东西喜欢抓在手里到处蹦跶,有时候去了他祖母屋子里。老太太就会骗他的东西吃,说什么“给祖母吃一口好不好呀?”。

  澈哥儿本就大方,何况他房里一直都有,当然也没有什么不肯的。

  袁璐听到孙嬷嬷跟自己私下里说这事儿的时候,那可真是哭笑不得。天地良心,她可真没虐待老太太啊!家里吃饭可是顿顿有鱼有肉,就是贵一些的洞子货也是尽吃的。

  可这老太太不爱吃这些,她要吃那种烧的油油的,什么红烧肉,梅菜扣肉之类的。在她眼里那些什么肉丝,肉粒那可都是不算荤腥的。

  老太太那场病有多凶险,府里上下都知道。家里的大小厨房都捏在了袁璐手里,就是怕老太太出昏招偷吃。她也是怕矫枉过正,才想着法子做些肉脯来给她解解馋。

  老太太这把年纪,没个口福也确实挺可怜的。

  袁璐跟孙嬷嬷商量了过后,把唐大夫找来再三确认了老太太的健康情况,就把小厨房的红案厨子给喊到了眼前,吩咐他每五天可以给老太太做一顿大肉吃。她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但是也不能太过分的,油炸的坚决不能碰。也不要给她吃五花肉,多用精瘦的腱子肉。

  老太太听说袁璐允许她开小灶了,那叫一个眉开眼笑。

  袁璐便跟着笑道:“那可说好了,以后每五天开一次荤,您平时也是要忌口的,可不许耍赖。”

  老太太直点头:“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是你在嘛,你看着我,我不耍赖。”

  袁璐的笑容就添了一丝苦涩。说句矫情的,她上辈子整个人生里加起来得到的亲情,没有这辈子的十分之一。袁府的爹娘和哥哥姐姐就不说了,成国公府里,澈哥儿跟她投缘,汐姐儿和泓哥儿现在也在她身边多时,就连看着厉害些的老太太,过了小半年也是有感情了。

  “身子是您自己的,我们看着您是一方面,您自己心里也得想着长命百岁不是?泓哥儿七岁了,再过个十年总能让你抱孙子了,您就不想看看重孙?”

  老太太就瞪了她一眼,“你这说的我好像马上就不行了似的。我知道了,你这年纪还不大,怎么一天天的比我这老婆子还唠叨?”

  袁璐跟孙嬷嬷都忍不住笑起来。

  老太太话里话外老师嫌她这样那样的,但其实呢,现在两个哥儿都在前头习武学字,后院里少了他们俩突然就安静了。老太太也就指望袁璐来跟她说说话。

  汐姐儿天天跟在袁璐身边,性格也是多受她影响,养了两三个月,也是开朗了不少,时不时地也能说两句俏皮话惹得老太太哈哈大笑。

  入春后,两个哥儿长得飞快,尤其是泓哥儿,身板本就比同龄人壮实,又拔高了一些,已经不是那个拖着一身松垮肥肉的小胖子了。

  袁璐忙着给他们裁新衣,想着他们现在就长的这样快,怕过两个月现在的衣裳又都不合适了。便针线娘子给他们没人都多做了两声大一些的,留着边不锁,等到要穿的时候再比对当时的身形再锁边。这样长短也好控制。

  这年三月,边关前线传来消息,征虏大将军总兵官齐国公邱弗大破鞑靼大军,打下了三年内最大的一场胜仗。同庆帝龙颜大悦,下旨表彰,并亲笔手书“毋失机,毋轻战,一举未捷俟再举”,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邱弗手上。

  一时间齐国公府和成国公府都被送到了众人眼前。这要是再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把鞑靼大军送回老家,这两府可就更就是烈火烹油了。

  老太太看着家书是乐得合不拢嘴,满府上下都是面带喜色。

  老太太把两个哥儿揽到膝盖上,让孙嬷嬷把家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澈哥儿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才问:“那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老太太搂着他不说话了,本来是说两军交战,多次未分胜负,处于胶着状态,高斐这才预估了一个归期。可现在同庆帝显然是要乘胜追击的,那归期可就不好说了。

  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挂下来了。

  袁璐就劝她说:“这可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国公爷能像公爹一样保家卫国,您可该自豪才是。”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跟老国公聚少离多,没想到年纪大了,跟自己儿子也是天各一方。想到这多年来的苦楚,立刻就老泪纵横的,“从前他爹就说给家挣什么荣光,给我挣诰命。可现在我这诰命都是超品了,咱们成国公府也是顶荣华富贵的了。我还求什么呢?我什么都不要,就想他好好地回来。别像他爹当年那样,把自己给赔进去了……”

  袁璐自觉说错话,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好不容易才把老太太哄下来。

  皇帝要赏赐两家人,拟了半天也没想好赏什么。都是荣华富贵顶了天的人家,什么都不缺。可这时候也是该有点表示。

  全京城最见不得成国公府好的,皇后排第二,没人排第一。

  成国公府前头因为田氏被封赏的事,她捏着鼻子没吱声,本想着是拿捏住成国公长子的短处,继而让那个小胖子坐不上世子的位置,就算动摇不了,恶心恶心这家人也好。可皇帝一道圣旨,就把世子之位稳稳地送到人家手里了。

  这次她可不能再装死了,再不做点什么简直要逼死她。当然皇后也不是没脑子的人,真的直接在额头上刻着“我是坏人”四个字去皇帝面前说成国公府的坏话。

  她从前就掌管后院,后来统领六宫。真要说她没有半点心计,也没人相信。

  且她长相也只是中上,跟其他妃嫔比起来就毫无特色。但是有一点,却是同庆帝身边其他女人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皇后把这个男人的脾气摸得门清。什么时候该打苦情牌,什么时候该出手,她都算的稳稳当当的。而且她也有分寸,十恶不赦的事儿她也不做,就是在同庆帝的容忍范围内耍些小手段。

  再看她从前做的那件事,除了把袁璐指给成国公府这件事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地道。其他的就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就是拿到皇帝面前说道,也不过挨一顿说,

  且皇后自从给指了那门糟心的婚事后,也是一边哭一边保证,自己只是为了出口气,以后绝不为难成国公府的,以后成国公和袁府嫡三姑娘的的事儿也不掺和了。

  皇帝未免相信她的眼泪,只是却也没因为这件事真的冷落她。

  太丨祖爷在自己心腹身边安插眼线这件事,同庆帝并没有瞒着发妻。毕竟这时候能跟自己同仇敌忾,帮着骂骂的,也就是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陪着一路走来的皇后了。

  皇后这时候就凑到御前进言了,说的也简单,就是齐国公身边那位姨娘肯定是不能留了,但是姨娘生的孩子无辜啊,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把那姑娘配个好人家,也算是给齐国公一个恩典。

  皇帝一听,也确实,听说齐国公儿子有几个,就这一个闺女,还挺疼爱的。当然皇帝多疑,已派人查过那个名叫邱绣的小姑娘,自小长在齐国公夫人身边,由齐国公夫人亲自教养,和她姨娘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也没什么能赏赐的了,就拿这个卖个人情吧。可这姑娘身份也特殊,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他问起皇后,皇后这时候就闭嘴了,只说自己也不是很了解,过几日邀几位外命妇来问问。

  齐国公的赏想好了,成国公那里也犯难啊。这家人刚受了恩典,再送东西未免就太扎眼了。

  又过了几日,皇后就言辞恳切地对皇帝说:“臣妾听闻成国公府的老太君身子不爽利,成国公夫人又是个羸弱的,刚刚也是大病一场,请了镇国寺道净大师才把人救回。他们府上人虽多,却没有堪用的。您看是不是宫里放两个伶俐的过去?”

  皇后说到这里就特别有技巧地停顿了下,让皇帝自己想了。

  过了片刻,皇后才想起了什么似的,“前段时间您不是刚使了王御医去了他们府上吗?依臣妾看,就把王御医赐给成国公府。”

  而皇帝却已经在那片刻时间里想好了人选。

☆、第56章 上香

  第五十六章

  老太太心情不好,连饭都吃不香了,正好之前成国公府还欠了镇国寺一个天大的人情,袁璐便想着带老太太去一趟寺庙,也算是外出散散心。三个孩子听说要去庙里,也都是心心念念地盼望着。

  镇国寺坐落在城外,却一点也不冷清,来往的既有达官贵人,也有平头百姓。

  袁璐有了前车之鉴,此番并不敢掉以轻心,让高三先调度了五十人去镇国寺周围候着,他们随行为的另外还有二十人。加上婆子丫鬟的,一行人也算是浩浩荡荡了。

  镇国寺建在山上,山下的路还算好走,但是马车是根本上不了山的。袁璐本想让高三准备软轿,到时候两人一抬,上去也不费力。

  可老太太偏偏觉得心诚才灵,便不肯坐轿子,执意要自己走。袁璐便不好偷懒了,只让人把哥儿姐儿都背上,她跟着老太太一样靠步行。

  还真别说老太太年纪大了,体力却比袁璐好很多。爬个小山根本不在话下,手里那根拐杖也就平时的装饰,现在用来爬山还正好了。袁璐就不行了,刚走了半柱香的功夫,脸色煞白,气喘如牛,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

  老太太便笑她说:“我像你这般大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就能扛着锄头下地耕田了。你莫逞强吧,别回头在这山上还得让人去请大夫照顾你。”说着就让人把轿子抬过来,把她塞进去了。

  来接待他们的是个穿普通僧袍的小沙弥,看起来才十一二岁,眉清目秀的。

  小沙弥在寺外将他们从另一扇相对隐秘的门接引进去。一路上倒也甚是幽静。

  镇国寺内一殿是天王殿,二殿是大雄宝殿。

  道净法师讲大雄宝殿清理了出来,让老太太等人参拜。

  老太太心系战场上的儿子,便想着要在佛前求个护身符。哥儿姐儿也都没进过寺庙,此时见到庄严佛像,也是规规矩矩地跪在了蒲团上。

  袁璐跪了半晌,总算歇了过来,便让人看顾好他们,自己去求见道净法师。

  道净法师起先并不肯见她,只是隔着门与她说话。

  袁璐表明来意,道净法师只说:“举手之劳,施主勿要放在心上。”

  袁璐道:“大师的举手之劳,却是救了我们一大一小的两条性命。只是有一件事,还请大师解惑。”

  “施主请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知道在大师眼中我和这看门洒扫的僧人有何差别?”

  袁璐说完,道净却迟迟没有开口。片刻的沉默后,她就觉得自己在佛学大家面前卖弄佛偈实在是班门弄斧,便想着自己告辞算了。

  “施主进来吧。”道净法师却已经把门打开。

  袁璐有些臊,道净法师虽然没有嘲笑他,神情依旧祥和,可是不知道为何,她就是觉得道净法师在用看孩童一般无奈的眼光看着自己。

  她曾经问过府里的人关于道净法师的事情,却连最年迈的嬷嬷都说她小时候道净法师就已经是现在这模样,粗算起来,道净法师已经最少有七十高龄了。

  她让青江和绿水在外等候,自己一个人进了屋子。里头的摆设很简单,正中间摆着一张矮几和两个蒲团。

  袁璐对道净福了福身,两人就一人在一个蒲团上地面对面坐下了。

  矮几上摆着一盘残局,袁璐并不会下围棋,因此也只是看着而已。

  道净法师让人奉了茶,自己一手执黑,一手执白,也没有招呼她,仍旧自己跟自己下棋。

  若是换做平时,不论是上下两辈子何时的袁璐,都会觉得眼前的人是故意怠慢自己。可在这寺院之中,在这晨钟暮鼓的氛围中,在一脸祥和的道净法师面前,她却没有丝毫的不耐。

  她自诩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可此时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

  道净法师一边自己跟自己下着棋,一边问她:“不知道施主所为何事?”

  袁璐本来是想道净法师收下他们的心意,不论是修葺佛像金身,还是捐一些香油钱,能让他们聊表心意就好。可真到了现在这时候,她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了。就好像说什么都会打破此时的宁静一般。

  她不说话,道净法师也不催促。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袁璐才开口:“不知道大师可收俗家弟子?”

  道净执棋的手就顿了一顿。

  袁璐却像顿悟了一般,这样多好,他日她若得偿所愿从成国公府出来了,回袁府肯定也是给爹娘招麻烦。不如就寻个僻静的地方,和道净法师这样的人毗邻而居。闲暇时分还能向他请教佛偈。想想便觉得是一桩美事。

  她陷入在自己对未来的展望中,道净法师自己下自己的棋,两人沉默着对坐了好一会儿。

  袁璐正想起身告辞之际,忽然却听到了外头的吵闹声。依稀是之前阻拦过她的看守僧人又在挡着谁了。

  道净法师将手里的棋子落下,不急不慢地开口问道:“何事喧哗?”

  外头的僧人道:“启禀主持,外头有一位女施主执意要见您。”

  又有一个女声插丨进来道:“听说成国公夫人此时就在大师房内,怎么她进得我就进不得?”

  这声音袁璐从未听过,却听出了说话之人的傲慢。

  袁璐站起身来福了一福,道:“给大师添麻烦了,叨扰了。”

  道净法师对她点了点头,她便出去了。

  外头站了一个身穿彩绣繁花圆领偏襟绸衫的少女,头上戴了一朵十分夺目的嵌珊瑚鹿鹤同春头花。人长得也算是娇艳,但一身繁琐的打扮下来,倒让人忽略了她的长相。

  袁璐扶了扶发髻,瞥了她一眼,就带着青江绿水往回走了。

  “哎,你站住!”少女似乎没想过袁璐会忽视她直接走掉,愣了片刻才喊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