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250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云及拿到了自己的号纸,待会儿会在东侧黄案旁加盖红印,是作为传胪唱名的凭证,确定入选的依据。加盖上书:入太清殿试讫,这是进士的象征了。

等到了辰时正,才开始传胪唱名。唱到一个进去一个,唱名依照排名来进行,由此而知道自己排名第几。没唱到名字的,则为黜落——(抱歉,谢谢惠顾,下次再来)

首先是宣一等三甲。

依照规矩,前三甲得唱好几次,才敢出来应对。这样做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让皇帝记住,其二让天下记住。

云及站在四十五人之中,因为其容貌出众而显得十分亮眼。这届科考殿试中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竟然就有四五个,这是天齐几十年科考未有之盛况。

而云及是其中最小的。

顾苍玉与云及同岁,却比云及大好几个月,他们二个无疑是这次殿试中的黑马。很多人看好,也有很多人不看好。但是现在不看好的都被打脸了,年龄什么的限制不了天才的发展。

天齐不冗官,岗位上一个人能做完的工作绝不安排第二人过手。这也是为啥殿试才四十五人的缘故,四十五人中还有十五人被黜落,也就是最后只留下三十人。而这三十人将会成为未来天齐政治中心的佼佼者。

天齐只有进士科开了殿试,其余几科比如明经科到省试就结束了。

这也是殿试人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年黎有良就是走的明经科,然后靠着关系在中书省混了个给事。

云及心中有一丝期待,但他很快就压制住了。理性战胜了一切。万一不是他呢?那不是白高兴一场?

殿试前十早就被宣进宫去过了,再怎么藏着掖着也散失了许多消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能不在三十人之内了。毕竟确定了十个,剩下二十个,自己一对比起来,机会就少了。

众人行过礼之后,直至辰时正,内侍官苟银按例宣读皇帝书,所有人都竖耳听着。

“皇帝制曰:朕膺昊天眷命,稽古建官置六科于禁中,不以谏为名官,守言责实兼有之,朕恒以得人为难,今取士于科,得天下英才共商国是,所取之士,聪明之实,以兹于视,德庶有俾于治道,增重名德,享誉天外,责宣示下。”

宣读完毕,苟银收起皇帝制书。这份圣旨乃中书起草门下审核过的,念完便要藏于典库。众人再行礼,拜了三次。

随后,太清殿内有内侍官小碎步出来在台阶下的卫士耳边说了名字。所有卫士都清楚之后,他们相互点了点头。

一时之间,整个太清殿里外都极度安静,唯闻小动物的啸叫,似乎在演示战歌前奏。

卫士们举起长枪使劲儿顿地,声音整齐划一。

“第一等——”

底下众人无不瞠目站听,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了,生怕错漏一个字。

“第一甲锦州——”

锦州的?锦州似乎有三个人,一个是年纪最小的姜云及,另外两个是管尚轩和堂飏,不过堂飏不在前十之列,所以最大可能是前面那两个。

那么到底花落谁家呢?

不少人脑中飞快的过滤。从种种来看,姜云及的几率很大。如果真是他,那他岂不是天齐史上最年轻的状元?

“嘶。”不少人倒抽一口凉气。如果真是他的话,那也太打脸了。在场的四十四人哪一个不比他年长?

到了真相揭露的时刻了,所有贡生的心都快蹦出来了。

“姜云及。”卫士话音一落,众人齐齐望向云及。此时,韶乐起奏,更是渲染了气氛。

传胪大典之前,谁也没想过今年的状元是锦州的。锦州是什么地方?南边荒蛮之地,要不是早些年大儒洛鸿运到那里开山立派,依照锦州险峻的地势条件,很多人都不会愿去。其次,没想到是这么个这么年轻的。姜云及才多大,不过十七岁。

寒窗苦读十二年,一朝脱服成状元。

不少人处于惊讶甚至惊诧的状态,云及本人也是。都怪他太佛了,现在真的轮到他了,他竟然有一瞬间的不敢相信。

原本以为最多只能拿个探花郎呢,没想到官家还真舍得,云及在心中想着。

那日见了皇帝之后,他想了很多。皇帝既然那么看好他,必然不会亏待他。但他仍旧没敢往这上面想,原因是他不是省试第一名,其次皇帝还得避嫌。童子出身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他的束缚。

“姜云及在何处?姜云及在何处?姜云及在何处?”卫士继续齐问。

倒不是作秀或者是让皇帝记住的意思,而是云及在卫士问了三遍之后,才缓过神来。

他是殿试第一名!

状元!

“快去呀。”管尚轩撞了撞云及。给了云及一个大笑脸。

好小子,果然没让人失望过。

云及点头,旋即理了理衣裳,整理好仪表仪态方才出列。具体如何操作云及是知道的,每一个贡生都演练过不知几回。

待问过籍贯三代以及年甲之后,确认了姜云及就是姜云及本人。云及被请到状元侍班处更换衣裳。(换上皇帝赐下的官服、靴子以及手持代表着“朝廷公务员”的朝笏)

云及在换衣裳之时,听到了另外两名也就是榜眼和探花的名字,遗憾的是,不是熟人。

不知怎么的,省试第一竟然不在三甲之列,可惜了。

传胪还在继续,云及身边多了两个男人。一个是三十九岁壮年人,名叫高田宇,祖籍苏州,是这次的榜眼。另一个是五十二岁老人,名叫何文炳,祖籍徐州,是这次的探花郎。

第454章 可有不服?

果然,状元一届选北一届南,上一届状元是北方并州的,这一届锦州也合情合理。至于苏州地处南北交汇,出了个榜眼,倒无关乎南北平衡,而探花郎则是十足的北方人。

所以云及大胆猜测,所谓殿试,不过是选出该地域内最优秀的人罢了。是具有的地域条件的。

下次殿试,北方籍的考生优势更大。

三人相互过了礼,问了声安好。

除了云及,另外两个的年纪都不小了。且看面色就知道是严肃之人,云及不敢与之多言,却又在回头时看到了对方审视的目光。

“宵小小儿竟能夺得头魁,看来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哇。”何文炳率先打破了尴尬,旋即高田宇也道:“听闻状元郎十岁被官家赐了童子出身,如此看来,才学定然出众,甩后来者深远。”

云及回道:“小子阅历尚且不足,得此殊荣实属侥幸,两位才是真正饱学之士呀。”

“状元郎说的什么话?老夫在此斗胆唤你一声姜小相公,在我看来,小相公实至名归,我等自愧,不如我们结交如何?想来做朋友为上上策呀。”何文炳的话得到了高田宇的赞同。

小小年纪有这番学时还如此善交,果真应了那句话:英才于人间,人间光芒万丈。这让高田宇也有了与云及结交的心思。

“好哇,云及先恭喜二位尊榜眼探花,再请改日到我府中喝酒。”云及抱手爽快道。很快三人便混熟了,年长的两人发现云及聊什么都能做到侃侃而谈,十分自然的样子。

三人相互约定了会晤时间,就等此番结束了。

不知不觉,传胪唱名结束,场上还有十五人未被选中。那十五人此时受万众瞩目、备受煎熬。

这时,翰林院大学士高声道:“尔等殿试所作之文,陛下皆看之,认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眼界不宽,视难为官,所以黜落,望尔等痛定思痛,回去之后,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科再行考试,争取早日入朝,而等可有异议?”

为了防止贡生跑出国门,帮助敌国,天齐自有一套安抚政策。

虽然心中有万千挣扎,但好多贡生还是低下了头。但不乏有不服气的,当场就要问个明白。

“在下周成苑,认为所做文章理通透彻、文法有余,于我朝大有裨益,为何落选?”周成苑鼓起勇气抬头呼道。

大学士立刻拿出薄簿子,翻到对周成苑评语那一页。

因为皇帝病重,所以阅卷官们自行写著了一本评论书,专门用来对付这种当场不服气的人。上面盖了皇帝的印章,充作为皇帝的评论还是可以的。

“陛下观你试卷,你文辞华丽,随处可见骈句,骈句虽好,在伦策中却尤为累赘,并且你所论述时政与题有异,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走,不尊题,所以黜落,你是否还有异议?”

周成苑羞愧的低下头,他确实是想用文采来吸引住官家的注意,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还有谁对此结果有异议的?”大学士再次问道。

有了周成苑这样的第一个吃蜘蛛的人,后来者皆不敢再有波动。万一被皇帝记上了怎么办?下一次考试,皇帝不喜欢还不是得乖乖回家种地。

倒不如现在去多方走动走动,争取进入国子监,以后殿试就不用再参加一次省试了。

“入金榜者休要沾沾自喜、故步自封,未入榜者也莫要低眉垂叹、怨天尤人,一切不过还是开始。”大学士说完,抬步走下去,换了苟银上来。

苟银又宣读了一份圣旨,这份圣旨则是一份褒奖,上至天地下至天齐每一寸土地,能夸的都夸了一遍,最后才点明主题:状元游街。

按规矩,状元、榜眼和探花,得身穿特定官服,手持各自的板笏,从午门正中央出去,一路出宫门,游走整条上京向东而去的青龙大街。

届时,百姓夹道围观,更有果篮花朵鸡蛋相送,绝对收获满满,绝对不亏。送这些的不是年轻女子就是年长得婆子。

云及他们有一番苦头吃了。

至于剩下的二等三等进士则在宫中等待,三甲游街回来将会开启琼林宴会。本来应当在御花园中举办的,怎奈何多次琼林宴遇到阴雨天气,所以干脆挪到了华清堂里,避免雨水侵扰。

黎清是在云及踏出宫门那一刻得知自家娃子被陛下指名为新科状元的。姜氏再旁听了,当场晕了过去。黎清赶紧让春华扶着姜氏,自己掐她的虎口与人中。好一会儿之后,姜氏才悠悠转醒。

刚醒来的姜氏不顾黎清等人,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跑到供奉菩萨的小佛堂,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随后姜氏又摆正了代表姜氏祖宗的排位,擦了才自己丈夫以及儿子的排位。见黎清进来,姜氏慌忙不迭的拉着黎清的手,两人一起跪在牌位前。

姜氏按捺住自己无比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捏着黎清的手对黎清道:“阿清,拜一拜姜氏的列祖列宗,我们家云哥儿出息啦,哈哈哈,新科状元呢!出息啦,姜家出了个文曲星下凡,谁还敢再说我姜家读书人都没个好下场,我姜家就是读书厉害……”姜氏说着说着,竟然哽咽了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滑落。黎清能够体会姜氏这辈子的不易,也跟着落了泪。

“现在好了,一切都好了。”姜氏是个坚强的女人,现在掉的眼泪都是喜泪,很快她就止住了,恢复了正常。虽然眼眶子还红着,身子也有些苟,黎清却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站立起来的感觉。

“云及已经在青龙大街了,我们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黎清掏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水渍,扶着姜氏起来。

“这怎么能错过呢?我们快些去,免得错过了。”姜氏恢复笑容,两人一同上了马车。

整个姜府的小厮丫鬟都整装待发了,黎清特许他们采摘了院子里的花朵。无论谁看到云及,都可以往他身上扔。

第455章 状元游街(加更)

至于黎清自己,当然是亲自采了支自己认为最美的花。她想亲手戴到云及的耳旁。

戴花习俗是天齐特有的,一般在重大场合总能见到鲜花。作为母亲对孩子成为状元的喜悦将用花插其耳上来表达。

青龙大街与朱雀街德宁坊之间有一条小近道,只能容纳一辆小型马车通过。黎清走的就是这条路,还没到摸到青龙大街的入口,黎清与姜氏就被人流给堵住了。

无奈,只好舍了马车。

婆媳两个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状元游街这件事实在太轰动了。

现在整个天齐上京都知道新科状元是一名十七岁的少年。十七岁,长得又俊俏,实乃丈夫(女婿)的不二人选。

至于其余两个,都是有家室且年纪不小的人,大家自动将其给屏蔽了,都冲着新科状元去的。

所以大街上姑娘与已婚妇人最多,黎清和姜是被这群女人给堵在小巷子里出不去了。

“咋办啊,我还想看看孙子呢。”姜氏看着人流,焦急感从心底袭来。

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新科状元的祖母与母亲在此,请速速开道。”黎清顺着声音看去,是燕青。

原本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回头看着姜氏与黎清。顿了一顿之后,大家自发的让出了一条小道,可供两人通过。

黎清福身做了感谢之后,黎清扶着姜氏从中通过来到外面的大街上。

“原来新科状元的祖母与母亲长这样啊,怎么不见其父?”有人道。

“你不知道?冒昧一句,新科状元叫做姜云及,而他的母亲乃是大名鼎鼎的黎娘子啊,提到她,你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