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251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哦,原来如此啊,黎娘子太厉害啦,她儿子才十七岁就过了殿试还被点成状元,这——天啊!”那人感觉自己没有语言来描述了,只能化成最原始的惊叹。

黎清没有走远,她能听到背后的议论。她知道,今天以后,上京又要出现黎娘子的事迹传说了。

问了一个看热闹的汉子,婆媳两个终于确定了云及会在什么地方出现。眼下他们已经将青龙大街走到了底,正在回来的路上。黎清带着姜氏寻了个巧妙的位置,准备云及一到就拦截送花。

云及三人身骑红鬃骏马,志气昂扬的走在最前方,后跟着“静牌”、乐队与幡旗。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更有甚者,当街放鞭炮,场面一度喧嚣。

黎清等待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在青龙大街的尽头瞧见了云及的影子。

“娘,人来了,你快睁大眼睛把人仔细瞧正咯,这辈子此一次呀!”黎清调侃道。姜氏伸手打了黎清手臂一巴掌,不痛不痒的,旋即嗔道:“瞧你,没个正形,哪像一个状元母亲?”

“我不像状元的母亲,这不就衬托着您像个状元的祖母了嘛。”黎清笑着说道。没想到哇,自家儿子还真给挣了个状元回来,可喜可贺。

姜氏不再搭理黎清,她专心的看着云及游街的样子,浑身上下都能看到自豪感。

庆幸姜氏不是嘴巴多的人,不然她指不定逢人就说我家状元孙子咋地咋地呢。

“快看快看,我孙子来了,来了。”姜氏兴奋的像个小孩儿。刹那间,她想到自己是个状元的祖母了,不应该如此不稳重。于是瞬间恢复严肃状态,甚至端起了身子来,倒也能看出几分贵家太太的样子。

这是姜氏苦修好几年才练出来的,为的就是不给云及将来丢脸。

黎清全程目睹了姜氏瞬间变脸的模样,不由得偷笑起来,不过她笑得不明显,只是嘴唇微微勾起,让人能感受到她的愉悦,其实她心里早就笑开了。

云及骑在高头大马上,身上挂了不少粉色蓝色的花儿以及草环,可见那群女人的战况之激烈。有些花儿随着马的颠簸落在地上,娇花顷刻间被人踩的稀碎,惹人怜兮。从云及这一身可看出那群女人的战况之激烈啊。另外两个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存粹是被误伤的。

哪怕周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云及还是一眼认出了站在万千人流中观看游街的黎清。

“奶奶,娘亲。”云及小声喊了喊,缓缓抬起手来,暂停了游街。正当众人不明所以之时,云及翻身下了马。

黎清看着越来越近的儿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姜氏亦是如此。整个姜氏族因云及而光耀。

“祖母,母亲。”云及走到姜氏与黎清面前,双膝一弯,跪了下来。“云及……感谢祖母与母亲,永生不忘祖母如何督促云及读书,母亲如何谆谆教诲,如今云及成及第状元郎,祖母与母亲是云及最大的恩人,云及将以此生为寿,奉养祖母与母亲,报答生养与教诲之恩。”云及说完,双手掌地,对两人深深的行了大礼。

姜氏泪眼婆娑,忙道:“我的孙儿,如今你状元及第,光耀了我姜氏门楣,祖母很感激,同时祖母也告诫你几句,你从今以后吃天家的饭,为天家做事务必尽心尽力,为天家做事就是为百姓做事,我希望你心中将国放在第一位,将天子与百姓铭刻在心中,至于家里,有我和你阿娘,我们守得住。”

“是祖母,云及记住了。”云及被姜氏扶了起来,

想不到姜氏心中还有一番家国思想,黎清想着便从腰间抽出自己亲手摘得最美丽得花朵插在云及得耳边,小声道:“我儿子是最棒的,快去吧,别让人久等。”

“好嘞,阿娘。”云及一秒破功,什么煽情与严肃都敌不过阿娘一句:我儿是最棒的。

游街得队伍渐渐远去,酒馆阁楼上得顾九卿羡慕得盯着黎清,她也好想在姜家哥哥耳边插上一朵鲜花呀。

“没想到新科状元郎是个大孝子呀,还有黎娘子也太漂亮了,母子两个走在一起根本看不出是母子,没想到这样得女人是个寡妇,上天也太不公平了。”

“谁说不是呢?”

云及无疑成为了上京百姓茶余饭后得谈资,不对,是整个姜家都被讨论着,俨然成为了一代话题。

第446章 琼林宴(加更)

“阿娘,待人散去些,咱回家吧,您可有的忙咯。”黎清拉着姜氏得手臂道。

“忙啥?”姜氏还没反应过来,但看四周之人看她们过于热切的眼神,顿时明白了。

像云及这样得状元,面貌好,家世也不错,还有个贤德得母亲,未来提亲之人要踏破门槛。什么诅咒不诅咒得,人家不是都成状元了嘛,管他的,先占据了再说。

所以黎清才会说未来有的忙了。

在锦州的时候,云及那时只是童子出身,就已经很多人上门了。当然,因为有祖传五岁死爹的凶名在外,那些人多多少少是不太真心的。大多数只是想来攀个关系,混个脸熟。

但是现在又不一样,云及可是天子钦点的新科状元郎,之前碍于诅咒以及姜家人口不丰的情况,不敢上门。现在状元所涉及的是前途,什么诅咒当然也就不重要了。

“那咱赶紧回去,听说宫里有琼林宴,两个孩子多半一时半会儿都出不来,我们两个先回去好好合计合计,轩哥儿那孩子都二十了,你写信给他爹娘没?实在没法子,就咱给做了主了。”姜氏一提起两个孩子的终身大事问题就急得不得了。

眼见的两个孩子都不小了,再不成婚,可不就老了吗?

一群官差从街边跑来,领头的先是对姜氏与黎清作了个揖,接着喘着气说道:“两位夫人乃新科状元郎的家人吗?”

姜氏差点被这群突然冒出来的官差给吓到,倒是黎清很淡定的点了点头。

“哈,我们是奉命来护送两位夫人回府的,稍后有圣旨以及敕令降下,还请两位夫人速速回府接旨。”官差是直属礼部的,每次出现府中无人的情况时,最苦逼的就是他们,得到处找人。

“多谢差役前来告知并护送。”黎清笑道:“我们得马车就在不远处得小巷子里停着,那里有条路直通德宁坊,我这就携婆婆归去。”

“请。”那差役做了个请的手势,而其余几名则负责给姜家二人开道。很快婆媳二人就上了回府的车架,车夫自然是燕青。

云及下了马,与榜眼探花一道去换了衣裳,接着被引去了华清堂。此时,礼部的布告栏上已经张贴了金榜,上头是这次殿试的入榜三十人之名。

前三甲的考卷儿也被摘抄了一份张贴在金榜旁边,有落榜贡生前去观摩之后,发现自己落榜是有理由的。

照例,考卷儿只张贴两个时辰,过时不候。这也是怕有心人窃取他人果实,大肆造谣。事实证明,这样做确实杜绝了小人行径。光说云及的考卷,短短一天之内,云及写了五千字,这谁记得下来啊。

此事放下,且说云及等三人被内侍引接到了华清堂。按照规矩,前三甲坐在离皇帝位置最近的地方,由此依次排下去。当然,中间也穿插了陪考得考官们。

云及知道,今日皇帝恐怕到不了场子。

不过一切都得进行下去,皇帝一定会派人来主持,到底是谁来主持呢?是皇子呢?还是皇帝亲信?

来主持的并不是皇子,而是负责皇帝祭祀、朝会以及各种宴会得仪鸾司。

皇帝的一些意思是却靠苟银来传达的。

琼林宴有一系列的流程,从刚开始的奏乐歌舞环节,到上菜私下对饮,接着皇帝赏赐,最后授官、齐喝谢恩酒才算结束。

其实整个天齐上下对于皇帝得了重病这件事看得并不是很重,可以说好多人都没感觉。这是天齐的社风所致,皇帝很亲民,甚至百姓可以见到皇帝不跪,只需作揖鞠躬。对百姓而言,这个皇帝死了,只是换个皇帝来继续统治,然后维护社会稳定罢了。但对于统治者而言,百姓是他们的工具,一个表面上可以获得一切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皇帝病了,只要他一声令下,或者说是大臣请求,恩科照常举行,琼林宴依旧举办。

皇室重视人才啊!

老爹死了,国家还要继续发展,靠下一任皇帝一个人撑起来吗?咋可能?

而这样的换景背景重选拔出来的人才反而会更加忠心于天齐,忠心于皇帝。因为他们是皇帝病重都没有放弃的人。

菜肴一道一道的端上来,酒樽里盛满了酒。大家一同敬了病中的皇帝一杯,才敢私自对饮。

雅乐响起,歌舞升平。

一段助兴歌舞过后,便开启了赏赐环节。

这一环节,本该是皇帝亲自来行赏的,可惜今日他确实来不了。这件事就交到了苟银头上,谁赏什么都是大臣们连夜做好了文案,让皇帝过了目的。

“着新科状元姜云及赐诗一首,《大学》《中庸》《孟子》各一本,衣袍靴子各一件儿,笏板一块儿;殿试榜眼高田宇赐诗一首,《大学》《中庸》《孟子》各一本,衣袍靴子各一件儿……”

一长串足足念了三十个人的赏赐。除了前三甲得了诗之外,其于二十七人都没得到皇帝赠送的诗,至于其于物质上的赏赐倒是一模一样。

皇帝果然偏爱前三甲。

随后又是一阵歌舞,各个准翰林们相互举杯对饮。说是准翰林,其实还是因为授官旨意要在琼林宴尾声时才下达,历届都是一样的,所以也就没啥稀奇的了。

歌舞之后便是皇帝赐簪花环节,这个环节云及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他随身的荷包里放着之前在游街时他阿娘给他插在耳旁的花。

是一朵月季。很美,很香,香到了心坎儿里呢。

不过簪花到底和真花儿不同,簪花是仿真花儿。

照例所有人都得到了簪花儿,云及头上的是一个灵巧的小宫女给戴的,那小宫女在给云及戴簪花的时候红透了脸,羞怯怯的,戴好后竟不敢再看云及一眼。

云及当然不会被此等小小美色所迷,不过他高兴着呢。回家后可以把四朵簪花分开,其中两朵分给奶奶和娘亲,剩下两朵一朵给九卿,一朵留着吧。

接了授予他翰林院修撰的圣旨后,云及安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宴会彻底结束。琼林宴最后还得齐敬皇帝。云及喝了不少酒,脸都红透了,好在意识还算清醒。

第457章 草根草根

管尚轩的酒量比云及的好,出宫时云及被管尚轩搀扶着。

“酒量如此之差还敢喝这么多,受罪吧你。”管尚轩虽然嘴上责备,但却满目宠溺。云及被管尚轩扶着上了马车,车夫驾着马车徐徐走着。

“我可没喝醉,今天只是高兴罢了,轩哥这次二等第六,真好。”云及瘫在马车里,伸手将头上的簪花拆下来小心翼翼的放进随身荷包里。因为喝了酒,整个人都处于软绵绵的状态。

“嗯!你小子才厉害呢,以后可要照拂着你哥,哈哈哈。”二等第六,也就是殿试第九。这个名次对比云及来说不算好,但是在整个大环境底下却位居于金字塔的尖端处。快了,他一定会给父亲平反,一家团聚的。

管尚轩心里可谓是甜中带点儿苦。

家无长辈撑腰,一直寄居在干娘家里也不是个事儿。但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他不好意思脱离干娘家。

说实话,谁又愿意寄人篱下呢?师兄们已经从翰林院成功转正,除了周小花师兄,其余两位都是从基层做起。他知道,周师兄有门道,他本是宗氏子弟,家族可以为他开后门。

那么自己呢?一穷二白。管尚轩又看了看一脸傻笑的云及,羡慕感油然而生。

他父母俱在却因为命格而有家不能回,好不容易一家子团聚又陷入阴谋被迫分离。而云及虽从小丧父,但清姨给了他双份的爱。

清姨也爱他,云及有的他都有。该教的该学的一样不少,他甚至还跟着一起学了武,就连爱好的箫也不曾因环境变化而丢下。

这一切都是清姨营造的。

当父亲深陷囹圄,清姨暗中伸出援手,不让他冲动,还亲自来找他。

清姨的恩情,不,还有姜奶奶和云及的,是他们给了自己这个世界上的美好。这份恩情,他要用这辈子来还报。

马车慢慢摇摇的,云及抱着荷包一路发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傻笑。

且说姜家婆媳二人回到府中,大部分丫鬟小厮也跟着回来了。他们前脚刚进门,后脚宣旨的人就来了。

于是姜家一众只好在门口接了旨,特别是黎清和姜氏被褒奖了好一阵。一些列流程走完,宣旨的带着一群人走了,黎清手上多了几个物件儿。

黎清将手中的圣旨、敕令等东西放到藏书阁的架子上。此时在外头观礼的一众小厮丫鬟已经全部归位。

“春华去把所有人都集合到后院儿,我有事要交代。”黎清觉得她有必要敲打一下府中做事之人了。

“好嘞,娘子且等会儿。”春华福了福身,便去召集众人去后院空地了。

从锦州到上京几年了,府中没有增添一人,还是原来的样子。当初黎清自己带了十几人过来,这些人都是背景一清二楚的且过了心的,办事利索,用着很顺心。至于木阳带着的那几个,这些年在府中也很好,暗门早就查清楚了其祖宗十八代,都是良民。

大家已经习惯了之前的模式,现在可不一样了。

云及和尚轩从今以后都要为天家做事。入朝为官便不再是读书人的身份,日常行走,难免会在官场上招惹些许麻烦,亦或者是交更多朋友。

自己府中的丫鬟小厮是那些人搞阴谋的突破口。府中大小事宜很明朗,不容易安插新的钉子,但不能保证原本忠心之人变成别人的钉子,所有才要好好敲打敲打。当然,黎清从不对他们施加肉体上的疼痛,对于犯错之人,黎清有一套完整的办法让其羞愧,而后改正。

这也是为啥姜府这么多年上下一心,一直和谐,在上京这座大染缸一样的城里保持了锦州特有的淳朴。

姜府面积还算大,府中不过二十余人,因此显得很空旷。黎清和姜氏商量了一下,决定以后都由姜氏来掌管府中大小事宜,而黎清则是专心帮助云及应对外界,直到云及娶了媳妇,再慢慢让媳妇接管。他们两个老的则是逗弄孙孙,颐养天年。

不得不说,计划很完美。

“今日我把你们召集起来要做什么,想来你们已经有数了。”黎清语调很平和很淡然。

丫鬟小厮们个个洋溢着浓浓的笑意,今日他们实在是太开心了。

“奴婢知道一定是关乎小少爷的,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死守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