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05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当下就有大臣出列,禀奏道“陛下,甘罗少年英才,又立此大功,依律法礼当封爵。”

  “此事不急。”嬴政平静的说道。

  现在封个中等爵位,将来继续升迁时太过麻烦,倒不如等回头与赵国瓜分上谷之地成功以后,直接封为上卿为妙。

  紧接着,秦王拿起了手边的另一份奏章。

  这是还在咸阳凄风苦雨当质子的燕太子姬丹上的奏章,里面的内容千篇一律的老掉牙,不过是重温当年一同在赵国的情谊,然后后悔当初为了回燕国背叛嬴政,最后恳请秦王放他一马回家乡。

  如若此事没有发生,秦王绝对会恶意为难一番,说有朝一日乌头白、马生角以后,就允许他归燕国故乡。

  不过现在燕太子丹还有另外的用处,自然就不能如此为难了。

  秦王目带戏谑地把玩片刻后,说起了另一件事。

  “燕太子丹屡屡给朕上书,言归还燕国故乡,既如此心诚,寡人也不愿为难,即日命其归国便可。”秦王说道。

  掌管列侯事务的主爵中尉立刻领旨,并且处理起了相关事务。

  没有人有反对意见,也没有大臣会愚蠢的向秦王进言,问之前与燕王互相交好的盟约怎么办?

  毕竟秦王已经让燕太子丹让回国了,那么就算是天上下起了刀子,燕太子丹就得立刻坐上车队回国!

  在三番五次的前车之鉴下,不管是出于秦王屡屡料敌于先机的信服、还是对于秦王冷酷手段的畏惧,咸阳朝堂上已经没有大臣敢违背秦王心意,哪怕现在秦王突然在三公九卿面前下令,要发兵同时攻打六国,朝堂上的大臣也只有山呼万岁然后应诺的份!

  在咸阳这些日子以来凄风苦雨的姬丹收到秦王旨意以后,瞬间心情激动到不能自己,欢天喜的坐上了秦国安排的车队回往燕国故乡。

  在离开的那一天,姬丹坐上秦国安排的大船,沿着渭水一路南下。

  坐在船头放眼望去,渭水两岸杨柳依依,青绿的色泽明媚的直入人心底,与盛夏天的骄阳相得益彰。

  燕太子丹看着这久违的山水风光,呼吸着这久违的自由空气,满心的轻松之感简直如在云端。

  这些天里,他虽然受困于秦王苛政,但也仔细观摩学习了秦国吏法政治。

  秦国固然风光无限,但它燕国立国八百年,亦是底蕴深厚的古国,等将来父王归天,他继承燕王之位后再上下改革变法,燕国未必不能重现昭王时的辉煌!

  到那时,必然要嬴政为他的所做所为……

  怀着远大梦想的燕太子丹一路轻松地踏上了归国之旅,完全不知道此时此刻咸阳宫中,秦王嬴政已经将他的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只等最后收网。

  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姬丹走到在燕都蓟城的郊外后,被父亲狠狠打了一巴掌为止。

  燕太子丹用手捂着自己被打红的脸侧,满脸不敢置信,狼狈的呼唤道“父王为何打我?”

  一声王袍的中年男人容貌气度还勉强算是不怒自威,但面色苍白眼底青黑,隐隐有种酒色过度后的疲惫感。

  燕太子丹愤怒,燕王喜比他更愤怒!

  听闻太子归国的消息后,急冲冲从宫中中赶来迎接的燕王喜用手指指着眼前长子,半响才颤抖着声线怒道“你这无用的混账!为何要归国来?”

  “我在秦国生不如死、战战兢兢,难道归国竟还错了不成?”燕太子丹说道。

  燕太子丹心中之愤怒伤心无法言语。

  “燕国西有赵国屡屡进攻威胁,唯有远交近攻,与强秦交好又守望相助,才有一线喘息之机!我送你去秦国咸阳当质子,以示两国交好之心。可你到好,竟然屡屡上书秦王归国,若是秦王为此一怒之下撕毁盟约,坐视赵国攻打燕国又当如何……”燕王喜越说越怒,忍不住破口大骂道“……你这一归国,我的计划全盘打乱,我……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一个畜产!”

  话说到最后,燕王喜已经隐隐约约有些喘不过气来,忍不住脸色苍白的捂住胸口。

  周围服侍伺候的宦官宫女见燕王如此,一阵手忙脚乱,纷纷冲过去将其扶好,嘴里大喊着王上保重!

  对面,燕太子丹神色随着燕王的话而不断变化,从愤怒伤心再到不屑。

  所幸,燕太子丹还记得对面不仅仅是自己父亲,还是燕王,及时收敛情绪,做出了温顺的表情。

  “以秦王之本性,区区口头盟约有何用!父王若当真想燕国不受侵犯,就应当善理朝政、变法图强,如此方能再现昭王之时,而不是冀望于远交近攻!”燕太子丹掷地有声的说道。

  所有的计策转旋,都不如自身强大来得重要!

  燕王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远方蓟都中城门大开,一列人马飞快向这里跑来,激起大道上尘烟无数。

  燕王喜眯起眼睛,极目远眺,辨认出那是朝堂中掌管情报的士大夫。

  那大夫一到燕王面前就翻身下马,高声呼道“王上,边境细作传来消息,赵国令庞煖率大军攻打上谷之地,军情紧急,还望王上回宫主持大局!”

  众人倾刻间寂静。

  “赵国出兵,秦国如何说?”燕王喜急忙问道。

  “秦王已下令,绝不出兵援助燕国。”那士大夫悲愤的说道。

  燕王喜猛然抬手,狠狠向燕太子丹另一侧脸打去。

  “啪——”

  半响,燕太子丹垂下眼睫,收敛所有悲痛神色,不辨喜怒的说道“孩儿知错。”

  回到燕王宫中后,燕王喜紧急传召了将领剧辛前来。

  剧辛是兵家之人,早年间周游列国,也闯下不小名气,游览到赵国邯郸时,被当时的一代人杰赵武灵王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甘愿为其所用,还和同样在赵国为官的庞煖关系甚好。

  可惜后来发生了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被儿子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里,新上任的赵王实在庸弱,剧辛不想再待下去,恰逢当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名士,便来到燕国当将军。

  一当,就当到如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燕王喜叫他前来,便是知道他与这次的赵国领军庞煖颇为熟悉,想问他这庞煖易不易对付。

  有些幽暗的殿堂内,约末六十余岁的老者轻抚胡须,平静一笑。

  “若是王上询问他人,比如那赵国大将军李牧,我还尚且不敢担保,但如果是庞煖,那就好办了。”

  见剧辛如此成竹在胸,燕王喜心头顿时一松,全身都轻快下来。

  燕王喜想了想,终究还是想要个保证,说道“还望将军直言,此战能否必胜?”

  “王上放心,当初在赵国同朝为官时,我与他甚为相熟,庞煖此人易与,若我领军,此战必胜无疑。”剧辛平静说道,神色一派坦然自若。

  “那此战,便由将军领兵了。”燕王抚掌笑道。

  ……

  一月之后,赵燕大战胜负已分。

  太过轻视对手的剧辛,在消息不全的情况带领两万燕国大军冒失前进,走进常山东垣里追击对手。

  而常山东垣里,庞煖已经挖好了深沟高垒以待燕军,等到燕国大军走入以后,赵兵就站在高处用强弓劲弩射杀燕军。

  两万燕军就这样死伤殆尽,而开战之前吹牛皮放大话的剧辛,也在被活生生俘虏后,因为重伤而不治身亡。

  战败的消息传到燕国蓟城,燕王喜呆立良久,紧接着暴怒的打碎了寝殿内所有物品。

  “剧辛误寡人——”

  同一时间,秦国咸阳宫。

  来自赵国的使者正弯腰向秦王献上地图。

  按照先前约定,赵国此番所抢夺的上谷三十座城邑,秦国得其十一座城邑。

  加上先前甘罗从赵王那里忽悠来的五座城池,秦国这次总共免费得到了十六座城池!

  “甘罗奇计,以功封上卿,赐还其大父甘茂家宅田舍。”嬴政稍稍勾起唇角,吩咐道。

  身后的蒙恬毕恭毕敬接过旨意,望向秦王的目光满是崇拜。

  ——丞相手下有一门客,是甘茂之孙甘罗,年纪轻轻便天纵英才,将来会以稚子之身出使赵国,让秦国不战而得赵国十余座城市。

  言犹在耳!

  几年前说的话已然全部一一实现,秦王他果然是仙人庇佑、天命加身之人!

  而秦国将会灭六国、统天下,功盖三皇、权倾五帝,一想到这里,蒙恬心中就止不住的心潮澎湃!

  甘罗出使赵国的事情已经完结,嬴政没有过多的沉浸在愉悦情绪当中,十几秒之后,便收敛好心情,马不停蹄的下了另一道命令。

  “传朕命令,以蒙骜为主将、王贲为副,率军队攻魏。”嬴政说道。

  魏国大梁富庶繁华,甚好!

 

第111章

  在又精进磨练了一番剑术以后,明夷告别鲁句践,开始继续沿着东边向齐国临淄出发。

  按照时间来推算,齐国如今坐在王位上的应当是齐王田建。

  明夷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物,但想起的实在不多。

  这位末代齐王在历史上也有什么建树,一辈子都平庸寻常,在位的几十年里,前十六年被他的母亲君王后掌管大权,君王后死了之后,掌管大权的就成了他的舅舅兼相国——后胜,而他则负责在其王宫里吃喝玩乐、混吃等死。

  《史记》和《战国策》里,关于这位齐王田建留下的少数记载事迹,都是某某谋士给他出了一些抵抗秦国的计策,却被齐王得过且过的苟过去了。

  比如说长平之战时,有大臣说齐国与赵国的关系就像是唇亡齿寒,所以齐国现在应当偷偷给赵国粮食,暗中帮助赵国度过难关,以免秦国将来更加强大,再比如说建议齐王和赵国魏国韩国联手,攻打下之前被秦国抢去的失地后,借机扩大齐国的土地……建议都很不错,然而齐王就是不采纳实行,每天掩耳盗铃的当看不见秦国威胁!

  而与此同时,齐国的后胜则方方面面向他的一位同僚——赵国郭开认真学习。

  赵国郭开贪恋财宝,收收了秦国的贿赂而暗中帮助秦国,齐国后胜同样如此,而且不仅自己收钱,还带动所有人一起收受贿赂!丞相府中从门客到仆从,由上到下,隔三差五就能得到秦国派人送来的财物,于是后胜每天在齐王耳边说秦国与齐国交好,决不会来攻打齐国。

  赵国郭开忽悠赵王迁在秦国兵临城下的时候不战而降,齐国后胜有样学样,在秦军兵临临淄城下的时候,忽悠齐王建不战而降,使秦军毫不费力的灭亡齐国。

  这两人成功通过自己的卖国行为,在秦国拥有了一席之地,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而被忽悠瘸了的赵王迁和齐王田建,则在灭国之后被发配进了深山老林里等死,赵王迁年轻体壮,勉强活了下来,齐王田建年老衰弱,后来活生生饿死在了共地。

  从回忆中醒过神来,看着前方深山老林里的清翠松柏,明夷悠悠感叹。

  每次想想六国这些在位的不靠谱君主,明夷都觉得嬴政统一六国真是……理所当然!

  六国中,赵国魏国燕国国力偏弱,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而剩下有能力抵挡的国家中,赵国是唯一一个勉强称得上对手的国家,廉颇李牧名将无数,奈何郭开在后面拼命挖墙脚砍地基,再坚固的堡垒也迟早玩完。楚国因为分封制,权利全部都散在了屈、景、昭三家和无数士大夫手上,楚王无法统一集中整个楚国的力量,再怎么强大,楚国也是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而齐国自从复国之后几十年不兴战事,再加上整个国家因为盐铁之利而繁华富庶,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软弱了骨头,再加上齐王田建天性庸弱以及后胜的卖国之举……同样玩完!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是因为嬴政太强大了,所以才对比的这些六国君主像废物。

  明夷认真以这个思路思考着。

  想想看,后胜的卖国之举,不正是因为嬴政私下命令尉缭以珠玉财宝贿赂的结果,而赵国的良将忠臣不得用,背后也多多少少有秦王的影子……如果没有嬴政这样的人物形成对比,远的不说,齐王田建说不定在历史上的记载就是一个垂拱而治的守成之君了,毕竟在他治下,齐国上下没有战争、富裕平安。

  察觉到自己越想越远,而且明明是想要思考一下秦国局势,却一个不小心又想到了万里之外的秦王,明夷摇摇头,收回了自己放飞的思绪。

  前方,就是齐国临淄了!

  稷下学宫宫如其名,就建立在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

  明夷骑着快马走进城内,远远就望见一片高楼广宇,占地广阔,一片片青色的瓦片,在日光下反射出雾蒙蒙的光,在周围低矮房屋的对比下,更加显现出了巍峨典雅。

  文艺点的说法,就是“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