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06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在齐宣王那时,是稷下学宫的鼎盛时期,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诸子百家数千人物汇聚于稷下学宫高谈阔论、互相辩证学说,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众多人才也曾经齐聚于此,不过几十年前乐毅攻灭了齐国,稷下学宫也随之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一直到齐襄王重建齐国,稷下学宫才重新恢复,只是比起往日繁盛景象,还是稍有不如了。

  稷下学宫处于最中间的那座建筑,是一座宽广的大殿。

  大殿门扉大开、无人看守,外面停了无数骏马和马车牛车,身着各种服饰的百家弟子和高冠博带的齐国人,来来往往的穿梭在门口处。

  明夷翻身下马,抬头看向那里。

  周围有一人恰好路过,见着少女站下不动,向那处望去,就说道“那里是争鸣殿,诸子百家,人人皆可站上去向人传教学说、或是与别家争论,王上特地应允了,不论庶民或是大夫,皆可任意进去旁观,只是不得发出声音干扰。”

  明夷偏头看了那路人一眼,点头微笑道“多谢告知。”

  “举手之劳而已。”那路人摆手说道,随后同样举步进入了争鸣殿内。

  既然可允许任何人进入,那当然要进去一观。

  因为人来人往的关系,稷下学宫门口立了不少拴马石,明夷挑了一个无人使用的,将马匹拴好,然后将腰间的长剑佩戴好,就走入了殿内。

  这大殿之内又分成十余个小型高台,周围都有竹席环绕,以供百家之人讲学和收徒,在最中央,还有一个高达一丈、宽达六丈多的巨型高台,站在上方可俯揽整个争鸣殿,以供一些如荀子般闻名天下的人物讲学。

  也许是因为今天来的人并不是很多,明夷在殿内逛了逛,只看到了两个高台上有学子在传播自己这一方的治国理念,分别是一个道家之人在传播以无为而达到有为、垂拱而治的黄老学说,和一个墨家的青年在与众人宣扬兼爱非攻。

  明夷正想坐在墨家青年的竹席面前,听一听墨家的理论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嚣之声。

  “快看,是淳于越大儒,还有墨家巨子邓陵君!”

  这两位可算是大人物了。

  天下诸子百家虽然流派众多,但也分显学和寻常学派,而儒家和墨家就是其中的顶梁柱,甚至有一个流传的词语叫做非儒即墨,可以从侧面看出是两家的影响力。

  随着这阵喧嚣,宫殿两侧同时泾渭分明的走进两队人马,彼此中间至少隔了一米宽。

  其中一群人皆高冠博带风度翩翩,为首的中年男子一身青色的广袖长袍,行动之间从容自若、目光含笑,更衬得气度儒雅温文。

  而另一群人则是简单的黑色束袖长袍,有的人手中还拿着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的小工具,如青铜制造的齿轮之流,整体的气度都偏离主流。

  “汝可知这二位来自此是要做什么?”明夷向身边一个人问道。

  “必定是当台辩论两家学说这无疑,此事以前也有过。”陌生人说道。

  果不其然,二人径直走向主殿内最大的那个高台。

  一跃而上后,其中一人出列,高声说道“今日两家恰巧同聚于此,不妨一辩学说,以明本意,台下诸君既然也同聚于此,不妨一听。”

  两家大佬当场上台辩论,机会难得,众人纷纷应好,然后迅速挑选高台附近位置良好的竹席坐下,就连之前那两个还在讲学的学子,也眼睛发亮的凑了过来。

  墨家的那位邓陵君率先开口,负手平静说道“今日便来讲讲我墨家兼爱非攻,若天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如此传遍天下,是故诸侯相爱,则不会有战乱,公卿世家家主相爱,则不互相篡位夺权,人与人之彼此相爱,则不……”

  话说到一半,对面淳于越脸上就闪过一次嘲讽,飞快打断了说道“此言错矣,若天下皆平而相爱,秦赵诸侯互而相爱,可会将国土王宫相分享?凭劳而富庶的商人爱田中野人,可会将家中财物相让?……”

  没等到对面回答,淳于越又是一声叹息。

  “……自然不会,要想天下再无战乱,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当以仁义为先,上奉天地君亲师,下复周礼,人人都以礼而先,半步不逾越礼节方可。”淳于越说道。

  “所以需要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居草屋披麻衣,呵,实在虚有其表,徒然浪费民力财物,你是大儒之后,怎会知晓区区一场葬礼,庶民就如此作为,会自伤其身至家破人亡。”邓陵君说道。

  淳于越气的握紧手中衣袖,却又强行做出了悠然平静的神色,说道“父母生我养我,幼时三年不得离身,守孝三年并不出格!你墨家连父母死后也是草席薄葬,当真是“无父”的禽兽之说。”

  ……

  这两位大佬就在台上你一言我一语怼开了。

  你骂我不敬天地鬼神,我骂你是无君无父的禽兽之学说,你说坚持那些繁复的周朝礼乐是徒然奢侈浪费,我人身攻击别以为人人都不知道你们墨家子弟私底下有多奢侈……

  两方明明都气得半死了,还偏偏文词绉绉,强行做出仪表甚佳的风度来。

  在明夷眼里,这两家学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称不上好与坏,听了一阵后,就不由自主的开始走神。

  但走神的也只有她了。

  在这个知识获得困难的时代,这些经验听起来在后人都有些大大小小缺点,可是在当时,已经是无数聪明绝顶之辈呕尽心血才总结出来,想要教导还得看被教导的那个人有没有资格。

  难得有两位大人物互相辩证学术,周围的齐国人都拼命竖起耳朵听,随着话题渐渐深入,又重新说到了治国之道,还有人拿出纸笔在记载。

  明夷眼尖的看见那个穿着锦衣的齐国人手中拿的是白纸而不是竹简,忍不住会心一笑。

  再重新望向高台时,明夷目光骤然一凝。

  在邓陵君身后的众多墨家弟子中,一个低头垂目的青年丝毫不引人注目,如果不是刚才抬了一下头,明夷也不会注意到他。

  明夷上次见到他时,还是在秦国。

  有意思。

  明夷找了个隐蔽角落坐下等待。

  争辩结束后,儒家和墨家对互相的仇恨值又加了不少,互相冷哼着拂袖而去,在鱼贯而出的墨家弟子当中,一个青年丝毫不引人注目的随着人流走出争鸣殿。

  下一秒,身后就伸来一只手,轻轻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公输百里,你似乎是鲁班传人,何以与墨家弟子并肩同行?”明夷微笑问道。

第112章

  明夷对青年印象深刻。

  原因无它,当初在咸阳宫的时候,面对甲方爸爸秦王嬴政的无理要求,在所有机关师都为难至极的情况下,只有公输百里在绞尽脑汁思考了数个月之后,真的想出了办法,画出了一张有可行性的机关图。

  秦始皇陵“穿三泉”,明夷后来从工匠口中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向下打通大地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地下河流,公输百里就利用这条河流制造了一个由水力发动的轮状机关,然后再利用这个机关将整个水银制作的江河湖海带动流通起来,制造好以后,只要地下河流一日不改道或断流,或是机关不出问题,水银也不会停歇流动。

  “你是……”

  青年迟疑的看向明夷,看着那略有些熟悉的漂亮面孔,在脑海当中思索几秒后,猛然回想起当初高坐于咸阳宫的那个华服少女,脸色微微一变。

  “终于想起你我当初在何处见过了?”明夷微笑说道。

  “你……”青年刚说出口一个字,就想起此处不是秦国,立刻压低了声音,“你不是秦王妃嫔?为何在稷下学宫?”

  这年头一国诸侯收入后宫的女子都可以重新放出来还她们自由了?还是那个有暴君之名的秦王,居然大度到不介意自己的小妾到处跑?

  “这与你无关,如今重要的也不是此事。”明夷唇角微笑的弧度不变,“公输百里,你还未曾回答我的问题,为何身为鲁班传人,却与墨家弟子并肩同行?”

  青年警惕的向左右望去,见其他墨家弟子都已走远,没有注意到此处谈话,才未松了一口气。

  “此事与你无关,你可否视而不见?”公输百里冷淡的说道。

  “不能。”明夷平静说道。

  青年神色变得难看起来。

  “你想怎样?”青年咬牙说道,同时在心里考虑着什么东西能贿赂她不告诉墨家弟子这件事情。

  明夷若有所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公输乃鲁班姓氏,你如今在墨家弟子当中,自然不能再用这个名字,不知可否告知我你现在的名讳?”明夷问道。

  “孟风。”青年不甘不愿的说道。

  公输百里、孟风……百里、风……百里风?

  明夷脸上的神色淡然平静依旧,看不出半分端倪。

  “偃师一脉的传人百里风。”明夷淡淡的说道。

  百里风脸色瞬间像见了鬼一样。

  “你是如何知晓我的身份!”百里风问道。

  “不过是猜测而已,不过看你如此反应,想必我猜对了。”明夷挑眉说道。

  这特么就尴尬了。

  早知道刚才就装聋作哑了,百里风深呼吸一口气,说道“我们换地方详谈。”

  明夷心里还记挂着之前答应徐夫人的事,从善如流说道“可以,在何处?”

  “就在稷下学宫。”百里风说道。

  稷下学宫一向对天下开放,任何诸子百家的学子都可以自由来去,其中最顶尖的那一批会被分为上大夫,如同官吏一样拥有俸禄,还可以不上朝而议论国事。

  除此之外,稷下学宫里还有客舍给各种远道而来的人居住,只要那个人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百里风轻车熟路地带明夷走到了稷下学宫的客舍。

  客舍离得不远,就在大殿的南边,一间间独立的小院玲珑典雅,并且给居住的人彼此隔开距离,还有仆役每天上门清洁小院、拿来膳食。

  这倒是比邯郸城中的逆旅方便,考虑着还要在邯郸住上一段时间,明夷拒绝了百里风将他带入他自己居住的小院,而是果断找到了管理此处的管事,然后向他说了说法家之学。

  当初嬴政的案几上可没少摆商鞅还有韩非的书,耳濡目染下来,一气呵成的说几段关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见解,对明夷来说轻而易举。

  原本见明夷年幼而有些不以为意的管事的目光当场恭敬起来,拨了一处小院给她居住。

  两个人走进了小院内的房间开始单独谈话。

  刚一走进门,百里风就急切地说道“不论你是如何知晓我身份,还望莫要说出去。”

  “我有一事好奇,以你偃师传人的身份,何必隐姓埋名,又做小伏低的先后混入鲁班和墨家?”明夷问道。

  百里风瞬间变得非常悲愤。

  “要是不是他们不肯外教自家的密传机关术,甚至连我愿意拿偃师一脉的秘术也不肯交换,我又何必委屈的改名换姓混到他们里!”百里风说道。

  明夷“……”

  明夷跳过此事不提,然后出于对传说中可以自主活动的木头人的好奇,向百里风提出了疑问。

  “你们偃师当真可以制造出能歌善舞恍若真人的机关木头人?”明夷问道。

  百里风想了想,讨价还价道“你先答应不将我的身份说出去,我就说予你听。”

  “你放心,我姬明夷对天发誓,绝不向墨家弟子透露你的身份。”明夷举手发誓道。

  “还有鲁班传人。”百里风提醒道。

  “对天发誓,我绝不向鲁班传人透露你的身份。”明夷又只好说道。

  百里风依旧心存疑虑,谨慎狐疑地端详对面少女,可惜他一个普通机关师,没什么战斗力,绝对打不过她。

  见他依旧不放心,明夷不快的说道“阁下放心,我乃游侠,一诺千金。”

  游侠的职业素养和要求就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没有《列子·汤问》中记载的那么奇妙神异,只是用青铜和木头制造出类似于人的骨架,内里制造出便于活动的机关,然后外面再用人皮肤一样的皮革包好,琉璃制造出眼珠,找出人的发丝来盖在头上,让其尽量像活人而已。”百里风貌似谦虚的炫耀道。

  就算是这样也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