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011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此时此刻,他浑身的触觉出奇的灵敏,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温暖的气息偶尔喷在他颈间,她柔嫩的指腹偶尔不经意地擦过他的面颊……

  砰!砰!砰!

  他的心跳如擂鼓般回响在耳边,表面看着镇定如常,耳根上却传来灼热的感觉。

  端木纭给他擦干净了脸,就把将帕子收回腰间,仰首看着他白净如玉的面庞,岑公子就该这样一尘不染,如明月清风般。

  她满意地笑了,“好了。”

  僵立了好一会儿的岑隐仿佛现在才又活了过来,他把拳头放在唇畔轻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道:“端木姑娘,你怎么会在这里?”

  端木纭含笑答道:“攸表哥马上要成亲了,我陪外祖母出来采买些婚礼的物件。”

  李廷攸和涵星马上要成亲了,本来公主成亲后应该和驸马一起住到公主府,问题是涵星还没有公主府。

  去岁皇帝卒中前没来得及下令给涵星造公主府,现在皇帝虽然醒了,可是礼部根本“不敢”去问皇帝关于公主府的事,而端木贵妃只想快点把女儿给嫁出去,也不在意公主府,因此礼部就“默认”四公主婚后暂住到祥云巷那边去。

  虽然公主的婚礼自有礼部和内廷司操持,但是李太夫人对自家孙儿的婚事十分上心,打算把宅子翻修布置一番,再把一些旧的摆设器皿等等都换新……

  “可还缺什么?”岑隐一边说,一边顺手从端木纭的手里接过了那把油纸伞。

  岑隐比端木纭高出了大半个头,端木纭给他撑伞难免也要把手肘抬得高些,撑久了多少会有些吃力。

  “差不多买齐了。”端木纭敏锐地注意到岑隐不动声色地把伞往她的方向挪了一些,让她的身子整个笼罩在伞下。

  端木纭仿佛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般,心里淌过一股暖流,唇角翘得更高了,眸子里流光溢彩。

  她突然有些后悔了,觉得自己的嘴太快了。

  她一向习惯了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却忘了其实她还有人可以依靠的……

  端木纭仰首看着岑隐,目光明亮如火,又亡羊补牢地说道:“要是有需要,我去找你。”

  只是这么看着岑隐,端木纭的心情就是前所未有的安宁与踏实。

  有一个能全心全意相信与依靠的人,真好!

  不只是小蝎看着岑隐和端木纭,此刻正在茶楼二楼的李太夫人也看着下方的二人。

  雅座中的李太夫人神色复杂,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方才看到的一幕幕反复在她脑海中浮现,李太夫人的右手下意识地抓住了窗槛。

  这若非是知情,她几乎要以为这两人是多年的夫妻了,这种默契,这种亲昵,这种和谐……

  李太夫人又盯着两人好一会儿,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窗外的细雨不知不觉又停了,春风徐徐。

  可是伞下的岑隐和端木纭毫无所觉,岑隐依旧撑着那把油纸伞。

  小小的油纸伞仿佛一层无形的屏障把二人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岑公子,等花宵节我们一起出去玩好不好?”端木纭殷切地看着岑隐,一脸的期待,当如此刻这般仰首看着人时,纤长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着,把她那双幽黑的柳叶眼衬得分外的明亮,分外的璀璨。

  岑隐怔怔地看着她,下意识地就应下了:“好。”只是这么看着她,他的心口就暖了起来。

  “那我们说定了。”端木纭勾唇笑了,眉眼弯出愉悦的弧度,如这三月的春风和煦,五官明艳夺目。

  这时,岑隐才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想起花宵节所代表的意义,眸光闪烁。

  “岑公子,既然说好了,可就不能赖哦。”端木纭笑得更愉悦了,对着他挥了挥手,“我还要陪外祖母逛街,先走了。”

  端木纭也没拿回她的伞,直接返回了茶楼,岑隐抓着油纸伞怔怔地站在原地,望着她上楼的背影。

  端木纭又回到了二楼临街的雅座中,眉眼含笑。

  李太夫人见孙女笑得愉快,下意识地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

  端木纭坦然地答道:“外祖母,我约了岑公子花宵节一起出去玩,他答应了!”

  她一边说,一边在李太夫人的对面坐了下来,侧首往窗外的街道望去,垂在她颊畔的三簇珍珠流苏摇曳垂在颊边,如米粒大小的珍珠闪着莹润的光泽,衬得她的肌肤细腻如脂,眉目间清艳动人。

  李太夫人看着大外孙女,心情更复杂了。

  花宵节在五月十八日,是一个类似上巳节和七夕节的节日,这一日,男女之间常借着出游表达爱慕之情;这一日,未婚夫妇会一起结伴赏花祈福,祈求未来婚姻美满幸福。

  自家大外孙女的胆子还真是大!

  李太夫人此刻再回想方才岑隐一脸懵的样子,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不知为何,她心中莫名地觉得有些好笑。

  端木纭又转回了头,目露期待地说道:“外祖母,我来京城这么久了,还从没在花宵节出去玩过呢。”

  看着大外孙女这副期待满满的样子,李太夫人只能说:“纭姐儿,那你好好玩。”

  李太夫人觉得这个话题实在没法继续了,转移了话题:“纭姐儿,我歇得差不多了,我看街对面有瓷器铺子,我们过去看看吧。”

  端木纭自是二话不说地应了,挽着李太夫人离开了茶楼,去了街对面的瓷器铺子。

  为了婚礼,李太夫人打算重新买一整套宴客的碗碟杯盅等,这么大的数量想买到现货也不容易,所以要提早预定,去定制一整套。

  她们这一路已经逛了不少铺子,只是一直没挑到满意的,这间铺子里的瓷器倒是令外祖孙俩耳目一新。

  “外祖母,我看这套梅兰竹粉彩不错,以四季为主题做了四种图案,喜庆却不浮夸,色彩绚丽而又透着雅致。”端木纭指着一套瓷器赞不绝口。

  李太夫人也越看越满意,“纭姐儿,还是你眼光好!”

  李太夫人当机立断地就让掌柜的让她把这一系列的粉彩瓷器,每样都订五十件,掌柜闻言乐不可支,喜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儿。

  订完了瓷器后,李太夫人也没急着走,笑道:“纭姐儿,再过半年,就是绯姐儿的及笄礼了,这半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可得早些准备起来,别事到临头,匆匆忙忙,难免有疏漏。”

  李太夫人一边说,一边琢磨着要不要也挑一套送给小外孙女在及笄礼上宴客用。

  说到妹妹的及笄礼,端木纭的神色登时变得十分郑重,正色道:“外祖母,您放心,我正准备着呢。我想请安平长公主殿下给蓁蓁当正宾。”

  端木纭其实早就在琢磨端木绯的及笄礼,原本她是想请舞阳给端木绯当赞者的,现在舞阳在守孝,就不太合适了。幸好还有时间,她可以再斟酌。

  李太夫人微微点头,以安平长公主的身份,能给端木绯做正宾再合适不过了。

  李太夫人又挑了一套以牡丹为主题的粉彩瓷器,招呼端木纭看,“纭姐儿,你看这一套用在绯姐儿的及笄礼怎么样?”

  端木纭眼睛一亮,连连点头,也预定了一套,又付了定金。

  当她挽着李太夫人离开瓷器铺子时,目光下意识地朝斜对面的那间茶楼望了一眼,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含笑道:“外祖母,方才岑公子告诉了我一个天大的喜讯,是跟阿炎有关。”

  李太夫人一听跟慕炎有关,忍不住问道:“可是阿炎要返京了?”

  三月末,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带着几分暖意,正是适合出游的季节。雨停后,街上又多了不少来往的路人。

  外祖孙俩沿着街道慢悠悠地继续往前走去。

  端木纭摇了摇头,停顿了一下,才道:“是阿炎他打下南怀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在蓁蓁的笄礼前赶回京城。”

  什么?!李太夫人惊得双眸睁大,霎时停下了脚步,难以置信地看着端木纭,脱口道:“你说打下了南怀?!”

  李太夫人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差点没掐了自己一把。

  打下南怀,这与大盛军收复失地并将南怀大军从南境的疆土中驱逐出去,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啊。

  这是开疆辟土的功绩,是扬我国威,是足以让大盛南境在未来的数十年都太平安乐的功绩,足以名垂青史。

  慕炎一个才十八岁的年轻人竟然做到了这件无数前人做不到的事!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李太夫人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喜出望外地赞道:“真是虎父无犬子!阿炎真如他父皇般,乃人中龙凤。”

  李太夫人都这把年纪了,也经历了几代君主,她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崇明帝也是有雄心壮志,他在位仅仅三年,可是为国为民却作了不少事,驱鞑虏,开海禁,减赋税……

  慕炎他不愧是崇明帝之子。

  “这件事真是于国于民有利,阿炎做得不错啊。”李太夫人又赞道,思绪忍不住又转到了皇位上。

  慕炎这次建下如此不世功勋,将来由他登基回归正统的可能性又更大了,于国于民,能有这样的一位君主都是好事。

  可想而知,比起心胸狭隘、多疑、怯懦的今上,慕炎一定会是一个更出色的明君。

  照理说,慕炎登基于国于民有利,可是李太夫人想着想着却又愁了起来。

  于私而言,李太夫人真不希望她的外孙女婿登基为帝。

  一想到将来他后宫三千佳丽,李太夫人就为小外孙女感到忧心,感到发愁。

  李太夫人皱紧了眉头,抬手揉了揉眉心,劝自己别瞎想以后的事,还是先看眼前。

  最好慕炎能赶在小外孙女及笄前赶回来,至少能让外人看到他对小外孙女的重视,将来他若是真的登基,小外孙女的皇后之位也更稳固些。

  这时,端木纭也在轻声嘀咕道:“希望阿炎能在蓁蓁及笄前赶回来……”

  李太夫人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正想提议要不要让李廷攸设法去探探消息看看慕炎何时能回京,就听端木纭又道:“我正好可以审一审他……如果不行的话,就早些解除了这婚约,那就不能请安平长公主当正宾了,还得换一个正宾才行。”

  “……”李太夫人再次目瞪口呆,欲言又止地看着端木纭,没想到端木纭居然打的是这个念头。

  端木纭完全没注意李太夫人微妙的神色,挽着她的胳膊继续往前走,愉快地说道:“外祖母,您放心。岑公子答应了,他会给妹妹把把关的,要是阿炎不好,就不要他了。”

  李太夫人脚下差点一个趔趄,神色更复杂了,斟酌着词句劝道:“纭姐儿,以阿炎的身份,这件事让岑公子插手恐怕不太合适。”

  端木纭没听出李太夫人的言下之意,在她看,岑隐是慕炎的大哥,大哥管教弟弟那是理所当然的,笑道:“外祖母,您别担心。没关系的,都是一家人。”

  “……”李太夫人却是想到另一个方向去了,她以为端木纭是在宣誓她非岑隐不嫁,心里反而更愁了:不行,她暂时还是别回闽州了。

  本来,李太夫人是打算等李廷攸和涵星大婚后就启程回闽州的,现在又改变了主意。

  她还是留在京里看看再说吧,至少等慕炎回京,或者等小外孙女的及笄礼过了再走……

  端木家的老头太靠不住了,好好的两个外孙女偏偏在婚事这么不顺遂,哎,这都是端木宪对儿孙的婚事太过轻慢才会这样,还是要靠自己才行!

  李太夫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暗暗地下了决定。

  外祖孙俩又继续往前走去,小雨过后,天气转晴,天空中洒下了缕缕璀璨的阳光。

  正是适合出来逛逛街、喝喝茶、看看戏的好天气。

  接下来的几天,皆是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慕炎率大军打下南怀,南怀改名怀州的事很快就借由朝廷的正式公文传了开去。

  与此同时,还会由人将公文送到全国各地,昭告天下的百姓。

  京城仗着便利,自然是最先知道两个关于南怀的捷报,先是三月初时的南境大捷,再是如今南怀归入大盛疆土。

  前者还好,大盛百余年的历史上,南怀屡屡犯境,轻则抢掠,重则攻城略池,最终都把南怀人从大盛的疆土上赶了出去,收复了失地,但是后者,那就是一件大功绩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了。

  下到贩夫走卒,上到勋贵朝臣,全都在议论这件事。

  那些士林学子更是沸腾了起来,纷纷作诗撰文歌功颂德,时常聚集在茶楼里大肆赞扬,高歌赞讼。

  “我大盛的疆土已经五十年不曾扩张了,上一次还是真宗皇帝亲征西南,为大盛拿下信州。”大堂中央的一个青衣学子神采飞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