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064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自打几个堂弟搬到外院后,端木珩作为长兄,时常要关注几个弟弟的学业与日常,对于他们的了解,要比端木宪更多一点。

  黄昏的晚风拂来,吹得周围的花木沙沙作响,远处有雀鸟振翅飞过的声响,衬得气氛愈发宁静祥和。

  端木珩一边走,一边与端木宪说起了家中的几个弟弟:

  “祖父,二弟读书平平,不过在算学上有几分天赋。”

  “三弟、五弟聪慧,读书也不错,就是五弟贪玩,需要人盯着。”

  “四弟、六弟有几分顽皮,平日里更喜欢骑射蹴鞠,不喜文……”

  “祖父,既然四弟、六弟不喜文,不如让他们试着习武如何?我看四弟和六弟在骑射上是有几分天赋,尤其四弟,小小年纪骑射功夫可比我要好多了……”

  “习武?”端木宪怔了怔,挑了挑眉,脸上露出几分思忖之色。

  他们端木家虽然出过端木朗这个“异类”,但终究还是以读书为立身之道。

  他本来没想过让儿孙习武,但是现在听端木珩这么一说,开始慎重地考虑这种可能性。

  毕竟家里头这么多孙辈,也不是个个都是读书的料,现在分了家,各房都需要有能支撑起门楣的男儿,否则,其他几房只会一步步地败落,那也有违他分家的本意。

  端木绯也觉得端木珩的这个主意不错,点头附和道:“祖父,不如我找阿炎寻个教武的师傅来,先教教看吧?”

  说着,端木绯慧黠地一笑,眉眼弯弯,“说不定,他们会觉得辛苦,宁愿读书呢。”

  端木家教授孩子们骑射不过是为了君子六艺,对于几个男孩子而言,学骑射就跟玩似的,这与正式习武还是天差地别的。

  她听李太夫人与安平说过李廷攸、慕炎习武的事,习武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寒暑不辍,朝夕苦练,风雨无阻,要吃的苦头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习武可没比读书容易!

  端木宪被端木绯逗得哈哈大笑,抚掌笑道:“四丫头说得好,没准他们还宁可读书呢。”

  他爽朗的笑声弥漫在黄昏的空气中,又加入了小姑娘清脆如银铃的笑声。

  端木宪眸光微闪,不由想到了长子端木朗。

  彼时,他一心想要让端木家成为像楚家这样的书香世家,因此当端木朗坚持要弃文从武,他大发雷霆,与端木朗闹得很不愉快,以致后来端木朗不告而别去了北境从军……

  此刻再回想起这段往事,端木宪也颇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感觉,现在只觉得自己当时真是太固执了,其实习文习武又有什么区别呢,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当起一个家就好!

  让家中几个孩子试试也好,总不能只靠祖辈的恩荫……而且,以他现在的位置,就算孩子们去了军中,也能让人照拂几分的。

  端木宪没再说话,琢磨起除了送去书院的几个,先把四孙与六孙留在府中习武,再把下头几个小的也留在府中开蒙……

  思绪间,他们又来到了老宅的仪门处,夕阳已经落下了大半。

  端木宪看了看天色,正要打发两个丫头去歇息,这时,长随疾步匆匆地来了,禀道:“老太爷,通平县的王县令带着夫人来求见您。”

  端木宪一行人今天随行带了百人的火铳队抵达镇外,声势浩大,进镇时,几乎半个镇子的人都被惊动了,口耳相传,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县令的耳中。

  端木宪也知道县令迟早会来拜访,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而已。

  端木宪虽然不耐烦应酬,可是端木家的老宅和这么多族人都在这里。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怎么也要给这位县令一点颜面。

  “有请。”端木宪无奈地说道。

  端木绯捂嘴窃笑,同情地看着祖父。这就叫能者多劳!

  “祖父,那我和姐姐先去歇息了。”

  端木绯和端木纭行礼告退后,去了内院安顿,留了端木宪和端木珩去正厅待客。

  没一会儿,长随就把王县令一家请到了正厅。

  “端木大人!”王县令一走进正厅,就对着端木宪点头哈腰地又作揖。

  王县令不仅是带了夫人来,连两个女儿都一起带来了,目标自然不仅仅是冲着端木宪。

  王县令是个机灵的,一听说端木宪这次回老家带了火铳队随行,就想明白了。

  照理说,首辅出行是没有资格用军队作为护卫的,所以,这火铳队肯定是随行护卫那位小祖宗的。

  他一边对着端木宪行礼,一边打量着四周,见厅里除了端木宪外,只有一个未及弱冠的青年,心里不免有些失望:本来还想让两个女儿与那位小祖宗亲近亲近的……

  想归想,王县令嘴上还是热情地与端木宪寒暄了起来:

  “端木大人,您要回老家,怎么不提前送封信过来,下官今天也好亲自去迎大人。”

  “这位是您的孙儿吧?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也不知道端木大人打算在镇上停留几日,不如明日由下官做东……”

  “……”

  这个王县令是个能说会道的,哪怕端木宪神情淡淡,话也不多,他一个人就把场面给撑了起来,一直留到了夜幕落下,才告辞。

  端木宪等人在老家只休息了一天,隔日就又匆匆赶路回京。

  这趟的行程这么赶,一方面是因为端木宪身为首辅,公务繁忙,另一方面是因为涵星的婚期近了。

  回京的车队中又多了一个小贺氏,既然已经分了家,端木宪也不便再干涉他们夫妻的事。

  这一路上,小贺氏一直阴沉着脸,好像所有人都欠了她,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

  赶了一天路后,他们来时一般在驿站投宿,等次日一早要启程时,小贺氏又开始作妖了:

  “我累,身子不适,你去跟老太爷说,我要休息一天才能上路。”

  “还有,给我去请个大夫来!”

  小贺氏是存心想让端木宪不痛快。

  然而,宋嬷嬷却带回的消息让小贺氏更不痛快:“二夫人,老太爷让大伙儿都上路了,说您既然不舒服,就在这里多‘休息’几天吧。”

  什么?!

  原本半躺在榻上装病的小贺氏一下子抱着薄被坐了起来,“他们都走了?!”

  也不用宋嬷嬷回答,外面传来了马蹄声与车轱辘声,渐行渐远。

  很显然,车队上路了。

  看着小贺氏阴晴不定的脸色,宋嬷嬷有些无措,又道:“二夫人,我看火铳队也跟着上路了,那我们……”

  小贺氏这下坐不住了,连忙道:“快让大家收拾东西,赶紧追上去!”

  就是小贺氏在老家,消息略有些闭塞,也听说了现在外头还乱得很。

  虽然这几个月来也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山匪、流匪什么的还是不少,他们一行人衣着华贵,有男有女,又随身带了不少家当,一看就是肥羊,要是被那些歹人盯上了,多少有些麻烦,尤其是随行的女眷,万一被冲撞了……

  小贺氏越想越急,连忙催促丫鬟道:“快!快伺候穿衣!”

  这时,端木朝打帘进来了,脸色阴沉如墨,阴阳怪气地说道:“你不是身子不适吗?”

  端木朝毫不掩饰眼里的嫌弃。

  “……”小贺氏多少有些理亏,心里也怕端木朝硬起心肠把她丢回老家去。

  宋嬷嬷连忙打圆场:“二老爷,二夫人,天色不早,我们还是赶紧追……启程吧!”

  端木朝反而把宋嬷嬷打发了,跟着在窗边的圈椅上坐了下来,揉了揉眉心,疲惫地说道:“宛容,我知道你因为阿珩过继的事憋得慌,我也憋,可是这几日我想了又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小贺氏用一种“你是不是疯了”的眼神看着端木朝。

  端木朝心里暗叹这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耐着性子说道:“长房那小丫头眼看着是要做皇后了……”

  “什么?”小贺氏难以置信地打断了端木朝。

  端木朝这才想到小贺氏这一年在老家深居简出,怕是对外面的事所知不多,就把封炎认祖归宗改姓慕,现在又位居摄政王等等的事都说了。

  “若是绯姐儿真的做了皇后,按祖制,这皇后的娘家是可以得一个国公的爵位。”端木朝的眼睛炯炯发亮。

  “那……那阿珩岂不是……”小贺氏的眼睛也亮了,心口一片火热。

  端木朝点了点头:“所以,你就别闹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千万要笼络住阿珩,过继不过是个名头罢了,他可是我们亲生的!”

  “……”小贺氏揉了揉帕子,心里犹有几分不甘,但又觉得端木朝说得有理。

  端木珩现在已经过继到长房,爵位十有八九,不,应该说绝对是会传给他的!那么她的儿子就是一品国公了!

  反正端木宪一把年纪,也没几年好活的了,等他两腿一蹬,还能管得了叫儿子不认父母?

  也就是忍个几年而已。

  见小贺氏想明白了,端木朝也没久留,催促道:“你赶紧收拾东西吧。”

  当小贺氏这边收拾好行李来到驿站门口时,端木宪的车队早就没影了。

  端木朝生怕追不上车队,也不敢再耽搁,立刻吩咐下去:“快!赶紧上路!”

  二房的车队匆匆忙忙地上路了,快马加鞭地一路追赶,终于在下午快申时的时候看到了前方车队的影子。

  “追上了!”

  “二老爷,追上了!前面就是老太爷他们的车队了。”

  一个青衣小厮喜气洋洋地来禀道。

  端木朝从马车一侧的窗口探出头来,伸长脖子往前面张望着,看到前面车队的影子,这才松了口气。

  两边车队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前面出现了几个拦路虎。

  四五个火铳队的将士策马挡在了官道上,阻止二房的车队继续靠近。

  赶车的马夫只能吁地停下了马车,五辆马车和随行的马匹都不得不停在了官道中央。

  端木朝的长随连忙上前,对着当道的火铳队将士赔笑着抱了抱拳,“几位军爷,我们都是端木家的人,因为早上出发时耽误了,才刚刚赶上来……”

  “闲人勿近!”为首的小将根本懒得应付这长随,直接打断了对方,“吾等是奉命保护端木四姑娘,闲杂等人退开!”

  长随的脸色有些僵硬,还想解释:“这位大人,我们二老爷……”是端木四姑娘的二叔父。

  “砰!”

  长随的话再一次被打断了,这一次,是一记震耳的火铳发射声。

  那小将拔出腰侧的火铳,就朝天射了一枪。

  然后,那还冒着缕缕白烟的火铳口就瞄准了长随,浓重的硝烟味随风钻入长随的鼻尖。

  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长随好像哑了似的,再也发不出声音。

  那几个火铳队的将士也没再久留,又转过马首,朝前方的车队追了过去,留下二房的车队停在原处。

  马车里的端木朝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他本来也想开口的,可又怕对方不给自己的面子,连着自己都要当众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