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58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传闻中,太祖皇帝年少家贫,曾被叔伯送去寺庙当和尚,当时主持看到他就赞了那句:“天生圣人,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那位主持没让太祖皇帝剃度,留他在寺庙里带发修行,太祖皇帝正是在寺庙中度过了年少时的艰难岁月……

  端木绯抬眼看着皇后,大义凛然地正色说道:“皇后娘娘,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声名不容一丝瑕疵!切不可让这等轻浮的戏文污了太祖皇帝的英名!”

  端木绯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戏楼,周遭只剩下了她一个人的声音。

  皇后听着,嘴角慢慢翘了起来。

  皇后是聪明人,她当然明白端木绯这是剑走偏锋,意图不过是用一个可以摆在明面上的理由彻底把这出戏给禁了,绝了后患。

  毕竟一旦牵扯到太祖皇帝,又有谁敢犯忌!

  很好,这个法子再好不过,不仅快刀斩乱麻,又可以避免把舞阳牵扯进来!

  想着,皇后看着端木绯的眼神柔和如春水,舞阳没看错人,端木家的这个小丫头确实值得相交!

  舞阳得意地对着皇后眨了下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她的绯妹妹好吧?

  皇后从女儿的这一个眼神里看出了很多,看来女儿也知道哪些流言了……

  皇后心里如针扎般痛,当她的目光看向九华时,就顿时变得冰冷如利箭,不客气地蹙眉训道:

  “九华!如此对太祖皇帝不敬的戏文,你竟赞誉有加?!”

  “你是堂堂县主,自当以身作则,为闺秀之典范,怎么如此轻率鲁莽!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等回府后,你好好抄上十遍《女训》、《女诫》,以后记得谨言慎行才是!”

  “……”

  随着皇后的声声斥责,九华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也不知是气是怒,四周那一道道目光好似针一般扎在她的脸上。

  偏偏,她又不能说什么。

  大盛朝历代皇帝皆敬重建下这大盛江山的太祖皇帝,今上也不例外,每逢祭拜帝陵,今上都要御笔书写祭文,好生将太祖皇帝歌功颂德一番。

  端木绯挑了事后,就默默地坐下了,有些口干地饮了半盅茶,又捻起一块枣泥山药糕悠然自得地吃起来,笑吟吟地看热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她在看热闹,可是楼下的封炎却在看她,眸子里的笑意越来越浓,明眸生辉,映得那张俊美的脸庞泛着一种如玉般的光泽。

  他一手闲适地撑着脸,目光怔怔地看着端木绯。

  他的蓁蓁可真棒!

  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的蓁蓁!

  坐在封炎对面的君然又被他痴迷的样子炫了眼,他故意摇着折扇叹息道:“今天可真热啊!”

  后面的两个公子听到了,不免面面相觑,心道:今天很热吗?不是正在倒春寒吗?!

  这满堂静默之时,一个骄慢高傲的女音骤然自楼梯的方向传来——

  “弟妹,你还真是好大的脾气!”

  一个三十来岁、穿着海棠红宽袖褙子的艳丽妇人款款地走上了通往二楼的楼梯,她挽了堕马髻,髻上簪着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头面,红宝石光华流转,衬得她艳若桃李,华贵逼人。

  正是长庆长公主。

  她不知何时也进了清音台,此刻正提着裙裾,缓缓上楼,浑身释放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

  四周的众人继续静观其变,一部分人暗暗地面面相觑,谁都知道长庆的身后有贺太后为她撑腰,就算是皇后也忌惮三分。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长庆走到了二楼的庑廊上,腰板挺得笔直,身姿优雅,娇艳的脸庞上,眉头紧蹙,毫不掩饰脸上的不悦。

  她的女儿还轮不上皇后来训斥!

  她随意地扫视了一圈,目光停在了端木贵妃明艳的脸庞上。

  “贵妃,本宫以为你为人行事一向有度,如今看来真是本宫高看你了,你连自家人都护不住!”长庆皱了皱眉,目露不悦,透着一丝咄咄逼人的味道。

  她也知道贺太后想把九华嫁给大皇子亲上加亲,也知道贺太后已经私下和贵妃通了气,没想到端木贵妃如此欺软怕硬,九华是她未过门的儿媳,皇后打九华的脸,那就是打贵妃的脸,可是贵妃却是视若无睹,无动于衷!

  她的女儿怎么能给这种女人做儿媳!

  想着,长庆朝下方的大皇子看了一眼,心里有些遗憾:本来她也觉得这个大皇侄俊朗挺拔,文武双,又是皇长子,配的上她的女儿……可惜啊,他偏偏有这么一个目光短浅的母亲!

  端木贵妃只当没看到长庆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心里暗道:她是傻了才会在大庭广众下让皇后没脸!

  皇后可是这后宫之主!

  “母亲!”九华一边委屈地唤着,一边快步走到长庆身旁,如获救星般挽住了她的右臂,想让她为自己做主,然而,她才启唇,目光微凝,忽然注意到长庆的鬓角多了一支金嵌七宝蝴蝶簪。

  九华瞳孔猛缩,她可以肯定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母亲头上还没有这支蝴蝶簪的,那么这蝴蝶簪又是从何处而来?!

  这才短短没两个时辰,母亲又勾搭上谁了?!

  九华原本就因为被皇后训斥而憋了一肚子的火,此刻这蝴蝶簪仿佛火上浇油般让她心口的火苗熊熊燃烧了起来。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愤然一把推开了长庆,然后提着裙裾匆匆下了楼……

  长庆一时错愕,看着女儿的神色似有不对,急忙追了过去。

  “九华!九华……”

  母女俩一前一后地冲出了清音台,把后方那些审视的目光抛在了身后。

  九华沿着前面的青石板小径越跑越快,长庆只能咬牙追上……

  绕过一栋殿宇后,长庆突然觉得右袖口一紧,回头看去,就见她的袖口被一丛迎春花勾住了,只能停下了脚步。

  只是眨眼间九华就跑得不见影了。

  长庆跺了跺脚,正要去扯那被勾住的袖口,就听一个温润的男音随着春风飘入她耳中:“这位夫人,小心衣袖!”

  一个身穿宝蓝色直裰的儒雅青年不疾不徐地自一丛迎春花后走出,伸出左手捏住了长庆的宽袖,轻轻地一绕一解,迎春花的枝条就从衣袖上分离……

  “这不就好了。”青年缓缓地抚了抚衣袖,右臂有些僵硬,对着长庆微微一笑,温润如玉。

  长庆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俊朗斯文的青年,只觉得如沐春风。

  她眼尾一挑,眼波流转,带着一股成熟妇人独有的妩媚风情,柔声道:

  “多谢公子出手相助!”

第158章 般配

  长庆和九华母女俩虽然已经离去,但是清音台里原本热闹的气氛早已不复存在,周遭的空气显得宁静而诡异。

  戏楼里,上上下下的宾客们皆是沉默,端详着皇后的神色,不敢出声。

  “母后,”一片寂静中,舞阳落落大方地出声道,“不如就先唱一出《木兰从军》怎么样?欢喜又热闹!”

  皇后随手就合上了那烫金的戏折子,含笑应道:“好,就先唱《木兰从军》的前三折好了。”

  皇后说着就把戏折子递给了端木贵妃。

  端木贵妃随意地翻了翻,就顺口点了《穆桂英挂帅》的第一折 ,之后戏折子就传到了倾月、涵星等几位公主的手中。

  随着公主们的欢声笑语,气氛渐渐又活跃了起来,冲散了之前的沉寂与尴尬。

  四周不少命妇皆是暗暗地打量着舞阳,眸底不由露出几分赞叹。

  平日里他们只是觉得这位大公主矜贵中带着一分高傲,可是如今看来,倒是磊落大方,胸大乃容。

  连那着秋香色褙子的丰腴妇人也是暗自惊讶:看着舞阳心无芥蒂的样子,然没有一丝羞窘之色,难道说,那些个流言都是子虚乌有?!

  倘若真是如此,舞阳小小年纪,遇到这种涉及自身闺誉的腌臜事,居然丝毫没有被影响,一派荣辱不惊,从容大方。

  真是颇有几分皇家女儿雍容大气的气度!

  想着,妇人心中又难免有一丝后悔,可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她总不能再改口说儿子的伤又突然好了吧?

  众人心思各异,很快,戏台上的锣鼓就敲响了,英气勃勃的花木兰粉墨登场。

  端木绯一边看戏,一边笑吟吟地吃着各色点心,白馥馥的杏仁糕、金灿灿的炸香油果子、黄橙橙的桔子、绿油油的艾米果、红沉沉的红豆糕……还有那银绿青翠、沁香怡人的碧螺春,让人食指大动。

  端木绯和舞阳不仅在食物上的口味相近,看戏也是一样,二人都喜欢热闹的戏段子,不耐烦那些悲春伤秋、无病呻吟的戏,戏台上唱的《木兰从军》看得端木绯很是愉快,手里的桔子一瓣接着一瓣地送入口中。

  封炎看她吃得欢,忍不住也拿起一个桔子一点点地剥了起来,又仔细地去了那丝丝缕缕的桔络……

  然而,这剥好的桔子却不能给蓁蓁送去……

  封炎撇了撇薄唇,眸光一闪。

  皇帝既然已经开始考虑起舞阳和大皇子的婚事,那么想必也会惦记起他的亲事,他不能让蓁蓁太过惹眼。

  封炎只能愤愤然地把桔子对半掰开,随着端木绯的节奏,慢悠悠地吃起桔子来,一瓣接着一瓣……

  不仅是封炎在看端木绯,端木贵妃也在暗暗地打量着端木绯,纤纤红酥手慢悠悠地扇着手里的团扇,眸光烁烁。

  从前母亲贺氏总说长房的四丫头是个傻子,可是照她这段时日看来,端木绯这丫头明明就有颗七窍玲珑心,也不知道是母亲看走了眼,还是母亲心里对宁氏和长兄端木朗始终有根刺,恨屋及屋……

  端木贵妃想着,心里有一分唏嘘:母亲啊,什么都好,就是一直对父亲的原配宁氏耿耿于怀。

  思绪间,那边传来涵星清脆的笑语声伴着鼓掌声:“好,翻得好!绯表妹,你看,这花木兰演得英气勃发……”

  端木贵妃不禁朝女儿望了过去,目光温和。

  她的女儿是堂堂大盛公主,她的掌上明珠,自是金尊玉贵。

  涵星自小就娇纵,从前和端木绮交好的时候,性子更加娇蛮,如今和端木绯走得近了,耳濡目染,看着倒是变得懂事了些,娇柔中多了一分贴心。

  昨晚皇帝来钟粹宫时,涵星还体贴地给皇帝捶肩,逗得龙心大悦,赞她教女有方。

  这几天,皇帝几乎天天来她的钟粹宫,为的不是别的,正是端木绯特意给她送来的碧芳酒。这碧芳酒委实是妙,不仅香醇可口,而且益气去乏,让皇帝赞不绝口。

  虽然端木贵妃有儿女傍身,早已不在意是否有帝宠了,但是皇帝的恩宠对于她的一双儿女以及端木家而言,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端木贵妃嘴角微翘,手指漫不经心地摩挲中手里的团扇。

  戏台上的那些戏子可不知道这戏楼中芸芸众生的心思,一折接着一折地唱着,在那热热闹闹的敲锣打鼓中,四周不时地响起宾客的叫好声与鼓掌声。

  唱了四五折喧闹的武戏后,气氛一转,清新怡然,两个浓妆艳抹的戏子款款地登上了戏台,就唱起了《女驸马》。

  这一折正好是那女驸马金榜题名中了探花郎,在进士杏园初宴中,女驸马与另一个少年进士被皇帝指名为探花使,前往园中采折名花,正好与公主偶遇。

  待一幕落下后,皇后便笑着抚掌赞道:“是谁点的这出戏,真是应景得很!”

  可不就是!

  今日是迎春宴,马上春闱又近,这一折确实应景得很。

  端木绯赶忙咽下嘴巴里的桔子,站起身来福了福,应道:“皇后娘娘,是臣女点的戏。”

  皇后含笑看着端木绯,随手摘下左腕上一个赤金缠丝明珠猫眼石的镯子,道:“这出戏点得好!”说着,她就把那镯子赏给了端木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