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234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端木宪以一敌十,慷慨激昂地据理力争,却是不慌不忙,显然早就胸有成竹。

  当他说得口干舌燥时,干脆就道:“皇上,若是于大人、张大人、彭大人等几位大人觉得臣之法不妥,想必是有更好的办法可以为南怀一战筹银子、筹军粮,臣愿洗耳恭听!”

  这个端木宪,简直就是无赖!那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差点没骂出来,却是一片默然,鸦雀无声。

  早朝在一片火药味中结束了,皇帝终究没有立刻定下改革盐制的事,直接散了朝。

  众臣各自出宫,而端木宪却被皇帝单独召到了御书房,两个时辰后才出来。

  端木宪离开后,御书房里就只剩下了皇帝和岑隐,四周一片静谧,唯有庭院里的风声与鸟雀声间或着响起。

  “阿隐,你怎么看?”皇帝看着窗外摇曳的枝叶问道。

  立于一旁的岑隐勾唇一笑,阴柔温和的声音带着一种镇定人心的力量,“皇上,臣以为首辅倒是个用心办差的。”

  皇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叹息道:“端木宪不仅用心,而且是个能办事的!”

  大盛与南怀开战,北燕又意向不明,因为去岁灾害不断,如今国库空虚,可是那些个御使们只会翻来覆去地请旨让他缩减用度,还是端木宪在尽心尽力地设法开源增收。

  要是这朝堂上多些如端木宪这般的能吏,何至于国库空虚,何至于有南怀、北燕之危!

  “都是皇上慧眼识英雄。”岑隐含笑道。

  皇帝听着龙心大悦,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觉得端木宪这个首辅,自己没有任命错!

  外面的风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一只七彩雀鸟停在了窗外的一朵残花旁,以鸟喙轻轻啄着花瓣。

  皇帝怔怔地盯着那朵残花,忽然话锋一转,问道:“阿隐,那温无宸最近如何?”

  岑隐微微勾唇,作揖回道:“温无宸近来与一帮文人雅士在京中各处赏牡丹,说是要寻出一株牡丹花王,为其题诗作画。听说不少花农闻风而至,把花都送至了公主府……”

  皇帝原本紧抿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悠闲地靠在了后方的椅背上,唏嘘道:“温无宸也算是天纵之才,只可惜,不知变通,不识时务……”

  岑隐稍稍俯首,没有说话,那浓密的眼睫下,眸光清冷如水。

  皇帝幽幽叹了口气,又道:“阿隐,你继续盯着温无宸和安平……”说着,皇帝又皱了皱眉,“安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边和封预之不合,一边又留着温无宸住在她的府邸里,也不顾顾皇家颜面,不想想外面都在传什么风言风语……还有九华,昨天还跑过来求朕,非要嫁给那个残废的举子!”

  皇帝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沉声道:“这一个两个,都不让朕省心!”

  岑隐微微一笑,随口又道:“那皇上不如成了县主就是。”

  皇帝转着玉扳指的手停了下来,面露沉吟之色。

  岑隐接着道:“皇上,之前传出母女争夫的流言,后来长庆长公主又去了皇觉寺祈福,百姓已是私议纷纷,如今由皇上作主给县主和那罗举人赐了婚,一方面可以打消了那些猜测,另一方面也能绝了长公主的‘心思’。”

  皇帝皱了皱眉,沉吟地摸了摸下巴。

  知姐莫若弟,长庆的个性素来是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现在她对罗其昉还在兴头上,恐怕不会轻易放手,再这么下去,只会闹出更大的麻烦。

  要绝了她的心,也只有让罗其昉成为她的女婿,想必她总不会真的与女儿去争女婿了吧?!

  须臾,皇帝终于点了点头,算是允了九华和罗其昉的婚事。

  说起九华,皇帝便又想到了封炎,眸色微深,缓缓道:“九华都赐婚了,以封炎的年纪,也该成婚了……”

  皇帝眯了眯眼,暗自琢磨着:到底该给封炎赐一门怎样的婚事呢……

  岑隐定定地看着皇帝,鸦青长睫半阖,在眼窝处映下一片暗影,微微启唇。

第199章 查封

  静了片刻,岑隐不紧不慢地又道:“皇上,安平长公主如今不过是被拔了牙的老虎,皇上大可以用封炎的婚事与她交易。”

  又是一阵风倏然吹起,惊得那枝头的雀鸟振翅而飞,枝叶摇曳间,那枝头的残花缓缓落下。

  皇帝目光幽深地看着那随风飞舞的残花,没有说话。

  先帝在世时,特别疼爱安平,给予了她连他们几位龙子都没有的尊荣,还把一支皇家隐卫交到了安平的手里。

  这么多年来,这支隐卫的存在一直是皇帝的一个心病。

  “皇上,安平长公主没了隐卫,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公主……”岑隐语气淡淡地说道,云淡风轻。

  那朵大红色的残花在风中打着转儿,慢慢地落了下去,飘下窗槛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皇帝看着那空荡荡的窗口,眸子变得更为幽邃了,若有所思地看向岑隐说道:“没了隐卫……封炎不管娶了谁,也没用!”

  岑隐只是浅浅地一笑,没有再说话。

  皇帝不知何时又习惯地转起了他的玉扳指,嘴里喃喃道:“阿隐,你说得对……朕要好好想想!”

  温无宸也好,安平也罢,不过是那枝头的一朵残花,摇摇欲坠,随便一阵风就可以将之吹落,萤火之光怎能与星月争辉!他是天下至尊,谁能撼动他的地位!

  岑隐轻轻地应了一声,那红艳的薄唇在皇帝看不到的角度微翘,勾出一个魅惑的弧度。

  “阿隐,九华的婚事,你拟好了旨,就派人去公主府传旨吧。”这件事早点了结也好。

  皇帝随意地挥了挥手,把岑隐给打发了,有些心不在焉,大部分的心思还沉浸在封炎的婚事以及岑隐刚才的那席话中。

  “是,皇上,”

  岑隐行了礼后,就退出了御书房,径直地回了养心殿。

  对岑隐而言,九华的赐婚也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随便选了个手下的太监拟好了圣旨,略略过目后,就在圣旨上盖了御印,然后又点了一个人去长庆长公主府宣旨。

  不过短短一炷香功夫,这件事就算了结了。

  之后,岑隐就出宫去了东厂,这时才未初,阳光正是最灿烂炙热的时候,照得他那身血色的麒麟服越发夺目,无人敢直视。

  “参见督主,小的今天听到一些流言……”

  叶千户恭恭敬敬地对着书案后的岑隐行了礼,躬身俯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说吧。”岑隐捧起了茶盅,修长洁白的手指衬着那青花瓷茶盅,仿佛羊脂白玉雕成的节节玉竹般,优雅精致。

  叶千户这才接着禀道:“今日,城南的一家布庄里,有一些关于端木首辅家的流言……”

  东厂的情报网遍布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一旦这京中出现了什么流言的苗头,东厂的人未必是第一个知道,却至少是前十人。

  今儿这流言也是因为事关新上任的首辅家,所以这个千户才特意谨慎地过来禀报岑隐。

  “哦?”岑隐漫不经心地勾唇,长翘的眼睫微扇,把茶盅凑到了红润的唇缘。

  “有人说,端木首辅家的大姑娘在京城开了一家绣庄,常借着去绣庄的机会去私会一位年轻公子……”叶千户恭声禀道。

  岑隐手中才捧到唇畔的茶盅又缓缓地放回了书案上,似笑非笑地勾唇,“有趣。”

  岑隐那阴柔的声音如常无异,可是那双魅惑的眸子里却是冰冷如万年寒冰,令人只是这么看着就觉得如坠冰窖。

  叶千户咽了咽口水,头伏得更低了,一口气把事情禀完:“据说,曾有人在街上看到那位端木大姑娘和一位公子拉拉扯扯,举止十分亲昵,还交换了帕子作为信物。”

  话落之后,书房里一片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本座不想听到任何地方以及任何人再提这件事!”岑隐缓缓地说道,“还有,去查查这流言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说着,岑隐那红艳似血的嘴唇翘得更高了,那叶千户飞快地瞥了他一眼后,吓得心惊肉跳,急忙又俯首,完不敢直视岑隐的眼眸。

  “是,督主。”叶千户赶紧领命退了下去。

  直到退出了院子,叶千户方才松了一口气,以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千户,不知道督主……”候在院子里口的一个东厂番子点头哈腰地迎了上来,以询问的眼神看着叶千户。

  叶千户轻飘飘地斜了他一眼,直接问道:“王征,你可知那个流言是从何处流出来的?”

  “知道知道!”那叫王征的东厂番子顿时喜笑颜开,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自己这件差事办对了,连连点头,“城南的锦绣布庄!……千户,那小的这就去叫兄弟们。”

  东厂办事雷厉风行,没一刻钟,十几个东厂番子就在那叶千户的带领下往城南去了,马蹄雷动,声势赫赫。

  城南的锦绣布庄里,人来人往,不时有进铺子来挑选料子的客人,可谓门庭若市。

  “攸哥儿啊,你看这是油绿,这是青葱,这是葱青……那是青翠。这油绿色和葱青色的料子,这两年已经过时了……”辛氏指着柜台上的几卷料子,对着身旁的李廷攸滔滔不绝地说着,兴致勃勃。

  一旁的伙计看着这对奇怪的母子俩,脸上虽然还是笑容满面,心里却有些无语,买料子就买料子,这位夫人跟自己儿子说这些干嘛?!……总不至于是同行吧?!

  “青葱,葱青……这两个颜色不是差不多吗?”李廷攸已经被辛氏念叨得头昏眼花,脑子里被强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词,什么“刻丝”,什么“织锦”,什么“刺绣”……

  在他看来,还不都是料子,只要颜色和图案看着好看,能做衣裳能穿不就行了吗?!

  “什么差不多,根本不一样!”辛氏皱了皱眉,有些奇怪地看着李廷攸。

  她也是听说儿子去岁给他两位表妹送了一堆过时料子,才特意带着端木纭和端木绯一起来挑料子,一方面是想要挽回弥补一番,另一方面也是顺便给儿子上一堂课,免得他重蹈覆辙。

  她一向觉得她这个儿子挺聪明挺机灵的啊,怎么一说到料子,好说歹说就说不听呢?

  难道……攸哥儿不会区别颜色?!

  她以前也曾听过有的人不分红色和绿色……

  想着,辛氏又随意地指着两卷料子问道:“攸哥儿,你觉得这哪卷是绿色,那卷是红色?”

  李廷攸眼角抽了一下,这要不是他亲娘,他立刻就甩袖走人。

  端木绯在一旁看着暗暗地捂嘴闷笑,肩膀抖动不已。二舅母真是太有趣了!

  “攸哥儿,”见李廷攸不说话,辛氏又换了一种方式问,“或者你觉得两匹料子哪匹更好看?”

  李廷攸知道他娘的个性没那么容易放弃,只好随手指了指其中那卷红色的料子,意思是这个更好看。

  端木绯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她侧过了小脸,肩膀抖动得更厉害了。

  “……”辛氏无语地扶额,这品红色料子上的蝙蝠纹早就过时了,刚刚她还跟他说过的。哎,看来她这儿子在料子上的眼光是没救了。

  还是她自己来给两个外甥女选几匹好料子吧。

  辛氏环视了四周半圈,目光很快就定在了一块茜色的蝶戏牡丹花刻丝料子上,眼睛一亮,走上前去,眼角的余光正好瞟到布庄的掌柜正和一个圆润的中年妇人说着悄悄话,交谈声隐约地飘了过来:

  “这首辅家的大姑娘竟然与一个年轻公子私相授受?!这也太不检点了吧!”

  “这些个高门大户一个个光鲜亮丽,其实都是藏污纳垢……”

  “也是,否则一个堂堂首辅家的姑娘,学学琴棋书画就好了,何必开什么铺子呢!这都是为了私会男子吧……”

  “……”

  首辅家的大姑娘,那岂不是说的纭姐儿?!辛氏一下子收住了脚步,眉宇紧锁,这些人胆敢造谣坏纭姐儿的名声,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远处的端木绯也听到了什么,闻声朝那掌柜的方向望去。

  “掌柜的……”

  辛氏才开口,正要呵斥一番,就听铺子外传来了一片喧哗声,街上的那些路人忽然骚动起来,乱成了一锅粥,此起彼伏地惊叫着:“东厂来了!东厂来了!”那些路人都是闻东厂而色变,吓得纷纷躲到了路边。

  随着那惊恐的喊叫声,外面响起了一阵激昂凌乱的马蹄声,如雷响的马蹄声渐近,很快就见十几匹马停在了布庄外,马上的那些骑士一律穿褐衣、戴尖帽,正是东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