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325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端木绯和端木纭交换了一个眼神,姐妹俩皆是“噗嗤”地笑了出来,于是小八哥更受伤了。

  为了弥补小八哥受伤的心灵,涵星急忙把带来的鸟食都上贡给了它。

  第二日,端木纭又给它缝了一个绣有竹叶的小套子,把它的右翅膀罩了起来,然而小八哥不为所动,琥珀色的眼睛还更忧郁了。

  第三日,端木绯特意趁着夜深人静带它去遛弯,可是它扒着篮子就是不肯出门。

  第四日,它直接把竹篾翻了过来,躲在了里面,一副“我想静静、别打扰我”的模样。

  第五日,也就是十一月初六,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端木宪作为首辅还要伴圣驾回宫,端木绯和端木纭姐妹俩就坐着端木府的马车回了府,然后去永禧堂向贺氏请安。

  贺氏的态度冷冷淡淡的,只随意应付了两人几句,又问了一下猎宫的情形,就让她们俩退下了。

  端木纭和端木绯一走,东次间里就只剩下了贺氏和游嬷嬷主仆俩,屋子里一下子空荡寂静了不少。

  贺氏嘲讽地朝门帘的方向望了一眼,淡淡道:“别以为我不知道,老太爷这一次让大的那个去秋猎是想着给她挑婿呢!哼,一个丧妇长女,杨家的亲事瞧不上,耿家的亲事也瞧不上,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世家名门闺秀了,人人都抢着!”

  贺氏一下接着一下地拨着茶盖,“反正我是不会管了,我倒要看看老太爷能给她挑个怎么样的‘好人家’。”

  可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太夫人。”游嬷嬷心里也有几分无奈,好声好气地劝道,“您何必为了那两个迟早要嫁出去的丫头与老太爷闹得太生份了。不值当的。”无论如何,这府里都是由老太爷当家做主,太夫人又何必与老太爷赌气呢。

  “……”贺氏有些意兴阑珊地放下了茶盅,抬手示意游嬷嬷噤声,沉声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长房那个小的自从出孝后,就上蹿下跳地在家里家外挑事,不仅闹得家宅不宁,在外头也不知道惹了多少麻烦……偏生老太爷宠着!”

  贺氏和端木宪是几十年夫妻,现在连他们的孙子都快娶媳妇了,可是临老端木宪却被长房的小丫头几句花言巧语哄得好像是着了魔似的,把那臭丫头的话奉作金科玉律,让她每每想到就觉得心里膈应得慌。

  “太夫人……”

  游嬷嬷还想再劝,这时,一个青衣丫鬟打帘进来了,恭敬地屈膝禀道:“太夫人,贺家表姑娘来了。”

  一听说贺令依来了,贺氏的心情登时就阴转晴,保养得体的脸庞上也有了笑意,对着身旁的游嬷嬷叹道:“我瞧着依姐儿就很好,和珩哥儿非常般配,又是亲上加亲。我还是得趁热打铁早早给他们俩定下亲事才好。”

  游嬷嬷就在凑趣地笑道:“今年定下,走完三书六礼,明年也就能成婚了,想来这后年就能给太夫人抱个重孙子,以后家里可就是四代同堂了!”

  儿女双,四代同堂,自己可不就是个有福的!想着,贺氏的心情大好,之前因为端木纭和端木绯心生的那一点郁结一扫而空。

  贺氏心情大好,这永禧堂上下的日子也好过一些,下人们皆是暗暗地舒了一口气,对于贺令依这位表姑娘也愈发恭敬了。

  相反,端木宪却有些烦恼,为的也是长孙的婚事。

  在于端木宪,他是非常不愿意自家再娶一个贺氏女进门,然而贺氏却有万般的理由,吵得他头痛,他再是反对,贺氏就以是不是看不起贺家为由胡搅蛮缠。

  这要不是还顾忌贺太后,端木宪差点就要应下那句他就是看不上贺家……最后他也只能以端木珩正在准备明年的乡试不能分心为由,暂时压下了。

  幸好,端木珩是男孩,晚两年成亲也没事,但是已经及笄的端木纭却是拖不得了。

  “纭姐儿。”端木宪特意把端木纭叫来了外书房,一副准备长谈一番的架势,“我本不该与你一个小姑娘家家说你的婚事,不过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我就与你直说了。”

  “你的婚事我是不放心交给你祖母和二婶母的,所以,我想听听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端木宪唯恐端木纭小姑娘家家会害臊,就又补充了一句:“有什么话,你放心与祖父说就是,这里没有外人。”

  端木宪已经特意把丫鬟什么的都遣出了书房,此刻书房里只有他们祖孙俩。

  对此,端木纭早有打算,因此祖父一问,她就毫不犹豫地直言道:“祖父,我想等妹妹出嫁后再考虑我的婚事。”端木纭神态自然,不见一丝扭捏。

  饶是端木宪自认见惯了大风大浪,也没想到端木纭会说出这番话来,傻眼了。

  端木纭心里也知祖父这一趟让她随妹妹一起去猎宫的意图,但是她确实没想过这么早成亲,要是她嫁出去了,总不能留妹妹一个人在府里吧,她不放心;可要是带着妹妹一起嫁,估计无论是端木家还是男方都不会答应的。

  所以,权衡之下,她还是暂时不嫁比较好。

  端木宪在短暂的惊愕后,就回过神来。他一向知道端木纭疼爱端木绯,却没想到竟然到了一种近乎走火入魔的固执。

  “纭姐儿,”端木宪苦口婆心地劝道,“哪怕今年定下婚事,等三书六礼什么的都走完,你应该也要后年才能成亲了,到那时,你已经快十七岁了。女孩子家芳华短暂,这要是再拖,就更不好找人家了。”

  屋子里静了一瞬,端木纭惊讶地眨了眨眼,急切地问道:“祖父,准备婚期要这么久?”

  端木宪听她这么一问,以为她还是紧张自己的婚事的,为了哄她改变主意,就严肃地点了点头:“是啊。纭姐儿。”

  端木纭眯了眯眼,在脑子里估算了一下时间,又问:“祖父,那准备嫁妆又要多久?”

  “至少也要两年。”端木宪正色道。

  这个时间他也确实是往短里说了,很多名门世家都在女儿出生后,就开始一点点地为姑娘家攒嫁妆,等攒上十来年,也就备得七七八八了。

  想着,端木宪有些愧疚地说道:“纭姐儿,以前是祖父疏忽了,不过还来得及,等走三书六礼时,祖父会赶紧为你置办嫁妆的。你是我们端木家的嫡长女,一切都不会比别人差的。”端木宪好声好气地安抚着端木纭。

  端木纭却是有一半心思已经跑远了,飞快地心算着,然后蹙眉道:“祖父,蓁蓁今年已经十一岁了,若是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要两三年的话,那届时蓁蓁就该十四岁了,怕是来不及了。”她有些懊恼地自责道,“是我粗心大意了,总以为蓁蓁还小,不着急……我应该早早为蓁蓁备嫁妆的。”

  端木宪也被端木纭的这几句话转移了注意力,跟着她一起默默心算,是啊,备嫁妆要两年多,然后一家家的相看总要费上半年到一年吧,再走三书六礼……他越算越觉得时间有些紧。

  端木宪心里觉得自己这祖父太不尽责了,不但长孙女的嫁妆忘了,连小孙女的也差点忘了。

  祖孙俩一下子都忘了他们本该讨论的问题,转而商量起端木绯的嫁妆来。

  “家里应该还有你几个姑母的嫁妆单子,我去找你们祖母要来……虽然都过了十几年了,想来要备的东西应该也差不多。”端木宪其实也不太懂,以前几个女儿的嫁妆都是由贺氏准备的,他最多也就是看过一眼准备好的嫁妆单子,而孙女们还一个都没出嫁,“这田地、铺子、庄子、银票等等的,肯定少不了。”

  端木纭点了点头:“祖父说得是,我得赶紧去找起来才行。有的东西可以临时买,但是这合适的田地庄子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置办好的。”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卖,这要是事到临头才去买田地,说不准连像样的良田都买不到。

  想着,端木纭心中的危机感更浓了,“对了,祖父,还有首饰、字画、香料、家具、衣裳等等,有一些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都必须得提前置办才好!”

  两个人对于嫁妆都是一知半解,所以都是想到什么,先由端木纭一一记下来,她越写越觉得要备东西可真不少,什么琴棋用具、绸缎料子、被铺枕头、碟碗瓢盆等等,这嫁人就等于要去别人家过日子,不把家当都搬过去那可怎么行!

  说得愈多,端木宪和端木纭就愈觉得着急,觉得肩头沉甸甸的。

  祖孙俩没一会儿就写了满满的一张单子,端木纭放下笔,又说道:“祖父,从府里的账册看,嫡女的嫁妆是由公中出两千两。我若想给妹妹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这两千两是远远不够的。”

  “纭姐儿,你说的是。”端木宪捋了捋胡须,深以为然。

  十几年前,他的几个女儿们出嫁时,他才任户部侍郎,彼时家底终究是太薄,所以,嫁妆就定得少了些。

  那之后,府里十几年没有姑娘出嫁,也就一直也没改。

  端木宪正想跟端木纭说自己会再补贴一些时,就听端木纭继续说道:“祖父,我想请祖父做主,把母亲的嫁妆交还给我和蓁蓁。我打算着先好好整整母亲的嫁妆,给妹妹添妆。”

  “你们母亲的嫁妆是该交还给你们姐妹了。”端木宪理所当然地附和道。

  端木纭这一年多打理着府中的内务,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出过乱子,由她来打理嫁妆肯定也没事,而且,长媳李氏的嫁妆本就该留给她的一双女儿。

  有端木宪这句话,端木纭也就放心了,心里盘算着要把母亲留下的嫁妆都给妹妹,妹妹的嫁妆厚,以后在夫家才能直起腰来,也不会为那些柴米油盐的事所烦扰。

  想着,她忍不住又掐算起来,觉得时间真不多了,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祖父,我还有事,就先告退了。”端木纭告辞后就匆匆回去了。

  端木宪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思绪还沉浸在端木绯的婚事上,这李氏的嫁妆自然是要两个姑娘平分的,还是少了点……除了公中支出外,自己再额外补贴一万两好了。

  几个孙女如今都大起来,一个个都要谈婚论嫁了,这公中定例要不要改改自己也得和贺氏商量一下了。

第256章 挪用

  端木宪独自留在书房里,四周静悄悄的,窗外种了几株腊梅,已经悄然绽放,寒风吹过时,梅树随风婆娑起舞,沙沙作响,那枝头嫩黄的腊梅微微颤动着,如蝶似纱。 等端木宪回过神来,屋子里早就没了端木纭的身影。

  他微微蹙眉,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对了,是端木纭的婚事。

  哎!

  端木宪长叹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觉得这长孙和长孙女的婚事真是比朝堂上的政事还要让人头疼,让人发愁。

  既然答应了端木纭,当天端木宪就当着家人的面提了李氏那些嫁妆的事,直接让贺氏尽快归整归整,以后就交给端木纭打理。

  贺氏感觉仿若耳边打了个晴天霹雳般,震慑当场,觉得端木宪这是要从她的心口剜肉。

  她暗暗咬牙,可是脸上却不能露出分毫,叹道:“我去年给了纭姐儿一家铺子和一个庄子练练手,想着让她一步步地接手她娘的嫁妆,这一年多来,纭姐儿也确实管得不错。不过,纭姐儿如今还管着府里的中馈,又是马上要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该留点时间给自己绣绣嫁妆才是。她一个人一双手,哪里忙得过来……”贺氏努力找借口搪塞。

  端木宪听着眉头蹙了起来,如何不知道贺氏在推搪,冷声打断了贺氏道:“纭姐儿忙,这不是还有四丫头吗?儿媳的嫁妆本就是两个孙女的,这么多年,也就是两个丫头不在京城,回京后又一直守孝的缘故,才让你代为管着而已。”

  端木宪的声音并不特别响亮,却是字字掷地有声,如擂鼓般回荡在屋子里。

  各房的众人皆是噤声,暗暗地面面相觑,神色各异,对于庶出的四房、五房而言,也不过是看好戏罢了。长房李氏这份嫁妆再厚,都与他们无关,反正无论在谁手里,他们都得不到什么好处。

  贺氏觉得端木宪的话以及众人的一道道目光就像是好几下巴掌直接甩在了她脸上,她脸上火辣辣的,却只能强撑着道:“老太爷,我也是一片好意。老大媳妇留下的嫁妆里有不少铺子、庄子,那些个掌柜、管事个个都是人精,绯姐儿这才十一岁,年纪小,脸皮薄,我就怕那些人倚老卖老,欺了她。”

  “老太爷,您也说我这是代为保管,这做好了,没人说,事情要是办砸了,我不仅对两个孙女没法交代,还要给李家赔罪。这十几年来,没个功劳,总也有个苦劳吧!”

  贺氏振振有词地说着,言辞间还颇有几分委屈。

  不过,这在场的众人也不是傻子,表情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李氏的嫁妆丰厚,那是众所周知的,贺氏越是不肯松手,那就代表着这其中牵涉到的利益怕是不小。

  端木绯慢悠悠地饮着茶,眼角的余光却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贺氏,从贺氏看似义正言辞其实外强中干的态度,她就能猜到,李氏的嫁妆怕是被挪用了不少。

  不过,现在有端木宪出面,她和端木纭也就都不说话。

  端木宪这两年对这个老妻是越来越失望了,他心里是心如明镜,也不想如同泼妇对骂般纠缠不休,以强硬的口吻说道:“既然早晚都要给,那不如趁早。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也扯不到你头上。想来两个丫头会念着你这祖母这些年的苦劳。”

  贺氏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一阵紫,她知道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她要是还不应下,老太爷怕是要生疑了,只能咬牙道:“老太爷说得是。不过这嫁妆的年限终究长了,总要给我一些时间来理理账……”她意图拖延一下时间。

  这点退让端木宪早有准备,毫不犹豫地拍板道:“年底正是关账理账的时候,那就在年前交接,正正好。”

  贺氏本来是想拖延到明年的,可是话被端木宪轻描淡写地堵上了,只能僵声应下了。

  端木纭和端木绯飞快地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时间是她们俩能够接受的,也就没争。 定省时的一场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很快,各房的人就一一告辞了,永禧堂里又变得空荡荡的。

  端木宪也已经走了,贺氏一人还坐在罗汉床上,慢慢地捻动着手里的佛珠,表面平静,却是心乱如麻:早些年,端木宪只是一个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府里各种应酬、人际往来,这么多人的日常花用,儿女成亲嫁妆聘礼,还有孙辈们穿用读书家学,都要花银子,李氏的嫁妆就在手边,顺手用也就用了,哪来这么多考虑。

  现在……

  “游嬷嬷,”贺氏手中的佛珠停了下来,沉声吩咐道,“你去和二夫人一起整理一下李氏留下的嫁妆……”

  “是,太夫人。”游嬷嬷屈膝领命,退下了。

  这十多年的账册要整理起来可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游嬷嬷接下来几乎是在琼华院里住了下来,忙得昏天黑地,足足理了五天,才算勉强把账册理清楚了。

  十二月十二日,贺氏的永禧堂里堆满了小贺氏和游嬷嬷特意带来的那些账册。

  贺氏翻了翻他们整理过的账册,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带这屋子里的气氛都冷了下来。

  她没想到李氏的嫁妆竟然只留下了五成左右。

  “宛容,怎么只剩下这么点?!”贺氏眉宇紧锁地看向了小贺氏,沉声问道。

  她原本估计着,除去这些年铺子和田庄的收益,拿来花用了以外,原来的嫁妆至少还该留下七八成。

  “母亲,”小贺氏挺直腰板,言辞凿凿地解释道,“前些年,皇帝的万寿节、太后与皇后的千秋节,以及年年的贺礼,一些古董摆件挪了近一半。还有之前柳首辅的六十大寿、宝亲王府的喜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送礼!”

  小贺氏一边说,一边捏着手里的帕子,眸中闪过一抹心虚,只是一闪而逝。

  贺氏慢慢地转着手里的紫檀木佛珠,沉默不语,那张保养得当的脸庞上看不出喜怒。

  小贺氏仔细察言观色,见贺氏并无发怒,就正色又道:“母亲,当年贵妃娘娘出嫁是嫁入皇家的,所以,嫁妆上非常丰厚,可是当年家里没有银子,也只好从大嫂的嫁妆里借了些……皇上登基后,贵妃娘娘在宫里各处要打点,处处要用银子……也给娘娘暗中补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