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41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这天傍晚,太阳落下了大半,屋里屋外一片昏黄,游嬷嬷突然来了湛清院。

  “大姑娘,四姑娘,下午太夫人给祥云巷那边下了帖子,刚才得了那边的回复,李三少爷说马上要武科会试了,他这几天要养精蓄锐,只能婉拒太夫人的好意了。”

  端木纭应了一声,客套地寒暄了一句:“烦扰游嬷嬷了。”

  游嬷嬷办完了差事,就立刻告辞了。

  端木绯半垂眼帘,若有所思地看着裙缘露出的一对彩蝶绣花鞋头,耳边传来端木纭爽利的声音:“攸表哥待在祥云巷静心备考也好……”

  尚书府内毕竟人多嘴杂,李廷攸要是住进来,难免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应酬,还不如在祥云巷清净点。

  “姐姐说得是。”端木绯闪着亮闪闪的眼睛,附和道,“这个时候,搬来搬去劳心劳力,攸表哥还不如多点时间好好养精蓄锐。”

  端木绯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心里却是觉得李廷攸的行事有些不对劲。

  端木家和李家相隔千里,多年不曾往来,哪怕李家心里再不待见端木家,贺氏作为长辈都已经亲自下了帖子,李廷攸身为晚辈就算不小住,怎么也得来一趟给端木宪和贺氏请个安才对。

  若是两家真已到了撕破脸的地步,李廷攸也不会特意派人给她们姐妹送礼……

  难道说,李廷攸那边出了什么事?

  端木绯眸光微凝,叹息:只可惜,自己手上无人可用,还是得尽快调教些人出来才行。

  “姐姐,上次求的平安符晚些让李嬷嬷送去吧……”

  姐妹俩正说着话,张嬷嬷进来了,亲自给两位姑娘捧来了金丝蜜枣羹。

  看着她俩有商有量的样子,张嬷嬷不由露出欣慰之色,心里唏嘘地暗道:许是老天爷保佑,两位姑娘是否极泰来了,自杨合庄的那一劫后,四姑娘就像是开了心窍一般……以后两位姑娘互相帮扶着,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老爷夫人泉下有知,也能安息了。

  想着,张嬷嬷眼眶一酸,心中一阵起伏。她深吸一口气,若无其事地笑道:“大姑娘,四姑娘,快吃点金丝蜜枣羹吧。”

  金丝蜜枣羹以金丝琥珀蜜枣小火熬煮而成,那颗颗琥珀般的蜜枣炖得酥软,汤水中金丝缕缕,香甜透心。

  端木绯忍不住吃了大半碗甜蜜蜜的金丝蜜枣羹,然后笑吟吟地随口问道:“张嬷嬷,那几个新来的丫鬟教好了没?”

第76章 丫鬟(二更)

  “教了三个多月,大致的规矩已经教了,不过还是差了点……”张嬷嬷说着眉头微蹙。

  这些刚从外头采买来的丫鬟虽然是把表面的规矩、礼节都学了,也大致知道府中各房的情况,却还浅显得很,恐怕没半年一年上不了台面,是以,府中姑娘们身边服侍的丫鬟多是家生子,那些个外头采买的小丫头多是暂时先做着洒扫之类的粗使。

  端木绯微微一笑,知道张嬷嬷在想些什么,不在意地说道:“张嬷嬷,先把人带来瞧瞧吧。”

  端木纭含笑地听着,心道:妹妹身边只有一个绿萝一个人也确实太少了,好歹先挑两个出来帮把手。

  张嬷嬷恭声应诺,不一会儿,就把新采买的十几个丫鬟带来了。

  过了三个月多月,这些小姑娘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被剃光的头发长了出来,梳成了两个简单的双丫髻,发髻上只缠了些青色丝带,身上穿着一式一样的石青色素面褙子,看来都是清秀可人。

  不止是打扮,她们的模样和气质也随之改变了,三月中旬刚到府里的时候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现在好吃好喝了三个多月以后,一张张小脸都白胖精神了不少,此刻她们躬身站成一排,目不斜视,规规矩矩,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丫鬟。

  端木纭朝那些丫鬟扫了一眼后,满意地微微颔首,转头对着端木绯道:“蓁蓁,你来挑两个近身侍候的吧,先领二等丫鬟的份例……”

  按照尚书府的规矩,嫡出的姑娘有两个一等、四个二等和四个三等丫鬟的份例,如今两位姑娘身旁都只一个一等丫鬟,至于其他近身伺候的人自然是要优胜劣汰地选拔尖的,这些事就是端木纭不说,那些小丫鬟在尚书府里学了三个多月的规矩后,也是心知肚明,一个个心都提了起来,既紧张又期待。

  不到一炷香功夫,姐妹俩就分别挑好了两个二等和两个三等丫鬟,剩余其他的丫鬟从屋子里鱼贯而出,她们都被安排做了庭院里的洒扫、花木和小厨房的那边烧火丫鬟。

  虽然这次没被姑娘们挑上,但是这些丫鬟也不丧气,每位姑娘身边还有二等和三等丫鬟的份例,以后肯定是要从她们之中挑的,这日子还长着呢,她们有的是机会表现自己!

  湛清院上下,斗志满满,一片欣欣向荣。

  端木绯带着绿萝和刚挑的两个丫鬟回了她的小书房,在窗边的一把花梨木圈椅上坐下,绿萝熟练地给主子上茶。

  端木绯看着神色中难掩忐忑的两个丫鬟,笑眯眯地说道:“你们以后既然跟着我,就要守我的规矩。”

  “是,四姑娘。”两个丫鬟立刻福了福身应道。

  “我的规矩说简单也简单,只一条。”端木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伸出一根白嫩的食指,“绿萝,你来说说。”

  绿萝清了清嗓子,就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姑娘的话就是规矩。”

  这句话听着有几分孩子气,让那两个丫鬟的脸上都露出几分错愕。

  端木绯饮了口茶后,笑眯眯地警告道:“来日方长,这句话你们且好好记住了。别以后犯了规矩,怪我不讲情面。”

  一瞬间,两个丫鬟心中一凛,感觉眼前这个不过九岁的小姑娘目光似剑般朝她们刺来,可是再看去,对方又是一脸天真地笑着,仿佛刚才只是她们的错觉似的。

  两人恭敬地再次应了一声,然后其中一个九岁的圆脸小姑娘福了福身道:“奴婢斗胆请姑娘赐名。”

  这圆脸小姑娘本名胡二丫,来了府中后,大家也就“二丫”地叫着,不过作为姑娘近身时候的丫鬟,再叫个名字却是有些不妥。

  端木绯歪了歪脑袋,嘴角翘了翘。很好,这个胡二丫果然是个机灵的。

  听着窗外不时响起的蝉鸣,端木绯随口就应景地给胡二丫取了个“碧蝉”的名字。

  说话的同时,端木绯的目光就落在了碧蝉身旁的另一个丫鬟身上,道:“锦瑟这名字不错,你就继续叫这个名字吧。”

  “是,四姑娘。”锦瑟福身应了一声。

  十二岁的少女在蓄起头发后,那秀丽的容姿就更为出众了,气质文雅,只是这么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让人无法忽略她的存在。

  这个柳锦瑟原本的出身应该还不错。端木绯一边饮茶,一边心想着。

  屋子里沉寂了一瞬,端木绯放下茶盅,吩咐道:“碧蝉,你跟着绿萝在府中四处走走,认认人,也认认地方……”

  绿萝和碧蝉应声后,就退下了,内室中就只剩下了端木绯和锦瑟。

  锦瑟看似从容,心里却并不平静。她们这三个月来都在湛清院里学规矩,除非是跟着张嬷嬷、紫藤她们,否则不敢在府中乱走,现在四姑娘让碧蝉去走走,却没让她一起,这又是什么意思?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端木绯似乎看出了锦瑟心中的疑惑,意味深长地说道,“锦瑟,我记得你识字吧?”

  锦瑟眼中闪过一抹迟疑,不知道端木绯这句话是随口说的,还是别有用意。

  当初她不得已下跪求了两位姑娘才得以留下,可是大姑娘端木纭其实对她的行径并不满意,不过是看在四姑娘端木绯的面子上勉强应下,也就说,端木绯的喜好决定着她的命运……

  锦瑟抿了抿樱唇,心中有了决断,轻声道:“回姑娘,先父生前是个举人,锦瑟以前跟着父亲学过几个字……”说着,她似是回忆起了什么,脸色有些泛白。

  这个锦瑟竟然是举人家的姑娘!这一点连端木绯也有些惊讶。她早就看出来以锦瑟的名字与举止,应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却没想到她父亲生前竟然是个举人。举人可以当官,可以免税,多的是亲戚邻里奉承,甚至乡绅去送银送屋,是以有穷秀才,却没有穷举人。

  锦瑟一个举人家的姑娘,即便是父亲没了,也该有些家底,不至于沦落到卖身为奴的地步才是……

  端木绯直接问道:“你家里出了什么事?”

  锦瑟身子一颤,唇色惨淡。她咬了咬下唇,才颤声说起了自家的事。

  锦瑟本姓柳,柳家是豫州奉贤镇的富户,家中良田千亩,耕读传家。十多年前,她的父亲中了举人,虽然多年没考上进士,但柳举人不过三十几岁,并不着急,干脆就在家中潜心教兄长读书,家中和和美美。

  直到去年冬季,柳举人受友人之邀去茶楼品诗论画、谈古论今,没想到灾祸就来了。

  那一日,他们说到兴处,偶然提到了以诗画闻名的王寅,为他的死惋惜了一句,谁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有人把柳举人的一句感慨告知了豫州镇守太监章安,章安说王寅所著《通鉴论》非议朝政,被今上斥其“悖逆之心,狂肆逆恶”,下旨将其斩杀,柳举人胆敢为王寅辩护,就是对今上不满,冠以“妄议朝政、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其抄家。

  柳夫人不愿受辱,在官兵抄家前就悬梁自尽,柳举人被押入大牢,不堪重刑丢了性命,其余男丁发配千里,女眷沦为官奴……

  不过短短一日,他们柳家就家破人亡了。

  她本来也该在抄家那日就随母而去,却被乳娘救下,乳娘悄悄给官兵塞了银子,她才没有入教坊,而是到了官牙手中,阴错阳差地被送入了京中。

  少女说话的同时,眼眶已经通红,泪水盈满了眼眶。她微微仰起小脸,不让泪水落下,粉藕般的颈项线条极其柔美。

  她闭了闭眼,缓和了一下情绪后,才继续说起来。

  她来了京城后,就在钱牙婆那边学规矩,一日钱牙婆从外面回来,似是心情极好,说以后她要享福了,永昌伯府的伯夫人要买两个漂亮的丫头给儿子做通房,她不想做通房,也不想为妾,所以那日来了尚书府才不顾规矩试着一搏……

  “……姑娘那日愿意留下锦瑟,对锦瑟而言,是救命之恩!”锦瑟屈膝郑重谢道。

  她是柳家人,不能有辱家风,若是那一日端木绯没有收下她,她想她可能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她今年已十二岁了,比四姑娘大了三岁,就算以后四姑娘带着她去陪嫁,以她的年纪,也不会被当作笼络姑爷的通房人选。

  想着,锦瑟暗暗松了口气,神态优雅而恭敬。

第77章 表哥(一更)

  端木绯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会从锦瑟口中听到永昌伯府,再想起那日寿宴上发生的事,她不禁唏嘘地叹了口气。这普通人家若是给府中公子寻通房妾室,那也是从家生子中挑选,可是永昌伯府却要从外头买丫鬟回去,这背后十有八九有不可告人的缘由……

  端木绯又捧起了茶盅,眸光闪了闪。

  这柳锦瑟委实可怜,能帮一把倒也无妨,只是听她言辞之间透着几分不卑不亢,如非必要不愿自称奴婢,显然心气有些高,以祖母楚太夫人曾经所言,这样的人,心思太重,忠心有限,不适合贴身服侍。

  不过,端木绯当日既然决定留下她,也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先用着再说吧。

  “那你以后就给我伺候笔墨吧。”端木绯一边说,一边走到了书案前。

  锦瑟应了一声,半悬的心总算是放下了,立刻上前给端木绯磨墨铺纸。

  淡淡的墨香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外头的夕阳在不知不觉中彻底落下,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夜幕中,月牙如钩,淡淡地散发着幽光,月色朦胧,蝉鸣阵阵……仿佛弹指间,三个夜晚就一下子过去了。

  在京中上下的翘首期待中,七月初三终于来临了。

  大盛朝已有一百余年,时至今日,早已是重文轻武,因此在武举上也是讲究“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参加武科的武举人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合格,则不能参加之后的武试。

  相比文科会试要在考场中三天三夜方能出来,武举的答策显然轻松多了,千名武举人在当日上午辰时进考场,下午未时就可以出来了,这段时间,考场外头被围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是那些考生的家人或奴仆翘首以待。

  隔日也就是七月初五,兵部就贴出了黄榜,五百人榜上有名可以参加接下来七月十三日的武试。

  张嬷嬷带着两个小丫鬟一早就去看黄榜,在一片人山人海中,总算在黄榜的倒数几十人中找到了李廷攸的名字。

  张嬷嬷又急匆匆地回府告知两位姑娘这个好消息,喜气洋洋地说道:“……几位舅老爷那武艺都是一等一的,虎父无犬子,三表少爷的武艺肯定也是拔尖的,现在只差武试,依奴婢看,今科想必是十拿九稳了。”

  端木纭也是含笑附和,但是端木绯却是皱紧了眉头,心里对于这个结果有些惊讶。

  她不曾见过李廷攸,却记得祖父楚老太爷曾一再夸赞李家子弟皆是文武双之辈。李廷攸今年才十四岁,照道理说也不急着考功名,李家人既然放他孤身上路来京赶考,想必是有稳拿这一科的信心。

  既如此,他的文试又怎会仅堪堪过线?

  是发挥失常,还是……

  端木绯眸光微闪,再联想李廷攸至今为止都没来过尚书府,不由心念一动。

  刀剑无眼,行军打仗难免负伤……会不会李廷攸不是愿意来,而是“来不了”?

  “姐姐,”端木绯笑吟吟地对端木纭说道,“我带些礼物去祥云巷恭贺一下攸表哥吧?”姐姐对李家还是挺在乎的,那她就跑一趟亲自去看看吧。

  端木纭怔了怔,祥云巷那边没有李家长辈在,她都十三岁了,没有长辈陪同就去拜访表哥到底不太妥当,妹妹年纪小,倒是不妨事。

  端木纭揉了揉妹妹的发顶,笑道:“蓁蓁,那就由你代我去恭贺一下表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