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458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陶子怀继续往前走着,纷乱的眼神渐渐安定下来,心如明镜。

  是了,这次各族来京朝贺,皇帝对这件事也颇为重视,若是端木珩在理藩院表现出色,就有机会在皇帝跟前露脸,那么等将来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必定大为有益。

  想到这里,陶子怀眸放异彩,也朝那张书桌走了过去,跟在一个褐衣学子身后,也提笔留下了名字。

  周围的其他监生没想到竟然连一向以学位为重的陶子怀都报名了,不由面露讶然,更多的学子意有所动,交头接耳地私语起来。

  陶子怀没在意其他人怎么想,他写好名字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国子监,只留下众人或揣测或深思或质疑的目光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出了国子监后,陶子怀接过小厮牵来的马,立刻就翻身上马,马鞭一甩,就策马朝端木珩那边追去。

  洁白的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如同无数梨花的花瓣飘飘荡荡地从空中落了下来,天气寒冷依旧,不过,今天的雪比前几日小了不少,街道上出行的百姓也多了一些,一个个都缩着脖子,顶着寒风前行。

  “得得得……”

  “端木兄且留步!”陶子怀策马追上了端木珩,与他并行。

  端木珩便拉了拉马绳,缓下了马速,对着陶子怀抱了抱拳,道:“不知陶兄有何指教?”

  陶子怀也缓下了马速,趋势马儿悠然地往前踱着步子,笑道:“是我要请端木兄指教才是。”顿了一下后,陶子怀方才道,“我也报了名,打算这次去理藩院‘历练历练’。”

  他故意在“历练”二字上加重音量,语气意味深长,又隐约透着一抹挑衅。

  “陶兄,那就彼此勉力了。”端木珩礼貌地微微一笑,神情豁达明朗。

  他知道这是祖父和四妹妹给他筹谋到的历练的机会,不能浪费了。

  祖父说了,他今年也才十六岁,无论来年的乡试有没有考中举人都不要紧,他还年轻,但是这次的机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个的机会不但是给自己一个人的,也是给国子监所有的监生们的,所以,陶子怀是否报名,端木珩都不在意。

  然而,端木珩的笑看在陶子怀眼里却是强颜欢笑。

  “端木兄,”陶子怀心里得意,眼中的笑意就浓了一分,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这次百族朝贺,声势浩大,可扬我大盛国威,实在快哉!”

  “吾等监生,乃是天子门生,能参与如此盛事,实在是吾等的荣幸。”

  “端木兄以为如何?”

  闻言,端木珩下意识地又拉了下马绳,胯下的白马走得更慢了,一下子就落后了陶子怀半个马身。

  这两个多月来,端木珩几乎是每日雷打不动地在旁听祖父和四妹妹商议政事,自然是听到了不少关于朝政上的事,

  上至朝堂,下至民间,都对宣隆盛世津津乐道,却不知国库空虚,各地连年灾害,比如今年湘州干旱,产粮大幅减少,如此下去,南境粮草就要供应不上;比如北燕自新王登基后,就一直局势未明;比如蜀州因为靠近滇州,时有流民逃难至蜀州,以致流寇为患;再比如京城、冀州和辽州今冬又遭雪灾……

  而为了这次周边那些部族进京朝贺,皇帝先是大手笔的修缮了千雅园,又令人沿途修建更多的驿站供这些部族在上京途中落脚,说是劳民伤财也不为过。

  端木珩抿着薄唇,沉默不语。

  陶子怀敏锐地感觉到端木珩的神色有些不对,追问道:“端木兄为何不言,莫非端木兄觉得皇上此举不妥?”

  端木珩微微蹙眉,眸底深邃。

  即便他再不通人情世故,也不会傻得堂而皇之地说皇帝行事不妥。

  他又是一笑,淡淡道:“陶兄,你我不过一介学子,还不到妄论圣意的地步。”

  端木珩这话说得不轻不重,似乎毫无斥责之意。

  陶子怀听着却是面色一僵,只觉得端木珩在斥自己轻狂,妄议朝政。

  “端……”

  陶子怀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后方传来一阵叫唤声:“二少爷!”

  陶子怀拉了拉马绳,停下了马,转身望去,只见四五丈外,一辆青篷马车正朝这边驶来,刚才唤陶子怀的人正是这个马夫。

  马车一侧的窗帘被一只白皙的素手从里边挑开,露出半张温婉的面庞,正是陶三姑娘。

  端木珩也看到了陶三姑娘,拱了拱手道:“陶兄,我先告辞了。”

  妹妹来了,陶子怀也不好再与端木珩争论,也拱了拱手。

  端木珩继续策马往前驰去,陶子怀停留在原地,没一会儿,陶家的马车就来到了他身旁。

  “二哥,我差点就与你错过了,还好追上了。”陶三姑娘对着陶子怀微微一笑。

  陶子怀抿了抿薄唇,他一看到妹妹就知道她今天又是来女学向戚氏说情的,今日已经第三天了。

  陶子怀心里感慨万千,脸上却不露声色,温和地安慰陶三姑娘道:“三妹妹,你别急,慢慢来,滴水穿石,戚大家一定会被你的坚持所打动。”

  陶三姑娘“嗯”了一声,目光下意识地朝端木珩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

  她还记得端木珩。

  以前她在家中就常听二哥提起端木珩,说过国子监中才学与他相当的也就是两人,其中一人就是端木珩,后来又听说端木珩在今秋的院试中考中了案首。那时她就对这位首辅家的公子有些好奇……

  直到上月初她在女学考试时,才有幸见了端木珩一次。

  陶三姑娘望着端木珩远去的背影,纤长的眼睫跳跃了两下,眸光闪烁。

  果然是有其祖必有其孙。

  听闻当年端木首辅那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一时风头无人能及。

  “二哥,”陶三姑娘收回视线,正色道,“你放心,我不会放弃的。”

  陶子怀释然地笑了,他们陶家儿女可不是软弱之辈。

  “二哥,你怎么会和端木公子一起?”陶三姑娘故意又朝端木珩离去的方向瞥了一眼,貌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对于自己的妹妹,陶子怀也不避讳,就说了他报名去理藩院历练的事,连带他的推测也说了,“……三妹妹,这也许会是一个机会。”

  陶三姑娘慢慢地以纤细的手指卷着手中的丝帕,脸上笑吟吟地说道:“以二哥你的才学,可只要有机会,一定可以崭露头角。”

  “托妹妹吉言。”陶子怀自信地笑了,“这次国子监报名的学生肯定不会多,我只要表现出色,必定能露脸。”

  如同陶子怀所料,国子监报名的人的确不多,包括端木珩和陶子怀在内,一共也就区区十人,其中四人是家境贫寒的学子。

  国子监给了这些监生一个月的假,六人在一位先生的带领下一同去了理藩院。

  从来只是专注读书的端木珩,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政事,一时间还上不了手,再加上他晚上回府后,还要跟着先生读书补上功课,他变得更加忙碌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睡不到三个时辰。

  不但端木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停不下来,端木宪也忙。

  端木绯自然都看在眼里,不过,她觉得自己其实更忙,她要赶在封炎回来前把荷包绣好。

  一开始,因为心虚,她就特意画了一个好看又精致的绣样想以此弥补封炎,但是好看精致就意味着难绣,她又忙得很,一眨眼就到十二月了。

  据说,封炎、温无宸他们最晚年前就会回京,端木绯只能紧赶慢赶,每天都捧着绣花手绷过日子。

  圆圆的绣花手绷上,绷紧的紫色布料上绣着一只黑色的小八哥和一头白色的小狐狸,小八哥停在一段歪斜的竹枝上,嘴里咬着一枚果子,低头警觉地看着右下方的小狐狸,小狐狸慵懒地舔着爪子,那冰蓝色的眼睛似乎在斜睨着小八哥,又似乎睡眼惺忪。

  八哥和狐狸本来并不难绣,偏偏端木绯自找麻烦,为了把小狐狸绣得更为生动,她选用了十几种白色的绣线,精白、雪白、霜色、缟色、月白……

  再用了近二十种针法,才把小狐狸身上的毛发一针针地表现出来,各种白色之间过渡得极为自然,那蓬松的白毛似乎根根清晰,柔软可触,令人觉得栩栩如生。

  等绣完了小狐狸后,端木绯已经后悔了,可是这幅图样都绣了一半,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如果她这个时候再偷懒少用几种黑线,那绣出来的小八哥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端木绯只得又备好了十几种黑线,鸦青、墨色、黯色、漆黑、黛色……一缕缕地绣出小八哥的黑羽,用那光与影、明与暗的对比,使得布料上的小八哥那一身黑羽油光水滑,熠熠生辉。

  端木绯绣好小八哥那金色的眼珠后,就剪断了绣线,然后释然地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略微僵硬的颈项。

  总算是绣好了,绣好了花样就等于这个荷包就完成了七八成,接下来她只需要把荷包缝起来就可以了,花不了几个时辰。

  端木绯只觉得眼前就像是晨曦拨开了黑夜,前方终于有了一丝光明,心情十分畅快。

  她一抬起头来,就对上了两双灼灼的眼眸,一双冰蓝色,一双金色,小狐狸和小八哥正蹲在一旁的方几上,一眨不眨地盯着她,或者说,是她手中的绣花手绷。

  “呱!”小八哥在方几上轻快地跳了一下,脑袋往花手绷凑了凑,看它心情愉悦的样子,似乎对成品还颇为满意。

  小狐狸和小八哥一向处不来,不过自从它们俩发现端木绯在绣它们俩时,就有志一同地对这幅绣样产生了兴趣,最近只要端木绯一拿起这个绣花手绷,它俩时时刻刻都盯着她,好似在监工一般。

  顶着这巨大的压力,端木绯是一点也不敢懈怠,每次对上小八哥的眼眸,就觉得它在警告自己不可以把它绣得比团子还差。

  看着小八哥和小狐狸那虎视眈眈的样子,碧蝉和绿萝觉得好笑极了,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个丫鬟一个帮着端木绯看着绣花手绷,一个替端木绯重新上了热茶。

  “姑娘,您这荷包绣得真好,简直……”碧蝉笑吟吟地赞道,绞尽脑汁地想着词,“简直是巧夺天工。奴婢都看呆了。”

  端木绯平日里不爱做女红,上次小定时给封炎做的衣裳只绣了几片竹叶,碧蝉是这回才知道原来自家姑娘用起心来,绣得这么好,简直就跟画出来的似的。

  端木绯急切地捧起茶盅,甘醇的热茶入腹后,便觉得体内的疲惫一扫而空,就像是缺水的花木在浇了水后,又重新活了过来。

  “要不要我教你?”端木绯随口说道。

  “……”碧蝉身子一僵,呵呵地傻笑起来,光这白色就有近二十种绣线,她在旁边看看都觉得眼花,还是别自找罪受了。

  碧蝉说着什么奴婢愚钝,吓得一溜烟跑了。

  绿萝忍俊不禁地勾了勾唇,替端木绯捏了捏有些发硬的肩膀,心疼地提议道:“姑娘,要不让奴婢帮您缝荷包吧?”

  端木绯摇了摇头,她哪里敢啊,她本来是打算给封炎做一整套衣袍、中衣、斗篷、鞋袜、荷包的,现在其他的都没做,连络子都偷懒没打,只做了这一个荷包,这要是再偷懒,万一被封炎知道了,她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只是这么想想,端木绯就觉得脖子后面发凉。

  端木绯喝了半盅茶后,就在小八哥“嘎嘎”的催促声中,又继续开工了。

  小书房里静悄悄的,只剩下了她一人,以及一狐一鸟。

  缝个荷包再容易不过,也就是加个内衬,装上抽绳,再缝合的事,她自小不知道做过多少遍了,不过一个时辰功夫,一个椭圆形、手掌大小的荷包就缝好了。

  最后再把上次在宁江行宫里做的香囊放进荷包后,端木绯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完工了!

  端木绯沾沾自喜地把这个荷包翻来覆去地看着,手指轻轻地摩挲着荷包上的小狐狸和小八哥,越看越满意,心道:唔,好歹她这次没有敷衍封炎。

  “咚咚。”

  嵌着琉璃的窗户上忽然传来敲打声,端木绯下意识地转头一看,就见窗外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着青莲色锦袍的少年。

  他俊美的面庞隔着那透明的琉璃清晰可见,那双漂亮的凤眸在四周那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璀璨如寒星。

  二人之间相距不到一尺。

第357章 问问

  是封炎!

  端木绯惊得差点没跳起来,手里的荷包一滑,从指间滑下……

  小八哥早就觊觎在侧,见状,立刻拍着翅膀朝那个荷包飞了过去,打算叼住就飞走,然而,荷包只落下了四寸就悬在了半空中,随着抽绳微微晃动着,抽绳的另一端挂在了端木绯的中指上。

  方几上的小狐狸冷漠地看了小八哥一眼,仿佛在鄙视它徒劳无功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