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56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早就有那么多的线索摆在了他眼前,他却像睁眼瞎似的视而不见。

  封炎闭了闭眼,一点一点地将混乱如麻团的思绪理顺。

  阿辞落水而逝的日子是二月二十五日。

  同样是那一日,落水的端木绯被人从水中救起,自那以后,端木绯就如醍湖灌顶般一点点地变了,她精通算经,她泼墨成画,她聪慧过人……她不动声色地让她和长姐端木纭在尚书府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他可以想象,若是阿辞忽然变成了另一个人,一定会选择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让旁人慢慢接受她的改变,却也不会隐忍委屈了自己。

  这是他的阿辞。

  他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肯定,那就是阿辞!

  封炎的眼神不由得柔和了下来,哪怕这事情再诡异,再离奇,再玄乎,只要阿辞能够回来,他就别无所求!

  不过,“九成九”还不够,他绝不能认错了,他必须设法“确认无疑”才行!

  办法并非是没有,而时机还近在眼前……

第98章 养晦

  楚青辞的父亲是宣国公世子楚君羡,十年前,楚君羡奉旨赴西北陇州任二品布政使,可说是一方封疆大吏。

  然而八年前,蒲国派兵突袭大盛,从西州一路打到陇州西境临泽城,陇州总兵不幸战死,楚君羡一介文臣临危受命,身先士卒地率兵死守城门,双方胶着了近一个月,城里兵疲马乏,粮尽援绝,但是全城军民在楚君羡的带领下上下齐心,宁死不屈。

  当时,楚青辞的母亲叶氏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赴陇州探亲,却在临泽城附近被敌军挟持,威逼楚君羡开城门。

  那一天,是隆治六年九月初五。

  叶氏被人押在阵前,与城门上方的楚君羡遥遥相对。叶氏只说了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妾以夫为荣”,就视死如归地决然撞剑自戕。

  九年夫妻情深,然而楚君羡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剑划破妻子的脖颈,刺眼的鲜血喷射而出,瞬间染红了她的脸庞和衣裙,然后就这么倒了下去,闭眼离世。

  彼时,叶氏也不过才二十五岁,正是芳华。

  目睹这一幕让楚君羡痛不欲生,气急攻心得呕出一口鲜血来,满城军民也是睚眦欲裂,义愤填膺,高呼“誓死不屈”。

  这一日,临泽城上下军民都知道了楚夫人自戕于城外,人人戴孝,还跑去城门口磕头上香。

  后来,楚君羡继续咬牙死守,等待援军,但是最终没有等到援军,半个月后,城破那日,楚君羡毅然跳下城墙……

  不到一个月,楚青辞就失去了三个她最亲的亲人,之后还为此缠绵病榻了好几个月。

  封炎知道这些年来阿辞一直后悔,后悔她因为身子弱就没有随母亲和弟弟一起前往陇州,每年的九月二十一日,临泽城的城破之日,阿辞都会去皇觉寺……

  如果端木绯真是阿辞,那么她也一定会去!

  想到这里,封炎的眉头舒展看来,眸生异彩,有些迫不及待了。

  偏偏还有一个多月……足足三十八天!

  封炎从袖中掏出几根红绳,缓缓地虔诚地编了第一个结。等他编到第三十八个时,这个结绳也就完成了,他可以亲自戴在阿辞的手上……

  那一定会很好看!

  这一夜,一路舟车劳顿的封炎本该疲惫不堪,却反而亢奋得一夜都没睡,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次日一早,他精神抖擞地向安平去请安了。

  安平立刻就命人摆早膳,然后就问道:“阿炎,昨天你说皇帝罚你闭门思过是怎么回事?”

  封炎神色平静地把昨日进宫时皇帝的那番斥责三两句地概括了一遍。

  安平那双与封炎相似的凤眼一挑,冷笑了一声,嘲讽道:“老二的德性还真是几十年不变,他这是想学父皇恩威并施呢!不过,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安平是皇帝的长姐,现在这大盛朝大概也只有太后和安平会偶尔称呼皇帝一声“老二”了。

  “娘,儿子也好趁机歇息歇息。”封炎笑笑道,对禁足之事,全不在意。

  或者说,这本就是他顺势而为。

  三月他从北境凯旋而归,所积累的军功已经让皇帝看他有几分扎眼,这一次,他又在江城顺利平匪乱。这若是别人,连连立功是锦上添花,对他却不然。

  如今他暂时冷上一冷也能安皇帝的心,而对于他自己,也可以趁这个时间做些别的事……

  “阿炎,你说的是。”安平释然一笑,心疼儿子这一趟出门辛苦了。

  她的手刚碰到手边的粉彩茶盅,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来,就问道:“阿炎,华景平那边怎么样?”

  “成了。”封炎眼中闪过一道锐芒,淡淡道,“毕竟是旧人……”

  话音刚落,就听一阵窸窣的挑帘声响起,子月进来屈膝禀道:“殿下,公子,早膳已摆好,请移驾。”

  母子俩就起身,一起去了东稍间用膳。

  今日因为封炎归府,早膳很是丰盛,摆满了一大张紫檀木镶玉八角雕卷叶卷草浮纹圆桌,一笼雪白晶莹的小笼包,香甜松软的金丝枣泥糕,金灿灿的桂花小米糕,还有软糯喷香的小米鸡蛋粥和南瓜粳米粥,搭配着十几碟各色酱菜,香气四溢。

  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看得封炎食指大动。

  安平第一个拿起筷箸亲自给儿子夹了一块金丝枣泥糕,含笑道:“阿炎,这金丝枣泥糕味道不错,你试试。”

  “谢谢娘。”封炎从善如流地接受安平的好意,咬了一口后,只觉得香甜浓郁,口感松软细腻……

  忽然,他瞳孔微缩,似是怔住了,缓缓地咀嚼着口中的枣泥糕,完全没注意掉安平含笑的眼眸。

  “阿炎,好吃吗?”安平状似不经意地说道,“端木家的那位四姑娘年纪小小,却真是有心了,前几日在万寿宴上还来给我请安,又问我喜欢吃哪些糕点。我就随意说了几样,今早她刚好派人送来了这金丝枣泥糕……”

  封炎直愣愣地看着夹在筷子上的金丝枣泥糕,回味着口舌间的余韵,这个枣泥糕里加了核桃,是阿辞最喜欢的做法。他一下子就尝出来了。

  封炎的眸中熠熠生辉,近乎虔诚地又咬了一口枣泥糕,慢条斯理地地吃着,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上一次安平没在意,也就没发觉不对,但这一次,她有心,封炎无意,却是被她一下子就瞅出些端倪来。

  阿炎他果然很在意端木绯,在意到甚至能吃出人家小姑娘的手艺来……

  看来自己的猜测十有八九对了,阿炎他肯定是看上了端木绯!

  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是安平在欢喜之后,又难免有些发愁。端木绯这才九岁,太小了,等她及笄,至少要六年,自己恐怕还要多等好几年才能娶上儿媳妇。

  她可得仔细把儿媳妇看牢了,不能让别家臭小子把未来儿媳妇勾走了……

  想着,安平眸中的笑意更深,也捻了一块枣泥糕吃了起来,因那绝佳的口感扬了扬眉,不禁想起那日小姑娘很有自信地对自己说她很会做点心的,也确实不算自夸,看来儿子以后是有口福了。

  安平心情大好,不动声色地又道:“说来也是巧了,那天端木四姑娘还与我说起她喜欢吃的点心,她的口味与阿炎你差不多呢。”她看似道家常,眼角却在留心儿子的神态,见他竖起了耳朵,也不再卖关子,把端木绯喜欢的点心都说了。

  糖蒸酥酪、芙蓉糕、金丝枣泥糕、椰奶酥卷……

  这每一样点心都寻常得紧,却听得封炎心跳不已,这些都是阿辞最喜欢的。

  阿辞喜欢,所以他也喜欢。

  封炎随手接过丫鬟递来的一方青色帕子,擦了擦嘴,笑吟吟地涎着脸讨道:“娘,这枣泥糕香甜适度,很合我的口味,剩下的也赏给儿子如何?”

  “阿炎,千金难求心头好,你要是喜欢,都拿去就是。”安平不由暗暗发笑。

  合他口味的不仅是枣泥糕,更是人家小姑娘吧!

  母子俩均是心情不错,一顿早膳吃得二人都是胃口大开,足足吃了大半个时辰,方才撤下,换上了两盅清香浓郁的碧螺春。

  茶香袅袅,蝉声凄凄。

  尚书府的书房里亦是如此,那幽幽茶香萦绕鼻尖,正午的阳光洒在庭院中那郁郁葱葱的枝叶上,映得屋子里一室青葱。

  坐在窗边的端木绯此刻正喝上了最上品的贡品龙井。

  这贡品龙井还是皇帝亲赐给几位近臣的,端木宪手里也仅此一罐。

  果然是好茶!端木绯自然自得地品茗,心里叹道:难怪古人赞“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

  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就是端木宪带来的消息了:

  “封炎昨日回京,被皇帝责以权谋私,招揽民心,拉拢军心,下令禁足在府闭门思过……”

  自打她表现出了某些“天赋”后,端木宪就循序渐进地开始告诉她一些朝堂上的事,封炎的事与其他事相比其实微不足道,但是就“封炎”这两个字,已经足以在端木绯心中掀起一片涟漪。

  原来,封炎已经从江城回来了。

  跟着又是一阵庆幸,幸好她今早给公主府送了金丝枣泥糕过去,她这般“听话”,封炎应该不会再为皇觉寺的那点“小事”继续“惦记”她了吧?

第99章 养奴(二更)

  端木宪深沉的目光就从墙上的一幅《日月同辉》图移向了窗边的端木绯,“死丫头,你怎么看?”

  端木绯脑海中不由想起了几日前李廷攸登门时,曾说起封炎在江城之乱中实是居功至伟,可如今皇帝不赏反罚,却又留了他的差事,很显然,皇帝并非真的恼怒……

  “打压!”端木绯淡淡地吐出两字,同时,放下了茶盅。尘埃落定。

  端木宪挑了挑右眉,露出一抹兴味,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再往下说。

  端木绯抿了抿小嘴,有条不紊地继续分析道:“皇上只是禁足,却没撤封炎的职,显然皇上还是要用他的。”

  不然随意给个虚职,明降暗贬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干脆直接夺了封炎的差事,由着他逗猫遛狗也就一辈子了,如同京里不少宗室勋贵家的纨绔子弟一般……

  端木绯习惯得说一半,藏一半。

  端木宪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其实对封炎而言,这何尝不是一个韬光养晦、暂敛锋芒的机会!”端木绯慢悠悠地说着,话语间,正好一阵微风吹拂得外头的枝叶簌簌作响,惊起了一片雀鸟。

  “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祖父,我说的可对?”她歪着脸,看着与她隔了一个如意雕花方几的端木宪问道。

  “四丫头,你小小年纪就能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的道理,不错。”端木宪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眸中似有火星跳动。

  他其实也一直在琢磨皇帝对安平长公主府的态度,今日听端木绯随口一说,倒忽然如醍醐灌顶般茅塞顿开了。是了,皇帝既然打压封炎,那应该还会再用他。

  天气热,端木绯没说几句,就觉得口干舌燥,乐滋滋地又捧起茶盅凑到唇缘,半垂的眼帘下,那双黑眸如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子清澈明亮,饶有兴致。

  皇帝既要用,又要压,是想恩威并施呢!

  而封炎显然没有被皇帝压服,否则就不会暗中联络青州总兵华景平,暗地里蓄积力量,以后会如何发展恐怕也不一定会如皇帝的意愿……

  端木宪再次看向了墙壁上的那幅《日月同辉》,眸色幽深。

  先帝仁宗皇帝在位十五载,共有七子,皇长子和安平长公主是元后所出,龙凤双生,皇长子自出生就被立为太子,而安平长公主是嫡公主,位同亲王,荣宠无限。

  小的时候,安平还曾被先帝当男孩养着,跟太子一同念书,才思敏捷,胸有沟壑,对朝野之事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深受先帝和太子的看重,说来,四丫头倒是与她有几分相像。

  后来,皇太子弑君登基,安平被封为镇国长公主,出入朝堂,那些年来风光无限,朝堂上下受其恩惠者不计其数,安平其实积攒了不少的人脉。

  据说当年先帝曾有过一支影卫,也在安平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