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65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三人在“月尖”处下了车马,李廷攸带着端木纭和端木绯沿湖一路步行,可见秋风中,柳浪阵阵,芦涛滚滚,湖水清澈似镜,粼波荡漾。

  李廷攸一边走,一边笑着为姐妹俩介绍着:

  “纭表妹,绯表妹,按照月湖的规矩,湖畔只可步行,因此必须在前面下马。”

  “前面湖畔有一座观月阁,临水而建,清晨与傍晚时氤氲水雾朦胧,犹如仙境,清雅别致,中秋十五之夜来此赏月,甚是妙哉。”

  “湖上也常有人泛舟游湖,煮茗赋诗,比之日湖一带山清水秀。”

  “……”

  听李廷攸的神态与口吻,显然已经把京城内外都混熟了。

  端木纭平日出门的机会也不多,之前又在守孝,虽然来了京城三年多,却对月湖一带不熟,因此李廷攸说什么也就信了。

  端木绯却是不然。

  李廷攸没有说谎,观月阁确是有几分清雅,然而,她心知真正招李廷攸喜欢的恐怕不是清雅,而是观月阁里不时有热闹可凑。

  也不知是从哪年开始的习惯,这游湖泛舟的人经常与阁中之人切磋竞技,或文斗武竞,或投壶比琴,甚至还有人赛过舟……

  她这个表兄还真是一贯的心口不一。

  就在这时,后方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端木大姑娘……”

  三人便是驻足,转头看去,就见一个青衣打扮的小厮匆匆地跑来,看来有些眼生。

  小厮喘着气道:“端木大姑娘,端木四姑娘,我家……公子与君世子请几位稍候。”

  小厮容貌清秀,声音娇软,一看就是女扮男装。

  李廷攸眉头微蹙,表兄妹三人顺着小厮的目光望去,就见后方几十丈外的“月尖”处,两个少年公子正翻身下马,把马绳随意地丢给了另一个小厮后,二人就朝端木绯他们走来,闲庭信步。

  两个少年公子一个着紫袍,一个穿翠袍,皆是手执折扇,看来丰神俊朗,面如冠玉。

  端木绯和端木纭面面相觑,她们不仅认得简王世子,也认得另一人――

  她正是女扮男装的大公主舞阳。

  君然和舞阳渐渐走近,舞阳对着姐妹俩微微一笑,道:“端木四姑娘,远远就看到你的背影,我看着发式身形都像你,还真是!”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玩笑地说道,“本……本公子是不是火眼金睛?”

  听舞阳这么一说,君然和李廷攸的目光不由落在了端木绯那圆滚滚的鬏鬏头上,皆是忍俊不禁地笑了。

  这丫头都快十岁的人了,还老喜欢装团子!

  两个少年不小心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叹息,这一刻二人颇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觉得对方就像自己一样眼明心也亮!

  以前二人只是见过几次的点头之交,这一瞬却忽觉彼此亲近了不少。

  君然对着李廷攸眨了眨眼,然后笑吟吟地向端木绯道:“端木四姑娘,事不过三,这次你可一定要跟本世子去喝喝茶听小曲了!”他轻摇折扇,风流倜傥。

  端木绯昂着下巴看着君然,故作沉吟状,最后皱了皱小脸,缓缓道:“好吧,今日且看在慕公子的面子上,我就勉强答应吧。”

  舞阳噗嗤地笑出声来,完全不给君然一点面子,戏谑地笑道:“阿然,看来还是本公子的脸面比较大!”

  “有道是:此路不通走彼路。本世子得偿所愿就好。”君然也不在意,对着端木绯轻佻地眨了下右眼,漫不经心地摇着折扇,“听说观月阁最近刚来了一名从扬州来的歌姬,能歌善舞,尤擅琵琶,今日可要好好见识一番……”

  “阿然,你说的那歌姬莫非就是扬州瘦马?”舞阳好奇地脱口而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君然差点没被口水呛到,哪有姑娘家直接把什么瘦马放在嘴上的。

  端木绯一副天真懵懂的样子,仿佛不知道“扬州瘦马”是什么,惹得李廷攸忍不住鄙视了她一眼。

  “君公子,我们还是到观月阁坐下说话吧。”这时,李廷攸彬彬有礼地做请状,轻描淡写地替君然带过了这个话题。

  君然连声附和,众人继续往观月阁的方向走去。

  端木绯姐妹与舞阳三人走在前面,说着女儿家的话题;

  李廷攸和君然走在后面,彼此吹捧着父祖辈的赫赫战功,二人都是几代将门子弟,交谈起来十分投契。

  “踏踏踏……”

  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马蹄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马鞭声“啪啪”地响起。

  端木绯几人本来没在意,却没想到马蹄声越来越近,竟是沿着湖畔朝他们的方向奔驰而来……

  端木绯皱了皱眉,这一带本不允许策马狂奔。

  前后的游人纷纷往走道的两边避了避,前方几步外一个迎面而来的中年文人没好气地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哪家的纨绔……”

  话音未落,就听一个少年带着些许轻蔑的声音在后方响起:“就是你杨家大爷!”

  声音随着马蹄声更近,一匹高大的白马上挥出一道黑色的鞭影,一条长鞭如毒蛇吐信般挥出,破空而来,抽向了那个中年文人。

  中年文人大惊失色地侧身后退了一步。

  “还敢躲?!”少年不屑地冷哼了一声,手腕一抖,长鞭就微微调转方向,然而,他跨坐在飞驰的骏马上,挥鞭的角度也会受到马儿的影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那鞭子正好从端木纭的颊畔擦过……

  眼看那呼啸的长鞭就要甩到那无辜的少女,四周的其他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一鞭子下去,没准姑娘家就毁容了……

第112章 叹服

  “姐姐!”

  端木绯低呼了一声,端木纭敏捷地背过了身,把妹妹揽在怀里,给了她一个安抚的浅笑。

  破空声一闪而逝。

  那道鞭影在她的背后险之又险地擦过,没有伤到人。

  白马上的杨公子又灵活地转了一下手腕,把鞭子收了回来,嘴里没好气地说道:“大惊小怪什么?!以本公子的鞭术怎么会伤到无辜的……”

  他的话说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一双细细的眼眸瞬间瞪得老大,看着刚才那个差点被他伤到的少女转过身来,扬起小脸与他四目相对。

  今日的端木纭穿了一件青莲色对襟半臂绣折枝梅襦裙,鲜亮的颜色衬得她肌肤胜雪,鹅蛋脸上一双如墨玉般的眼眸熠熠生辉,就似是那花中之王牡丹在百花丛中灿然绽放,明艳而高贵。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杨公子心里不由浮现这句话,痴痴地看着端木纭,眼睛几乎快看直了,心道:幸好刚才没伤到这样国色天香的美人!

  “这位公子,”端木纭浓黑的长眉一挑,精致的脸庞上英气勃勃,不客气地斥道,“这里是步行道,不可纵马奔驰以免误伤路人。”

  “你这小娘……”

  后方又是两名纨绔子弟策马而来,其中一个蓝袍公子趾高气昂地想要教训端木纭,却被那位杨公子急忙打断了:“这位姑娘,刚才确是本公子大意了。”

  他这句话惊得后头的两位公子下巴差点都要掉了下来,等他们看清端木纭明艳的容颜时,这才了然,暗暗交换了一个“原来如此”的眼神。

  那杨公子殷勤地继续道:“姑娘有所不知,本公子乃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之所以在此纵马,那也是有公务在身。”

  姓杨?

  端木纭似笑非笑地挑了挑眉,璀璨的乌眸透着一抹嘲讽,淡淡地说道:“原来这位公子是南城兵马司杨指挥使?真是失敬!”

  杨公子起初直接地想要否认,可是话到嘴边却意识到不对。对了,月湖这里是南城!

  下一瞬,就听一个文质彬彬的男音响起,“表妹,你没事吧?”

  李廷攸从后方大步走到端木纭身旁,见她无恙,也抬眼看向了马上的杨公子,拱了拱手道:“杨三公子不是北城兵马司的吗?难道刚调到了南城?”

  一语戳破了杨三公子的谎言,引来后面“噗嗤”一声轻笑,杨三公子满脸通红,恼怒地循声看了过去。

  舞阳漫不经心地摇着折扇,似笑非笑。

  她本来被这杨三公子的无礼无耻所激怒,可是刚才听着端木纭和李廷攸这一唱一和地说了两句,怒气突然就消散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庆元伯府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杨三公子没认出舞阳的身份来,正想发作,却见君然大步流星地也走了过来,面色微沉。

  简王世子自己可惹不起。

  “君世子。”杨三公子清了清嗓子,在马上对着君然拱了拱手算是见礼。

  “原来是杨指挥使啊。”君然笑着颔首打了招呼,收起了折扇,“我们还要去观月阁,就先失陪了……慕公子,李三公子,我们走吧。”

  君然招呼着众人离去了,只留下杨三公子痴痴地望着端木纭那高挑纤细的背影,心道:这也不知道是哪家姑娘……

  仿佛听到他心底的疑惑似的,他身旁的那个蓝袍公子哥摸着下巴说道:“刚才听君然叫那人李三公子,莫非是最近得了皇上封赏,进了神枢营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他!”另一个少年恍然大悟地击掌道,“万寿宴上我远远地瞅过几眼……”

  等等!杨三公子似乎想到了什么,刚刚那李三公子好像称呼那位姑娘为表妹,而李家在京城的姻亲,似乎是户部尚书端木家?!

  那么,这位佳人岂非是端木家的大姑娘?!

  杨三公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上次舅母卢夫人找自己去端木家相看的事,心里一时有些复杂,既欢喜又后悔,喜的是得知了心上人的身份来历,悔的是因为被爽了约,所以他恼了,第二次就没再理会端木家……

  现在只能看着佳人的背影就这么离他远去,杨三公子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行,他得回家让母亲帮她去找舅母说一说,再跑一趟端木家才行!

  杨三公子再也没心思待在外头了,他立刻调转马身道:“你们接着玩,我要回家一趟……”

  没等那两个公子哥反应过来,杨三公子已经策马扬长而去。

  而另一边,端木绯他们走进了观月阁的大门,立刻就有小二迎了上来,殷勤地笑道:“几位客官,楼上还有雅座,请!”

  几人就随那小二沿着楼梯上了二楼,二楼很是热闹,人声嘈杂,语笑喧阗。

  可是当他们一行人鱼贯上楼后,二楼瞬间消了声,临窗的几张八仙桌旁,坐了七八个年轻的少年少女,一道道饶有兴致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楼梯口,在小二身上扫过后,就落在了紧随其后的李廷攸身上。

  一个着丁香色衣裙的少女小声道:“不算小二哥的话,就该是这位公子了吧?”

  跟在李廷攸身后的君然、舞阳、端木绯几人听得一头雾水,紧跟着,就见一个十四五岁着青碧锦袍的少年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对君然道:“君世子,别来无恙。”

  “这不是秦四公子吗?”君然笑着与对方颔首致意。

  四周的其他人见这行人中竟然有简王世子,均是面容微变,纷纷起身与之见礼。

  一番见礼后,君然的目光在桌上的黑瓷茶碗、茶具上轻飘飘地扫过,摇着折扇,漫不经心地笑道:“几位真是好雅兴在此斗茶。”看来他们来得正巧,有热闹可看了!

  时人饮茶多是用撮泡法,不过,自前朝往前数百年却是盛行点茶分茶之道,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时至今日,不少文人雅士仍热衷于此,视其为茶道之正统。

  那着青碧锦袍的秦四公子便笑道:“今日我们在此斗茶,张公子和胡公子分茶之技远胜吾等,张公子幻变之幽兰,胡公子幻变之雪梅,各有所长,难分轩轾,刚打了个平手,就想再请一人来评个胜负,刚才这位公子……”说着他指了指李廷攸,“恰好跟在小二身后第一个上楼。”

  言下之意就是想邀请李廷攸为斗茶做评审。

  可是两位斗茶的少年公子却是皱了皱眉,面露不虞之色,那胡公子就淡淡道:“就不麻烦李三公子了,我们还是另寻他人吧。”听他一语点破李廷攸的身份,显然是知道其来历。

  跟着,就听角落里另一个青袍少年压低声音对着友人道:“武人饮茶如牛嚼牡丹,暴殄天物,又怎么会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