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110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麒哥真见到了珣哥,却又有些害羞了,不过还是鼓足勇气上前喊了声:“珣哥。”

  珣哥还记得麒哥这个小弟弟,闻言应了一声,还摸了摸他的头。

  麒哥马上就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还把锦儿和慎哥拉了过去,“快叫堂哥。”

  锦儿对这个堂哥没什么兴趣,敷衍的喊了一声,倒是慎哥和麒哥一样也很喜欢这个刚来的大哥哥,从善如流的叫了声堂哥。

  林溪看在眼中,觉得珣哥以后应该能和两个堂弟相处得很好。

  后面林溪给珣哥安排房间的时候,便把他安排在了麒哥的隔壁。

  麒哥一直跟着袁师傅读书。回京以后,袁师傅又搬回到了落花胡同。麒哥便每天由家丁陪着去那边上课,中午有时在那边吃,有时回来吃。

  珣哥来了以后,林溪便和沈默商量几个孩子读书的事,“慎哥马上也要到读书的年纪了。我觉得袁师傅一个人教三个孩子有些吃力,不如我们再请一个先生。”

  当初袁师傅提出要教麒哥的时候,林溪没有多想,加上当时条件不允许他们聘请好一点的先生。如今他们定居京城,林溪便有意想给孩子们请一个经验丰富的先生。毕竟袁师傅年纪大了,教麒哥一个人还好,可是加上珣哥后面再加上慎哥,肯定会觉得吃力。

  沈默觉得林溪说的有理,“这事我会跟袁师傅说的。至于请先生的事,我倒有一个人选。”

  “你可还记得我们那年进京的时候路过邺城,听客栈的伙计说过的那位唐公子?”

  林溪回忆了一下,“就是那个两岁开蒙,五岁就能提笔写诗的那个唐公子?”

  沈默点头:“就是他。我在江北治水的时候,有天遇到一个农妇拦住我的官轿喊冤。我让随从去问,才知道农妇的儿子被无辜卷进了一桩命案,求我替她儿子洗清冤屈。我觉得奇怪,按理我既不是巡查御史,也不是当地长官,只是过来治水的官员,为何这农妇会寻上我。后来这农妇告诉我,说这拦轿喊冤的法子是一个唐公子告诉她的,说她儿子这案子,只有我才能帮得上忙。农妇还说,那位唐公子说了,只要我能替她的儿子洗清冤屈,便会奉上一个治水的良方。”

  “那后来呢?”

  沈默道:“后来我当然找当地官员审理了一下这个案子,确实发现农妇的儿子是替人受了冤屈。等这件案子结清,那位唐公子果然找上门来。原来他自那年我们路过邺城后,便开始四处游走,每到一地便会停留一段时间。而江北有他一个亲戚,所以自从他去年来了此地后,便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奉命去治水的时候,他有感于当地的水患,正在研读水利方面的书籍,在他苦心思索之下,终于找到一个解决当地水患的方法。”

  “他所献的良方对当地水患确实有用,解决了我一个大大的难题。我便顺势留下他辅佐我治水。这一来,我就发现这位唐公子确实不愧为才子之名,几乎无书不读,而且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会。更难得的是,此人心性澄澈,功名利禄在他眼里犹如浮云,有些魏晋名士的风骨。我奉命回京的时候,他也要启程回邺城,说是家里有事要他回去一趟。如果你同意,我就给他去封信,请他做几个孩子的先生。”

  沈默不常夸人,所以林溪听到他夸了那位唐公子这么多以后,便不由露出犹豫之色,“可是我听说这位唐公子不喜举业,由他来教孩子们,会不会耽误了他们。”

  “那倒不会。”沈默回答的很肯定,“我听他话里的意思,只是不愿意参加举业进入官场。再者以他的才华,教孩子们四书五经应该不在话下。”

  这么说也是。林溪想起一位和这位唐公子同姓的名人,早期写起诗词歌赋来灵气逼人,后来为了生存去考科举,写的文章笔法老辣,简直和原来的风格大相径庭,最后当然不出意外的夺得了解元。只可惜运气不佳,最后陷入一场科举作弊案,自此落了个终身不得踏进科场的结局。

  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有天赋,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不喜欢不代表不会。

  林溪这么一想,便多了几分愿意,觉得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先生,对孩子们也是件好事。

  “只是他肯来吗?”林溪问道,“我听你话里的意思,他既然喜欢四处游走,未必肯一直留在京城。”

  沈默道:“这个你就不用多管了。只要你同意他来教孩子们,到时我自会想办法把他留下来。”

  林溪这边已经没什么不愿意的了。于是夫妻两个达成一致后,沈默便给远在邺城的唐公子写了封信。

  不等唐公子的回信到来,江吟秋带着一双儿女从边关到了京城。

  林溪早就收到了江吟秋动身的消息,可是一直等了这么多天,才等到她的到来。

  阔别多年,林溪再次见到江吟秋的时候,就发现对方的样子变了很多。许是边关风沙大,气候比较恶劣,总之江吟秋整个人看起来又瘦又黑,眉眼间也多了一股坚毅。

  “江姐姐,我刚才险些没认出你来。”林溪说话的时候,有些心酸,看江吟秋的样子,就知道她这几年没少吃苦。

  江吟秋却是淡淡一笑:“几年没见,三妹妹你倒是一点都没变。”

  林溪悄悄抹去眼角的一滴泪水,“都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早变老了。”又问两个孩子在哪。

  “银姐和榆哥昨晚因为快到京城了,兴奋的半夜才睡,如今正在马车上打盹。”

  林溪听到两人在马车上打盹,便制止了江吟秋去叫两人下来的举动,“那就先别叫他们下来了。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我们先去宅子吧!”

  早在林溪接到江吟秋要来京城的消息时,就替她提前租好了一处宅子。这处宅子位于沈宅不远,之所以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宅子,住在隔壁的钱家帮了林溪不少忙。

  马车到达宅子后,林溪便带着江吟秋里里外外转了一圈。

  相比人少地多的边关,京城的宅子自然是不及那边宽敞,不过房屋要比边关精致不少,园子里还带了一个小池塘。

  江吟秋对此很满意,话里就带着一丝感激,“幸亏有三妹妹你在京城,又帮我找到了这么好的宅子。不然我们一家人还得住在客栈。”

  两人说话的时候,银姐和榆哥也醒了。

  江吟秋便唤两个孩子过来见过林溪。

  银姐长高了许多,五官结合了江吟秋和萧彦的优点,生的眉目秀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肤色有些黑。

  而和麒哥差不多大的榆哥完全继承了萧彦的容貌,性子也很沉稳,活脱脱一个小萧彦。

  林溪见过两个孩子,便送上了两份见面礼。

  “两个大的跟着先生读书,两个小的又太小,所以我就没带他们过来。明天我给你们摆接风宴,到时大家好生热闹一下。”

第149章

 

  一场接风宴热热闹闹的举办完, 几个孩子们也都玩到了一起。

  望着园子里玩耍的孩子们,林溪问了一个很想问的问题, “我记得银姐去边关时还是个白白嫩嫩的小姑娘,怎么几年不见忽然晒黑了?”

  江吟秋摇头道:“不是晒得。是当地的水土不好,我刚去时,也奇怪当地的人怎么都那么黑。后来才知道是那里的水土不养人,不管是井水还是河水,都苦涩难咽。而且长时间喝当地的水,皮肤也会越来越黑。”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几年没见,不管是江吟秋还是银姐,皮肤都黑了很多。

  接风宴第二天,林溪正准备带着锦儿和慎哥进宫。锦儿现在已经不怎么排斥进宫了,林溪便每个月都让她在宫里待上半天,为的就是慢慢适应那里的环境。

  等她们母子三个在宫里待了一下午, 天黑之前回到府里时, 就听下面人禀告说有位唐公子来过,后来听说主人们不在就又走了。

  林溪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 而且还来得不是时候,偏偏赶上她进宫沈默也不在的时候。

  等到沈默回来,林溪便把这件事告诉给了他。

  “这位唐公子在京城有亲戚吗?”

  沈默摇头:“没听说他在京城有亲戚。不过他既然来了京城, 过后肯定会再来的。”

  于是从第二天起, 林溪便开始耐心等待起来。

  可是林溪一连等了好几天, 还推脱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宴会, 还是没等到这位唐公子的到来。就在她猜测这位唐公子会不会已经离开京城时,有天门房那边禀告说有位唐公子前来拜访。

  林溪一边让方忠这个管家去迎客人,一边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就带着丫鬟去了前厅。

  小丫鬟打起软帘,林溪刚踏进屋子,就看见了一个长身玉立的年轻男子。

  林溪的脚步不由顿了顿,没想到这位唐公子生得如此出众,气质也不在沈默之下。

  唐公子却是一见到林溪,便过来行礼,“嫂夫人。”

  林溪笑道:“久闻唐公子大名,请坐吧。”

  唐公子笑着坐下:“嫂夫人太客气了,叫我世康就是。”

  两人寒暄两句,还未进入正题,双燕就掀起帘子走了进来,然后在林溪耳边耳语几句。

  林溪不由得看向唐世康:“外面有个姓辛的客人求见,说是唐公子你的朋友。”

  唐世康不等林溪说完就道:“千万别让他进来。”原本从容大方的神色竟变得有些慌张不安。

  林溪眼里闪过一丝诧异,有些不明白那个姓辛的客人什么来历,竟能吓得这位涵养功夫很好的唐公子露出这样慌张的神色。

  不过她无意探究这位唐公子的私事,便对双燕道:“既然唐公子不想见他,你就跟他说,我不方便见客。”

  双燕去后,唐世康仍有些不安。

  林溪觉得今日大概是没办法和他谈留下来教孩子们的正事了,便让人带唐世康下去歇息,自己则派人给沈默送了封信。

  沈默一直到天黑才回来,先去前院见了唐世康说了会儿话,才回了内宅。

  林溪一见他便迎了上去,“那个唐公子到底怎么回事啊?”

  沈默边脱官服边道:“你可知他为何来得这么快?”

  “为什么?”

  沈默笑了笑:“上次我不是跟你说他家里出了点事吗,其实他家里一点事也没有,是他父母看他年纪大了,给他说了门亲事,又怕他不肯回来,便谎称家里出了点事,想要骗他回来成了亲再说。”

  “那后来呢?”林溪问道。

  沈默笑道:“谁知道他这个人知道受了骗,又不愿意娶亲,连夜便出逃了。那个姓辛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舅子,一心想要把他抓回去跟自己妹子成婚。”

  “这么说,这位唐公子是逃婚出来的?”林溪道,“就是可怜了那位辛姑娘。”

  沈默道:“可怜不可怜,我不知道。但是据唐公子说,那位辛姑娘特别厉害,十岁那年便设了一局揭穿了她继母的真面目,十二岁那年便开始执掌家中中馈,十五岁那年便开始管理辛家的铺子。如今邺城无人不知这位辛姑娘的大名。我听唐公子话里的意思,对这位辛姑娘颇多畏惧,所以才逃婚出来。”

  林溪听着这位辛姑娘的事迹,不由得就起了钦佩之意,“这么看来,这位辛姑娘倒真是个妙人,有机会倒要见见。”

  沈默道:“这个可以以后再说。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给唐公子找个住处,躲个十天八天,等那位姓辛的客人不再找上门再说。”

  林溪道:“你说唐公子到底在想什么,辛姑娘那么能干的未婚妻,他为什么不娶回家?”

  沈默道:“我只知道唐公子是我的朋友,如今朋友有事,我不能不帮。”

  林溪道:“若不是看在他是你朋友的份上,这个忙,我真不想帮。”

  林溪确实很同情那位能干的辛姑娘,但是这件事又不是她所能做主的,她只好叹口气,“把他送到袁师傅那边住几天吧!”

  第二天辰时,珣哥和麒哥去袁师傅那边上课的时候,唐世康就坐上马车跟着他们一起去了袁家。

  沈默已经事先跟袁师傅说过,袁师傅这边也已经安排好了房间。从那天起,唐世康就住在了袁师傅这边。

  林溪一直让人留意着门口的动静,前几天门房倒是一直看见有辆马车停在自家门口,后来就不再来了。

  林溪猜测那辆马车里坐着的应该就是那位辛姑娘的大哥,唐世康未来的大舅子。就是不知道对方突然不再出现,是放弃了在门口堵人还是出了什么事。

  没等林溪想明白这件事,有天江吟秋那边给她下了张帖子。

  林溪不好带锦儿出门,只带了慎哥一个人去了江吟秋现下住的宅子。

  江吟秋正带着人制作玫瑰花茶,看见林溪,便迎上来笑道:“难得这里有这么一大片玫瑰花圃,一时手痒,便制了些玫瑰花茶。几年不弄这个,手法有些生疏,你要是不嫌弃,走时带上一些。”

  林溪自然说好,又让慎哥跟着银姐榆哥去玩。

  银姐没见到锦儿来有些失望,但还是拉着慎哥去吃点心。

  等孩子们去后,江吟秋便说起了请林溪来的用意。

  “前几天我们刚到京城,我没好意思跟你张口。”江吟秋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我记得你之前写信跟我说,收养了一个叫玉娘的小姑娘。”

  “玉娘,你问她做什么?”林溪有些不明白江吟秋怎么会突然提起玉娘来。

  江吟秋低声道:“是这样,我生榆哥的时候遇到难产,险些丧命。后来大夫告诉我,我这辈子大概是再也不能生了。”

  林溪不知道江吟秋生榆哥的时候竟然会难产,这几年她虽没和对方断了通信,可是却从未听对方提起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