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109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玉娘道:“我表姐当然很生气,不过她不愿给人落下一个河东狮吼的名声,便让我表姐夫自行处理。后来但凡有人给我表姐夫送丫鬟,我表姐夫便找出他们的错罚他们的银子。这样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往县衙这边送丫鬟了。”

  “原来你表姐还是个醋坛子!”

第147章

 

  正在写信的林溪打了个哈欠, 她揉了揉鼻子,继续提笔写信。

  距离上次写信已有一个多月, 林溪除了提了提最近家里发生的一些事外, 还提到了麒哥, 说麒哥年纪这么小,就已经有人提起过定亲的事了。

  麒哥现在才不过六岁大,在林溪眼里, 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就算他比现在大十岁,林溪也不会在不征求他意见的情况下给他定下一门婚事。

  虽然她是想生个女儿, 将来嫁到萧家, 但那是基于对萧彦和江吟秋了解的基础上, 觉得女儿嫁过去不会受委屈。而且心里也只是想想, 如果女儿真的不愿意,她也不会勉强。

  可是麒哥和慎哥这两个儿子的婚事,她是不会那么轻易就定下来的。起码在他们长大成人以前, 她不会考虑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出于要尊重两个儿子意见的考量, 另一方面则是娶媳妇是件大事, 总要好好的考察一下对方的人品以及对方的家庭环境。

  总之太早定亲有很多弊端, 她若不是遇到沈默刚好合她的眼缘和脾气, 只怕也不会过得这么好。

  所以信的末尾,林溪不厌其烦的叮嘱了沈默好几遍, 要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定下两个儿子的婚事。

  林溪这么叮嘱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要双方父母说一句话, 便能轻易的决定两个儿女的婚事。而且官场中拿儿女姻缘来稳固双方关系的也比比皆是。

  沈默在林溪心里当然不是那种人,不过事有万一,这种事还是小心一些。

  林溪写完信,把字迹吹干,仔细的折好放进信封里,刚做好这些,在旁等了她好一会儿的锦儿便扑了过来,“娘,你看我打的络子好不好看?”

  慎哥也不甘落后,扑到了锦儿后面。

  两个孩子正闹得欢,陈三奶奶过来了。

  “你这里可真是热闹。”陈三奶奶笑着道,“从外面就听见你们的笑声了。”

  林溪一面请她坐下,一面问道:“怎么没带恒哥来,上次恒哥来玩了一次,慎哥就记住这个小哥哥了。”

  林溪离开京城的这几年,陈三奶奶终于怀上生了个儿子,而且比慎哥只大了几天。

  陈三奶奶道:“恒哥也想过来找慎哥玩得,不过他最近染了风寒,我就没敢带他来。”

  其实恒哥的风寒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过林溪家里住着个公主,陈三奶奶秉着小心谨慎的原则,终究不敢带儿子过来。

  林溪笑道:“你也太小心了。”三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也许是从小就沾染她身上的气息,总之这三个孩子都很健康,长这么大几乎没生过什么病。

  陈三奶奶道:“不小心不行。”永泰帝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要是有点什么差池,岂不连累了别人。

  不过话说到这里,陈三奶奶想起一件听来的事,“我听说皇上驳回了大臣们想要举办选秀的请求。”

  林溪微微笑道:“这种朝堂上的事,也没人跟我说,我也不打听。终究不是我们该管的事。”

  陈三奶奶问道:“那你就不好奇为什么?”

  林溪摇头:“不好奇。”

  陈三奶奶有心想说外面现在传得厉害,说皇上大概是有了隐疾,所以才不愿举办选秀。可是这话当着锦儿的面,她又实在是说不出口。

  不过林溪根据她的神色,就猜出她要说的话来。

  在上一世,京城里就流传过永泰帝有隐疾的事,事情发展到后来,也就是永泰帝登基第四年也没能添个一男半女,底下的大臣们便有些坐不住了,有些人甚至上折子请求永泰帝从几个亲王世子中过继一个。

  直到永泰帝三十岁那年曾婕妤生下一个皇子,这些传言才渐渐消失。

  不过这一世,永泰帝应该不会像上一世那样落了一身的病痛,那么皇太子的出生应该会比上一世早几年到来。

  所以林溪一点不在意这些传闻,反正这些传闻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她这里表现的一点不在意,其他人就不是这样了。

  中秋节那天,林溪要带柔嘉公主去给苏皇后和曾婕妤请安。

  午宴上,苏皇后便随口问了一句:“本宫听说这些日子因为皇上驳回选秀的事,所以京中多了不少传闻,是不是这样?”

  林溪道:“臣妇长居深宅,倒没有听过什么传闻。”

  苏皇后看了她一眼,“本宫记得沈大人去了江北已有一段日子了,不知沈夫人可曾接着沈大人的家书?”

  这句话与前一句话完全没有什么联系,可是林溪却知道苏皇后不会无缘无故说这几句话,联想到那些传闻,林溪忽然明白了苏皇后的意思。

  “夫君去江北后,大约一个月会来一封家书。如今马上就快一个月了,想来再过几天就该来家书了。”

  苏皇后发现林溪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点点头:“皇上上次还和本宫提起,说沈大人是少有的肱股之臣,更难得的是心系百姓。”

  苏皇后不只是嘴上夸夸而已,林溪带着锦儿回府的时候,苏皇后还大手笔的赏了很多东西。

  这些赏赐的东西里有两样东西引起了林溪的注意,一样是宫里珍藏的一部古籍,一样是夏天所用的折扇。

  看见这两样东西,林溪就知道她没误会苏皇后的意思,对方确实是想让沈默上书,好借机控制下舆论。

  半个月以后,远在江北的沈默便上了封折子。

  随后,朱衡和蒋允仪等几个一直支持永泰帝的大臣也纷纷上折子,支持永泰帝暂不举行选秀的决定。

  有这几个大臣支持,朝堂中反对的声音渐小,只剩下几个御史锲而不舍的继续上折子,想要劝永泰帝改变心意。

  朱夫人私下里跟林溪道:“照我说,那几个御史管的也太宽了。先帝在的时候独宠李贵妃,新帝则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美女都笼络到宫里。而我们这位皇上,既不独宠一人,也不喜新厌旧,就是于子嗣上有几分困难,便被这些御史抓住不放。”

  林溪笑道:“那也是因为当今圣上是位难得的仁君,不然换做从前,这些御史哪敢吭声?”

  “你这话说对了。”朱夫人感叹道,“所以我最烦这些御史,芝麻大点的小事就抓住不放。可是当年皇上被废的时候,他们怎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皇上讨个公道?”

  林溪知道朱夫人这么感叹是有原因的,朱衡朱大人如今风头正健,不免成为了那些御史们的目标。

  不过朱夫人找林溪过来,也不是为了向她抱怨御史们的事,很快就说起了正事。

  “蒋夫人托我问你,她娘家兄弟有个女儿和麒哥一般大,她那兄弟在工部做员外郎,家世也还匹配得,问你可有这方面的意思。”

  朱夫人说的这个蒋夫人便是蒋允仪的夫人。

  这已经是林溪这个月里,第二次听见类似的话了。

  不过蒋夫人不同于其他人,林溪措辞的时候便格外小心,“这事其实我也做不了主,夫人您该知道,我上面虽没有公婆,但是老家还有一个祖母。老人家比较讲究一些,麒哥出生的时候便找人给他算了一卦,说是这孩子不宜早早定下婚事。为此还特地给我们去过信,叫我们一定不要早点给孩子定下婚事。”

  朱夫人听话听音,知道林溪多半是不愿意。如果与蒋夫人关系不错,她可能会多说几句,不过朱夫人与蒋夫人关系一般,而且觉得蒋夫人这时候提出联姻多半是出于柔嘉公主的缘故,心下有些不屑对方的行为,面上便淡淡说了一句。

  “你说的也是,孩子太小,这事不急。”

  林溪笑道:“夫人说的没错。蒋夫人要是看得上我家麒哥,不如再等几年,等孩子大了再说。”

  定亲这种事,麒哥是个男孩,迟一点晚一点没什么。可是蒋家那边却拖不起。

  果然蒋夫人那边听了这话,过后便不再提起这件事。

  不过林溪再遇见蒋夫人时,对方对她的态度便不像从前那么热络,脸上淡淡。

  林溪一点都不在意,蒋允仪和朱衡这两位大人现在看着相安无事,朱夫人和蒋夫人也有来有往,可是再过两年,他们两家便会彻底势同水火了。

  自古一山不容二虎。

  朱衡和蒋允仪都是在永泰帝最危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的忠臣,可是永泰帝患难的时候,两人可以同舟共济,可是当永泰帝否极泰来后,这两位大臣必不可免的争斗了起来。

  谁都想更进一步,成为永泰帝心里独一无二的那个肱股之臣。可是首辅这个位置只有一个,两人论年纪论资历又是不相上下,所以谁都不想相让。

  不过最后蒋允仪棋高一着,在门生故吏上赢了朱衡一局,所以首辅的那个位置落入了他的手中。

  但是朱衡也没有吃亏,永泰帝让他同时兼任内阁学士和吏部尚书。朱衡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年,提拔了好多自己的门生,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不在蒋允仪之下。

  林溪不想与蒋家那边结亲的原因就是为此,既然朱衡和蒋允仪迟早要翻脸,自家总要站在他们两人中的一边。事实上,自家其实与朱衡家走得更近。何况蒋允仪更为看重男主顾文轩。

  所以林溪当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蒋允仪虽然后来会坐上首辅这个位置,可是掌握官员升迁大权的却是朱衡。

第148章

  

  京城的第一场雪到来时, 林溪也收到了沈默回京的消息。

  好事成双,林溪还收到了远在边关的江吟秋写来的信件, 说萧彦如今升为了守备,等明年春天她就会带着一双儿女来京了。

  对于这一天,林溪已经等了很久了。

  沈默从江北回来后,林溪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他。

  沈默道:“原本我有事要跟你商量的,不过看你现在这么高兴,有些不忍心扫你的兴了。”

  林溪闻言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眼睛睁得大大的,“什么事要商量?”沈默不会要被调到外地吧!

  沈默看她这个紧张的样子,由来就觉得好笑:“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这次从江北回来,应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离开京城了。”

  “那是为什么事?”

  沈默道:“是有关珣哥的事。”

  “珣哥怎么了?”

  “祖母写信跟我说,自从大伯母死了以后,珣哥有些伤心过度, 整日都提不起精神。她觉得这么下去不好, 便想把珣哥送到我们这边住一段日子。”

  沈大太太没有熬过秋天,中秋节过后便撒手人寰了。

  林溪虽然对于之前的事情没有一直耿耿于怀, 但是对沈大太太这个人也没有多少好感。因此她收到晋城那边送来的消息后,只唏嘘了一会儿就把这件事丢在了脑后。

  如今沈默再次提起这件事,又说到珣哥, 林溪便知道沈默是在担忧怕她不愿意叫珣哥过来住。

  “说来我也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珣哥了。”林溪对珣哥这个侄子不是一点感情没有, 听到他要来的消息便道, “麒哥一直嚷嚷着没人陪他读书, 珣哥来也能和他作伴。”

  果然麒哥听了这个消息以后,表现得很高兴,时不时就要问林溪堂哥什么时候来。

  林溪只能告诉他:“现在天气太冷,等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一点,你大堂哥便会过来了。”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珣哥便在管事和家丁们的护送下到了京城。

  林溪带着三个孩子在二门处等了好半天,就见特地休假一天的沈默领进来了一个半大少年。

  当年林老太爷去世,林溪回去奔丧的时候,珣哥便长了老大一截,如今四五年过去,对方都这么高,这么大了。

  林溪掩住内心的惊讶,带着三个孩子上前。

  珣哥面对林溪的时候有些局促,低声叫了声,“二婶。”

  林溪笑道:“几年不见,珣哥都长这么高了。”说着便唤麒哥,“你不是一直想见堂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