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144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朱松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主儿,借着这个时间,朱松扭头看了朱瞻基一眼,道:“瞻基,你方才说这‘桃符’起源于东汉年间吗?那你知不知道有关这‘桃符’的传说?”

  “啊?”朱慧肉小脑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很是认真地想了起来。

  这倒霉孩子,哪里会想到朱松会有这么一问,毕竟从有桃符开始至今,有关桃符的传说海了去了,可是纵观那些传说,却没有一个有足够多认可度的。

  别看这小家伙脑袋里头装得东西多,可就算他想破了脑袋瓜,都不知道该去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不过这臭小子可是出了名的鬼精灵,他回答不出来,那是不是代表他这位叔爷也不晓得,所以他眼珠子一转,道:“叔爷,孙儿也不清楚!不过,您知道吗?”

  朱瞻基稚嫩的话音刚落,朱徽煣的小脑袋瓜就从他身侧挤了出来,眨巴着一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无比渴望地看着朱松。

  这俩倒霉孩子啊,打死他们都不会想到,在朱松前世的时候,网络上有一个超级强悍的神器,叫做百尼玛。

  百尼玛神器上头,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一些专业性名词,以及人名什么的只要百尼玛上一搜,瞬息间就能把想要知道的东西给搞定。

  再有,别看朱松前世的工作是保镖,但是他对于一些民俗还有传说什么的,还是很了解的。

  见到朱瞻基脸上的女干笑,朱松自然知道这臭小子在打什么鬼主意,于是他淡淡地笑了起来,侃侃而谈:

  “你们知道吗?在我华夏的先秦时期,曾经有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名字叫做山海经。根据山海经当中记载,在许久之前,曾经有一座鬼的世界。那鬼界中有座大山,大山上还有上百只鬼在出没”

  “鬼!哪里有鬼?”对于神鬼什么的,朱徽煣试不信的,听到朱松的话,他咕哝了一声:“松皇叔,我们书读得少,您可别忽悠我们啊!”

  这小子废话可真多。

  “臭小子,你难道就不能听叔把话给说完吗?”朱松没好气地甩了小家伙一个暴栗,说道。

  “嘿嘿,叔爷,真不对起啊,您说,继续说!”

  见朱徽煣不知好歹地还想要继续掺合,朱瞻基猛地捂住了朱徽煣的嘴巴,不叫他再说话。

  “哼,这才像话嘛!”朱松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

  “在那鬼界的大山之中,除了漫山遍野的鬼之外,还有一株覆盖方圆三千里的桃树。在那树梢之上天生地养了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之时,夜晚在外作恶的鬼都要赶回鬼城。”

  “哦哦,我想起来了,我知道后面了。”听到这里的时候,朱徽煣跳了起来,雀跃道:

  “记得奶娘曾经与我说过,这世间确实有鬼界,在鬼界守护门户鬼门关的,是两位神通广大的大神,分别叫神荼和郁垒,而那桃符上所书的便是这两位大神!”

  ?“行啊,这回你小子倒是说得不错!”朱松惊讶地看了朱徽煣一眼,继续说道:

  “这两位大神虽说是守护鬼门关的,但是他们还会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末都会站在那株桃树下检阅百鬼,见但凡有害人的凶鬼,就会用一种无法挣脱的‘芒苇绳’将它们给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

  “神虎,好厉害啊!”朱徽煣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那是!”朱松就像是讲故事一样地引诱着两个小家伙摇摇头,继续说道:

  “你们要明白,这人力有时穷,这两位大神就算是再有能力也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尽除天下的恶鬼,也并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

  “啊?那可怎么办?”朱瞻基的好奇心也被调动了出来,“难道他们手底下就没有兵士替他们抓捕恶鬼,保护百姓们吗?”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民俗故事

  “谁说他们没有手下的?”

  朱松撇了朱徽煣和朱瞻基一眼,继续忽悠道:

  “你看啊,当时呢,咱们华夏上古的人族共主黄帝,在得知了这两位大神的难处之后,便向整个人族宣布了一道命令。”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看着桃符上的花纹,道:

  “这个命令,就是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并于除夕那天悬挂于门前。而同时呢,还要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上一只虎,用来避免恶鬼的侵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桃木又叫‘降龙木’、‘鬼怖木’!”

  ?“哦,怪不得呢!”朱瞻基恍然大悟:“在北平府的时候,孙儿见到见许多的官宦人家,都会在门上画上黑虎或者公鸡,而且有些人家悬挂的桃符上,也是直接雕刻着神荼、郁垒!”

  “不对啊,我怎么觉得咱们应天府里,似乎有很多人家的门上贴的都是人像啊!”朱徽煣却是持反对意见。

  “你们俩啊,说得对,也不对!”朱松道:“咱们大明朝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有各地的风俗习惯”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拍了拍脑袋,道:“先别说各地的差异,就先说说咱们这些贵族、官宦之家,与普通百姓之家的区别吧。”

  见把两个小家伙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朱松继续说道:

  “咱们这些富贵之家自然是想悬挂什么悬挂什么,毕竟咱们什么都缺,确实不缺银子。但是相对于普通的百姓之家,他们哪里有那闲钱去请工匠们雕凿神荼、郁垒像啊!”

  “那他们都在家里挂什么?”朱徽煣不耻下问。

  朱松笑道:“百姓们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去请工匠们,所以他们干脆就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或者直接在上面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在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便是他们的桃符了。”

  “那像方才小叔说得,什么人像又是怎么回事啊?”朱瞻基还是不明白。

  “那是我华夏唐时的大将,秦琼和尉迟恭!”

  朱松笑了笑,道:“传说当年年唐太宗曾经有一段时间连夜做噩梦,梦中有恶鬼向他索命,当时方士袁天罡为太宗皇帝算过命之后,说是需身上煞气浓郁之人、杀戮无双之人镇守门户,方可解太宗之噩。于是,太宗皇帝钦点了虎将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为其镇守门户”

  “之后呢?”朱徽煣和朱瞻基都听得入神了,不住得追问。

  想也是,两个小孩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自然是有种恍然的感觉。

  “之后自然是一切归于平静!自从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亲自为太宗皇帝镇守门户之后,太宗皇帝再也不曾做过恶梦。”

  朱松低头看着两个小家伙,道:“百姓们听说此事之后,便将原本桃木符上的神荼、郁垒换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佛,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虎将,才是最实在的。”

  就在两个小家伙还想缠着朱松再听俩好玩故事的时候,最初上好红色染料的两块桃符已经干地差不多了,两个下人小心翼翼地讲这两块桃符摆在了朱松身前。

  “好了,你们去书房里头把本王的文房四宝拿出来,其他的等有时间了再说。”朱松招呼两个小家伙去取东西,停住了讲故事的兴致。

  “叔爷,文房四宝取来了,您这是要写字啊?”朱瞻基手中端着笔墨砚台,一脸疑惑加迟疑地问道。

  “呃”

  朱松这时候才总算想起来了,他的简体字勉强算写得不错,但是繁体字的话,朱松认识他们,他们却不认识朱松。

  他娘地,这回尴尬了。

  “松叔父,这回打赌是不是侄儿赢了?”朱徽煣见朱松脸上的表情略尴尬,顿时笑了起来。

  这熊孩子平时挺缺心眼的,怎么有的时候比狐狸都聪明啊?

  朱松翻了个白眼,就在他低着脑袋想辙的时候,救世主来了。

  “王”刘长生急匆匆地跑进了朱松的院子,刚想向他禀报什么,却见满地的狼藉,顿时愣住了,“王爷,您这是?”

  “嗨,没事!”朱松赶紧摇头,道:“刘大人,有何事?”

  刘长生晃了晃脑袋,道:“王爷,周王殿下与四公子来王府了,您看是不是”

  “啊,橚哥和有爝来了,走走走,快去请他们进来啊!”朱松身子板一挺,抬脚就往院子外头走。

  “哎,松皇叔,您不能耍赖啊?”朱徽煣顿时急了。

  “哈哈哈,自家兄弟家,干嘛还用得着通禀,若是再过这么两道手续的话,不就变得生分了吗?”

  没等朱松走到院子门口呢,一道豪爽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朱松抬起脚的动作停了下来,脸上也出现了苦笑:“橚哥,你进来得可真快啊!”

  “松皇叔,您想跑哪去?”朱徽煣这个时候也赶了上来,一把就抱住了朱松的大腿。

  “哎,我说你小子倒是放手啊!”朱松抖动着大腿,一指朱橚道:“没看到你五皇叔和四皇兄吗?快去见礼!”

  朱徽煣哪里肯放手,他仍旧抱着朱松的大腿,扭头瞧着朱橚和朱有爝,咧嘴一笑道:“侄儿见过五皇叔,见过四哥。”

  朱橚笑着说道:“哈哈哈,小徽徽你父王还没接你回去呢?想在你松叔父这里过年吗?”

  朱徽煣摇摇头又点点头,道:“我这不是在等着我父王把侄儿给接回去吗?父王他说过了,他若是不来接侄儿的话,不让侄儿自己回去。”

  “哼,楩弟倒是会做甩手掌柜!”朱橚哼了一声,道:“对了松弟,这小家伙就是忠儿,你还记得吗?当年你还抱过他呢!”

  一边这样说着,朱橚一边让开了身子,感情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虽说长得不是特别地清秀,但是虎头虎脑地,看起来甚是可爱。

  小男孩躲在朱橚身后,探出了一个小脑袋瓜,正好奇地看着朱松,口中怯怯道:“侄儿谢全忠,见过松叔父!”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谢全忠便是当年陆千鹤犯下的谢氏惨案之中的唯一存活者,也是谢大人的子嗣。

  “哦?你是忠儿?”朱松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小男孩的身上,“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眼连忠儿都长这么大了。”

  其实朱松对这小男孩一点的印象都没了,毕竟是鸠占鹊巢,许多事情回忆不起来也算是正常。

  “忠儿自从来到王府之后便很是乖巧懂事,可比有爝他们听话多了!”朱橚摸了摸谢全忠的脑袋,言语间满含着宠溺。

  朱有爝撇撇嘴,脸上立刻出现了不满的表情:“父王,我们可是您亲儿子,往日里您对忠弟可比我们要关心得多,若非如此的话,我们哪里会用调皮捣蛋来吸引您的关注?”

  “歪理!”朱橚敲了敲朱有爝的脑袋,道:“你去点了王府后院的东厢房,是为了吸引为父的关注?偷偷跑去开封府周王府里窝着,差点被允文给活剐了,也是为了吸引为父的关注?”

  听着朱橚历数自己的所作所为,朱有爝头皮一阵发麻,赶紧转移话题:“哎,松皇叔,这满地的桃木是咋回事?怎么还都染成了红色啊?”

  朱松早就等着机会摆脱抱着他大腿的朱徽煣呢,便借机说道:“有爝啊,这些东西都是桃符,只是难道你不觉得红色要更加喜庆么吗?”

  “呃”朱有爝挠了挠头,道:“喜庆倒是够喜庆的,但是松皇叔,你将这些桃符全都染成了红色,那哪里还是桃符啊?”

  “怎么不是了?”朱松眼睛一瞪,当看到朱橚的时候却是眼睛一亮,驴唇不对马嘴地说道:“橚哥,你字写得怎么样?”

  “字?”朱橚愣了一下,道:“你问这个做甚?”

  朱松道:“橚哥,小弟想请你在这桃符上头写上一副对子,你看如何?”

  对联在当下的社会之中已经很普及了,几乎每家每户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在门上贴上对子,以示过年的喜庆。

  当然了,那些普通的百姓人家,只是随随便便着几张纸,在上头写上一副对子,远没有大户人家那般,直接选取一些高档红纸,在上面写下对子。

  “你是说在桃木上写?”看着面前雕琢精美的红色桃木,朱橚有些迟疑。

  “对呀!”朱松点头,“与其浪费纸张,倒不如直接写在桃木上,然后找工匠将这些字雕琢出来,而后再漆上相应的颜色,这样每逢过年过节或者遇到了什么喜事,便直接将这些桃符取出来挂在门两侧,岂不是方便、快捷?”

  “咿,你说地似乎有些道理”朱橚摸了摸下巴,“不过写什么好呢?总不能像那些平常之家一般,写上俗套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什么的吧?”

  “当然不能!”朱松立马摇头,“如此没有寓意的春联,若是年年沿用的话,其不会被外人笑话?”

  “那写什么好?”朱橚凝眉。

  朱松眼珠子一转,脑袋里头闪过许多的经典春联,怎么也不能在这儿输了,让几个小孩子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