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64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王珞以前也是不认识的,她一个假洋鬼子, 怎么可能认识这么复杂的字?直到跟郑玄订婚, 有了陈司籍辅导,她才渐渐认了些生僻字。王珞这会正带着儿子、阿弟来崔家看阿娘。王小四抱着虎儿去花园玩耍了,王珞跟崔氏正在屋中闲话, 听到有高官来提亲,王珞很是惊讶。

  她倒不是觉得阿娘配不上高官,只是时下高官大部分年纪都很大了, 别人都觉得阿娘是有外孙的老妪了,可在王珞看来, 她娘才三十出头,正是女人一生中最有丰韵的年纪,怎么能嫁个老头子呢?所以那种五十多岁的人, 她看都不看个人资料就否决了。拒绝了几次,大家也都知道她底线了,年纪起码要低于五十,最好是四十五岁以下。这位赵将军能将资料送到她跟前来,就证明他年纪在五十以下。

  陈司籍摇头说:“他不是世家也不是寒门,他只是一介鄙夫,家中祖辈都是佃户。”这样的人郎君又怎么可能看上?

  王珞闻言有些惊讶,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世家和寒门的界限大体是不可逾越的,但也不乏寒门跨越阶级的例子。寒门也不是普通百姓,他们只是因祖辈无人当官而门第微寒,并不是说他们家境很贫困,能称之为寒门的,大部分家境都颇为富裕,起码也是家里有点土地的地主。

  而古代最常见的老百姓是绝少能跟寒门一样,实现阶级跨越的,因为这些人几乎世世代代居住在一片地方,祖祖辈辈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从来不会有人去想要突破。纵观华夏数千年,真正贫民出生的草根皇帝也只有一人,那也是封建皇朝后期了,现在的大夏还是士族的天下,这种情况下这位赵将军能出头就极为不容易了,这种素质可以说极优秀了。

  王珞饶有兴致的问:“他是怎么当成了左龙武卫大将军?”

  “他家世代是佃户,二十多年前他家乡大灾,他带着父母乡亲逃难,赵翀生来悍勇,竟然能护着父母乡亲逃到了京城。恰巧遇上了微服的圣人,圣人见他孝顺悍勇,就让他做了自己马夫。赵翀这名字也是圣人给取的,他是圣人一手提拔起来的。”陈司籍也很奇怪赵翀会来提亲,赵翀是立场坚定的保皇党,向来不站队。

  崔氏也听得入神,她也是第一次听说赵翀这人,但莫名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王珞问:“他妻子呢?去世了?他孩子呢?他妻子是什么身份?”

  陈司籍回想了一会说:“他妻子是他父母为他定下的,逃难的时候跟他们一起逃到了京城,两人好像生了六七个孩子?”陈司籍有些记不清了,“那些孩子肯定都成亲了,他妻子去世已经很多年了。”

  崔氏奇怪的问:“那他为何迟迟不续娶?”

  陈司籍说:“他妻子去世那会,有人想把女儿说给他,他拒绝了,说想娶个世家女为填房……”

  崔氏“啊”了一声,了然道:“原来是他啊!他不应该叫赵大冲?”难怪她觉得赵翀这名字有些耳熟,原来是那位妻子去世后,一心想娶世家女为填房,被世人笑话的武夫。不过她那时候只知道他是位高官,并不知道他官职如此之高。

  王珞好奇的问:“阿娘你知道他?”

  崔氏点头说:“我知道啊,他妻子去世应该有七八年了吧?”崔氏也记不大清了,“反正那时候我们还在隆平府,你跟小四也还小,那笑话传到隆平府,大家都笑了好久。”崔氏倒是没笑,将心比心,她没出阁前也想嫁个世家嫡子,那人是出生微寒,那些门第微寒的人谁不想晋阶成世家吗?他是高官,想要娶个世家女又如何?

  崔氏讶然问陈司籍:“他的身份想要娶个世家女不难吧?为何迄今都没娶?”这人怎么迄今都没成亲?按理他官职又不低,想要娶个世家女,只要不是世家嫡系,娶个世家庶女又何难?他为何现在都不成亲?

  陈司籍解释说:“他本名赵大冲,圣人就是按照这名字给他取名翀。至于他为何不娶妻——”陈司籍顿了顿说:“我也不大清楚,估计他都看不上吧?”

  王珞闻言挥退陈司籍,她跟崔氏商量说:“这人官职比较高,也不要马上推了,我再让郎君去查查他的底细?”这人是目前来提亲的人中条件最好的,王珞有点心动了,阿耶即将续娶杜氏女为妻,如果郑玄将来真能一飞冲天,凭着他是郑玄岳父的身份,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过的太差。

  但阿娘就不一样了,时下观念父母离婚后,儿女就跟母亲没关系了,即便王珞心里只任崔氏为母,她在礼法上也不是自己母亲了,王珞未来的母亲是杜氏女,所以王珞私心想让母亲嫁的好一点,不仅老公人要好、官职也要高,这样的话哪怕她将来忽略父亲和继母,也不会有人说什么,踩地捧高是人类天性。

  崔氏脸有些红,微微点头:“好。”崔氏本来对男人死心了,跟王朗离婚后她也不准备再嫁,但回娘家后发现身边女人都有一个男人,不管是不是得宠、跟丈夫感情是不是很好,她们起码都有男人,崔氏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了。她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不该跟王朗离婚?

  别的女人跟夫婿感情不好,一辈子不也就过去了吗?她有女儿、有儿子还担心什么?但很快络绎不绝上门提亲的人她错愕同时,又有些惊喜。这些提亲的人,可比自己当闺女时还好很多了。她知道这都是女婿身居高位的缘故,她心里更看重女婿了,她迟疑了下,对女儿说:“要不你回去问问姑爷、我去问问阿耶?只要他们觉得合适就好。”

  崔氏对自己眼光实在没信心,当年王朗续娶,阿耶一开始不赞同自己嫁给王朗当填房的,后来见她坚持,他才答应的。崔氏现在想想,她还是要听阿耶的话,姑爷、女儿的话也好,他们都比自己聪明。

  王珞点头:“好。”这方面王珞也比较信任郑玄,他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王小四听到阿娘可能要再婚,神色有些愣怔,回家的路上,他担心的问王珞:“阿姊,阿娘要是再婚了,她就不是我们阿娘了吗?”

  王珞惊讶看着王小四:“谁跟你这么说的?”

  王小四低头闷闷的说:“大家都这么说的,刘姨都偷偷哭了一场,三哥也很难过。”要说王朗、崔氏离婚,最不能接受的是就是刘姬和三郎、四娘了,本来三人日子越来越好过,谁知道新主母进门,他们会有什么下场?四娘还好些,起码已经订婚,大不了就是少些嫁妆嫁出去,三郎迄今学业未成,万一新主母入门,生了嫡子怎么办?

  王珞淡淡道:“爹娘永远只有一个,阿娘再婚也是你阿娘,别听外人胡说,杜娘子我们只需要面上尊敬即可。”

  王小四低声说:“那阿娘成亲后,我们还能找她吗?”

  “当然可以。”王珞一如幼时那般搂着幼弟,“阿娘结婚后我们还能跟以前一样,你只是多了一个继母、一个继父,他们若对你好,你就尊敬他们;若他们对你不好,你就当他们不存在。”杜娘子脾气她不知道,但阿娘未来的夫婿脾气一定要好,不然她不会答应阿娘嫁人的。

  王珞回去跟郑玄提起赵翀这人,郑玄讶然道:“他来提亲?难道他见过岳母?”

  王珞困惑望着郑玄,“郎君何出此言?”阿娘怎么可能见过赵翀?

  郑玄解释说:“这人沉默寡言,从不跟朝臣交往,是个孤臣,所以特别得圣人信任。”赵翀不是那种凑热闹的人,他来提亲应该是自己看上了岳母。

  王珞恍然大悟:“所以他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郑玄摇头说:“他两个儿子都在下乡务农,需要什么后路?”

  王珞震惊望着郑玄,“他儿子在乡下务农?”

  郑玄道:“当然不用自己种地,但也没有官职。”郑玄顿了顿说:“他两个儿子没有他武勇,也没有他那份精明,留在乡下务农也挺好的。”郑玄微微叹息:“赵翀是被他妻子拖累了,所以他妻子去世想续娶时,就想娶个知书达理的书香门第女子,结果被人传成了世家女,他后来就干脆就不娶了。”

  王珞走到郑玄身边,拉住他的胳膊,郑玄顺势抱起她,王珞靠在他肩膀上,“您很欣赏他?”她很少听郑玄以称赞的语气夸奖一个人。

  郑玄微微颔首:“这人跟你大姊夫有点像,只是他没你大姊夫那个运气,没娶到一个好妻子。”

  王珞皱了皱小鼻子,娇声抱怨:“郎君是嫌弃我不贤惠也不能生吗?”王琼能生、允许丈夫纳妾,虽不曾善待庶子,但也没有刻薄过他们,以一个大妇标准来说,王琼做的很不错了,王珞在当正妻方面,是比不上王琼的。

第148章 提亲崔氏(下)

  “小醋坛子。”郑玄笑着捏了捏她鼻子, 他解释说:“赵翀跟我们不同, 他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如果想要家族在朝堂站稳,必定要有宗族支持,只是他逃亡过来的,哪有什么兄弟亲人?唯一能仰仗的也只有自己孩子罢了,只可惜他妻子……”郑玄微微一笑:“这也是他身份限制,不知如何教妻。”像娇娇就被自己教的多好。

  王珞不服气的说:“难道在郎君看来,女人就一定要让夫婿纳妾才叫识大体吗?”

  “当然不是。”郑玄摇头否认,王珞一怔,郑玄莞尔道:“我何时说过你不识大体了?想要开枝散叶又不是只有纳妾一途?庶子是孩子,难道养子不是孩子吗?”郑玄见王珞一脸迷茫, 他微微叹气说:“你长姐前段时间不是因为你姊夫又纳了两个新妾而生气吗?”这话本不该他来跟娇娇说, 只是他岳母恐怕也不知道这些,只能郑玄慢慢来教了。

  王珞点点头,她对孟继宗的生娃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基本是百发百中了吧?不过郑玄好像也不差……王珞现在是真信郑玄这些年“守身如玉”了,不然他肯定不止郑赢一个庶子。

  “你长姐若肯善待孟家的子侄外甥,孟继宗必定不会再有庶子。”郑玄说, 站在男人的立场,正妻能生, 就不一定非要庶子?妻妾后院不合,绝非官场长久之道。孟继宗不好色,不然也不至于多年后院只有一名侍妾, 只是王琼不肯抚养小叔,对孟家外甥们也多有嫌弃,孟继宗除了自己多生孩子,还能怎么办?自己孩子好歹不会因为受薄待而跟自己离心。

  赵翀也是一样,他想家族繁衍下去,就必须有足够的子嗣。但他妻子身体不好,生了两个儿子后不能生了。而她不仅不许丈夫纳妾,更不许丈夫收养义子,还虐待赵翀收留的几个同僚之子,她没有去世前赵家时常会闹出笑话。这就有点过了,郑玄觉得女人善妒小气,就跟男人爱权一样,天经地义,但善妒也要讲道理。

  娇娇也是个小醋坛子,可郑玄从来不觉得她不识大体,她一直是个好妻子,对孩子也是真心教导的。她甚至对郑赢都很好,这点超出郑玄的意料,他也乐意宠着她,哪怕她平时吃点小醋,郑玄都不在乎。这丫头就是太笨,她怎么不想自己若想纳妾,何必等到现在?

  王珞说:“您前面还说,我大姊夫娶了一个好妻子。”

  郑玄柔声笑道:“我是说比对赵翀的妻子而言,要说贤惠,谁有娇娇贤惠?”郑玄对女人的标准跟男人不同,女人只要听话、能生就是好妻子了,所以王琼不善待子侄,在他眼里也不是大事,而娇娇这样的是意外之喜。

  王珞听得心花怒放:“郎君若想培养子侄,尽管提,要是有跟虎儿差不多的,都可以接过来,我可以一起带。”以他们家条件,养多少个孩子都轻松,还能让虎儿从小有个伴。

  郑玄微微颔首:“等虎儿再大点,我会收养几个跟他同龄的义子。”大一点孩子身体好,不容易夭折,也能看出天资来。郑玄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妻子并不是他之前认为的只会娇惯孩子,她还挺会教孩子,她对孩子各方面培养都照顾到了,只是她那个教法,更适合天资聪颖的孩子,像王小四那种天资有限的孩子,是受不了她那种教法的。

  娇娇身子弱,他也舍不得她多生,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少几个孩子也无所谓,但义子必须有,他们家这环境,孩子保不齐要上战场,这时候就需要可以替他以身挡枪的兄弟。郑玄没注意自己对妻子的底线已经一再降低,以前想让妻子生五六个,现在觉得有个二三个健康的孩子也够了。

  王珞跟郑玄聊了一会培养孩子的话,又拉回了正题,“那您觉得赵将军人品不错?”

  郑玄微微颔首:“此人城府颇深,人品也算厚道。”赵翀原配不过一个粗鄙的泼妇,只因自幼跟赵翀定亲,才成了他妻子。她善妒不贤,即使赵翀休了她、或者让她暴毙而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赵翀却从来没有薄待过妻子,对外也从来不说妻子一句怨言,妻子去世多年后不续娶,这点让郑玄刮目相看。

  不管此人是假装还是真能忍,起码他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点就比大部分人都好了。郑玄也是善于忍耐的人,因此郑玄曾暗中帮过赵翀几次,也算是结个善缘了。这次郑玄能快速控制北衙禁军,其中也有赵翀的手笔,莫非赵翀就是因为这点,才上门提亲?

  “那他会不会心思太深?”王珞有些担心。

  郑玄如实说:“岳母那个心思,嫁给谁,都会觉得那人心思深,难道你想再找个岳父一样的?”王朗倒是心思浅,可他跟崔氏合不来。赵翀别的不提,前一个妻子是个十足的泼妇,岳母脾气再不好,也不至于跟他原配那样。有了前面比较,岳母跟赵翀很容易和谐。

  王珞:“……还是算了。”她顿了顿,又有点担心的问:“他出生那么不好,唔——生活习惯方面是不是有点不好?”

  郑玄不解看着妻子:“什么?”

  王珞支支吾吾的说:“比如不洗澡。”

  郑玄说:“娇娇,像你这么爱干净的人少。”郑玄有时候都想,这丫头要是嫁了寻常人家,也不知道要被人嫌弃到什么程度,也只有自己才养得起她。当然郑玄也爱干净,所以他完全不介意妻子天天洗澡,这是他的福利。

  王珞道:“也不用跟我一样,但起码干净也要的。”

  郑玄说:“他以前是圣人的马夫,近身伺候圣人的,怎么可能不爱干净?不爱干净都不许接近圣人身边了。”赵翀以前是圣人的家仆、私兵,再近身伺候圣人前,都是经过专人教导礼仪的,赵翀生活习惯并不比寻常士族差。

  王珞还有些担心:“可是阿娘又不通文墨,会不会……”

  郑玄叹气:“娇娇。”妻子对岳母一点都不像女儿对母亲,两人身份好像完全到个了。王珞仰头看着郑玄,郑玄说:“他都已经来提亲了,就证明他已经调查过岳母情况了。”以他跟赵翀的身份,是不可能闭眼求亲的。

  王珞松一口气:“如果您和外祖父都觉得好,那就让母亲和赵将军见一面吧,两人看对眼就可以议亲了。”

  郑玄微微颔首,岳母今年也才三十出头,赵翀年纪也没过四十,两人完全可以再生个孩子,等有了孩子,他就不信岳母还能找娇娇挑拨离间。不然郑玄干嘛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崔氏要是二嫁不幸福,也是他的责任,毕竟是他一手促成岳父岳母离婚的。

  母亲的婚姻大事解决,王珞心头松了一口气,不然她心头一直沉甸甸的,说句自私的话,她不让阿娘离婚又如何?古代不受宠的正妻多的去了,有几个离婚的?可王珞就是不忍心母亲一辈子守活寡,凭什么王朗可以跟侍妾风流快乐,阿娘就只能守着儿女和孙辈过日子?

  但给阿娘找小白脸也不合适,首先郑玄不可能答应;再有阿娘不会愿意过这样的日子的,她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心理接受这种生活。让阿娘离婚,再给阿娘找个好丈夫才是最好的选择。王珞希望赵翀能跟阿娘好好过日子,他是主动上门提亲的,应该是自己看上阿娘吧?

  郑玄见妻子神游天外,他慢条斯理的铺开纸张,然后摆开毛笔,一只只的挂在笔架上,一团团色彩也被安置在雪白的小碟子里。王珞注意力果然被他拉了回来,“郎君,你要作画?”

  郑玄微微颔首:“我今天教你作新画。”

  王珞听到他这话,就知道他不怀好意,不过经过前几次熏陶,她已经习惯了郑玄的耍流氓,她抬头看着郑玄:“您又要画墨色牡丹吗?”

  郑玄戏谑道:“娇娇爱墨色牡丹?我下回教你,今天教你作一副行乐图。”

  “行乐图?”王珞第一反应就是故宫博物馆里那几张皇帝行乐图。

  “行乐图,即行至乐之道。”郑玄将王珞抱至膝上。

  王珞双颊绯红,什么行乐图!不就是春宫图吗?王珞挣扎了起来,“郎君,不要!”她不习惯被人画这种东西,万一被人看到呢?

  郑玄微微一笑,低头亲吻妻子的额头,安抚她说:“放心,我不会画出娇娇的,我才舍不得娇娇这娇态,出现在别的地方。”说完他当真一本正经的握着王珞的手描绘起来。

  王珞见郑玄画了一条溪流,溪流尽头有一方山石,山壁上有一狭窄的甬道,一缕清风沿着甬道而行,来到一片桃源……这是什么意思?王珞完全不明白,她古文水平再低,也明白郑玄这画的是桃花源记,这桃花源记跟行乐图有什么关系?

  郑玄在她耳畔低笑:“娇娇不解这画何意吗?”王珞不说话,感觉他肯定不会说好话,郑玄微微而笑道:“娇娇,我今日再教你桃源诗:清风明月无从觅,且探桃源洞底春……”

  王珞“呀”的叫了一声,不满的看着郑玄,“您老是教我这种。”淫词艳曲,他先生恐怕要被他气死了!还有行乐图是这么解释的吗?

  郑玄看着妻子娇软的模样,只觉她可爱之极,他温和一笑:“傻娇娇。”这是闺房之乐啊,不过他没娶娇娇之前,也不觉得闺房之内有何乐趣可言,可现在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郑玄看上了赵翀,良国公也对赵翀印象很好,而且赵翀年纪不大,今年也才三十八岁,比王朗还小几岁,官职又比王朗高太多,这样的新女婿让良国公十分满意。他问过郑玄之后,就乐颠颠的安排女儿和赵翀相看了,发现两人看对眼后,两家就定下了亲事,就等着选上良辰吉日过门。

  良国公心中暗忖,难怪大家都怕枕边风,他这孙女的枕边风是吹绝了。要换在以前,良国公从来没想过,郑指挥使会有愿意听枕边风的一天,但事实却是指挥使对崔家比王家好太多了,王老头得了什么?除了一个挂虚名的中书侍郎外什么都没有。

  连王朗续娶的妻子杜氏,都是在替指挥使安抚杜家。而他们家却能搭上一个大将军……良国公准备回去好好跟老妻谈谈,让她多关心女儿,女儿过的越开心,外孙女就越开心,外孙女开心了,他们家日子也好过了。

第149章 崔氏成亲(上)

  崔氏第一次嫁人, 是怀着忐忑甜蜜的心情嫁过去的, 结果王朗的冷漠让她跟王朗相互折磨了十多年, 直到女儿长大些,她才渐渐看开。第二次嫁人,她忐忑依旧,但甜蜜就没有了,她只想找个安定的环境好好度过下半辈子,不要让父母和女儿操心。

  因为崔氏和赵翀都是二婚,且现在圣人病危,两人也没有大办,只是在来年的三月低调的成亲了。王珞也是在母亲婚礼上,第一次见到赵翀。王珞初见赵翀还十分惊讶, 因为旁人对赵翀的描述就是憨厚老实, 王珞还以为他是个其貌不扬、忠厚老实的老农民形象,但是真正的赵翀相貌英武,身量高挑, 几乎跟郑玄齐平。

  他容貌并没有郑玄那么出众,但气度沉稳如山,站在郑玄身边, 并没有对郑玄完全夺走所有光彩,王珞看看他、再看看孟继宗, 感觉郑玄评价真到位,他的确有点像姊夫,或者说姊夫像他, 但姊夫起点比他高多了。孟家是寒门,而赵家迄今连寒门都不算,或者说赵翀活着,赵家勉强算寒门,但没了赵翀,赵家就回归原样了。

  赵翀看到向自己行礼的王珞、王小四,微微一怔,他知道王珞和王小四是崔氏亲生的,他已经做好跟崔氏子女相敬如宾的准备,没想到两人居然会主动对自己行礼。王珞是郑玄的夫人,赵翀只是对她微微颔首,给了她一份见面礼就礼貌的收回视线了,他注意力全在王小四身上,他给了王小四一套上品的笔墨纸砚和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

  王小四对那笔小巧精致的匕首很是喜爱,他性子单纯,但天生有识人之能,能分辨众人的善意、恶意,他能感觉到赵翀对自己的喜爱是发自真心,他并不知道赵将军为何对自己这么好,他对赵翀露出乖巧的笑容:“多谢大人!”

  王小四这一称呼,让众人皆是一愣,时下对父亲的尊称就是大人,王大郎、二郎、二娘、四娘、三郎等人下意识的望向王珞,难道这是阿石/阿姊让他叫的?王珞微微摇头,称呼这种事全凭自愿,她几个弟妹都不是小孩子了,她怎么可能强迫他们去叫继父大人?再说也没这个说法。

  王小四想法很简单,既然他以后要称呼杜娘子为母亲,那么他应该称呼赵将军为大人,不然阿娘不是吃亏了吗?如果王小四对赵翀第一印象不好,他是不会叫的,可他对赵翀印象很好,王小四便自然而然的叫了出来。王小四对父亲并无太多感情,在他心目中郑玄是他的父亲、镇国公是他的祖父,这两人都有特定称呼,那么大人和祖父的称呼就不那么重要了。

  四娘是女孩子,最是乖觉,见小四都叫大人了,她也上前盈盈而拜,莺声呖呖的唤道:“大人。”她被二娘和王珞教的很好,对自己好的人要以善意回报。三郎也反应过来,跟着姐弟一起唤赵翀“大人”,他想法比王小四深多了,他有今天这一切全仰仗阿姊,阿姊和小四对谁好,他就跟谁好。

  王家的孩子,除了王琼,相貌都出众,四娘、三郎、四郎几个孩子又是半大不小的年纪,正是最乖巧可人的时候,赵翀看到这几个粉妆玉琢的孩子向自己行礼,他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叠声让人把礼物给孩子们送来,激动的样子,好似这几个真是自己的孩子。

  大郎、二郎和王珞跟二娘面面相觑,王珞、二娘和王大郎、二郎的妻子很识趣的先去新房陪崔氏了。她们四个已婚妇人,不适合跟继父多说话,还是让几个孩子去哄吧。王珞和二娘很相信弟妹的哄人手段,他们要是不会哄人,又怎么能在两个姊夫家里过得如鱼得水?

  二娘觉得自己夫婿都快把四娘当亲女儿了,他升官后眼界高了,就看不上四娘未来夫家了,不止一次跟自己提过,觉得四娘亲事不好,想给四娘换个更好的世家子。二娘都不敢接口,只想跟阿石商量后再说。王琼今天没来,她跟崔氏向来不合,崔氏又是再婚,还比阿耶更早成亲,她当然不可能来参加崔氏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