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第268章

作者:夜纤雪 标签: 穿越重生

  晏萩恼火地在他胸口上咬一口。

  “潇潇!”傅知行声音暗哑。

  “我累了,睡觉。”晏萩翻身,用背对着他。

  傅知行是在吓唬晏萩,今天他累了,而晏萩又昏厥过去那么长时间,这才缓过来,他怎么可能会闹她?他不是那种不体贴的人。

  夜深人静了,可天牢还很热闹,鲁王的长子唐辰在胡乱地喊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是唐家子孙,我是尊贵的天家血脉。”父王造反的事,他又没参与,凭什么把他也关进天牢里来?

  唐辰在闹,他的两个弟弟坐在地上哭,最小的那个喊:“奶娘,我要奶娘。”

  排行老三的那个则喊:“我饿,我要吃饭,我要吃肉。”

  奶娘没有,饭没有,肉更没有,两兄弟哭得那叫一个凄惨。隔壁牢房里,鲁王躺在铺着稻草的石床上,一动不动,连眼珠子都不动,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

  对面牢房里关得是九江王世子,身上带着一根箭的九江王世子,包荣家难得促狭了一回,他不让人帮九江王世子拔箭,九江王世子怕疼,不敢自己拔,如是就这样了。

  箭扎了这么久,到是不流血了,可是刚才九江王世子一个翻身,从石床翻下来了,箭断了,箭刃又扎进去了些,流血了,痛得九江王世子哇哇乱叫,“来人,快来人,请太医,快给我请太医。”

  喊了许久,终于来了一个打着呵欠的衙役,“不必喊了,太子殿下已下令,不危及性命的伤不用管,你死不的。”

  九江王世子无比绝望地躺在地上。

  女牢那边,鲁王妃已安然入睡,康侧妃、王庶妃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娘娘梦碎了也就算了,性命只怕也保不住了。

  鲁王妃和鲁王不是一条心,侯家虽和鲁王府是姻亲,但鲁王府谋逆一事没参与,不用受牵连。反而是九江王府、承恩公府和康家,被太子以鲁王同党的罪名,上禀了陛下。

  首先是九江王,九江王世子关在天牢里,九江王虽然狡辩,“孽子一向绔纨,不干正事,耳根子又软,他定是被鲁王怂恿,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九江王世子已招供。”太子让内侍把供词拿给九江王看。

  九江王无话可说了。

  接着是承恩公,太子查了,承恩公的确是没参与,可是瑞宁郡主参与了,王庶妃娘家那一支参与了。圣上看着跪在那儿的妹夫,摇头叹气,“你也是个糊涂的,枕边人做了什么事,你是一点不知,家族里出了祸害,你也不知道,你这官就别做了,好好整顿一下承恩公府。”

  “臣谢主隆恩。”承恩公长舒了口气,他还以为圣上会夺爵,还好,还好没有,只是免了他的官,反正那是闲职,不做就不做吧。

  承恩公是脱难了,瑞宁郡主先跟着楚王造一次反,现在又跟着鲁王造一次反,一副不把圣上拉下来,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把圣上给恶心坏了,“责令瑞宁与承恩公和离,贬为庶人,流放三千里,永不赦免。”

  最后是康太傅,太子上奏,“父皇,康太傅身为朝中重臣,不思为朝廷尽忠,却与鲁王私下勾结,意图谋逆,其罪当诛。”说起来,康太傅还是圣上提上来的,可惜康太傅为了自己那个老来女,到底是辜负了圣恩。

  康太傅混迹在官场多年,不可能就这么认罪,“陛下……”

  太子不等他把话说完,直接扔出几封信,“康太傅,你行事小心,与鲁王私下来往,到是没留下片纸只字,只可惜,你的儿孙没有你这般谨慎,这些信,就是证据,康太傅,你要不要翻看翻看?”

  信丢在康太傅面前,康太傅低头一看,饶是他有些老花了,也能认出那是他次子的笔迹。

  这个孽子!怎么如此不小心?

  康太傅一开始是没有投靠鲁王的,是康侧妃连生两子,又颇得鲁王的宠爱,他的野心被激发出来,做起了当皇帝岳父的美梦。

  康太傅不愧是朝中老臣,这主意转念就有了,“陛下,犬子与小女感情极好,关心他妹妹,与鲁王私下有书信来往也是难免的。老臣没想到这孽子如此胆大包天,这都是老臣教子不严,致使他犯下如此重罪,但老臣私下绝没有与鲁王勾结意图谋逆,恳求陛下明鉴!”

  康太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做出舍弃次子,保全家的决定。可康太傅想要断尾求生,那也得太子答应呀,“康太傅,这是物证,还有人证,今日务必让你心服口服。父皇,人证就在殿外,还请您宣召。”

  “宣。”圣上吐出一个字。

  侍卫押着几个人进殿,康太傅回头一看,顿时变了脸色,那几个人里,有他的心腹幕僚、有帮他和鲁王互相传信的暗卫、有负责培养死士的头目……

  人证物证俱全,康太傅已然没法狡辩了。

  “来人,将康家一干人等押进天牢,着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堂会审。”圣上到是没有直接将康家人问斩。

  鲁王身边的高官还真得不多,除了九江王、康太傅之外,基本上都是四五品、甚至六七品的官员,这些品级低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进宫被当面问罪的,直接捉拿下狱。

第467章 唐廉之死

  数日后,三堂会审结束,圣上没有留情,褫夺鲁王、九江王的封号,将他们贬为庶人,再判他们斩首,妇孺流放三千里。至于做为棋子嫁给鲁王的鲁王妃,让她与鲁王和离归宗。

  “贱人,该死的贱人。”唐廉似乎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坏我好事的贱人,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唐廉吼叫的再厉害也没用,他见不着侯氏。而且圣上不仅让侯氏与他和离,还格外施恩,让她带走了她的嫁妆,以及她嫁进王府时,他和沈皇后给她的赏赐。

  咒骂了一通侯氏后,唐廉冷静下来,“我要见陛下。”

  来宣读旨意的内侍把他带进宫去了,圣上早料到他会提这个要求。兄弟见面,唐廉眼含怨恨地看着圣上,“你是故意的,你纵容我,任我坐大,是为了让我给太子当磨刀石。”

  “没错,你说的对。”圣上坦然承认。

  “为什么?”唐廉不明白,他是有野心,但圣上不纵容,他也不敢让野心暴露的。

  “你心中有魔鬼,朕得让你把它放出来,朕不想等朕不在了,你暗中对付太子,朕要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圣上直白地道。

  唐廉沉默了片刻,道:“先帝若是知道你对我,会死不瞑目的。”

  “先帝知道。”圣上淡然地道。

  唐廉惊愕,下意识地否定,“不可能。”

  “朕没必要骗你,朕还答应过先帝,只要淑太妃在世,朕不会动你。”圣上微微一笑,“可你丧心病狂,害死了淑太妃,还在送她入葬时,发动叛乱,害得她没办法入土为安。你不忠不孝,死有余辜。”

  “母妃不是我害死的,我没有害死……”唐廉向后退了一步,痛苦地闭上眼睛,“母妃是为我而死,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你还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圣上问道,这只怕是兄弟最后一次见面了。

  唐廉摇摇头,“送我回天牢。”他没什么好说的了,异母兄长算计他,亲生父亲还赞同;他死后,到阴间一定要找父王问问,为什么要这么对他?究竟有没有当他是儿子?

  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圣上判得是立即推出午门斩首,也就不用等立秋之后了,虽然还有七八天就立秋,但唐廉等人在第二天,就被绑赴刑场。监斩人是秦王、太子、肃王、荣王。

  唐廉等人的尸体是由刑部派人收殓的,因是罪人,不能入土为安,送到义庄,一把火烧成了灰烬,风一吹,散落在泥土里,了无痕迹。

  鲁王谋反,让一批的官员受到牵连,这对那些没多少野心,老老实实等空缺的人而言,是一个机会,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他们总算可以真正的入仕为官了。

  安国公府和其他府一样,也收到了这些人送进来的拜帖,安国公和傅知行择选了几个人见了见。这事与晏萩没多大关系,她进宫去了,沈皇后知道她在地宫昏厥过去后,就派女官过来看她,现在她身体好了,她得进宫去给沈皇后看看,免得沈皇后为她担心。

第468章 远航船队

  没有了兴风作浪的人,京城的空气仿佛都变好了,等各府把红白喜事办妥,就到了腊月,晏四爷和南平郡主在腊八节前一天回到了京城,随后晏四爷就被圣上任命为太子太傅。

  腊月二十日,出去游荡了几年的恭王唐祉回京了,身边还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洋人,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唐祉这几年没在景国境内,他跑海外去了。

  唐祉进宫陪了沈皇后一天,次日就带着一车从海外搜刮来的宝贝,来安国公府作客;晏萩看唐祉身材保持的还不错,“聂大人辛苦了。”

  聂长征笑道:“职责所在,不辛苦。”

  “潇潇,你快来看,这个小人儿,扭动这个,她就会跳舞。”唐祉显摆他从海外带回来的发条娃娃。

  “小坛子,你怎么会出海?”晏萩不是小孩子了,对小孩子的玩具兴趣不大。

  唐祉笑道:“是你说的,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星辰我没翅膀飞不上去,大海还是可以征服的。正好那天我在海边吃海鲜,有一艘大船要出海,我就跟船老板说,要搭船。船老板问我贩卖什么货物?我说我不贩卖货物,我就想出海玩。船老板居然不答应,非让我捎带货物。我就买了些碗、碟之类的带上了船,潇潇,你猜怎么着?”

  晏萩想以前世,华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都是China,一词双意,“你捎带上的碗和碟子大受欢迎,卖了一个好价钱,大赚了一笔。”

  “潇潇,你是最聪明的。”唐祉赞道。

  “那当然。”晏萩骄傲地道。

  唐祉跟晏萩说起海外的见闻,以及和景国完全不一样的西洋菜,听着他的叙说,莫名让晏萩想起了某个七下西洋的人,如是她道:“小坛子,你可以组建一支远航船队,带着景国特有的珠宝、玉器、瓷器、丝绸、茶叶什么的,去沿海的小国,进行贸易活动,跟他们换象牙、香料等特产,还可以顺便传播景国文明。对了,你还可以装载一些礼品,赠送给那些小国的国王,加深友谊,也能促使他们年年来朝,岁岁进贡。”

  “潇潇,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就没想到?”唐祉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也不想当皇帝,但他是皇子,就怕有的人利用这一点。

  唐祉不愿留在京城,远离权利中心就是表明他没有夺位的野心,可他又不是烂泥,他也不想浑浑沌沌过一辈子。但是他该做什么,他也搞不清,十分迷茫。

  晏萩的话,等于给了唐祉一条出路,“潇潇,你再具体说说这远航船队。”

  “我得想一想。”晏萩对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了解有限。

  “你想,你想,不着急。”唐祉吭哧吭哧啃苹果。

  等唐祉把苹果啃完,晏萩想起来一些,“既然是船队,船只就不能少,至少也得二三十艘吧,还得是大船,能容纳上千人。”

  唐祉正要再拿一颗苹果,听这话,顿了一下,“潇潇,这也太大手笔了。”

  “几艘小船怎么彰显天朝大国风范?再说了,大海上风浪大,小船不稳,颠簸的厉害,得大船,懂吗?”晏萩横了他一眼。

  “懂了。”唐祉老实点点头,继续啃苹果。

  晏萩接着说道:“船队里的船,不能是一种,还得分类型、大小和用途,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

  唐祉听了连连点头,看晏萩的眼神里都透着崇拜,潇潇好厉害!

  晏萩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唐祉,唐祉去了东宫,把晏萩说的告诉了太子,太子反对,“行船走马三分险,不可以。”

  “大哥,这是我想做的事,你必须支持,你要不支持……”唐祉眼珠子转了转,“我就绝食。”

  在唐祉的胡纠蛮缠下,太子松了口,召来幕僚和傅知行他们商量后,由唐祉写奏折上呈。

  这天早朝,唐祉出列道:“父皇,儿臣随船出海,不仅见识了异国风光,还发现那些小国的人非常喜欢我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儿臣在奏折上都已写明,还请父皇看过后,准许儿臣建立船队,儿臣愿带船队下西洋,彰显国威。”

  圣上笑,“朕会看的。”

  “谢父皇。”唐祉退回到肃王身边。

  临近岁末,朝中无大事,圣上退朝后,认真地看过唐祉奏折,又跟太子商量了一下,便同意唐祉组建船队,并由工部召集造船工匠打造远航的海船。

  为了确保唐祉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海船制作足足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共打造了六十二艘船,其中最大的那艘船是四层船,九桅十二帆,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可容纳千人。

  除了这艘主船,还有护航的战船二十艘,战船又分成两种,八艘小型的,三桅三帆,长二十六丈,阔十丈,可容纳三百名士兵。十二艘中型的,五桅九帆,长三十二丈,阔十五丈,可容纳五百名士兵。

  马船十艘、粮船十艘,其余的全是货船。圣上任命恭王唐祉为正使、中书参议为左副使、兵部郎中为右副使,聂长征则为侍卫统领,带领一万名士兵和六百名随从一起下西洋。随从中有五名太医、三个厨子。

  唐祉离京之前,沈皇后叮嘱他,“你要出海,母后不反对,但有一点你要记住,绝对不可以娶蛮夷女子为妻。”沈皇后一点都不想要一个外族儿媳。除天朝以外,四海蛮夷。

  “母后请放心,儿子不会随便娶妻的。”唐祉认真地答道。

  沈皇后暗叹了口气,不是不会随便娶妻,而是根本就不会娶妻吧。唐家少有痴情人,可偏偏她的儿子是难得的痴情人。

  沈皇后沉默片刻道:“海上风浪大,你要好好保重身体。”

  “儿子会的,母后也请多保重。”唐祉跪下,给沈皇后叩头。

  从宫里出来,唐祉去安国公府,向晏萩道别,“海外风景真的很好,可惜你不能去。”

  “有机会的,等你把路线跑熟了,我就说服无咎,跟你一起出海玩。”晏萩笑道。

  “一言为定。”唐祉笑道。

  长宁十六年九月十二日,唐祉等人离京,开始了他第一次下西洋的征途。而后三十年,他数次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后世的历史上,恭王唐祉是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上一篇:白月光

下一篇:我靠阿飘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