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第269章

作者:夜纤雪 标签: 穿越重生

第469章 二老离世

  唐祉离京,对大家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这天晏萩闲着没事,正在摆弄着唐祉给她带回来的那套蒸馏设备,准备自制一种专属香水;可刚把这套把子摆好,婢女进来道:“少夫人,韦夫人和陈三奶奶来了。”

  晏萩一愣,这两人怎么会过来?她在闺中和韦丽娘的关系好,现在书信来往频繁,但跟韦晏氏和韦姗娘也就是过年时遇上那么一两回。

  好吧,无事不登三宝殿。人都来了,不能不理。

  晏萩换了身衣裳,就出去见客。一番客套后,就见韦晏氏使了个眼色给陈三奶奶韦姗娘,她就说起了韦妙娘,“我刚和母亲去王府看了二姐,二姐她生病了。”

  “请大夫看过了吧,什么病呀?”晏萩随口接话道。

  韦姗娘叹了口气,“身子乏力,吃不下东西,大夫就让她养着,可我瞧着她像是心病。”

  晏萩纳闷,这韦妙娘得了心病,与她有什么关系?她又不是心药。这些年,她虽常出入肃王府,与韦妙娘也就见两三回吧。对韦妙娘在王府的生活,她真不是太清楚,可凭她对郭宝婵的了解,郭宝婵不是那种爱磨蹉人的,韦妙娘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才对呀。

  晏萩不吱声,韦姗娘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继续说:“二姐在娘家里,虽不胖,但也是圆圆润润的,如今瘦得只剩下骨头了,看了着实的可怜。住在那样一个小院子里,身边伺候的也就一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当真是不成样子……”

  韦姗娘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晏萩是左耳进,右耳出,没往心里去。当然她们来的目的,晏萩还是知道的,可是她不打算应承。韦晏氏的确是个好嫡母,受晏老太太的言传身教,她对两个庶女也不差。

  只是在娘家没受罪,在婆家没吃苦,两个儿媳也有晏老太太和晏大太太帮着掌眼,不是那种刁钻古怪的人,对她也很孝顺;韦晏氏舒心日子过久了,反到天真起来,跑到晏萩面前说这些不着调的话。

  等把这对母女送走,晏萩回院子,翻出把镜来,“我看着也不像傻白甜呀?”

  坐在炕上看书的傅知行抬头问了句,“什么傻白甜?”

  “就是没心机,没脑子,傻乎乎的小白痴。”晏萩解释道。

  傅知行微蹙眉,“谁这么没眼光?”他家小娇妻虽不是只小狐狸,但也绝对不是傻白甜,虽然他有时候开玩笑说她不聪明,可实际上他的小娇妻要比大多数人聪明。

  “我大姑母和姗表妹。”晏萩嗤笑一声,“跟我说韦妙娘在肃王府过得不好,呵呵,我就是再能耐,和肃王妃再好,我也管不着肃王府的事吧?再说了,我是妒妇,难道要我去劝肃王妃,让她劝肃王去睡小老婆不成?更何况肃王睡不睡小老婆,那是肃王妃说了算的吗?”

  得知韦妙娘还是个黄花女,晏萩是挺吃惊的,可这也证明肃王不去睡她,与肃王妃无关,韦妙娘可比肃王妃先进门。

  “她们才是傻白甜。”傅知行淡然道。

  晏萩一乐,拿过蜜桔剥了皮,分一半给傅知行。韦妙娘的事,晏萩不想管,也管不了,跟傅知行抱怨了一通,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晏萩这里是过去了,韦妙娘那儿过不去,她指使贴身婢女向韦晏氏和韦姗娘诉苦,为得就是要晏萩出面帮她;韦妙娘毕竟只是个妾室,要见娘家还真不容易,她并不知道晏萩压根就没打算帮她。

  韦妙娘在院子里痴痴的盼啊,这盼就盼过去一个多月,也没盼到肃王进她的院子。冬月寒风起,郁结于心的韦妙娘又添了咳嗽的症状,婆子来禀报:“王妃,韦夫人咳嗽咳得厉害,大夫说是肺燥,要喝些清肺用的甜汤。”

  “让厨房里用梨子川贝蒸冰糖水给她喝吧。”肃王妃大方地道。

  梨子川贝冰糖水甜滋滋的,可韦妙娘喝在嘴里,却不是滋味,好在她又病了半个月后,听闻某府一个缠绵病榻的宠妾被太太送到城外庄子里养病去了。韦妙娘不想被送出去,她的病很神奇的好了,还能出来给肃王妃请安了,韦妙娘从此真正的安分下来了。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过了年,初一进宫朝贺,初二,傅知行和晏萩带着孩子们去了晏家老宅;年前,晏老夫人特意打发人来,让大家这天回去。

  晏家人丁兴旺,晏蓉把孙子带来了,也算是五世同堂了,晏太傅和晏老夫人看着满堂的儿孙们,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按着各房给两位老人拜了年,晏老夫人道:“新年新岁,你们小的来给我们老的拜年,我们老的该赏些好东西给你们才行。”

  大家虽不贪老人的东西,但老人愿意把东西给他们,大家也是开心的;给大家的东西都用红木雕花匣子装着,人手一个,包括晏莉那个还抱在怀里的小女儿。

  晏萩拿着匣子,就想打开来看,晏老夫人抬手按住,“好乖乖,回家再看。”

  在晏家老宅吃过午饭后,下午陪着晏老夫人抹牌,哄晏老夫人开心。申时未大家离开老宅各自回家,在马车上,晏萩打开了匣子,发现里面是几张房契和地契,还有一个钱庄的小印章,这表明晏老夫人有在钱庄里存了东西。

  看着这些东西,晏萩心里莫名的慌了,“无咎,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别乱想,祖父祖母身体康健,会长命百岁的。”傅知行安抚她道。

  晏萩抱着匣子久久不语,她当然希望两位老人能长命百岁,可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晏太傅已年过八旬了,晏老夫人也七十岁多了,在这个时代都算得上是高寿。

  新年的气氛还没散去,十六的晚上,晏太傅和晏老夫人沐浴更衣,平静地躺在床上,晏太傅唤了声,“老婆子。”

  “老头子。”晏老夫人回了声。

  闭上眼睛,呼吸慢慢地停止了,这一生也就过去了。

  次日,婢女进来,看到的就是两老仿佛熟睡一般的遗容。

  晏家挂起了白幡,晏大太太安排下人去各府报丧,晏萩听到这消息,都傻了,眼泪就那么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第470章 又要选妃

  办完二老的丧事,晏萩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就闭门谢客,在家中为二老守孝。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窗外还挺多事的。沈皇后生辰过后,圣上册封四子唐祒为睿王,册封太子妃的父亲为义恩伯。

  唐袑被封王,就得出宫建府,这位王爷嫌麻烦,挑了座现成的大宅院,这座宅院离安国公府不远,中间就隔了条不足六尺的巷子;睿王之所以会挑这座宅院的原因是:“我得离恩人表哥近些,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可惜我是男儿,没法以身相许,只能给恩人表哥当牛作马。”

  晏萩听到这话,嘴角微抽,默默望天,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这句话到底还有多少人知道啊?

  睿王建了府,府中得有女主人,选妃一事提上日程。沈皇后把太子妃和肃王妃宣召进宫,“祒儿的婚事,你们俩做嫂嫂的,多上点心。”

  这事太子妃和肃王妃不能推辞,笑应了。

  出了椒房殿,太子妃就邀肃王妃去东宫坐会,商量商量。上回帮恭王选妃,最后没成,太子妃不知道内情,还以为自己挑得不好呢。现在恭王跑到海外去了,娶妻一事遥遥无期,睿王的亲事,她一定得办好。

  “既然是帮四弟娶媳妇,那得问问四弟喜欢怎样的女孩儿?可不能配成一对怨偶出来。”肃王妃直接把准则定了下来。

  “这是一定的。”太子妃赞同,“让太子去问一问。”

  “太子日理万机,那有空闲时间,还是让肃王去问吧。”肃王妃笑道。

  “到时办个赏花会,把适龄的小姐们都请来,可惜潇潇在守孝,不能出门,要不然她也能帮着出出主意。”太子妃支着下巴道。

  肃王妃颔首:“潇潇鬼点子多。”

  “啊啾啊啾啊啾”晏萩正陪着君儿,看他拆那个发条娃娃,连打了三个喷嚏,“一想二骂三念叨,谁这么不讲究,在背后说我呢?”

  “娘,打喷嚏是因为外感风寒。”君儿一本正经纠正他娘的错误说话。

  “这大热的天,我上哪儿外感风寒去?”晏萩反问道。

  君儿愣了愣,“书上是这么说的。”

  “儿子,尽信书不如无书。”晏萩在他头上揉了一把。

  “那娘打喷嚏是什么原因?”君儿不认可一想二骂三念叨这说法。

  晏萩发现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从医学方面解释这个问题,她不会呀,就算她会,她解释了,君儿又能听得懂吗?晏萩眸光一转,“去问你爹。”

  君儿一听这话,就知他娘也回答不出来,没再多问,乖乖地继续摆弄手中的发条娃娃。

  等晚上,君儿就找上傅知行问,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就在父子就这个问题讨论时,肃王也找到睿王,“母后要给你选妃了,喜欢什么样的?赶紧说说。”

  “没想过。”睿王还有点小孩子性情,“选妃做什么?我不想让人管着我。”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少啰嗦,赶紧想。”肃王皱着眉头道。

  “三哥怎么不娶?”睿王不乐意地道。

  肃王一噎,“你三哥在海外,你要是能逮着他,就让他娶。”说着,肃王轻踹了睿王一脚,“现在说的是你选妃,别东扯西拉的,赶紧想,要是没啥想法,那就随母后指。”

  “我想,我想。”睿王挠挠头,“要圆脸大眼睛,一笑两梨涡的。”

  “行,我去告诉你大嫂和你二嫂,就给你找个这样的。”肃王回王府把这事告诉肃王妃。

  第二天,肃王妃就去东宫找太子妃,妯娌俩一合计,太子妃就道:“我怎么觉得睿王说的是某个具体的人呢?”

  肃王妃一拍巴掌,“你也有这感觉,我也是。”

  “会是谁呢?”太子妃这阵子正为长女选婿,关注的大多是别人家适龄公子,这一时半会还真是想不出来。

  太子妃想不起来,肃王妃这个粗心的人就更想不起来了,如是两人决定去安国公府,让晏萩帮忙。

  晏萩一听,笑问道:“睿王能接触的人中有哪些呀?”

  “也就是长乐的几个伴读,效恩公府的几个表……”太子妃眼睛一亮,“沈琳可不就是圆脸大眼睛,一笑两梨涡。”

  沈琳的父亲是沈皇后的堂弟,如今在工部任职,兢兢业业,老老实实的。沈家的教养没问题,朱沈氏那个是被人给刻意教坏了,不算。

  “就这么定下来,还是开赏花会多挑几个让母后选?”肃王妃不确定沈皇后愿不愿让堂侄女做儿媳。

  太子妃想了想,“潇潇,你有什么意见?”

  “没意见。”晏萩啃着杏脯道。

  “想起上回给恭王选妃,闹出的那些幺蛾子,我就怕这回又一样。”太子妃蹙眉道。

  “又没闹到你面前来,你当不知道不就行了。”晏萩淡定地道。

  肃王妃伸手把晏萩手里的杏脯抢走,“快想法子,要不然不给你吃。”

  “觉得办赏花会太大张旗鼓,简单啊,还有半个月,就过端午节了,男人划龙舟竞渡,女人就……”晏萩想了一下端午节的活动,“斗百草,谁能拿到魁首,太子妃就赏她一柄玉如意。”

  “这和赏花会没多大区别呀。”肃王妃提出质疑。

  “当然有区别,赏花会是刻意举办,大家立刻就明白是为睿王选妃了,斗百草那是端午节本来就有的习俗,那些人一定想不到太子妃利用斗百草想看弟媳妇。”晏萩笑道。

  “就斗百草。”太子妃接受提议。

  肃王妃笑,“我就知道潇潇鬼点子多。”

  晏萩嗔怪地横她一眼,“你不会夸人就别夸了。”

  肃王妃嘻嘻笑,把杏脯塞进她嘴里。

  又闲聊了一会,太子妃和肃王妃就离开安国公府,各自回府,接着,太子妃就斗百草乃是民间旧俗,颇有趣味,端午节就来场斗百草之戏,并表示谁能得到魁首,赏玉如意一柄。

  虽然太子妃借了端午节斗百草这个旧俗,但聪明人还是觉察到太子妃怕是借此为睿王选妃,一时城中首饰铺、成衣铺生意兴隆。

  端午节还有半个月,王妃还没选出来,两个试婚宫女到是先进了睿王府。

  ------题外话------

  身体不适,弄得没能按时更新,抱歉。

第471章 才艺大会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斗百草都很成功,只是沈琳在斗草会上并不出众;男子斗草是武斗,两人一组,持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持一草或一花的两端,草茎相交,对拉欲使其断,断者为输。

  女子斗草是文斗,比得是谁能对得上花草的名儿,换句话说,比得是谁的花草知识丰富,口齿伶俐。沈琳的花草知识到是丰富,可是应变能力稍差,在对方说出:“星星翠。”

  她对答不上来了,就此败北。当然输了斗百草,也没多大关系,不影响选妃。再者这还是初选,还有复选呢。

  复选要怎么弄?

  太子妃和肃王妃又跑来问晏萩,晏萩傻眼,怎么还有她的事?肃王妃还振振有词地道:“潇潇,卓儿过几年也要娶妻了,你这算是提前预习。”

上一篇:白月光

下一篇:我靠阿飘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