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为何如此优秀? 第56章

作者:花日绯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所有人都说陛下任何一个皇子都比对大大王好,因为其他成年皇子都已经封王,只有大大王还什么封号都没有。

  殊不知,什么封号都没有,才是陛下对大大王最深的爱护,免去了他被其他皇子对付的风险,更何况,除了封王之外,不是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身份没定吗?

  赵肇从前便知道长公主是个明白人,便不与她绕圈子,开门见山:

  “我想娶一个姑娘,要长公主帮忙。”

  长公主倒是没想到会是这事儿,放下茶杯问:“怎么,那姑娘你父皇不同意?”

  大大王至今未曾娶妻,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意愿不强烈之外,今上的态度也很关键,大概是不想让大大王随便娶妻卷入不必要的党争。

  “还没与他说,但若说了,他约莫也是不会同意的。”赵肇说。

  长公主有些好奇:“谁家的姑娘,大大王且说说看。”

  赵肇盯着长公主直言:“您的亲孙女。”

  长公主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而后才斟酌着问:“大大王莫不是开玩笑吧。我家清雅……”

  还没说完,就被赵肇打断:“您误会了,我说的是您的亲孙女。”

  长公主心中一动,眉头微锁:“大大王什么意思?谁不知道,我只有一个孙女。”

  “您是只有一个孙女,但却不是林清雅。”赵肇喝了口长公主煮的茶,悠哉哉说:“想必长公主已经见到薛冒其人了吧?”

  提起薛冒,长公主刚刚吩咐下去调查,这边大大王就找上门来了,不禁让她怀疑:

  “他是你安排的?”

  不怪她疑心重,朝堂之事波诡云谲,一个不当心就有可能掉入旁人设置的陷阱之中,让长公主不得不防备。

  赵肇摇头:“我要娶的就是薛冒的女儿,薛清欢。在那之前我势必要查一查他们父女的身世,您猜我查到了什么?”

  长公主不言,赵肇继续说:

  “薛冒是安乐侯的妾卞氏所生,卞氏其人性子绵软,胆小怕事,被安乐侯夫人欺压了一辈子,就算是刚出生的孩子被安乐侯夫人偷走了,她也无可奈何,忍了三十年。要不是薛冒到上京赶考,使得安乐侯夫人与薛家大娘子王氏闹翻,这件事才浮出水面。”

  “当初您的孩子刚出生也被人抱走过,抱走小世子的是个宫里的嬷嬷,那个嬷嬷您还记得是谁吗?”

  长公主沉声道:

  “我当然记得。是我的乳母。”

  正是因为是长公主的乳母,长公主便很信任她在身边照料,便是生孩子这样的大事,也仰仗乳母帮衬,可让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最亲的乳母竟会做出偷盗孩子之事,虽然后来孩子被追回,但乳母也在长公主面前畏罪自杀了。

  “您有没有想过,您的乳母畏罪自杀前,其实已经把你的孩子调换了。这样一来,看似孩子被你追回来,其实你一直以来养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赵肇对长公主说了一番扎心之言。

  若是几年前有人与长公主说这些,或者是旁人与她说这些,长公主连听都不会听下去。

  但是,今日她看见了薛冒,回想往年种种,她自己的心里已经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要不然她也不会差人去调查薛冒。

  她和博州都不是性子绵软之人,她自不用说,年轻时脾气十分火爆,博州也是,虽然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性情坚毅,刚直不阿,但她的儿子,却生来软弱,虽然当了武将,但遇事犹豫不决让长公主很是讨厌。

  再有她的孙女林清雅,这孩子简直就跟他们完全不沾边,胆小懦弱,性子和软的像团棉花,就算给人欺负到面前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若说当年孩子被调换了,如今看来,也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第64章

  “此事已过去几十年, 大大王如今来与我说这些, 无凭无据的, 不觉得唐突吗?”长公主掩下迟疑,仍一派镇定。

  而被她这般询问的赵肇似乎早就料到她这反应:

  “我既来找长公主帮忙,自然是有凭有据的。”

  片刻后, 一位头发花白的庄稼老汉被从外面带入了公主府。

  长公主看着这老汉,觉得有那么一点眼熟,可偏生怎么都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

  “这是……”长公主疑惑。

  不等赵肇开口解释,跪在地上的庄稼老汉却开口了:“公主殿下, 我是长青。”

  “长……青。”长公主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她乳母的儿子就叫这个名字。

  “你是长青?”长公主问。

  当年乳母偷盗了她的孩子, 还没走出京城就被公主府的人给抓了回来, 后来乳母畏罪自尽, 死前央求长公主放过她一家,长公主虽然恨她,可到底念她奶过自己,又在身边照顾过自己那么些年,便放她家人离府,永世不得回京。

  那庄稼老汉见长公主还记得自己, 激动的老泪纵横, 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是,是我。”

  长公主问赵肇:“大大王,你把此人找来是何用意?”

  赵肇没有回答,而是对那庄稼老汉说:“你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吧。”

  老汉收敛哭意, 禀了声是后,对长公主说起往事:

  “公主,我们一家对不起你。我娘当年趁你生产完,就把小世子抱走了,藏在城中的凤来客栈里,当时城中戒严,她自知逃不出公主府的追捕,又不甘心什么都不做。”

  “正巧那日客栈中还有另一个女人抱着个孩子投宿,那女人不像是孩子的娘,孩子在床上一直哭,她也不闻不问,后来那女人解手去了,把哭闹不休的孩子独个儿放在房中,我娘就趁那时将公主的孩子与那老嬷嬷的孩子从襁褓中对调了。“

  “后来我娘抱着孩子离开客栈,没走多远果然就给公主府的人抓了回来。”

  听完长青说这些陈年往事,长公主只觉得难以置信,因为冲击太大,一度以为是赵肇寻来人胡编乱造的。

  疑惑冷问:“当年你娘被抓回公主府后便死了,你如何知晓这些?”

  “公主忘了吗?您仁义,在我娘临死之前还让我去见了她最后一面。她死之前把这些告诉我了,却叫我不可对人言,否则我们一家便性命不保。”长青涕泪纵横,悔不当初。

  长公主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当年乳母服毒自尽,肝肠寸断之际,她主动认错,哀求自己放过她的家人,长公主当时心软,不仅答应放她家人一条生路,还速速命人去喊了她的小儿子来送她最后一程,喊来的人,确实就是长青。

  那么这么说的话,一切是不是就对上了?

  “我娘当时快死了,其实她换了公主的孩子,心中也是后悔的,可为了我们一家的性命,她不敢说。便偷偷告诉了我。她说公主的孩子出生以后,后腰有一处铜钱大的胎记。”

  “可茫茫人海,她又不知那女子的来历,孩子如今不知去向,便是知道有这胎记也无从查起。”

  长青说着也是感慨。不过这件事压在他心上几十年,原以为要这样带进棺材,没想到还有把这些事情说出来的机会,不管今后会有什么下场,但此刻心里总舒坦了些。

  长公主听了这些陈年往事,在听到孩子身上有个铜钱大的胎记时,才真正的沉下心来思考这件事。

  因为她生产过后,虽然没见过孩子,但她昏迷之前隐约听见接生的稳婆说了一句:嗬,小世子这儿还有个胎记呢。跟铜钱似的。

  后来孩子找回来,她并未在孩子身上看见任何胎记,还以为是自己昏迷之前听错了,当时并没多想。

  公主痛苦的拧眉,满心不解:“你娘是我的乳母,我自问待她不薄,对你们一家也很照顾,你娘当年为什么要做这些?”骨肉分离的痛苦长公主虽然没有品尝到太多滋味,那是因为她不知道。

  若是知道的话,这几十年来又该是怎样的煎熬。

  长青老汉惭愧低头,说出原因:

  “公主可还记得,我之前有个哥哥,叫长喜。他为公主拴马赶车,可有一日,马儿发狂,他为了护住公主被马当胸踩了一脚,当即吐血,公主也因此受了惊吓,回到府里后,公主一直在房中休养,我哥哥吐血不止,我娘来求了公主两回,想请公主替我哥哥找个太医回来看一下,可公主连我娘的面都没见。我哥哥当天晚上就死了。”

  这件事,长公主也有些印象。

  当时她坐在马车里,不知为何马儿就受惊了,车夫长喜一力拉紧缰绳,想要控制住马儿,却不敌两匹马的力气被甩下车,给两匹马踩踏了几脚。

  后来,公主府的其他下人赶来制服了发狂的马,长公主被从车厢里服出来的时候,长喜已经给人带下去了,马蹄下有一滩血迹,不过长公主自己都惊魂未定,当时便没多问,等到她第二日想起来的时候,长喜已经死了。

  “我,我不知你哥哥濒死,也不知你娘来求过我。”长公主回房后便吩咐下去,不让任何人打扰,而她身边伺候的人确实没告诉她乳母求见之事。

  长公主还记得,当她知道长喜死了的时候,心里很过意不去,特意给了乳母一家五万两的安葬费,乳母当时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满,长公主也不知道她曾经求过自己,那件事就此揭过,没想到背后竟还有这么多的事情。

  “公主待人素来仁厚,我们一家是知道的。可我娘做错了事情,生怕公主降罪给我们全家,便只得将一切隐瞒,事已至此,长青也不敢求公主原谅,公主要打要杀,我们认了,绝无一句怨言。”

  他们离开京城自立门户后,才知道有公主府的庇护日子有多好。

  在外面他们人生地不熟,没有恒产,便只能全家务农,做些糊口的小活计,窝囊囊的过一辈子。

  他们一家都只当那些苦难日子是当年做错事的惩罚。

  知道前因后果的长公主此时却只得扶额叹息:

  “事到如今,我打你们杀你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当年的一件事,使得她与亲生子分隔三十年,长公主现在就算把当年参与之人全都杀光又能怎么样呢?

  长青被带下去以后,长公主问赵肇:“你把长青找来告诉我这些,然后呢?想如何?”

  长公主脑中一片混乱,无力问。

  赵肇见她眼角闪着泪光,从袖袋取出一方干净的帕子递给长公主,长公主见状,犹豫片刻后便接过帕子掖了掖眼角。

  “我先前已经说了,我是来找长公主帮忙的。”赵肇说。

  长公主想起他说要娶薛清欢的事情,又想起薛冒,问:

  “你可有证据证明薛冒他……”

  是我的孩子。

  长公主突然发现自己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她没想到她白天刚刚怀疑的事情,到了晚上就被剖析在眼前。

  赵肇再命人将人带上来。

  这回来的是一个老嬷嬷和被捆住手,堵住嘴的薛王氏,薛董的母亲,安乐侯夫人的堂姐,先前以一己之力告安乐侯夫人偷盗妾生子而被收押监牢。

  长公主看着这两人,满目疑惑。

  不用她开口问询,那嬷嬷就主动跪下交代:

  “老奴几十年前曾在安乐侯夫人身边伺候,侯夫人命我将卞姨娘所生的孩子交给她的堂姐薛王氏,让她堂姐把孩子送走。我在客栈等了半天,薛王氏就来把孩子接走了,然后老奴就不知道孩子去了何处。”

  说完之后,一旁的薛王氏似乎也有话说。

  赵肇一抬手,薛王氏身边的护卫就把堵在她嘴上的布条给扯了,薛王氏活动了一下嘴后,就对上座的长公主磕头求饶:

  “公主救命,我,我也是受了侯夫人的指使,一时糊涂之下答应帮她做那等恶事,我也是被逼的,求公主放我一条生路。”

  薛王氏并不知道自己当年送走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卞氏所生的那个,而是在客栈中已经被掉包的长公主之子,若她知道,此时定然对长公主说不出求饶命的话。

  长公主听了这两人之言,再结合先前长青所说,心中已经对当年的真相有所了解,沉声问那嬷嬷:

  “你们当年约在什么客栈见面交孩子?”

  薛王氏和那嬷嬷均是一愣,想了想后,两人不约而同说出:“凤来客栈。”

  “那客栈离城门口最近,我当时接了孩子就亲自送去了江南。”薛王氏又说。

  长公主努力平静下来,深吸一口气问:“你把孩子送去了江南哪里?那孩子身上可有什么特征吗?”

  薛王氏仔细回想,当年她是亲自出马把孩子送走的,因为怕侯爷知道此事后追究,所以没敢把孩子送去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而是送到了江南薛家一个外室手里。

  一路上,那孩子哭闹不休,薛王氏曾给他换过尿布,喂过奶,倒是知道孩子身上的特征。

上一篇:被迫下嫁

下一篇:农门娘子别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