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 第13章

作者:我来就山的 标签: 励志人生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尽管如今她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村里头的生活,可还是无法理解。

  “村里头的生活也有许多好处啊,你们以后就会知道的。”柳明月伸手打开了门,“不过最大的好处,还要再过些日子才能体会到。”说罢,将东西放到厨房去,赶着两人去休息,“你们该去洗洗睡了,明日开始,要继续早起读书。”

  放假两日了,她们也松快了两日,可一味松快可不行,柳明月觉得还是得给她们紧紧皮。“村里头这些事儿你们也不用多管,反正话题就没停过。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旁的不需要理会。”

  她反正是不大乐意因为这些闲言碎语影响自己的心情,该嫁什么样的人,只有她自己说了能算,其他人没有资格开口。这会儿到了她这个年纪,经历了的这么多事儿,哪怕是她爹重新活过来了,也无法干涉她的决定的。

  似乎是被她的坚定吓到,陈梓湘姐妹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乖乖转身回了房间。

  而送走了她们,柳明月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却有些茫然。回乡后被一提再提,她倒是忘了,自己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再婚的确是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撒花,今晚回家给大家发红包~

三更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做到日更,然后每天尽量写多点,谢谢大家支持了~

第二十四章

  徐志明每日忙个不停, 终于在过年前,将事儿都安排好,提着发下来的福利回了牛家村, 刚进门就看到了自家表姐正在教他娘织毛衣。他打了声招呼,没打扰她们, 提着东西去安置,顺带抓了把奶糖递给正在门口玩耍的两个外甥。

  团团和圆圆不是第一次吃到奶糖了, 没有了以往的兴奋和渴望,反倒是凑到一起,商量着到时候要带回去分给谁。

  徐志明看着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的, 有些好笑。以往他甚少在家, 部队里头都是大老爷们儿,对于这两个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就格外的宠爱些。他还留了一整包准备到时候带去柳家村哄哄陈梓淳这个干女儿。

  牛兰芳难得回趟娘家,自然是要多住些日子, 她姑姑, 也就是徐志明的娘牛福娘就抓着她让她教自己织毛衣。

  牛家村的人种桑养蚕, 养羊不过是业余,从前积攒下来的羊毛都是卖给镇上的羊毛作坊,价贱,聊胜于无而已。如今就不一样了, 妇人们学着自己洗干净处理好, 用纺线机器处理成毛线, 再织成毛衣,那可是防寒的好物。

  至于成品拿去卖的也不在少数,多少算是有了新的收入,大家都像得了新玩具一般,乐在其中。

  牛福娘从前就喜欢折腾这些东西, 往常的羊毛也尝试过自己处理,学着别人做羊毛毡,手艺是人人称赞的。如今织毛衣,她上手的速度也是极快。

  儿子去了镇上成了车队的小队长,她是又自豪又愧疚,这些年因为儿子当兵的津贴时常不能按时发放,她自己靠着兄嫂,过得拮据,想给他办些个什么像样的东西也是无能为力。如今儿子退伍回乡,好歹是混成了公务员,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让人羡慕的福利待遇,她高兴极了,就想着给他尽量添置。

  而毛衣,大抵是她这个做娘的能想到的最好的好东西了。

  原先她跟着村人学习,只会些皮毛,简单的针法学之后,自己摸索了配色,如今牛兰芳回来,当然是要着重请教。听说柳家村的人会好几种针法,变换着,单色毛衣也能织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眼看着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牛福娘原本常常皱着的眉头也松散了许多,只是痕迹再也抹不去。她一边忙活着,一边跟牛兰芳说道:“说起来你们村这个姑娘还真是厉害,从前也只是听说过,还真没人把这技术多传播出来。”

  不仅仅是敬佩柳明月的手艺,还有她的这个心性。要知道,她拿着这技术自己做生意,那能挣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若是能干些的,发财也不成问题。

  牛兰芳倒是同意这话,“她不是个小气的,平日里问她,只要她知道的都会说。我那妯娌年前就照着她教的法子做了许多糕饼到镇上老三那儿寄卖,挣了老不少呢。”连她这个只是时常搭把手的都分到了钱,可想而知那收入。

  今年家里头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牛兰芳回娘家住的时间也就长了些,不过过完年她就不回来了,嫁到隔壁镇的小姑子肯定会拖家带口回来,徐燕要回娘家,她得留在家里头帮忙。虽说柳大娘还干得动,可她们做媳妇的也要有所表示。往年都是轮流,正好今年到她了。

  “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咯。”想到儿子今天提回来的东西,还有每个月发下来的工资,牛福娘心情也是很好的,“若是有遇到合适的人,可得给你表弟留意着,他都多大年纪了,还不成家,也不像话。”

  这是她一直记挂着的事儿了,以往是家里头太穷不好提,如今眼看着稳定下来了,这事儿也该提上议程了。

  牛兰芳笑着打趣了几句,等徐志明将东西放好,给水缸担了水,砍好了柴火,眼看着也要到晚饭时间了。她不好再留,直接回了娘家,“还得回去陪我娘吃顿饭,明儿就得回家去了。”她婉拒牛福娘的邀请,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

  徐志明提着两条肉加上两包奶糖递给她,“姐,这些你带回去,一份给舅舅,一份带回家去。”他搔了搔脑袋,“等初一的时候我再去给姐夫拜年。”

  估摸着今年他还得多去柳家村,毕竟认了陈梓淳当干女儿,又跟老陈头投契得很,还是得上门拜访一下。再则,他有些工作上面的事情要请教一下老陈头。说到底,作为一个常年在军队待着的人,徐志明在为人处事上面,到底不如那些老油子,还是有些吃力的。

  马上就要过年了,筹备好的新年里也在昨天之前陆陆续续送出去,接下来这两日,柳明月的重点都放在家里。

  尽管回乡的时间不长,可家里的卫生还是要从里到外都再清洁一遍。陈梓湘带着陈梓澜负责自己的房间,姐妹俩有商有量,倒是也忙得过来。陈梓旻的房间叫小祥接手了,其他人各自负责自己的房间,除此之外,厅堂和厨房也是重点。

  大扫除继续进行着,厨房的火也没有停过,从早到晚都在忙着,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倒是不仅仅是她们,整个村都被肉香弥漫了,而除夕这日停下了大雪,也把年节的氛围推到了顶点。

  除夕这日,秦嫂将已经准备好的东西都端出来,打发孩子们早早洗漱好换上新衣裳。正厅被改造好了以后,壁炉燃着便暖烘烘的,桌上的菜越来越多,直到老陈头将火锅的小炉子放在中间,并将盛着已经熬好的汤底的锅放上去之后,孩子们都自觉地围了过来。

  这些日子他们渐渐习惯了这种吃法,每每都能找到不一样的感觉,不仅仅菜品不断丰盛,连蘸料都整出来好几种不同的花样。柳明月给陈梓淳带上围兜,往她的小碗里头装进去两颗鱼丸,“还烫着呢,晾一会儿再吃。”

  然后也不管她用手还是用勺子,自顾自地将其他东西准备好。

  老陈头拉着小祥往门窗上贴彩,倒着的福字和提前剪好的窗花,为这个家添了许多年味儿。门口的对联是老陈头去镇上请人写的,字迹端正工整,算是过得去。祭拜陈家祖先的事儿因为这一场雪一推再推,估摸着年前是去不成了。

  柳明月帮着秦嫂在蒸好的馒头上印了红点,白胖胖的馒头被添上了几分喜气,柳明月感叹道:“很久以前我也常常给我娘帮忙,进了陈家之后就再没试过自己动手,如今倒是有种重温旧日情怀的感觉。”

  她笑着说,可秦嫂总觉得她的笑容里有些许缅怀的意思,“新年新气象,都会越来越好的,也别太在意这些过往了。”

  前些日子村里头的人分了钱,她也拿到了柳明月承诺给的那一份,尽管份额有变化,可这数额却让秦嫂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按照这个样子慢慢积攒,等孩子长大了,她肯定能给豆子出一份不菲的嫁妆,给杆子攒下来成家立业的钱。

  而在柳家村越住越久,她也慢慢地将自己融入这个村里,偶尔跟村里头的妇人们凑一起时,说的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展望未来。她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也是,这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你也别太累了。”她盘算着等开年了以后,要叫陈梓湘和陈梓澜向豆子学习,多给家里头做贡献,承担一些家务活。或者可以借口作坊的活儿太多,请一个村里头的妇人帮忙搭把手,顺带也能给秦嫂分担一下。

  当然,想是这么想着,真要做还是有难度的。毕竟如今是敏感时期,若是叫人给贴上一个老财主家才请帮工的标签,那才是真的麻烦。

  被体恤就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儿,秦嫂不是第一次听到这话,可每每还是会觉得心中一暖。“这些活都是做惯了的,小祥特意砍了许多柴火,壁炉边总会暖着水,也不怕动着手,倒是也无妨。”

  冬日漫漫,唯一害怕的不过就是用冷水会长冻疮罢了,若是这个后顾之忧没有了,那家里头的这些活其实也不是很难。

  相对比村里头那些又要下田又要忙家务,还得照顾孩子的女人,她已经算很好了。尤其是自己手上还会定期收到钱,孩子们也能跟着读书习字,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秦嫂知足。

  “这个家也真的是多亏了有你们。”柳明月感叹道,上辈子也是如此,即使陈家没了,即使日子不好过,他们都一同携手走了过来。“我先把这些端出去,你也别忙活了,估摸着能吃了。”

  炭火一直不停,锅子早就开了,陈梓湘他们早就吃出了经验来,这会儿将耐煮的萝卜玉米往下放,等着水开了放肉呢。

  切成薄片的嫩牛肉是最受欢迎的,羊肉也不错,柳明月用虾肉剁成了虾滑,做了蛋饺和肉卷,还有各式各样的丸子和菜蔬。素菜品种也多,光是豆腐都有好些花样,有嫩的老的,冻的炸的,吃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来。

  年前存下的菌菇泡开了也是能煮,还有用菌丝培养出来的鲜菌,加上淮山片,莲藕片及莴笋片等等,颜色各异,琳琅满目。

  等人都齐聚在餐桌前时,柳明月特意端起了酒杯,“来,我们大家碰一碰,除夕这顿团圆饭吃完了,新年就来了,新年新气象,希望明年大家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

  孩子们喝的时柳明月特意用雪梨和草莓榨的果汁,里头加了些冰块,配着锅子吃是正合适的。柳明月她们杯子里头的时枇杷酒,而老陈头和小祥就是酒坊出的桃花酒了。

  上回酒坊出酒后,柳明月就自己泡了些果酒,那会儿正好是枇杷的季节,只可惜,银柳镇并没有产枇杷,还是老陈头跑了趟省城才带回了一些。这会儿枇杷酒是能喝了,辛辣中带有枇杷的香甜,倒是叫原本不好酒的柳明月都欢欣雀跃。

  只不过这纯粮食酿出来的酒度数可不浅,一杯下去,柳明月整个脸都红了,她赶忙夹了块肉压压味儿。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心想事成吧。”老陈头也举了杯,自己饮尽,“大家都来说一说新年的寄语,然后吃完饭就给你们发红包!”

  说罢,几个孩子都很捧场地欢呼起来,连小祥和阿香也高兴不已。他们是到了柳家村才知道,原来无论年纪,只要没结婚,都能从长辈那里领到红包。明儿就是去外头,遇到了亲近的长辈肯定也会给分一个红包,钱多钱少没关系,沾沾喜气。

  柳明月也挺高兴的,毕竟,今年经历的实在有些多,能够在柳家村如此顺利地安顿下来,她也是很意外的。如今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开心心吃着锅子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除夕就这么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新年新气象,也代表着他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三年两年的就这么眨眼过去了,在柳明月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时候,新的政策就下来了,她才恍然,日子过得真快。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营,柳明月带着陈家的四个孩子在柳家村扎根下来。陈梓湘和陈梓澜已经适应了如今的生活,在学校里头表现也很不错,豆子差一些,去年留了一级,跟陈梓旻成了同学。

  陈梓淳和杆子懂事儿了很多,已经不需要大人时常看顾,尽管家里头娇惯,毕竟长在农村里,耳濡目染,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像小小年纪的杆子已经会帮忙喂鸡,柳明月织毛衣的时候陈梓淳会帮着缠线等等。

  两个小的对于以前的生活并没有太深的印象,柳家村的安逸生活让他们忘却了以前的事情,并且因着哥哥姐姐的缘故,在村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偶尔出去玩了,也是众星拱月的状态,他们并不承认是因为两人口袋里总会有好吃的。

  秦嫂倒也罢,她只想好好把两个孩子养大,也没有多少想要改变目前的生活。阿香不同,她十七了,这两年一直养蚕,光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收入就能养活一个家了,端是厉害。村里头对她展露了意思的人家可不少,柳明月也留心着呢。

  可最让柳明月高兴的是陈梓旻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转好,有痊愈的迹象。医生都说了,只要按着这个进度,不用多久了他就会完全好起来,分析原因的时候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可能得益于柳家村的这个环境,可能得益于上学后老师同学的帮助等等。

  总之,就是好了起来就对了!

  小祥的醋坊也稳稳在镇上扎根下来,老陈头有门路,并不是很愁收入的问题。他最近正在发愁的是小祥的婚事,他十八岁跟着他们到了柳家村,如今也二十一了,既然立了业,也该成家了。知识这人选,的确也不好挑。

  他看上的,人家未必看得上小祥这种外来户且家庭关系如此复杂的,那些上赶着来的,奔着物质条件的,老陈头又看不上,真可谓是甜蜜的烦恼。

  至于柳明月自己,倒是没什么多大的变化,日子平淡如水,遇上的极品很多,都被她一一化解了。

  眼下她在这十里八乡都有些名气,只是都好坏参半就对了。

  新政策下来,国家要整合私人企业,进行改制。镇上的私人店铺都要整改,尤其是那些红色资本家们,稳定了两年的银柳镇似乎又开始要有了新的动荡。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1-11 11:57:01~2020-01-12 02:09: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打酱油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十五章

  临近清明, 各家各户都在筹备着祭祖的事儿,而柳明月正带着陈梓旻来到省城看医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为了他,这几年在省城与柳家村来来往往这么多次, 光是路费都花了不少,更何况是时间和精力。

  柳明月看着车窗外, 林立的楼房和精神抖擞的人们,这个国家如今朝气蓬勃,在领导人的指引下, 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她已经很久没有回想过去了, 每每看着眼前的一幕,总会觉得那些事情似乎像是一场梦,根本没办法相信会发生。可现实就是, 一切都以它自己的轨迹在发生着。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时局, 报纸上听来的, 现实中看到感受到的,都一一印证着自己的记忆。

  “陈叔,眼下新的政策出来,村里头的酒坊倒也罢了, 小祥那醋坊还是要改一改, 或者还是归到村里头去, 他只做个管事儿的?”后头陈梓旻正睡着呢,柳明月靠在车门边小声跟老陈头商量着。

  如今气氛也不大好,那些做小生意的商铺倒是不慌,可省城原本留下来的大户却似乎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毕竟建国时刚刚斗了地主,眼看着已经清算干净了, 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了。

  政策下来之前其实就有许多爱国商人纷纷解囊相助,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甚至有些人是散尽家财。

  当初为了感谢这些红色资本家,国家给了不少好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支持,虚名更是不手软地往下发。就镇上杂货铺的那位小东家,都得了个荣誉奖状,不过他也的确没在国内呆多久就是了。

  村里头的酒坊是全村共有,并不妨碍什么,但是醋坊不一样。若是想要继续做这个营生,只能把醋坊归到村里共同所有,而小祥,日后就应该仅仅是个经营者而已。

  “若是给到村里的话,就在酒坊隔壁再建房子,原先那儿就翻新了给小祥以后娶媳妇用好了。”柳明月建议道:“或是您有更好的想法,总得先安排起来,要不然事到临头了怕就晚了。”

  她其实很清楚的记得上辈子的事情,改制后,这些商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但生意上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更严重的是,将你这个人定好了阶层,就再无法改变。

  多少后来被送上审判台的人,都是此时不配合或者不支持政策落实的资本家们。当然,即使配合了,也不是十分安全,还得防着有人下黑手。总而言之,就是十分的混乱。

  要知道陈家在陈地主走后便算是没落了,仅剩的那两个庄子和店铺也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平时为了养家糊口,柳明月还典当了不少东西,可即使到了那般境地,还是一样遭受了磨难,那一场运动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可想而知。

  回了柳家村之后,她已经尽量地避开,凡是有关日后会清算的方方面面她都不愿意涉及,甚至大方的将自己会的东西都往外教,就是希望大家都富裕起来之后,能不要太惹眼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大家都知道她是陈家的八姨娘,这个事实不会因为她回乡就有所改变的。后来柳明月自己仔细考虑过,即使能够说她是受迫害的妇女,嫁给陈地主并非自愿,以此脱难,可孩子们不是的。

  陈家的这四个孩子都是亲生的,日后都得受到陈地主的牵连。

  回乡后,柳明月尽量淡化陈地主的存在,将这四个孩子的情况都往可怜了说,让村人们对他们怀抱同情,不至于攻讦。等运动开始的时候,陈梓湘和陈梓澜都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当务之急,就是好好找个青梅竹马培养一下,最好是他们的身份能帮着度过难关的那种。当然了,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送去当兵或者去支援建设。

  显然,这些都不是柳明月乐意看到的局面,但她也没有办法现在就替她们决定,还是得等真的有苗头了,才好将这事儿摊开来说。

  至于如今家里的醋坊,小打小闹的事儿,若是犯忌讳,关掉了就是了。

  老陈头比她考虑的更多些,当初会想要办这个醋坊不过是希望小祥能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并不是希望干成什么大事业。全国经济蓬勃发展,既然醋是日常生活用品,银柳镇又合适,其实可以考虑说服镇长走走关系,在镇上成立一个醋厂。

  说起来老陈头也不傻,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他已经足够清楚柳明月的先见之明。再加上他也从这几年的政策变化里头看到了柳明月选择的大部分原因,看不到的部分,他稍微经过自己的猜测分析,也能得知个大概。

  未来的路会不会难走不好说,但眼下,的确是件挺重要的事儿。

  “等这次看完医生回村,我再跟村长好好商量一下。”他驾着马车往前走,并不十分在意,“估计村里头的酒坊也够悬,如果镇上的酒坊有意合并,那我们绝对扛不住的。”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不仅仅是镇上的酒坊对村里头的酒坊伸出了橄榄枝,还有羊毛作坊,似乎也因为牛家村如今越发壮大的这个羊毛合作社也有了些许意动。人家是国企,背后都有人撑着,底气十足自然说话也硬气,反正硬抗是不行的就对了。

  若是柳家村这两项都被收走了,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就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