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 第12章

作者:我来就山的 标签: 励志人生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柳明月在柳家村定居之后,日子过得悠闲, 虽说总有琐事烦身, 今日为孩子的午饭发愁,明日为自己又长肉了发愁,可与上辈子相比较, 那简直是安逸过了头。

  可能正是因此, 她总会习惯性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 忽略了眼下的时局。而这扫盲班的出现,正正是让她再次回忆起从前的一切。很多时候她都觉得,这辈子肯定会有所不同,可历史的齿轮又每每重复着它的轨迹, 让人有些无力。

  个人在大时代洪流面前的力量之薄弱可见一斑, 她想, 或许应该将心思落实到实处,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为好。

  扫盲班的位置就定在祠堂,柳家村的祠堂时常维护,还算齐整。屋子里头点着火盆,大家聚着, 由识字的人充当老师的角色,给大家讲解授课。柳明月去凑了两次热闹,便不再去了,反倒是阿香拉着秦嫂,倒是去得勤快。

  村里头的妇女们对这件事并不是特别热衷,不过冬日漫漫,有个地方聚着消遣也是不错。她们大多数都会带上孩子和手工活儿,聚在一起,一边听讲,手上还不停忙活着。

  酒坊的酒已经由老陈头主持着运往省城,这一次是借用了徐志明的关系。他在银柳镇上班之后,因为农用机的事儿倒是露了好几次脸,这不,镇上有了运输队,得了国家拨过来的两辆卡车后,他就成了运输队的小队长。

  毕竟,从前在军队的时候,他也学过,好歹比其他人强些。

  这两辆车在银柳镇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建好的作坊不多,一个羊毛加工厂,一个酒厂,还有就是纺织厂和糖厂。可生产的东西银柳镇,或者说周边这一片都是消化不完的,这两辆车就成了大家共有的资产。

  也正是因此,徐志明的待遇水涨船高,还因为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厂领导而有了其他人没有的资源。前几日他跟供销社的一个采购搭上线,认识了省城负责采购的一个小队长,很多东西就有了来路。

  作为车队的小队长,借口去省城接东西,去的时候顺带把柳家村的酒给捎上也是可以的。然后等完事儿了,该补的油钱补上,再给司机和队里头的人都送些好酒,也是彼此都高兴的事儿。

  老陈头原本还想自己想办法,可徐志明觉得无碍,便说服了他。

  反正徐志明不觉得自己是假公济私,要是真叫人逮着告发了,那其他人也都别想好过了。要知道,这银柳镇上的关系错综复杂,光是厂里头的都是沾亲带故的,更别提政府班子里头的了,谁能没有个需要行方便的时候。

  他这么做,其实反倒是将自己融入了大环境之中,反倒是有好处的。

  等老陈头带着钱从省城回来,村里头的扫盲班已经办的有声有色了。一日就教五个字,进度不快,还要时常复习,但是大家兴头都挺足的。

  “我想着还是要添个会计,不仅仅酒坊的事儿,还有村里头这些,你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老陈头将钱递给柳立成,顺便建议到,“我这次出门也见了不少,许多村除了村长,还有支书和会计,甚至还有了妇女主任,专门管妇女那些事儿的。”

  他不过是提个醒,别到时候因为这事儿出了龃龉。更何况,职责分明更有利于互相监督,村里头的这个领导班子才能健康发展。

  他已经听到风声,说是京城那边已经在尝试计划生产和计划消费,农村合作社的项目也提上了议程。若是真的推广到他们这一片,早早占了位置,才不至于到时候空降个人来,彼此都尴尬。

  “成,明日跟他们商量一下,这人选也不好定,还得举荐了之后大家投票。”这是他前几日去镇上开会的时候学到的新指引,很多柳立成都想不明白,但是不妨碍他照做,“您也好好歇歇,猪已经圈起来了,后日就杀猪设宴,也算是提前迎新年了。”

  已经到了十二月,年味是越来越重,这猪杀了之后,村里头其他人也会陆陆续续杀猪准备过年。

  说到这儿,老陈头想起自家的年货还没开始筹备,倒是有些感慨,“这可是在柳家村过的第一个年,也的确要好好办办,您帮着留意一下,可能得要两头猪。”至于其他东西,都得回去跟柳明月商量出个章 程来才能着手准备。

  学校再上两日课就要放假了,天气也的确是冷得不行,这几日小祥都会赶着马车去接送,生怕孩子们冻到。尽管穿的厚实,可坐在教室里还是觉得冷,尤其是写字的时候,更是冻手,老师也挺难受的。

  柳明月给孩子们织了羊毛手套,其他人有样学样,一时之间,竟流行了起来。先是柳家村,然后到学校,现在连镇上的人都开始戴着。

  一开始跟着柳明月学了这织毛衣的手法的人也嗅到了先机,靠着这手套,竟是赚了些钱,大家也挺高兴的。等翻过了年,毛线的供应更多些,这毛衣估计也会流行起来。大家仿佛看到了钱滚滚而来,来柳明月处的人就更多了。

  老陈头到家的时候,正好赶上柳明月将几个婶子送出门去,他侧身打了招呼,寒暄了几句,这才算完。

  很多时候村里头住着,想要随心所欲是不可能,总得跟人打交道,好在老陈头对这件事是不排斥。倒是阿香,因为到了乡下的缘故,似乎活泼了许多,尤其是去看了医生回来之后,似乎打开了心结一般,柳明月看着也挺开心的。

  等人都走了,老陈头才开始跟柳明月商量过年的事儿。

  说是已经在柳家村定居,可总得回去给陈家祖先上香,尤其是陈梓旻。不过也不仅仅是这事儿,还能顺带去省城复诊。

  老陈头将自己觉得要买的东西都列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跟柳明月商量要多少量,“城里头还有几门旧识要去走动,加上四娘处,志明家,以及村里头几个长辈处,得准备约莫十份礼。”他大致将礼单写了写,除了酒,还有就是各式糕点和蔬果。

  柳明月点点头,“糕点就不用出去买了,明儿我带着阿香和秦嫂就给做出来。”她想起地窖还有些红豆绿豆,或者做点饼也挺合适的,“至于其他东西,就赶紧开始采买吧。”

  越是临近过年,只怕东西越不好买了。柳明月往上头添了一两样,见不算寒酸,才罢休。

  “我让村长帮忙定了两头猪,到时候多做些熏肉腊肠留着明年吃也好。”要知道在村里头买东西也不容易,菜还好,但是肉的选择就很少。他也不能每日都去镇上买肉,叫别人看着也不合适。

  家里头养着鸡鸭,蛋类倒是不缺,偶尔还能杀只鸡。若是有了腊肉腊肠,能做的菜式也就多些,好歹多个选择。

  说完了这些琐事,柳明月很是好奇地问到:“陈叔,这一次挣了多少钱?”出货那天她也看了一眼,大概能有几十坛,族老们的大手笔倒是叫她有了新的认识,“要是稳定下来的话,村里头的人估计能分不少钱呢。”

  老陈头将自己今日分得的钱掏出来,细细数过了之后递给柳明月,“便按照我们先前说好的,你三我三,其他的留一部分给家里做家用,小祥阿香和秦嫂都分一点。”要是真按照柳明月说的分,就有点太多了。

  她想到自己曾经说过的份子的分配,再看看眼前这么多钱,也迟疑了。

  “无妨,他们那儿我去说,这酒好,出货快,日后肯定能分到更多,他们不会介意的。”说起来不分给他们也行的,既然分了,多少也该是自己说了算。毕竟这方子是陈老爷给他的,若是柳明月不想做恶人,他不介意自己来。

  迟疑了一会儿,柳明月直接把钱拿了过去,“无妨,就由我说吧,你把小祥的那份拿去就好。”她掏出来一笔钱,“家用就不需要留这么许多了,这是牛家村的人送来的,说是日后羊毛的收益,也分一份给我。”

  因着柳家村的酒坊这种经营模式,牛家村准备在自己村里也建个小小的羊毛作坊。这钱要拿出来给她,牛家村的人都是同意的,他们还想跟柳明月打好关系,日后从她这儿学到更多呢。

  老陈头倒是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笔,点点头,“也无妨,这个可以存起来到时候给孩子们用。”想到已经去上学的三个女孩儿,笑着说道:“若是她们考试成绩好,正好给她们买些奖励!”

  柳明月点点头,“成啊,就给些奖励!”想到这几日为考试发愁的陈梓湘等人,心情也好了许多,“徐燕那儿还送了一笔钱过来,说是上次做饼去卖挣得的钱,您到时候记得添多些东西,过年得吃丰盛点才行!”

  后头进来的秦嫂听了这话倒是插了一嘴,“若是能日日吃锅子,他们得乐坏了。”她想到这几日一直缠着自己说要吃锅子的陈梓淳,只觉得好笑。

  “吃锅子!”

  秦嫂话音刚落,陈梓淳就附和道,大家哄堂大笑。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完美!!

第二十三章

  柳明月在村里头的日子越过越好, 大家都盯着,原本因为柳大姑的事儿而偃旗息鼓的杨梅,倒是隐隐有冒头的意思。

  杀猪宴这日, 大家齐聚祠堂前,柳明月提着碗筷去找人, 而秦嫂带着阿香往后边临时搭建起来的灶台去了。她们还得帮着准备些东西,那儿已经有好些个妇人在洗洗切切, 牛兰芳的婆婆柳大娘正指挥工作呢。

  都不是第一次干活儿,女人们各司其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人一样, 很快就上手,进入状态。

  边上有个井,砌了水池, 有个人在那儿登记。这些有着各家记号的碗筷汇聚在一起, 洗干净了之后会被安排摆放到祠堂前的桌子上。柳明月跟人家搭了几句话, 闲聊了一二之后就往后厨去了。

  小孩们正勤快地拿着布帮忙擦擦这儿,擦擦那儿,小手冻得通红也不抱怨,端是可爱的样子。

  为了等会儿能早点吃到肉, 大家都热情高涨。

  男人们聚在一起侃大山, 说到今年村里头的收成, 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柳立成跟族老们商量过后,决定在过年前将第一笔钱分下去,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家的心情,荷包鼓了,说话时腰杆都是直。

  陈梓澜可不会去帮忙, 她拉着陈梓湘到了角落里,拿着扫盲班的黑板用,给大家讲了一些乐理知识。学校要组织一支文娱队,陈梓澜凭着自己的二胡成了配乐的一员,大家都很是佩服,这会儿围着她听的津津有味。

  既然是教授知识,大家也不会挑理说她俩不干活,毕竟柳明月都已经去帮忙了。村里头的妇人们凑一起,手上没停,嘴里也不停的。

  “别说,这城里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说话嘎嘣脆,看着就很飒。”这个可是个夸奖的词,她看着自己家的女娃娃跟着人家屁股后头,倒是也没生气,反倒是很欣慰,“我家那丫头要是能学到一星半点,以后肯定就不用愁了。”

  这评价真的是挺高的了,柳明月在边上听着,笑着自谦:“不就是比大家学多了点东西,听说选到学校的文艺队当配乐的了,回家还挺高兴,天天练,可把旻哥儿给烦的不行,说是吵着他看书了。”

  陈梓旻当然没有说过,柳明月也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这样的自谦听起来其实更像是炫耀。但是大家也挺给面子的,你一言我一语,把陈家的这几个孩子夸了又夸,连陈梓旻都得个沉稳好学的评价。

  整个柳家村差不多六十户,每家人口都不少,凑在一起,把祠堂前头的空地都给差点儿占满了。掌勺的可都是男人,这准备工作完事儿了,他们就位,很快就传来了香喷喷的各式菜肴的味道。

  杀了两头猪,又添了些菜蔬,整治出来的菜式就十分丰盛。猪头猪蹄等都一锅卤了,排骨糊了面粉下油锅炸,五花肉做成红烧肉,后腿肉剁了捏成丸子,酸菜炒猪场,溜猪肝儿,辣椒炒猪心等,每道菜都是满满一盆,浓油赤酱,连蔬菜都罕见地放了油,看着就舒心。

  柳明月搭把手,将装好的菜递给阿香,她跟秦嫂先回家去了,家里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呢。

  开席的时候,柳正保开了几坛酒,给桌上的男人们都满上,“今年大家都很努力,老天也给面子,风调雨顺,收成也好。明年呢,村里头有了这酒坊,池塘的鱼苗也放下去了,今年冬天也挺冷,雪下得够大,明年肯定会是个好年。”

  他将酒一饮而尽,“来,大家都干了这碗酒,跟着新中国的路线走,越来越好!”

  这句话一落下,如同在油锅里头放入了水,气氛一下子就燃了起来。大家推杯换盏,还没开始吃呢,先喝了好些酒,微醺后气氛更是热烈。后头的女人们聚在一起,听到外头的响动,都很有经验地自顾自吃着,聊着天,也不管。

  一年到头也就这个时候能放松放松,都是自己村里头的人,总归不会闹什么笑话,何必拘着。

  老陈头似乎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了,带着小祥一起给大家敬酒,感谢的话是没有停过的。他来了柳家村之后,渐渐地倒是找到了归属感,看着这些质朴的汉子,由衷生出了几分喜欢,提点的话隐晦地说出,结了不少善缘。

  孩子们单独凑了几桌,捡着些好吃的菜,聚在屋子里头,也很是热闹。炉火不断,还陆续有菜上来,好些人都是吃了一会儿就继续去忙活,忙了一会儿又出来吃,都是做惯了的,倒也不觉得辛苦。

  女人们也豪迈得很,好不容易能敞开了吃肉,大家的筷子可没停下来过。只可惜,再好的肉也堵不住某些人的嘴,柳明月正跟徐燕感慨这农家的猪就是格外好,简单的烹饪方式也做出美味时,边上就有人给她添堵来了。

  “明月啊,听说前头柳大姑给你带了个人回来相看被你给拒了?”杨梅特意端着碗挤过来,跟柳明月“小声”嘀咕,却不知道,连隔壁桌都听到了她的大嗓门,“怎么着,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也给我说说,给你留意着呢。”

  她话刚说完,周围三米内都静音了。

  这件事其实大家也在私底下讨论了许多,但是当着柳明月的面还真没人敢说。这会儿被杨梅就如此直愣愣地摊开了,大家都有些猝不及防。

  柳明月从省城回来,显然带着不菲的家产,即使有好些个负累,可日子过得挺好不说,还拉着村人一起发财。而她平日里也只跟村长家的和几个同族的媳妇来往得多些,这些人也并非那种多舌的,到底没什么闲话可传。

  再加上老陈头主管着对外的事儿,他似乎也并非那种软弱可欺的,酒坊的酒听说就是人家帮着找门路销出去的,这样有大本事的人,大家当然不愿意得罪。

  大家支着耳朵听,面上镇定自若地继续吃喝,交谈声也恢复正常。被这么直接问到点上的柳明月显然也有些懵,她倒是真没话说,看着杨梅,甚至认不出她是谁,有些茫然地问到:“这位婶子倒是没怎么见过,您是?”

  她虽然回来这么许久,可出去与人交际的次数屈指可数,常来往的人里头,显然是不包括眼前这一位的。

  杨梅差点没被这个反问气到背过去去,往日里她到大哥家去的时候总会遇到柳明月在院子里头忙活,她觉得柳明月装,肯定不是没印象,而是不想跟自己说话罢了。于是,硬梆梆地说道:“也是,如今明月也是个名人了,不认识我也正常。”

  这话一出,边上就有不嫌弃事儿大的插嘴了,“杨梅的哥哥就在明月家隔壁,这常来常往的,难道是没碰见过?”

  一下就把关系给点透了,而且,矛盾升级,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儿了,连杨梅大哥杨大柱都给牵扯进来了。杨大柱是入赘的,在家可没多少底气,他的妻子柳冬可不大爱搭理这个小姑子,往日里都是当作没看见这个人,这会儿自然也不会帮腔。

  虽然火已经烧到自己身上,可她也不在意,一直自顾自地吃喝。反正她不爱织毛衣,男人是个木匠,也不需要靠着村里头的酒坊过日子,无欲无求,自然不怕什么。

  再说了,都在边上住了这么久,她也对柳明月这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对方不会因为这事儿迁怒自家,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去帮忙。

  “杨梅有什么好人选,快说出来给我们也掌掌眼,这明月如今可不一样了,可得给她找个好人家。”另一边的一位大娘说道,“村里头的光棍倒是有几个,就是不好提,提了也白瞎,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不合适。”

  她倒不是帮腔谁,只是感慨而已,“这女人嫁人,看的可是人,不是人家家里头的物事条件,那都是虚的。只要人好,勤快些,总不会饿死的。”

  说罢,边上多的是附和这话的人,大家是感同身受,自然就畅所欲言了。

  柳明月见杨梅一直盯着自己看,倒是不好推脱,“难怪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原来是您啊。”她说着,挑没那么多人碰到过的菜往自己的碗里夹,“我倒是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关心我的人生大事,前些日子恍惚听说马上就要出婚姻法,我这情况不好说,还是再等等吧。”

  她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状态给更改成已婚的,希望能借着政策躲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被她唬住,这话才刚刚说完,那边就有人搭腔了,“不是说要领了证的才算?”虽然没有明晃晃往外说,可柳明月是被卖了去当姨娘的,肯定是没有结婚证一说,大家心知肚明,这会儿可不好糊弄。

  柳明月也不在意,笑着给她们解释道:“就是没领证也要走这么一道程序,不然的话带着这层关系,就是再嫁了,人家也膈应不是。”

  她细细说着这些政策的内容,也算是免费给大家科普法律了。

  最近村里头事儿多,这一桩桩的事儿层出不穷,大家也没心思关心外头的事儿。这会儿叫柳明月细数出来,倒是都惊呆了。

  见座上的人都七嘴八舌地加入讨论中,杨梅看着心情郁闷极了,她将自己的筷子放下,只觉得肉都不香了。不过等她转头看向柳明月,还想再提时却被她的笑脸给阻了。

  柳明月勾起的嘴角十分到位,但那眼中显然没有笑意,皮笑肉不笑地盯着自己看的样子还是有些唬人的,起码就把杨梅给唬住了。说起来她也不过是想要些好处而已,并没有想要得罪人的意思,自然是吓一吓就怂了。

  很快大家的话题就一偏再偏,回不到原处了。

  等吃完这顿饭,帮着洗了碗,用开水烫过之后,分发回给各家各户。月亮都到树梢上了,柳明月才提着自己带来的碗,后头跟着陈梓湘姐妹俩,一同往家里去了。

  秦嫂和阿香领了些菜回家里去了,这会儿估计都洗洗准备要睡了。陈梓旻的情况并不适合这种热闹的环境,他倒不是排斥人,而是不喜欢过度热闹的环境。柳明月体恤他,很多时候都不会勉强他到这样的场合来。

  而前些日子下雪时大家没看住,让杆子在外头玩了好一会儿,晚上就发热了,后来竟然传给了陈梓淳。这下可把大家给惊坏了,这两日眼看着好转了许多,柳明月自然是不愿意让他们出来再受寒的。

  回头再给冻病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农村的医疗条件就那样,真得上心些。

  “姨,刚刚你为何不反驳,其实那大婶说的话意思都很明白了,要是一味的推脱,转移话题,日后肯定会得寸进尺的。”陈梓澜到底没有抑制住自己的疑问,她跟在后头,陈梓湘扯她都没能阻止。

  柳明月也没往心里去,“何必跟这种人计较,你们要知道,在村里头生活的话就是这样,总有处理不完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今日你跟我好,明日我跟她好,反正闲话就没有断过的。”她感慨道:“你们要习惯才好。”

  这话没错,但是叫两个小姑娘实在不能接受,陈梓湘脱口而出:“那当初为什么还要回来?”其实以老陈头的能力,以柳明月当初的情况,就是在省城过不下去,到镇上去生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