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见鬼发家致富 第56章

作者:蒋淮琅 标签: 种田 灵异神怪 强强 穿越重生

第68章 妒着妒着会习惯的

  新年过得挺好,初一兄妹俩给廖氏和陈碧云磕头,一人得了二十文压岁钱,接着去村中拜年,发出去一大堆糕点,又得了十几文。有的人家不给压岁钱,只说几句吉祥话,陈姜也不图这一文两文,就是卖个好,增进邻里之谊。

  初二该回娘家,可廖氏压根没提这事,兄妹俩便也不提。之后的日子,陈姜哪儿也没去,窝在家里吃吃喝喝兼做手工。

  元宵节过完了,师焱没回来,陈姜的主动示好如同媚眼抛给瞎子看。她想他是气还没消,自己要把低姿态做足些,表明认错不是说说就罢,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于是整个正月,她都在挖空心思制作各式各样的礼物送给师焱。

  古风配饰做了许多,烧下去没有反应,她又做了些具有现代特色的东西,诸如名牌钱包腰带,运动用具,和上辈子纸扎业销量最好的电器产品——用是不能用,反正图个气派。

  恢复了活力的影子和赵媞对这些新颖之物很感兴趣,总是围在她身边问东问西。她耐心给她俩讲解冰箱的用法,影子啧啧称奇,赵媞说这不就是冰鉴吗;再讲解空调的用法,影子羡慕万分,赵媞说宫里的清凉殿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又讲解电视,影子难以想象,赵媞说在一个小方格里能看清什么呀,无论是歌,乐,舞,戏,她父皇都看现场真人版的,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点哪出就哪出,看见合眼缘的表演者,还可以当场把人叫到身边来陪着喝两杯。

  陈姜:......曾对着明星舔屏的人流下两行泪,剥削阶级要不要这么招人恨!

  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礼物烧了一大堆,师焱还是杳无音信。陈姜想坚持下去的,可过完大年,事情接踵而至,她再没有时间每天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博君一笑了。

  刚出正月,周掌柜就亲自带礼物来寻了一趟陈姜。近俩月没往镇上去,她以为棺材铺里的纸扎还没卖完,哪知竟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自然死亡的人不挑时候,不管过不过年,油尽灯枯该去就去了。这个冬天和往年一样,许多老人没熬过去,赶着十五前的那几天,十里八乡走了七八个。周掌柜一鼓作气把存货清空,元宵后至今,陆续有办丧事的人家来问纸扎的事情。有人是正在停灵,打算出殡烧;有人是先预备着,给死者烧七,讲究点的会每七天烧一次,一直烧到七七。

  陈姜很高兴,她对周掌柜说就该这么推广,不仅是七七,百日、周年、三五七年,包括寒食中元上坟扫墓,都可为先人尽心。烧得越多越豪,越显得孝心重,排面大。

  周掌柜深以为然,又给陈姜带来一个好消息,他兄弟在另一个镇上开的棺材铺也想开展这项业务。陈姜想起府城还有一家要试试的呢,当即拍板,那就取消代卖,走上批发商的道路。从她这里进货给批发价,特殊定制另算,能卖多少就看个人本事了。

  周掌柜的来意就是这个,一听陈姜自己说了,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这么一个有相貌有手艺还有头脑的小姑娘,谁家娶了都是福气,可惜她做了白行,择偶面恐怕就要狭窄很多。不过这却正中他的下怀,她年纪还小,自家先与她搞好关系,小儿子的念想,过两年再说不迟。

  临走时,周掌柜笑呵呵地对陈姜道:“望元记挂着酱肉面呢,总说陈姑娘挣到钱了,为何还不请他去吃,瞧这小子馋的。”

  陈姜也笑:“好,下回上镇一定请周兄去吃。”

  她有点吃惊,心里很明白周望元不缺那一碗酱肉面,大概就是想见她罢了。可没想到周掌柜竟然也知道他的心思,不然不会特意提上小儿子一句。

  对此,陈姜的感受还是无奈加满头问号,现在的小男娃子都怎么了,连话也没说过几句,他的好感从何而来?外表?肤浅!

  说到小男娃子,离她近的还有个更匪夷所思的中了情毒不能自拔的少年,百顺。

  陈姜经常上山采料,所以经常能遇到去砍柴的他。牢狱之灾有惊无险地过去了,秦氏大约把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受苦时间长些的大儿子身上,平时也不怎么管他,更别提去给他做心理疏导。于是自冬娟死后的几个月来,百顺肉眼可见地消瘦,消沉,不修边幅,雨雪天气里还穿着单衣上山,在一个小土包前一坐就是半天。

  那个土包里其实并没有冬娟的尸身,她被仵作拉走后不知送去了哪里。父入狱奶被卖,没人给她收尸。百顺自己垒了个小土包,往里埋了些谁也不知道的东西,就把它当成了冬娟的坟墓。

  陈姜看到过好几次,觉得他的状态实在可怜,有心想劝两句最后还是放弃了。时间,新欢,说了他也不明白,到了他该娶亲的时候,老宅的女人们会进行强势心理干预的,希望那时的他,懂得向前看吧。

  对百顺美好的祝愿能否实现,陈姜没底。因为她也认识一个更执着更情痴的家伙,几月几年的沉沦在他惊人事迹面前,不值一提,人都沉沦了几万年了呢!

  想起师焱,陈姜只有叹气,求求大佬快回来吧,我一人承受不来。前期不加掩饰地宣传神棍门,这下生意真的自己找上门来了。

  二月初,订做的家具浩浩荡荡装了十几驾车运抵大槐树村。在此之前,大年初二回过娘家的秦氏一回村就来了二房,问陈姜是不是在秦大哥做工的铺子里花了一笔大钱。陈姜当时装傻,表示不知她在说什么,陈碧云和廖氏也没吱声,秦氏就疑疑惑惑地走了。回家还跟陈恩举说,大哥多年不见陈碧云,会不会认错了人。二房刚盖了新房,听乔氏说又办了不少年货,新家什找村里的木匠打一下就完了,非花几百两从府城买贵价的,那她家得有多少钱啊?不信!

  事实由不得她不信,送家具的阵势太大,把半个村的人都吸引到新院子前。陈百安回书院了,廖氏忙完了年又陷入无穷无尽的悲伤,终日沉默寡言面色凄楚,陈碧云不管她家的事,于是只有陈姜一人来做交接。

  她打开大门,站在院子里看着伙计一件一件搬车,对货,运进房中。村民们探头探脑一阵,见陈姜笑眯眯的,便也搭两句闲话挪进了院子。自从封院墙上大门之后,他们就没再进来过,故也不知这新房内部究竟什么模样,此时四下里一张望,情不自禁发出惊呼。

  “姜儿,你家屋子咋盖成这样的啊?”

  “姜儿,木头桩子拦在门口多憋屈,还占地方。”

  “这间屋子四面透风的咋住人哪?”

  其实新房子并不特别,布局和大部分村屋一模一样。三合院形状,朝南的是正房正厅一排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屋内宽绰得很。大门院墙左方建了个看似凉亭,实则用作码柴防雨雪的“柴亭”,右边做了一处牲口棚。她要买车了,不买牛,不买驴,一步到位买马车。

  稍稍有别于村居的地方就是加高房子的地基,将正房和左右厢用一条走廊连在一起,走廊边装了木栏,正房两侧三角区留出一条通往房后的路,前后都打出台阶,后面有旱厕,预留的猪圈和小菜园。另外房顶做了较宽的飞檐,高高翘起,既有观赏性,又能确保雨水滴漏在走廊外。

  这样简单地改动一下就让新房在村居中显得鹤立鸡群了起来。村民们不理解为啥要多占几尺地面做走廊,留着当院子,或者扩大屋内面积它不香吗?更不理解台阶的用处,进来出去多不方便啊。

  至于台阶,真没什么用处,陈姜就是看镇上像样的一进宅子都建,有样学样,为了好看而已。

  院子够大了,现在只铺了灰石板略显单调,等她种点花草,垒个鱼池,移几株青竹,一边吃肉一边赏竹,一边喂鱼一边听着猪哼哼,雅俗并存,多么幸福。

  桌椅,条几,柜榻,书案,一样一样在陈姜指定的房间内安放好,大的小的林林总总几十件之多。看到成品,她觉得三百五十两不贵。全是手工制作,打磨精细,刻出造型,上了色漆,放进没糊窗纸,地面灰扑扑的房间里,竟有一种委屈了它们的感觉。

  银货两讫,在字据上按下掌柜给的小章,十几个伙计们还得了陈姜额外打赏的几两小费,乐呵呵赶车走了。村民们却没有散去,一间屋一间屋地转悠,议论,询问这些家什的价钱。

  陈姜任他们看,回答没多少钱,一百两左右,就这也让村民们咋舌不已。没多久,新房来客越来越多,村民不走,又迎来了老宅观光团。

  万氏这回倒没出面,秦氏打头,乔氏,谷苗三人紧随其后,见面就质问她为何说谎。

  “你不是说没在我大哥铺子里花钱吗?”

  秦氏质问她,另三人在各处窜起来,也是一间一间地看过去,看得眼红心痛,妒火烧了五脏六腑。

  陈姜慢悠悠转着手里的枕头锁:“大伯娘说啥呢?啥你大哥铺子,我连你大哥是谁都不知道,咋花钱?”

  秦氏被她堵了话头,憋半晌才道:“不是我大哥的铺子,是我大哥做工的那家铺子,府城的,做木活的木匠刘家!你明明就在他家做了,为啥不承认?我都看见他家马车上的号记了。”

  “哦。”陈姜一副才明白过来的模样,“那你早说啊,我哪知道那是你大哥做工的铺子,去府城玩儿,随意选了一家而已。做了就做了呗,大伯娘干啥这么生气?”

  秦氏真的生气,而且理直气壮:“姜儿你是不是钱多烧的?明知我大哥也是做木活的,为啥还要在铺子里花冤枉钱,私下里跟他说一声,工钱能少收你一半!你现在有钱,不在乎那三瓜两枣的,为啥不帮衬自家人,这是当面打我大哥的脸!”

  “我不知谁是你大哥,我也没见过,”陈姜比秦氏矮一个头,斜着眼睛看她,十分不耐烦,“麻烦大伯娘你兴师问罪也讲点道理,我家盖房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打家具是必然的事,你从来没跟我推荐过你大哥,现在来怪我不帮衬他?钱在我手里,看上谁家东西我就让谁挣钱,你们自己不赶趟儿,难不成还要我拿着钱去请你大哥?他谁啊?鲁班啊!”

  秦氏不知道鲁班是谁,但也能听出陈姜的讽刺之意,恼羞成怒:“你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都是自家人,你又是小辈,问一声能咋着?丢你人了?才有几个钱啊把你抖得都没人样了!”

  “我的钱,我想咋花咋花,不劳大伯娘操心。”

  “分家不是断亲,你眼里没长辈还有理了?”

  没走的几个村民一看她伯娘气势汹汹,竖起耳朵凑过来了。陈姜沉默一会儿,扬起嗓子道:“都请回吧,我要锁门了!”

  村民讪讪离去,老宅的人却还不走,参观完了所有房间的乔氏带着谷苗,又把陈姜围在当中,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她眼里没亲人不重孝道云云。乔氏就是个专敲边鼓的,有万氏她给万氏敲,有秦氏她给秦氏敲。谷儿嘴贱,字字句句都在诋毁她家钱来得不干净。苗儿没说话,但是一直盯着陈姜脑袋上的小绢花,身上的新衣裳,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又一遍。

  陈姜默默地想,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一个上还行,一起上真有点招架不住。在村里住着,以后交手的机会还多着呢,得想个招儿来专门对付老宅这群不讲理泼妇。

  解救陈姜的人这次不是师焱,是陈碧云。她扭搭扭搭跑来新院,进门就道:“离老远就听你们嚷嚷,咋都在这儿呢?姜儿,家里来客了,请你去安家宅的,快回去吧!”

  几个人闭了嘴,秦氏犯起嘀咕,不是做的纸扎生意吗,安家宅又是干啥?

  陈姜看了秦氏乔氏一眼,没动,问道:“谁啊,知道我的规矩吗?”

  陈碧云懵懵地眨眼:“啥规矩?就说是小谭村的,家里不安宁,特意来请你的。”

  “你没跟人说,请我出手,一千两起步吗?”

  “啥?”

  在陈碧云的帮助下,陈姜把老宅一帮女人推了出去,锁上门回家。

  秦氏走半路对乔氏道:“三弟妹,姜儿说啥,她安家宅?”

  乔氏道:“可不,还一千两起呢,这犊子扯的!”

  谷儿撇嘴:“听她烂舌头瞎说,她要能挣那么多钱,还会在村里住着?”

  秦氏也不纠正闺女说歪话了,若有所思:“不对,你二婶说的那个纸扎我在镇上见到过,几十文的也有,几百文的也有,可就算她家卖了半年,也攒不出那么多钱的。盖个那样的新房最少得大几十两,姜儿从你大舅铺子里定的家什你可知道多少钱?”

  谷儿不知,乔氏也不知,秦氏一公布答案,两个人都惊呆了。愣了半晌,乔氏一拍大腿:“那还等啥,告诉娘去啊!”

  为啥要告诉娘,万氏知道了又能把二房怎么样?她没想过,她就是觉得听不下去,接受不了,白花花的银子都被二房挣去了,凭什么!

  陈姜才不在乎乔氏转啥脑筋,不掖不藏,就让你眼红嫉妒,妒着妒着会习惯的。

  溪沟子后头的茅草屋里,她正赔着笑脸跟来客解释:“我小姑不懂行情,胡说的,您别放在心上。就是孩子夜里不睡,抽搐厌食,还有总盯着一个地方大哭大闹是吗?照您说的状况,要不了一千两。”

  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苦着脸:“五百两我也没有啊,我就是听我二大爷说你有真本事,才来求你的。”

  陈姜点头:“知道了,您就按行价给吧。”

  男子为难地红着脸:“我家不富裕,要不是为了娃儿……唉,行价,压惊的话,听说就是三两银子?”

  陈姜僵了一下,没有师焱,自己的身价一落万丈,只值三两银子了。

  三两也是钱,跑一趟不费事,要真有什么不安分的东西吓唬孩子,她赶一赶也是做善事了。于是咬咬牙:“好,我先去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本就贫困的收藏雪上加霜,透心凉心飞扬~

第69章 前辈不抢差事

  在临行前,陈姜跑去王七婆家买东西。王七婆不在家,大儿媳张氏一边帮她拿葫芦装,一边热切地问她咋想起做纸扎的,生意好不好之类的问题,陈姜吹嘘自己的纸扎已经卖到府城京城去了,生意好的不得了。张氏感叹怪不得她家起了大房子,又问她纸扎咋做的,陈姜敷衍说容易得很,一看就会。张氏忙问啥时再做,能不能去她家看看,陈姜答应了。

  随便看,谁想来看谁来看,能让人偷师算她输!

  琢磨啥好事呢?纸扎这一行入门容易精通难,叠个元宝粘个箱笼是很简单,可越深入,便对从业者多方面技艺的完备程度要求越高。会画画吗?会题字吗?会使刻刀吗?会凹造型吗?会研制颜料吗?会配色吗?会帮助客人完美重现构想吗?最关键的一点,有创意吗?啥都不会,让你在旁边看你也看不出花儿来!

  小谭村小谭的二大爷就是李太吉府上那位看门大爷,来陈姜家道过歉的。过年时候回家跟家人讲述了李府发生的事,对陈姜进行了一番吹捧,故而小谭的孩子受惊,马上就想到来找她。

  其实在附近乡村中,王七婆的名声最大,谁家遇到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都会请她。但是在往小谭村去的路上,小谭跟陈姜说了这么一件事。

  他们村前年有个四岁的孩子也被惊吓过,昼夜不睡,饭食不进,动不动就抽搐高热大哭不止,当时请了王七婆去叫魂收惊,她在那家做了一场法事,烧了三张符纸,要求分三天给孩子灌下。三天后那孩子果然不哭不闹了,让睡就睡,让吃就吃,家人非常高兴,除了该付的钱之外,还特意买了些礼物来感谢王七婆。到处宣扬她法力高明,有真本事,给她拉了不少主顾。

  去年年底,也就是俩多月前,那孩子突然死了。没病没灾的,睡一觉就睡过去了,家人悲痛欲绝,把责任全怪在孩子母亲身上,说她晚上不警醒,没有看好孩子,要么是冻着了,要么是捂着了。

  陈姜听到这里不解:“五岁的孩子冷了饿了难受了都会说的吧,怎么能怪他娘呢?”

  小谭道:“这事儿说着就奇怪了,那孩子自打收过惊后倒是不哭不闹,可也没一点机灵劲儿。有时在家门口看见他,喊他一声他都不应,站那儿一站就是老半天,也不跟别家的娃儿玩。他爷奶还说孩子老实,听话,我看呐,就是有点傻。”

  “没收惊之前也这样吗?”

  小谭见陈姜问到了关键,低声道:“以前可会说话,可爱出去野了,后来性子变得太厉害,我娘说他喝符水喝傻了。可这也没法找王七婆的事啊,人家只是来收惊的,收好一年了,你孩子傻了跟人也扯不上关系。”

  陈姜微微笑:“王七婆收惊恐怕不止三两银子吧?”

  小谭尴尬:“我知道,二大爷说了,你帮李府安家宅收了好多钱,可是我家就是靠天吃饭的田农,真的不富裕。我娘死活不让请王七婆,我只有厚着脸皮上你家门试试,陈姑娘你帮帮忙吧,孩子小,这两天磨得瘦一大圈,他娘也跟着他不吃不喝不睡,我这当爹的实在没有办法。”

  是啊,天师的本份是驱邪,荡尽阳间秽物,不该以金钱多少来决定出手与否。普通老百姓难道就活该遭受恶灵袭扰?动辄打千万上亿项目的金牌大状每年还会接一些免费援助项目呢,赚该赚的钱,帮助困难群体,这是每一个社会性专业从业者应有的觉悟。

  虽然她是真神棍半吊子天师,但她也有自己的天赋。难不成离开师焱,她就吃不上饭了?即使收不了,还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嘛。这单只是孩子受惊,又几乎不挣钱,就当单飞实习练手了。

  小谭村在大苍山的东面,翻山过去很快,坐牛车绕行足绕了一个时辰才到。时至下晌,到了村口,陈姜揉着颠痛的腰跟随小谭往村里走,在村道上,迎面撞见两个身穿直缀长袍,肩背书篋的中年人。

  他们擦肩而过,那两人边走边说话,并没注意到小谭和陈姜。而陈姜走过去好几步才突然想起,其中身量稍高,脸型稍长,蓄须且皮肤微黑的一人有点面熟啊,长得好像村长。

  “王家清!”她大喊一声,待右侧的中年书生回头,她确定其人身份露出个笑容:“王大伯。”

  中年书生疑惑:“你是.....”

  陈姜上前:“王大伯好,我是陈姜,我爹是陈家二房陈恩贤。”

  “哦。”书生恍然大悟,“是恩贤弟家的姜儿,多时不见长这么大了,你怎么到小谭村来了?”

  陈姜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王家清,她本打算趁过年的机会去村长家找他的,哪知这人根本没回家。村长说他在府城全力准备三年一度的秋闱,过年也要废寝忘食。

  不是废寝忘食吗?他又怎么会出现在小谭村?

  “我来谭大哥家办点事的,”陈姜指了指小谭,笑嘻嘻道:“我哥也读书了,过年去村长爷爷家拜年,还想请大伯指点指点他呢,可惜您没回去,您怎么也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