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 第164章

作者:九州月下 标签: 爽文 种田 穿越重生

  接下来数息更模仿着自己的声音,让士卒退下,更让他知道这女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色字头一把刀,杜曾一时间毁青肝窍,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这女人堵了他的嘴,在数息内,就地取材,用衣服把他捆成了一个棕子。

  “杜将军,船准备好了,随我做个客吧。”肖姑娘微笑着道。

  虽然原意是找备胎,但她想了想,觉得还是都要好了。

  杜曾虽然人品不怎么样,可是用来钓陶侃,应该是很好用的。

  ……

  半日后,石阳峒外的小客房里,自封南中郎将的杜曾阴沉着脸,看着这名好看的姑娘,终是低下头,接过了对方递的来的茶水。

  “在下肖晓晓,添为渤海公坐下,初次相逢,有些无礼,还请南中将军莫要见怪。”肖姑娘笑容甜美,一派温柔好客的模样。

  杜曾磨了磨牙,终于是愤然道:“能让名满天下的护鲜卑校尉屈身色诱,还真是瞧得起杜某。”

  肖姑娘险些笑出声来:“谢过夸奖,将军一战得胜,英姿勃发,看得小女心动,这才贸贸然请来一见,至于其中些许细节,吾不传出去便是。”

  杜曾这才面色好了些,冷着脸将茶水喝下去,道:“若是让吾投奔渤海公,只要有财有物,亦无不可。”

  人在屋檐下,他也不是傻子,渤海公治下以富庶丰饶名闻天下,再说这年头,投奔个势力和吃饭一样简单——只要不满意待遇,他们随时可以再投奔另外的势力。

  “渤海公名满天下,想要投奔者不知何几,但我北方又岂是轻易可入之处,”肖晓晓说到这时,才目露峥嵘,傲然道,“君等乱天下,所杀无辜不知凡几,若无寸功,待我一统荆州时,必将这等乱匪尽数斩了,以平民怨。”

  这话太打脸了,杜曾刚刚好一点的脸色,又阴沉下去,几乎就要把杯子捏碎:“某家头颅就在项上,肖校尉何不就现在动手?”

  “当然是因为怜悯荆州无辜,”肖晓晓凝视着杜曾,淡然道,“将军有征伐之才,却无治世之能,陶侃两者皆有,奈何身受朝廷所治,若无主上恩,平息荆州之乱不知何年。”

  杜曾想反驳,但又说不出来,如今天个公认,在治世一道上,把当朝所有才能之士加起来,也比不上渤海公一片衣角。

  不过,想凭嘴炮就让他归顺,这是想多了。

  “你以阴私得吾,要杀便杀,何必多言。”杜曾表现的威武不屈。

  肖晓晓只是笑笑:“今日约见,只为交个朋友,说打杀之语太伤情了些,既然话已说明,将军是要留饭,还是自便?”

  “为友?”话都是你在说,杜曾心中复杂:“你放吾走,是想行七擒七纵之事么?”

  肖晓晓掩唇一笑:“将军说笑了,有那空闲,吾去寻陶龙襄(陶侃)不可么?”

  杜曾一边冷哼,一边又有点小遗憾,他神色复杂地看了这绝色女子一眼,骤然起身:“这饭,还是下次相见时,杜某来请吧。”

  不给钱,还想吾投奔,怎么可能?

  说罢,开门出走,又回头看了肖晓晓一眼,磨蹭了一下,见她没有阻拦,竟有些左右为难,但终还是大步走了出去。

  但才走一步,就和一位老将打了个照面。

  陶侃和杜曾于是有了第二次见面。

  气氛极为尴尬。

  只有陶侃身边的徐策面不改色道:“陶将军,这边请。”

  肖妃还在等你呢。

  陶侃怒视了杜曾一眼,又愤然甩袖而去,进了杜曾刚刚出来的屋子,徐策也跟了过去。

  徒留杜曾一人,在人来人往的市集里静立,居然有些凄风苦雨的委屈之感。

  骤然,杜曾怒道:“这女人,简直是、简直是……”

  他终是没有口出恶言,只是愤愤地在陶侃还没时间来追杀他时,飞快地放下狠语,走了。

  “此次吾认,莫要得意!”他一边走一边道,“等某家回来,必给你颜色!”

第187章 人流如织

  陶侃和肖晓晓的二次见面时,气氛并不是太热情。

  肖晓晓除了一个“坐”之外,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她自然地洗茶沏茶,素手碧碗,如荷叶白藕,一点也没有提起刚刚那只杜曾是怎么来的、为何而来的意思。

  陶侃也没开口,他神情复杂,目光尽是沧桑,但却没有什么敌视,反而是带上了一点敬意。

  这敬意来自肖晓晓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在各方势力里挪腾反转的举重若轻,对方刻意让他看到杜曾,除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之外,便是告诉他,你不愿意没关系,她有大把的人选。

  换个说法,自己这个荆州刺史、龙襄将军,在她眼里,和那些流民叛匪,并没有什么不同。

  就在陶侃想说话时,对面的肖妃却是一出手就开大,刀还直往陶侃的心窝子捅:“将军何时回去?”

  陶侃目露惭色,苦笑着摇摇头:“晚节不保,让姑娘见笑了。”

  他这次大败,朝廷必会追究,等他回了武昌,等到的便是陛下的问责了。

  但肖晓晓成功地放下了钉子,他到现在都不明白那两位手下为何背叛,难道真是大将军王敦指使?

  但本就是王敦起用他、任命他为荆州刺史,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

  肖晓晓自然他心中的疑惑,便用最温柔的微笑给人上起了眼药,她叹息一声,编起了理由:“自三年前、名士山简统领荆州后,成日醉酒,不理政务,还排挤了荆州本地大族为官,致原本还算安宁的荆州便流民四起,去年他死在任上,朝廷连派两位刺史上任荆州,都被流民打得一败涂地,大将军王敦亦然。”

  陶侃微微点头,张华死后,他又沦为白丁,是荆州刺史刘弘重新重用了他,刘弘才高德重,那时的荆州还算安宁,可惜三年之后,刘弘刺史病逝,朝廷派来的接替的山简是以豪饮著称的名士,刚刚上任就把前任积蓄在荆州各岗的人才排挤换去,于是荆州立刻乱了起来。

  乱起来的荆州无法应供洛阳粮草不说,四起的流民还断了洛阳的粮道,造成的连锁反应,是洛阳陷落的重要原因。

  “如此大败中,将军一支独秀,大败叛军,已经入了晋帝之眼,”肖晓晓刻意顿了顿,才缓缓道,“以将军之聪慧,难道看不出来,大将军和陛下,都想收服你么?”

  说到这,她忍不住笑了笑:“嗯,将军之才,可是连吾都亲至荆州了。”

  当今的东晋皇帝和王家相互依存,并立天下,以至于被称为是“王与马,共天下”,但天可怜见,有哪个皇帝能忍得了和别人共天下,所以晋元帝想法设法,培植自己的势力,想要衡制王家。

  但大将军王敦这个小心眼就很暴躁,在他看来,你司马睿既不是什么嫡系宗室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不过是数百个司马家的一个偏远王族而已!全靠我们王家兄弟拼尽全力,出人出力拉拢威胁江南士族,才有今天的南方晋室基业,你这个白丁才能在江南立足,你不思感恩好好当个招牌就算了,现在还想夺我的权柄?

  可司马睿不是这么认为的,在皇帝看来,江南士族支持的就是他这个王族,王旗之下才能聚敛天下英才,不然南方的大族凭什么听你王家人的?凭你长得美?凭你爱记仇?大家一起投的钱,你出力我出品牌,如今打的地盘越大,我凭什么不能分红?

  陶侃如今就在这个局面下,他出身低,但能力强,是个能打能战还能治理地方的全才,人也聪明,而且暂时没什么靠山,无论是被王敦还是晋帝收服,都能给一边势力非常大的补益。

  “这些日子,想来王敦定是尽心拉拢你,而将军总是推诿,没被王敦招揽到手吧?”肖晓晓当然知道陶侃的选择——他如果答应了王敦,后来的日子里,也不会平定荆州后一点奖励都没有,反而被排挤去了广州当刺史,那时候的广州偏远就算了,还不在东晋的手里。

  陶侃沉默,王敦势力虽然大,但他看得出来,这人才疏而善嫉,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用将军,却要压制着将军,若我所料不错,将军回城后,必然被免职,而王敦必然写信宽慰,同时还会让将军以白身领军,戴罪立功,若有所成,则会立刻当好人,上表为你复职。”肖晓一点惭愧都没有,就将历史书的记载拿出来,并且添油加醋,连她自己都为自己编出的故事惊叹。

  太TM有道理了,简直和真的一样。

  陶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想将心中郁气全部吐出来,他也觉得肖晓晓说的极为有理,但可怜的是,在这种局面下,他毫无抵抗之力。

  他出生寒门,没有靠山,虽然凭借自己的实力走到如今,可在很多事上,他有自己的坚持,王敦威望和能力,不能支持他的野心,投入王敦幕下,或许能有一时之盛,但必定不能长远,反而会牵连家族。

  他只能选晋帝,然而便是晋帝支持他又如何,如今的大权在王敦之手,自己立下再大的功劳,也是惹下更多的忌惮而已。

  “肖校尉之意,吾已尽知,”陶侃沉默了一下,还是礼貌道,“但事关重大,难以定许,诸事凡多,吾须先回城中,来日再做计较。”

  肖妃当然起身送他。

  在出门时,陶侃让肖晓晓留步。

  但后者却在送别之后,又加了一句话。

  “将军啊……”肖晓晓叹息的尾音幽长如歌,“王敦在上一日,你便无出头之机,然您还长他七岁,光阴似箭,还是要好生思量啊~”

  这话更是戳进了要害,陶侃已经五十四了,还是常年战场的武将,王敦四十七,若是一直都要被王敦压制,陶侃并不觉得自己能活过王敦。

  但陶侃终是人杰,面色虽然黑了黑,还是礼貌地谢谢提醒,然后便非快地走了。

  他再心再留下自己的涵养会不够用。

  肖妃则掏出了一把开口松子,满意地嗑起来。

  徐策走到她身边,忍不住问道:“你如此招摇,我们的所在瞒不住朝廷。”

  陶侃就算了,是个能保守秘密的,但那个杜曾什么的可不是,想来的没有多久,肖晓在荆州的消息就会人尽皆知了。

  “那又如何,我倒是看着,谁敢打过来。”肖妃胸有成竹道,“放心吧,我们有女神当后盾,如今秀儿又平定了兖州,不动就已经很吓人了,来找我们的,客人肯定比敌人多。”

  北方如今已坐拥华北平原,那是天下最精华膏腴之地,加上商贸发达、水利兴盛,又兼兵强马壮,已经到打个喷嚏天下都会感冒的程度了,东晋为什么拼命想要平定南方各州,就是想要在北方南下之前,把各地拧成一心,积蓄足够的力量抵抗女神的大军南下。

  女神不招惹别人,大家就已经烧高香庆祝了,肖晓晓要是有一点闪失,大军一但南下荆州,说得不好听点,这里的所有势力都能在三月内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下一缝隙。

  没看肝娘在广州那么舞,东晋都和死人一样,全当无事发生么?

  再说了,她要真有什么事,后宫那一片草原们,可不一定克制的住。

  ……

  如肖妃所料,接下来的日子里,东晋下令将陶侃免去荆州刺史、龙襄将军、宁远将军、南蛮校尉等职位,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成为荆州在任最短的刺史,被东晋高门士家引为笑谈,连带孙儿孙女家正在订的亲事都有不少受其搁置。

  而王敦也及时来信劝慰,说陛下已经同意,让你以布衣领职云云。

  陶侃看着了这封信,再看到那明镜中自己灰色白的发髻,在书房中枯坐了一夜。

  而肖晓晓则是浪了起来。

  纵然她现在人少钱少,可她的名头之大,已经是天下最大的那拨人,远超陶侃杜曾之流,荆州大小家族闻风而动,纷纷主动前来投奔——北方越见势大的情况下,想上船的人不知凡几,连南方的士族也是一边大骂渤海女乱改祖制、不尊九品中正、不上八议贵制,一边把看好的家族子弟送到北方去上学,连高门如王家都没能幸免。

  事情过后,陶侃悄悄把现在最小的儿子陶范从老家送到肖姑娘身边,算是对她提议的回应。

  这小孩子只有十岁,正是人憎狗嫌的时候,但肖妃是什么人啊,用陶侃面对的不公和天下乱局一番洗脑,不到两天,小孩子就已经被大姐姐折服,一副我要为您上刀山下火海、打出一个天下的模样。

  徐策看得掩面。

  肖姑娘对此很满意,她并不用陶侃马上就投奔她,毕竟后者如今名望只是在荆州小小流传,还需要大把的荆州流寇给他刷战功,他才接得住后边的盘子。

  除了陶侃之外,还有几个重量级的人物,比如,荆州最大的流寇,刚刚被陶侃打败、势力衰减,却依然控制着半个荆州的杜弢,他亲自来见了肖晓晓,表示愿意接受北方的册封,遵渤海公为主,只求荆州平定,再无饥馑。

  肖晓晓和他聊了一会,发现这个人才华虽有,但刻意在她面前展显男儿气概、才华,一派想把她折服的模样,便不禁哑然失笑。

  而过了一会,这人便提让她入股自己这流民军,要求北方给钱给粮,还说起因为荆州刺史们的乱来,今年荆州几乎颗粒无收,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云云。

  而肖晓晓诚恳地表示自己这没钱也没粮,这种大事必须渤海公准许,我就是来这围观一下后,杜弢的态度便不那么热情了,没有轻身就走,只是因为多品了几口茶而已。

  杜弢离开时,还遇到一个熟人,。

  是他那位在对手和盟友之间反复横跳的杜曾,和他同样是一支流民军的头领。

  杜弢友好地笑了笑,从杜曾身边打马离开,最近饥荒蔓延,好多流民军抢都抢不到粮,这位估计也是来找的,但注定要败兴而归了。

  杜曾捏紧了马缰,看着小镇外那排队进入的客流,正想进去,便有人挡住他。

  “这位客人,见姑娘的人太多,您有号吗?”

  “号?”杜曾难以至信道,“是你们姑娘亲口招揽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