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55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舒雨一点就透,马上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底还是积习难改。很多人都觉得私人感情可以代替规章制度,又没有经历过现代管理制度的熏陶,对于这种公事公办的感觉,非常难以接受。

  也就是舒雨和许然基本都是坐镇公司,偶尔才需要黄灵帮他们看下家,只要不出状况,凡事照旧也就发现不了问题。

  舒雨叹了口气,“我知道了。”

  “也不是人人都这么想,也有人觉得黄灵这么做没错,她是财务经理,如果一家公司的财务都不能坚持原则,那就谈不上管理。”贺元春又急匆匆解释道。

  “但这么想的人,只敢私下这么说,对吗?”因为质疑黄灵的人,都是公司的社交达人,处处交朋友,也因为朋友多,经常成为部门合作的必须人选,也经被托请替这个求情,又替那个办事。办完事又有人欠他人情,于是又多一个人情可卖。

  只是到了黄灵那儿此路不通,这对社交达人来说,无疑是块绊脚的巨石,又没能力搬走。所以就号召大家,一起来骂这块石头多么的不通人情,多么的绊脚。

  迫于社交达人的社交能力,许多不这么想的人,也不得不被他裹挟。至于头脑简单的人,就那更容易了,只要是意见领袖说的,他们就会相信。

  “事情也没那么糟糕,大家对您和许总都是服气的。对黄灵也不过就是私下嘴欠说几句,她坐镇公司的时候,也没人敢阳奉阴违。”贺元春又跟着解释。

  这么大一家公司,肯定有形形色色的人,也会有各种利益诉求。但有一点,干好手里的活,不耽误公司的事,还是能做到的。

  舒雨笑了,如果连最基本的工作都干不好,她早就动手整顿了,怎么可能留他们吃闲饭。

  事情严重吗?说出来好像挺严重的,但其实哪个公司没点勾心斗角。做清洁的大妈之间,为个排班还要争一争呢,遑论公司里的中高层领导。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按照目前公司的结构来说,想影响公司的运转是微乎其微。

  可是公司是需要发展的,不会永远一成不变。所以公司的整体素质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至少不能再出现拿私人感情换公司人情的做法。

  今天是在公司内部交换,明天有人出价,是不是就拿公司的人情卖到外头去。

  “公司有没有人想过自己创业?”这是舒雨抛出的第二个问题。

  贺元春的神色迟疑不定,舒雨一看便知,肯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而贺元春以为一切都在舒雨掌握之中,只得据实相告,“确实有人这么想,毕竟深城这个地方,经商的氛围浓厚,有很多什么都不懂的农民跑来开厂都赚钱了。”

  公司里的人好歹还是外资企业的管理层呢,在深城结下的关系和人脉,真去经商,还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

  只是自己做生意,需要前期投资,普通人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那些分到钱的人,没动心思吗?”跟着金明天出去转了一圈的人,手里多少有些钱。

  贺元春“噗嗤”一笑,“他们几乎都拿来买房了,还有不少是贷款买的呢。”

  深城的房价一直走在全国的前沿,特别是在早几年,比京城的房价都高。这些人分到的钱,最多的一笔也就勉强够一套房钱,钱少的要么买在郊区,实在不行就贷款。反正钱都花出去了,没人留在手里。

  “他们也是没办法,这笔钱太招眼了,刚分到手就有人来借钱,还有些传到家乡的,他们也是怕夜长梦多,再说这里的治安也没那么好。想来想去,买房子花出去最合适。有人带头,后头的人便都跟着一起。”

  舒雨失笑的同时,也点头道:“他们倒是有点运气。”

  这个时候赚几十万的机会不少,但赚的容易一般来说花的更容易,拿来买房子的都是欧皇,以后还不定要怎么感谢当初的这个决定。

  “这么想的人,有到是有,但毕竟投入是个大问题,说不得还要东挪西借,万一失败,那就一辈子翻不了身。”贺元春轻轻说道。

第161章 投资

  舒雨表示非常理解关于创业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因为前世的她, 也这么挣扎过许久。 但最终不敢迈出那一步, 因为她知道自己如果失败, 就全完了。

  摇摇头将前世那些情绪挥散, 舒雨微笑着道:“如果有人愿意帮他们出创业资金呢?”

  贺元春呆住了,“啊。”

  一时不敢相信, 天上还真能掉馅饼啊。

  其实投资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国人来说, 确实新鲜。

  要到互联网新浪潮来临的时候,国人才开始熟悉何谓资本。

  当时的资本圈几乎都由国外基金把持, 再往后才开始慢慢有国内资本的参与。以前的人创业, 都是自己攒点钱再找亲戚朋友借一点, 然后开家饭馆开个家庭作坊。

  谁也无法想像,创业浪潮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加持之下,三十年后的中国大学生, 首选不是找工作,而是做PPT路演,去给自己的创业拉投资。

  用资本家的钱创业,或者说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资本家赚到更多的钱, 无论怎么解释都可以。至少从这一方面来说, 创业确实因为资本的涌入,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三十年的时间,从无人了解,到几乎路人皆知的地步, 如果不是舒雨的特殊经历,就算有人按着她的头,她都不会相信。

  “这其实就是我准备推出的举措,但不会现在就开始,还需要一到二年的准备时间。而员工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到这笔创业资金,一是需要在公司的表现优良,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二是需要有完整的计划书,包括商业卖点,需要的资金,投资占比,以及怎么花这笔资金,都要有详细的阐述。”

  “能通过的话,就出钱给人创业?”贺元春早就放下饮料,用手托着下巴,怕自己不托着,一会儿下巴直接掉到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公司当然是要占股份的。”舒雨提醒一句。

  “那当然。”贺元春还不至于理解不了这一点,出钱的人占股份,多简单的道理。创业的人占比再小,再也是占股份,比拿工资岂不是要强得太多了。

  “要是亏了呢?”贺元春忐忑不安的问道。

  她的心呯呯直跳,明明自己没有创业的想法,此时都觉得热血沸腾。

  “亏了就亏了,不是恶意转移资产,故意利益输送,创业人不担责任。”当然,事实上的细节会非常多,合同会非常完备,但这一切都是等到中国出台相关法律,她才能跟着推出。

  贺元春是怎么回家的,自己都有点不清楚,只觉得一路晕乎乎的,怎么上一秒还在酒店,下一秒已经回到公司宿舍。

  宿舍里早就有人等着她,明明大家各有各的问题,可是贺元春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只公布了这一项。

  “轰”的一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或者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威力堪比核/爆。

  之前想问什么,不记得了,再见。

  准备问什么来着,不重要了,再见。

  急着回去干嘛,那还用说吗?

  商量要干什么,怎么写计划书,还有,该怎么在公司好好表现。

  黄灵很快发现,公司的风气变了,她原以为出了这种事,又因为她的原因开除了这么多人,这些人在公司总有关系不错的同事,肯定很多人对她心存怨怼。没想到,她从一进办公楼开始,遇到的人,无一不是笑脸相迎。

  特别是最早那一批,对她有意见的老员工,昨天晚上还听说在替开除的人打抱不平,今天却来她的办公室,要跟她冰释前嫌。

  幸好现在没有网络小说,否则她肯定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摸不着头脑的黄灵,直觉肯定跟舒雨有关,干脆敲开总经理的大门。

  “你来的正好,我让艾玛给我在美国找了几个学管理的人才,愿意回国工作,你也来看看这批人的履历。”

  八十年代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工作几年后,总有明眼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愿意回国,也有因为家庭原因,想回国的。舒雨让艾玛登报,好歹是美资企业招人,即能回到家乡工作,又能拿到美国的薪水,对特定的人群,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黄灵看完履历称赞道:“要是这些人能来公司,肯定是好事,就怕咱们的庙小。”

  也就是她了,会直接说公司庙小。

  舒雨也不介意,“咱们可是高薪聘请,诚意十足,公司需要扩大规模,以后可能全国都得设直营店,不启用管理人才,这一摊事是玩不转的。”

  公司的内耗,新旧交替的矛盾,已经日渐明显,她必须将公司的内务梳理好,才能应对未来的扩张,否则未来扩张的有多快,就会死的有多快。这是无数事实带来的教训,她一个赶鸭子上架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前人的经验,更要想尽一切办法规避。

  “对了,公司的同事有些奇怪,是不是你昨天让贺元春给他们传了什么话?”这是黄灵唯一能想到的原因。

  舒雨笑笑,说了一下自己的构思,黄灵仔细想了想,“需要我做什么?”

  “招聘会计人员,能够独挡一面的那一种,最好都是大学生,不少于二十人。”

  黄灵倒吸一口凉气,但立刻明白了舒雨这么做的原因,“我马上安排。”

  “要是他们干的好,拿了钱甩开公司单干呢。”黄灵明白公司会把控财政大权,但真让这些人去经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

  “那有什么关系,不就是多一个丽姐吗?”舒雨不在乎,这个思路其实她已经想过很久了,九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私营企业的起步阶段,政策稳定,前景一路向好。

  但她和路晁,再绑上许然也不过这么几个人,很多行业想做没那个时间更没那个精力。不如成立一家投资基金,让别人去做,出力的人出钱的人,利益共享。当然,愿意半路下车的人,她绝不拦着,比如说丽姐一类。

  黄灵想到丽姐就是一笑,她当然知道丽姐的近况,那个曾经取代她的会计,在天长地久关门后,还费尽周折联系过她。

  希望黄灵能帮她介绍一份外资企业的工作,最好是她现在工作的这一家。黄灵当然没有答应,她私下里好说话,只是因为她不爱计较,并不是因为她傻。

  正说话间,办公室外头有人过来,在开着的门上敲了两下,探头进来道:“舒总,我早上去了一趟派出所。”

  “哦。”舒雨精神一振,“你进来说。”

  王超进来和黄灵打了个招呼,才坐下道:“派出所那边说最多给她行政拘留几天。”

  “关几天也是个教训,以后他们夫妻俩,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人,都不许进公司。”舒雨一脸厌恶。

  王超赶紧点头,有心想问问投资的事,又觉得自己还没想好具体的路子,万一舒雨现在就问他,他回答不出岂不是白白失了印象分。

  这事还是私下找人打听打听为好,首选金明天,那可是舒总的舅舅,而且为人也仗义。

  其次是黄灵,只要不涉及到财务上的事,别的事情上,她还是好说话的。

  王超出去的时候,黄灵也跟着站了起来,“我也走了,你说的事,我跟贺主任打个招呼,马上就办。”

  两个人结伴走出总经理室,外头的秘书室已经有人过来重新布置,贺元春亲自守在这里指挥挥最后的布置工作。

  三个年轻姑娘加一个小伙子,还有一个年纪稍大些的老员工,正在听贺元春训话。

  “公司里头,你们四个人的英文最好,又都是大学生,所以我才把公司最重要的岗位交给你们。李芳只是过来带你们一段时间,她对公司的情况熟,有什么不懂的你们抓紧时间问,她只待半个月,后头有别的工作要安排。”

  “是,我们会抓紧时间学习,尽快熟悉公司情况,不给贺主任丢脸。”秘书虽然服务于总经理,但隶属于行政部门。小伙子这话,让贺元春笑眯了眼。

  “不愧是大学生,就是会说话。”

  见他们俩人出来,贺元春带着几个新挑的秘书人选,进去见舒雨。

  王超没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跟着黄灵去了财务室。

  “黄姐,听说你这儿有好茶。”

  “进来吧,好茶是好茶,不过是花茶,就怕你喝不惯。”

  “哪儿能呢,我就爱喝花茶,喜欢这股香气。”

  黄灵一边泡茶一边好笑,“坐吧,怎么,你也有想法。”

  王超嘿嘿一笑,“什么都瞒不过黄姐。”

  黄灵微微一笑,又有些伤感,“很久没有听到黄姐这个称呼了。”

  有人带头喊她黄经理,然后是黄副总,于是一个跟一个的改口,再也没有人喊她黄姐了。

  王超有些尴尬,但黄灵没让他尴尬太久,自嘲道:“我说说而已,你不用往心里去。”

  就在王超琢磨着怎么开口的时候,黄灵主动开口道:“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就好好完善你的计划书,好好想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有几成把握。不用考虑别的,你知道舒总的性子,眼里揉不得沙子。而且眼光毒辣,真创业还是真骗钱,她一眼就能看穿。”

  王超叫起撞天屈,“那怎么可能呢,我们认识这么久,您说说看,我是那种骗钱的人吗?”

  黄灵看着他,“我信不信真的不重要,你们不用想着走捷径,回归到创业本身,对你们比较好。”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