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2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又没找我们借钱,你急什么?”常红心不乐意了。

  其实不是没找她借过钱,是金明天上班也就一年不到的功夫,转正只有这么几个月,根本没攒下钱来。大嫂一开口就要借一千,她哪里拿的出来,不用问金明天就直接给拒了。更何况,这是大嫂的侄儿,又不是她的侄儿,她才不费那个事呢。

  金明天不知道借钱的事呢,她就当没这回事,显得硬气。

  “得得,我不急,我有什么可急的啊。”金明天端着饭碗,扒得呼噜作响。

  到了晚上,常红心才把大嫂的来意,单独说给金明天听。

  “替人给小雅说亲?胡闹呢不是,小雅才多大,还在读书呢,赶紧给我推了。”金明天还没听完就烦了,直接翻了个身,背对着常红心。

  常红心推了他一把,“你就不听听她介绍的是谁。”

  “就她能介绍什么好人家,小雅的事轮不到她上心。城里人没有这么早嫁姑娘的,都是上几年班,慢慢寻摸一个合适的,最好是自己谈上的,有感情基础。”

  “啥意思,我们是介绍的,没有感情基础,你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今天给我说清楚,不然没完。”

  瞬间歪楼,金明天把被子拉起来蒙住头,“一把年纪说这个有意思吗?你以为我没看中你,会有人给咱俩保媒。”

  “啥意思,就是你先瞧中我的呗。”常红心喜滋滋的,大嫂给舒雅介绍对象的事,被她给抛到了脑后。

  常红心的大嫂又来了一回,常红心直接拿话回了她,“他们家的事,我不好插手。管得好也不会感谢我,管得不好肯定得落埋怨。再说现在都提倡自由恋爱,等她上了班,自己找一个,以后好赖怨不着我们。”

  这倒是常红心的心里话,给舒雅介绍对象的事,成不成功对她都没好处。

  常红心的大嫂知道小姑子是个犟脾气,拒了就是拒了,很难再改变主意。眼珠子一转,就道:“现在都流行自己谈,要不然这样,初二你带小雅上咱们家,让他们见见面。要是他们自己谈上了,那就是缘份,就是你公婆也不能说什么,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不好吧。”常红心有些犹豫。

  常家大嫂便道:“不是我说你,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你现在也算是一家之主,不至于发个话让他们去坐坐,他们都不听吧。”

  常红心这么好面子的人,能认这个输吗?必须不能啊,拍着胸脯就答应下来,“瞧你这话说的,我在家里说话还是管用的。他们俩个没少孝敬我,我不跟你说了吗?夏天还给我做一衬衣呢,多好看。”

  “那咱们就说定了。”常家大嫂借驴下坡。

  “初二准去。”

  大年三十一大早,一家人就收拾了东西去下溪村,一直会住到初八金明天上班,才会重新回到长尾镇。

  金明天还得上班,他下了班会直接赶去下溪村,一块吃晚饭。

  一大早金老头就在村口等着,一辆自行车,常红心骑着,前头坐着金阳,后头驮着行李。把行李和孩子一丢,再骑到半路,去把姐妹俩接上,直接骑回家。

  金老头老太太见着孩子们,乐得嘴都合不拢,各种好吃好喝的端上来。

  “都是去县城给你们买的,阳阳赶到好时候了,现在买点糖啊果的,都不用票了。以前他们姐俩小时候,可没这么好的条件。不过现在也不晚,多补补。”金老头逮着时机就教育儿媳妇,别苛待他外孙女。

  常红心最怕的就是公公,不打不骂,就是一张嘴啊,让你难受的很,偏偏还不知道怎么反驳。别说她,他们常家一家子,都怕这老头儿。

  “爸,我去厨房给妈帮忙。”常红心识趣的进了厨房,老太太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也不用她干什么,就跟着打个下手。

  “你们舅妈她大嫂去你们家了?”金老头看外孙女剥了糖纸吃糖,高兴的眯了眼,他们这一辈是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临老了,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孩子们多吃点多喝点。

  “嗯,去了。”

  “知道是啥事不?”金老头问道。

  “不知道,舅妈没说。”舒雅如实回话。

  “那行,没事了。”金老头也没说什么了,快过年了,娘家嫂子去看一眼小姑子也没啥出奇的。可按常家人的尿性,未必这么简单。

  “她没打你们手里存折的主意吧。”金老头还是觉得应该提个醒,常家嫂子的内侄子,听说在外头借了不少债,准备做生意。自己儿子手里有多少钱,他是清楚的,常红心想借也拿不出多少钱。就怕他们啊,把主意打到舒雅的头上。

  姐俩的父母,可是干了不少年的工人,这么多年下来,也攒了不少钱,再加上十八岁前每个月还能领生活费,手里是有点积蓄的。

  舒雅赶紧摇头,“没有,提都没提过。”

  别说没提,就是提了,她也不能借啊。

  金老头满意的点点头,没提就好,看样子儿媳妇还是知道分寸的。

  中午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还有更丰盛的晚饭等着他们,金明天到家才算真正的一家团圆,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才是圆满的。

  金家没有电视机,三十晚上也只能一家人围着火盆聊天。金阳带着姐姐买给他的烟花,在院子里放,不多时就将全村的孩子都吸引过来。

  大人就坐在堂屋的火盆旁边,看着门外孩子们跳跃着,欢呼着,终于让人感觉到,真正过年的味道。

  第二天,全家人起了个大早,舒家父母的墓地就在下溪村,金明天一家人,陪着姐妹俩去扫墓,烧了香烛元宝和纸钱,舒家俩姐妹在墓前磕头,小声跟父母说这一年的变化。

  老俩口没来,不是不想来,是家里人拦着没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好不容易缓过去了,这一来怕又受不住。

  姐妹俩说完话,仔细擦干净墓碑,这才往家转。

  到了下午,压抑的气氛才算缓过来,老太太帮着准备明天儿媳妇带回娘家的年礼。

  吩咐自家儿子,“你爸在县里买的烟和酒,你拿去送老丈人正合适。”

  “红心她准备了,爸买的就留着他自己喝点抽点。”金明天不要。

  “你今年进厂当了工人还转了正,和以往不一样了,加一瓶酒一条烟,也是为了你的面子不是。”老太太也是会做人的,把烟和酒都塞到了金明天手里。

  常红心则是专门找到舒雅,“明儿跟我们一起去,我弟弟添了个大胖小子,我嫁到外地的妹妹也要回来,去认个人吃顿饭。”

  “真要去啊?”舒雅当时对常家大嫂点头,纯粹是顾个面子,没想到常红心还当了真。

  “去,怎么不去,都是一家子亲戚,起码要认个脸熟吧。”常红心的话,扔到饭桌上,也挑不出毛病来。

  老头老太太也不好反对,舒雅只能点头应下来,和妹妹对视一眼,俱是一脸无奈。

  晚上姐妹俩睡一个被窝,小声说话。

  “怎么这么奇怪,非得要咱们去,特别是你。”舒雨觉得这事挺蹊跷的。

  舒雅凑到妹妹耳朵边道:“外公提醒我了,说是防着那边的大嫂借钱。”

  原来是这么回事,舒雨哭笑不得,也想到了舒雅手里的存折,一共还不到一千块钱,竟然被人掂记上了。他们两个孤女的钱也想借,她还真想听听那边的人怎么开这个口。

  “舅舅怕还不知道吧。”舒雨笑道。

  “可不是,怕是现在都没反应过来呢。”姐妹俩对自己舅舅是个什么样,实在太清楚了。

  说完姐妹俩抿着嘴,在被窝里闷笑。

  初二早上,常红心早早起了床,给全家人都换上了新衣裳,拎着年礼,挽上姐妹俩就出了门。

  金明天骑自行车带着老婆孩子,舒雅骑自行车带上妹妹,村里的路不好,一颠一颠的。金明天就抱怨,走路过去挺好的,非得骑车。

  常红心穿着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脖子上还扎着一条纱巾,翘着腿侧坐在后座上,就是不吭声。

  舒雅感觉到自己腰上的衣服被妹妹一扯,伸出手摸了摸妹妹的手。姐妹俩无声的交流着,空气中涌动着快活的气氛。

第32章 谣言

  上溪村的常家今天十分热闹,农村看一个家庭兴不兴旺,最通用的一条标准就是这家人口多不多,尤其是儿子多不多,然后才是子女有没有出息。

  常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中途没夭折一个,齐齐整整长大成人,对常家老俩口来说,就是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三个儿子务农,两个女儿其中小的那个叫常红书嫁给邻村一当兵的,多少年没回来,现在转业到了川市,两口子都有正式工作。大女儿就是常红心,嫁到隔壁村支书家里,原本是务农,结果阴错阳差男人顶工进了厂,她如今也跟着成为城里人。

  于是两个小姑子在常家的地位是水涨船高,为什么常红心放着更保暖的棉袄不穿,非要穿这件红呢子大衣,为什么不肯走路要骑车。就算是亲姐妹,这么多年没见也想比划比划,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虚荣心嘛,谁多多少少都有一点。

  到了常家,就看到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村里不少小孩子围着车打转。刚伸手想摸一把,常家就有人站在院门口让孩子们别围着,刮掉漆他们可赔不起。

  常红心惊了一下,从自行车上蹦下来,就见自家大嫂迎了出来,一边把他们迎进来,一边朝屋里喊,“大姑子回来了。”

  闻言常红书从屋里出来,姐妹俩多年未见自是要好好亲热一番,先问老公再问孩子,述完姐妹情,就得暗中比较一下各自的生活。

  比较完,得意的那个就会摆着手,“不重要,这年头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最重要。”

  这一回,说这话的是常红书。

  常红心暗暗咬了咬牙,也只能憋屈的附和,毕竟人家都开着车回村了,自家怎么比。

  常家的大嫂听到外头的动静,又迎了出去,不多会儿带进屋一个人,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娘家侄子桂华,快给几个姑姑问好。”

  又特意指了舒家姐妹道:“我们大姑子的外甥女,在吴县念高中,你有空可以多去走动走动。”

  小伙子年纪不大,头发梳的光光滑滑,皮肤也白净,看穿着是个讲究的。就是拿眼瞧人时,带着一股打量的味道,就跟上秤之前掂量货物的重量一样,令人十分不喜。

  舒雨一打眼就瞧出这人的特质来了,难怪叫桂华,明显是桂花头油抹多了,这股子油腻味糊的啊,简直没法看。

  舒雅瞧了他一眼,目光转到金明天的身上,这场合他们做晚辈的不合适撕破脸皮。当然,如果金明天不替她撑腰,她自然会开口。

  金明天眼睛一瞪,“我就在吴县上班,你侄子有空来找我就是,找他们两个丫头干什么,学校是读书的地儿,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他瞬间就领悟到了,常红心跟他说大嫂想给舒雅介绍对象的事,怕这个对象就是桂华。

  心里这个腻歪啊,之前拒都拒掉的事,还背地里来这一套,啥意思,不拿人当人看呗。还是亲戚里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

  说完狠狠瞪了一眼常红心,吓得常红心眼神一缩,也埋怨大嫂把事情做的这么明显干什么?说好了让他们自己认识,有缘没缘随他们孩子自己处去,这明晃晃的一说,不还是介绍对象吗?

  常家大嫂跟没听出金明天的口气似的,还是一脸笑盈盈,“唉呀,他们年轻人在一块有话说,我们掺和什么啊。华啊,快跟你两个妹妹一块坐着说说话去。”

  舒雅腾的站起来,跟上了膛的子/弹似的,伸手牵住妹妹,“舅舅,我们刚给常爷爷常奶奶拜过年了,这会儿也该回去陪外公外婆,您和舅妈好好玩,晚点回来也不怕。”

  说着姐妹俩便出了门,桂华竟还跟了进来,觍着脸说要送送他们。

  舒雨这个时候才找到机会开口,上下打量一眼桂华,笑嘻嘻道:“我说你是不是傻啊,放着开车回家的亲戚不找,找我们干什么?我姐存折上的钱,没外公的同意,谁也不能动。”

  说完跟姐姐长扬而去。

  离开上溪村,舒雅便下来推着车和妹妹并肩说话。

  “他不会真跟舅妈的妹妹开口借钱吧,大婶子一口气得罪两个小姑子,倒也是能耐。”要不怎么说是亲姐妹,舒雅一听就知道妹妹刚才是故意引着他得罪常红书,常红书傻了才会借钱给一个刚认识的人,肯定得把这笔帐算在大嫂身上。

  “我没想到舅妈会这么做,她是傻了吗?这种事对她能有好处。”舒雨也是真没想到,她是极力想和舅妈维持好关系,不想让舅舅为难,也不想让外公外婆担心。

  可一个人蠢起来,总能不断跌破底线。当你以为这是地平线的时候,别慌,还有一个大海沟在前头等着你呢。

  “她未必是怀着什么恶毒的心思,就是蠢。她这人好面子,她大嫂拿话激一下,就得上当,根本不会管后果。”舒雅气完了,反倒说了句公道话。

  姐妹俩都不傻,经历了人生的巨变,舒雅也快速成长起来,倒是越来越有当姐姐的风范。

  小时候他们还常吵架,打起来的时候也不少,可现在,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他们姐妹相依为命,除了彼此再没有别人比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回到下溪村,姐妹俩都默契的没有多说,只说常家人多,他们呆着嫌没意思,拜过年便回来陪他们。

  老俩口虽然有点诧异,但也没有多问,老太太赶紧去厨房挑了新鲜菜搁到案板上一会儿做。别人家大年三十做一桌,剩菜还要吃好几天,金家不一样,除了二三样大菜,其他每天现做。

  老太太回来报了几个菜名,都是姐妹俩爱吃的。

  “这习惯还是你们妈改的,说你们爸小时候总在家里吃剩菜,她发誓以后再不叫你们爸吃剩的。”金老头想起女儿女婿,用手背抹了一把眼角。

  面对老太太无声的指责,讪讪道:“不说了,不提这些。早上没吃多少东西就走了,给你们做一碗红糖糍粑,先垫垫。”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