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23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舅妈今天提都没提回娘家的事。”舒雅咬了一口元宵含糊道。

  “才跟舅舅和好,短时间是不会回去的。”长时间不回去是不可能的,毕竟是她的娘家。只不过金明天已经放了话,明年初二让常红心自己回娘家,他是不去的。

  “阳阳,过来吃颗元宵。”舒雨看到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的阳阳,他正在炫耀手里的烟花,这些是过年时舒雨买给他的,剩下最后几个,让他今天一口气都放了。他跟宝贝似的,走哪儿带到哪儿也炫耀到哪儿。

  小孩子有得玩的时候,哪里顾得上吃,摇着头跟村里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跑了个没影儿。

  “咦,那不是常家大嫂吗?”舒雨远远瞧见一个人走过来,惊讶道:“她还敢来。”

  常家大嫂笑的如同一朵花,进了门就叫,“红心啊,给你下喜贴来了,我娘家侄儿下个月初五结婚,准时来玩啊。”

  金家人听见,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怎么,才设计初二跟舒雅见面,还费劲的特意传出闲话,想制造舆论压力逼舒雅就范。结果他们低估了舒雅的脾气,也低估了金家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最后做了无用功。

  这才多长时间,半个月不到就要结婚了?

  常红心也是一万个没想到,拉着大嫂细问几句。常家大嫂自然是极尽夸张之能事,什么对方姑娘多好的条件,主动瞧中了桂华,又怎么一对眼就看上了,别人再介绍的都不想见了。

  “可见是上天注定的缘份,该你的呀,跑不掉。”

  “对对对。”常红心偷瞄一眼舒雅,又瞄一眼丈夫,“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我一个闲人,到时候带阳阳去,对,对,一定去。”

  “那可就说好了,新娘子漂亮的跟朵花似的,你不去瞧一眼怎么行。”临走又夸了几句新娘子陪嫁丰厚的事,才昂着头,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走掉。

  自以为是打了金家的脸,倍有面儿。殊不知金家松了口气,结婚好啊,结婚了就没人再拿这事出来说嘴,等舒雅上班处对象的时候,怕是早没人记得这回事。

  至于说相完亲不到半个月就决定结婚这种事,在当时来说,并不是很难理解。条件相当,相处几回觉得合适,就能商量结婚的事,若是处得太长一直不结婚,反倒是要被人说嘴。

  常红心也松了口气,上回的事是她上了大嫂的当,可桂华也不差啊,怎么就搞得跟侮辱人似的,好像谁给舒雅介绍个老头是怎么着。这回可好了,不光大嫂扬眉吐气,她也觉得自己缓过一口气来。

  金明天在旁边“啐”了一口,“爱找谁找谁,别来咱们家坑蒙拐骗就行。”

  常红心一听,悄悄那把口气又给缩了回去。

  舒雨倒觉得这桩婚事蹊跷的很,回忆了一下却没想起什么来。前世这个时候他们家风雨飘摇,常家大嫂不可能给舒雅介绍对象,自然也就没有这一出。不知道桂华这个人,更不知道他后来娶了谁,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这个小插曲过后,舒家姐妹开了学,重新过起了住读的生活。而开学后半个月,常红心如愿参加了桂华的婚礼,回到家捎带嘴提了几句,满眼都是羡慕。听到女方长的漂亮,嫁妆还多的时候,舒家两姐妹对视一眼,轻笑一声。

  “瞎眼的真多。”舒雅打趣。

  “还不一定是谁瞎眼呢。”舒雨回了一句。

  常红心气了个半死,可看了一眼自家男人,只能忍了。她男人大多数时候脾气都不错,还挺受她摆弄,但不能触了他的逆鳞。上一回她男人看她的眼神,吓得她好几晚睡不好觉,就怕男人提离婚。

  好在最后这场风波过去了,常红心也明白了一件事,金明天并不会无限度的包容她。要是再有下回,他说的很清楚,这日子就不能过了。

  心里编排了一大筐的话,一个字也不敢说,憋的常红心胸口疼,平时吃一碗饭的人,今儿只吃半碗就饱了。

  “对了,路晁来信了,我搁你桌上了。”金明天看他们聊完,加了一句。

  路晁的信寄的是他们家的地址,舒雨回屋拆开信,开头是例行公式感谢她寄来的东西,都正好合用,又说让她破费很不好意思的话。若是她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在当地不好买,尽管写信过来,千万别跟他客气。

  最后一段告诉她,许然决定去美国留学,她收到信的时候应该已经出发。如果她需要学习英文的资料,可以叫许然寄回来。

  到了末尾忽然提了一句,“我和许然放松下来,回忆在吴县发生的一切,才忽然意识到,如果不是你的出现。也许我们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我和许然必须慎重的向你说一声谢谢。”

  舒雨笑了笑,将信递给舒雅,舒雅摇头,“收信人只写了你的名字,我才不看,听听就行了。”

  得知许然去了美国,舒雅啧啧几声,“这事可不能叫郑升知道,不然他得变兔儿爷的眼。”

  舒雨听完呆了一下,转了一会儿才明白姐姐的意思,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笑得肚子疼。

  舒雅反复回味了一下,“我也没说什么呀,怎么笑成这样。”

  晃了晃脑袋耸耸肩膀,走了出去。

  郑升没变兔儿爷的眼,却拿着许然去美国之前寄给他的信,激动的四处宣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出国的不是许然,是他郑升呢。

  时间一滑到了三月份,这天程燕一大早从进教室就开始有点魂不守舍,忍了两节课,终于忍不住了,用胳膊肘撞了一下舒雨,给她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一同来到老槐树下,舒雨瞧着她一脸激动的模样,心想,你可算忍不住了。

  “小雨,我一会儿跟你说的话,你可能不相信,但你一定要相信,因为都是真的,是我亲眼所见。”程燕激动的小舌头都在打颤。

  舒雨完全是一头雾水,“你倒是说啊,什么事这么激动。”

  “气功大师你知道吧,发一下功能把病治好,还能延年益寿,美容养生,白发变黑,永葆青春。当然,这都是小道,往大了说还能保家卫国,防御导/弹,刀/枪不入。”

  程燕一口气说完,语气真诚的一点都不像骗子。

  舒雨一时呈石化状,这绝对不是气功大师,这是奥特曼呐。

  不对,奥特曼也没听说有医疗型,延年益寿型和美容养生型的啊。

  “是真的,我绝对没有骗你,你不知道,现在可多人练气功了。我听说有个人,回家的路上遇到车祸,眼看车子就要撞上他,他大喊一声师父,就感觉到一股气把自己托起来,避过了灾祸。车子开过去人腾空而起,司机都惊呆了,现在也跟着气功大师学习呢。”

  程燕越说越激动,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啊,连神话故事都出来了,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仙侠玄幻异次元大陆什么的。

  “气功大师到吴县免费教徒授功?”舒雨直接了当一句话问过去。

  听语气都充满着不信任,还有些微的嘲笑。

  程燕一下子怒了,小脸涨得通红,“你怎么能这么说,小心气功大师听到,发功收拾你。”

  行吧,科幻故事虽然迟到,但没缺席。

第35章 气功锅

  气功大师确实是免费教徒授功, 但是呢, 听好了,大师不可能永远留在吴县,人家得将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传遍祖国大地。

  “但是呢,大师心怀慈悲, 心系所有愿意跟他学习气功的弟子。怄心沥血研制出无线气功放大锅,这不是普遍的锅,更不是让你们在家里炒菜做饭的锅。这是接受大师气功频率的锅, 只要你们练功时, 头戴无线气功放大锅, 就能接受到远在千里之外大师的传功。”

  如下一片激动的惊呼声, 已经有人高叫, “给我来一个,多少钱都要了。”

  被人群裹挟其中的舒雨, 看了一眼左边激动得一脸通红的程燕, 再看一眼右边明显有被洗脑迹象的舒雅,尴尬的举起一只手挡到眼睛上, 这场面真是一言难尽。

  台上大师的首席大弟子仍在深情表白,“大家少安毋躁,大师要对每个无线气功放大锅进行气功开光, 没有经过大师开光的无线气功放大锅都是假冒产品,不仅没有接功的效果,反而会阻挠大家修行的进度。”

  长长一篇讲解之后,便是, “结合现代最新科技和气功大师开光的无线气功放大锅,出厂价成本就高达二百九十九元,但大师为了弟子能够更好的修行,亲自上门与厂家商谈,最终说服厂长零利润销售无线气功放大锅,每只仅售九十九元。数量不多,欲购从速,过时不候。”

  舒雨很想问,成本价不就是零利润吗?这中间的逻辑错误就没人发现?看看现场,“哗啦啦”台下掌声响成一片,许多人拍的手心都红了,急着回去取钱的,去银行取存款的,还有没钱的,急的抓耳挠腮的想着该问谁去借点钱。

  好吧,舒雨在心里回答自己一句,知道了。

  九十九元这个价格,放在一九八三年倒是巧妙,普通人一到二个月的工资。从这个价格可以看出,定价的人还是颇有些见地的。定高了买不起,定低了达不到割韭菜的目的,九十九不多不少,正好在这些人买得起,掏得出的坎上。

  台下的人几乎大半都去排队买无线气功放大锅,没排队的也是因为没带钱,各种步履匆匆,生怕晚一步没了货,他们的修行之路就此中断。这前头可是延年益寿,美容养生,四舍五入就是长生不老,这能耽误吗?必须不能啊。

  眼看程燕跟着她的父母去排队,舒雅扯了一把妹妹的袖子,看着四周激动的人群,咽了咽口水道:“咱们要不要也买一个。”

  舒雨直接翻了个白眼,“算我求你了,智商税这玩意儿咱不能交,不是心疼九十九块钱,是搁以后再回想起来,往事不堪回首啊,一辈子的黑历史。别说了,你以后会感谢我的。”

  拖着姐姐便走,其实今天会来,一是抹不开情面,要是真不来,程燕真得和她翻脸。二是舒雅被程燕煽动的跃跃欲试,与其她自个被人带去洗脑,不如她陪着,也好有个人把她看住。

  “你还懂气功?”比起气功大师,舒雅明显还是更相信妹妹。只不过美容养生呢,就这么走了,有点不甘心啊。

  “真这么有用,当初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上哪座仙山修行去了?十年浩劫的时候,上哪座牛棚念经去了?哦,轮到改革开放,牛鬼蛇神就都下山骗钱来了。”

  舒雨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

  “谁,说谁骗钱呢。”

  舒雨一扭头,一个老阿姨正对着她怒目而视。

  不好,刚才吐槽太大声,一时没注意。

  “说我姐呢,我姐让我别信大师,我正在批评教育。”舒雨一勾舒雅的手指头,小声道:“跑。”

  趁着老阿姨发愣的功夫,脚底抹油跑的飞快。老阿姨终于反应过来,在后头跺脚,“诶诶,别骗我,我刚才听见了,跑这么快,心虚吧你。”

  一口气跑回学校,姐妹俩乐得差点打滚。

  回宿舍一瞧,上铺的一姐儿,头顶着一只白色的小锅,正盘腿坐在床铺上,双手掐出一个法诀,正在打坐。

  舒雨惊得差点一跟头撞门上,宿舍里其他人拼命冲着他们姐妹俩做手势,作“嘘”音。俩人会意,放轻声音坐下来。

  就有人俯在她耳朵边小声道:“听说这是大师开过光的,可以提高成绩。”

  除了舒家两姐妹,其他人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上铺打坐的同学,仿佛已经看到她考上中专走上人生巅峰。

  舒雅恶寒了一下,刚才在台下被洗脑的那一段,彻底被眼前的一幕给抹了去。偷摸跟妹妹吐槽,“她的成绩能考上中专?别说顶个锅,就是头顶个气功大师也没用。”

  舒雨闷声偷乐,如果说有谁格外想念八/九十年代,那真是非气功大师莫属。这个时期,国家对气功大师的态度也是暧昧和模糊的,甚至有官媒还对某几位气功大师十分推崇。

  民间对气功大师的态度更是狂热,各地都有气功热,那个时候公园里没有广场舞,全是练气功的。

  有一群人顶口锅打坐的,也有一群人作各种动物状滚来滚去的,还有摆出稀奇古怪造型口中念念有词的,都属于不同的流派,有时相安无事,有时抢抢地盘,总的来说是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舒雨把这件事当笑料写到信里,寄给路晁,舒雅看她寄信,眼儿一斜,“你们通信通的还挺勤呢。”

  一个月一封也叫勤?

  “京城挺多新鲜事的,我想听听不行啊。”其实两个人在信里,除了初时还拿对方当同学外,后来便慢慢改变了态度,就仿佛是个能听他们内心倾诉的笔友。

  他们算是对对方十分了解的朋友,但在这个年代不出意外又很难再次见到,吐槽也好,倾诉也好,都觉得十分安全。

  大概就是这种特性,让他们写信时都很放松,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再次发现相处时没有发现的,对方的优点。

  路晁的信和他的脸,就不是一种风格,并不冷漠也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信中更多的是对身边的观察,每每都有出人意料的想法出现,令舒雨茅塞顿开。

  舒雨的信也没有她本人看上去那么甜美可爱,相反,吐起槽来简直令人捧腹,而观点之犀利也每每让路晁拍案叫绝。

  这种反差,让他们越发珍惜这样的交流,于是每个月一次的通信就这么保持下来。路晁偶尔还会给她寄一些学习资料,家里人知道,也没什么能挑剔的。

  舒雅虽然有所怀疑,但妹妹收到的信就那么放到抽屉里,从来不上锁,她想想也就释怀了,妹妹还小呢,再说这天各一方又能出什么事。

  四月中旬,丽姐的电话再次打来,舒雨接了电话便道:“还真有一批货在路上,看我舅舅发回来的电报,数量还不少,您这边……”

  “我全要了。”丽姐只嫌少不嫌多,她可有两家店铺。再说自己销不掉,隔壁左右的铺子招呼一声,还怕没人拿,少赚点就是,怎么也亏不了。

  “那行,我下周过去一趟,您在店里等着我吧。”舒雨跟她约好时间,回头跟舅舅和姐姐说好,还是三个人一块去川市。

  这一回无论是剪裁还是缝纫都是舒雨一手包办,自然也就没有常红心什么事,不过做好的裙子,舒雨还是送了她两条,至于姐姐和自己的,当然也不会少。

  倒不是她因为过年的事记恨上了,不肯让常红心帮着分担,而是她这回做的裙子和之前不一样,甚至和现在很多市面上的裙子也不同,一般人还真剪裁不了,别到时坏了布料,她还不好说。

  金明天从来没问过舒雨帮人干活能赚多少钱,不过看她风风火火的模样,还是忍不住提醒她,“厂子里有消息,说是今年还得再涨一级工资,你别太辛苦了,家里有我呢。”

  “我又不累,纯粹闲着也是闲着,赚钱先不说,这不是还能练练手艺吗?老话不是说,身有一技之长,胜过黄金万两。有门手艺在手,一辈子吃穿不愁,您说是不是。”

  金明天乐得笑出了声,“小雨这当当当一大篇,还挺有道理。”

  舒雨也乐了,“可不,我说的哪句话没道理了。”

  到了川市,舒雅陪着妹妹进了丽姐的店,看着从三轮车下搬进来的货,丽姐笑的脸儿开了花。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