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46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您厉害。”舒雨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赞美。

  出版社就是路英同学当校长那间中学的校办企业,之前办的时候,纯粹是给教师家属有个地方待着。结果被路英这么一折腾,赚钱了。

  “真正厉害的人是你,就那么一个主意,等于是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里头简直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由我们来创造的世界。”

  路英的校长同学也有眼光,项目运行之初便看出潜力,使了力气把她调到自己学校,这个月刚刚被任命为出版社的社长。

  从中专到中学,在一般人看来是越混越差,所以之前的中专很轻易就放了人,还暗中嘲笑她失心疯。结果没有想到,她这么快打了翻身仗,直接将一个可有可无的出版社救活,还大大的赚钱。

  路英一任社长,便根据政策要求承包,一年上交五万块给学校,算是挂靠的费用。这也是现在的特色,私人是办不了公司的,你必须得挂靠到国营企业的名下,或是承包国营企业名下的三产企业,每年上交挂靠费或是承包费。

  “不不不,说是主意,其实倒不如说是刚需。今天我不说,明天也会有人说,但说出来不管用,这里头的事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成功的。”舒雨心里很清楚,这事比丽姐开婚纱店的难度要大的太多太多。需要有专业知识,还得需要资源的整合。

  “嗨,不说这个,反正我承你的情。”路英爽朗的大笑。

  她这门生意,除了承包费,还要负责全社所有员工的工资。最终的利润,还得和校长对半分,赚到的钱并不如外界想像中那么多。

  但自己一手掌控出版社的心情又不一样了,管理员工,摆平所有的事情,还要衔接所有的环节,沟通好各个方面,拓展广告渠道,解决每天发生的各种问题等等。忙得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瓣用,心情却是无比的舒畅,就算再辛苦也是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对于她来说,成就感比赚钱更让她满足。

第68章 出版

  “之前的合作虽然好, 但一忙起来顾不上本职工作, 老得请假。 中专那边有意见,这才干脆调过来,调过来也是有好有坏,之前的合作方式肯定不能干了, 再者钱都赚到自己身上也不行。”路英跟舒雨聊天说着自己的现状。

  事情一旦运作开,就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自然就会衍生出很多出乎预料的变化, 舒雨深以为然。

  再者要是只想着自己赚钱, 转头人家就能连骨带皮吞了你。只有该洒的洒出去, 利益均沾, 自己那一份才能安稳的拿到手。

  “我就知道你听得懂。”路英开着车, 说完自己的事,又开始说起儿子高考的事。

  “今天最后一天考完, 晚上正好一起给你接风。”

  说话间便来到出版社, 早就准备好的合同,打印好了摆出来, 就等着舒雨签字。

  至于书名,之前便商量好了,就用通俗易懂的四个字, 防骗指南。

  现在的合同条款十分简陋,加在一块一页纸都没打满,舒雨痛快的签下名字,顺口问道:“封面出来了吗?”

  封面一般是请人画个应景的插图, 不过舒雨这么问,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路英招手要来封面的底稿,直接问她,“你想怎么改?”

  舒雨最想的是印一行字,公安部 防骗指南,不过想想也知道,路英不可能够得着,还是别难为人家了。

  “这画还挺好看的。”文艺清新,柔和素雅,如果不是用在她的书上,她可以给一百分。

  “不过我的封面不能用这个?”舒雨从背包里拿出一张纸,是她自己画的封面。

  黑色为底色,上头飘着一张张带血的钞票,钞票当然做模糊处理,让人能看出来代表的是钞票就行。钞票上头印着带血的手指印,书名更是用夸张的血红色,写就防骗指南四个大字。

  书名下头还有一行行的小字,“史上最全诈骗指南,包教包会,一经使用即可喜提监/狱包吃包住床位一张!”

  “中国第一本揭露诈骗术的实用型小说,一人食用全家受益!”

  路英“噗嗤”一笑,“你这个封面能行吗?”

  也太另类了吧,要说显眼那绝对是显眼的很,但是审美呢,审美上哪儿去了?简单粗暴的恐吓,带着血的钞票不就是说不看这本防骗指南,钱财就会受损失吗?

  再来几句无厘头的幽默,化解了被人恐吓的不快,又增加了几分翻看的兴趣。从营销的角度,确实能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就如同一个人明目张胆的在脸上写下急功近利四个字,是要被喝斥为异类的。

  “您觉得换这个封面能多卖几本吗?”

  “那肯定能。”路英想像了一下,如果自己是消费者,路过书摊想买本消遣的书翻一翻,肯定一眼就看到这个封面,再一看书名和上头写的字有八成可能买回去。

  “那就行,我这是一不是什么文学名著,二不是什么传世佳作。就是一本运用于当下,实效性极强的揭露型小说。”舒雨双手一摊,“多卖几本就能少几个上当受骗的群众,我也能多赚几个稿费,这叫双赢。”

  “我看可以。”路英拍板,封面就按舒雨的画稿来。

  路英亲自陪同,手续办的快速极了,这头签完合同那头五千本首版的稿费,那头一共四百八十元的稿费已经点好交到舒雨的手里。

  两人在路英的办公室里喝茶聊天,隔壁办公室里的总编看着新换的封面发愣。几个编辑纷纷过来凑热闹,一个二个的看完都是摇头。

  “这是什么呀,我就是画砣狗/屎都比这强。”小时候学过几天美术的编辑,负责对接所有的封面,之前的封面就是他请人所画的得意之作。

  “总编,我可是卖了老脸才请人画的封面,你说我这下怎么跟人交待。”心里是格外不甘心啊。

  “你也看到了,是人家作者跟社长一起定的,我能说什么。”总编倒是挺喜欢这本书的内容,但是对于封面和出版社的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没有美感。

  “呵,一个十四岁的作者,也就你们信。”有一个人直接抛开封面,谈起了舒雨的身份。

  总编直接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呢,还有你们,手里的事情都忙完了吗?”

  大家悻悻闭了嘴,不再说话。有两个员工一嘀咕,借着尿遁挽着手出去。

  到了卫生间一边洗手一边破口大骂,“你说凭什么呀,出版社之前明明归学校说了算,现在说承包出去就承包出去。这么赚钱的买卖,一年才收五万块钱,要说这里头没事,鬼才相信。”

  “跟我们校长是同学,鬼知道是什么同学呢?我看也就校长的爱人被蒙在鼓里,这年头没点关系,谁给你这么大好处啊。”这位是副校长家里的亲戚,原本在出版社可以颐指气使,这会儿却只能老老实实干活,心里不痛快着呢。

  骂骂咧咧一通才又挽着手进去,唯独没有提到的是,教辅材料是路英拉着一班人,自己垫了钱搞出来的。

  当然也不会提到,在路英和出版社合作之前,他们只能发百分之六十的基本工资,而现在不仅工资能发全,加班费和福利也都不差学校一星半点。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骂的痛快的时候,卫生间里的舒雨正一脸哭笑不得的推开门走出来。

  回到办公室里,舒雨刚才就想问路英,首版五千本的信心是从哪儿来的。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书籍畅销的年头,对于一本小说来说,五千本的压力可以说是相当大了。

  路英哈哈大笑,“你怕是不知道,这本书我谈好了,能上铁路的小推车。”

  火车上是最难打发时间的地方,现在又没什么 平板,多数人都会带本故事会上去翻。但总有没准备的,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干熬可难受的很。小推车也是卖杂志和小说的,销量还不错。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火车是发生诈骗最多,也是最猖獗的场景之一。作为诈骗案件里,常年出现镜头最多的背景,铁路系统也深感无奈。

  每趟火车其实都配了铁路警察,但问题是,等你反应过来自己上当受骗,骗子早跑了。

  所以这件事除了是路英的渠道厉害,最重要的还是调性相合。

  舒雨听完恍然大悟,“您可真厉害。”

  这样的渠道都能找到,也不怪人家能够把教辅材料的事一手操持起来,还顺便当上了出版社的社长。

  “卖教辅材料和卖小说的渠道不太一样,不过有个出版社在这儿,总不能只盯着一样,什么渠道都得拓展一下,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再说我拓展的渠道也就是几条线,整个铁路系统那是不敢想的。”

  路英接手出版社,就一心想把出版社搞好,以教辅材料为主,但其他的也要跟着张罗起来,打的主意是全面开花。

  舒雨不想说这个思路怎么样,但是通过刚才听到的闲话,她知道路英在这个学校还是根基不稳。

  她得提醒提醒,“国家对于三产迟早会规范化,我觉得路阿姨应该居安思危,想想后路。”

  事实上到了一九八/九年国家就已经认识到了企事业单位办三产的危害性,正式下发文件要求取缔。但三产对很多单位来说,已经成了孵金蛋的小金库,大家都是国营事业机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谁在上头还没点关系,拖着呗。

  于是又到了一九九八年,国家三令五申还有部分单位不进行改制切割,于是动了真格的,直接让执法机关进行清查。前前后后还抓了不少违规的领导干部,这才把三产完完全全切割掉,摘掉了他们国营的帽子,理顺了经济关系,以及日后经营时的从属关系。

  现在是一九八四年,身在天子脚下,又只是一所中学,这家出版社在第一轮文件下来时就得跪。满打满算,现状还能维持五年。

  路英一惊,下意识的就道:“你听到了什么消息?”

  问完又觉得自己傻了,舒雨可不是京城人,更不是她刻意交好的那几个消息灵通人士,她怎么可能接到上头的消息。

  舒雨自然是摇头,“这种事其实不需要听消息,您想想看,我们国家已经确定了基本的调子,改革开放是不会动摇的,对不对。”

  这种重要的国策,路英当然是知道的,下意识的点头,“这绝对不会走回头路。”

  “您再想想,国家正在不遗余力的引进外资,而且势必会重新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想和全世界贸易就不可能不加入这个协定当中,您说对不对。”

  “你还知道世贸组织。”路英这一下是真的有些惊了。

  她确实听人说过,有关单位正在积极接触相关组织,已经在筹备工作组,据说这一二年就会启动复关程序。

  舒雨捂着嘴笑,“不关心国家大事怎么做生意,更何况,这也算时事政治。”

  每年考试的时候,都有时事政治这一项,身为考生必须得关心国家大事,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特色。

  事实上中国的复关申请,确实是在两年以后,也就是一九八六年启动,然后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谈判,最终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

  话说到这个份上,路英已经明白过来。中国想要加入世贸组织,想和全世界做生意,就必须做出改变。至少那些属于中国特色,而又不符合世贸组织协议的经营行为,肯定会被取缔。

  而国营企事业单位下属的三产企业,明显就属于不被世贸组织所接受的中国特色。再归结到自己身上,那就是出版社这摊事,并非长久之计。

  想到这里,路英直接冒出一身冷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她现在的状况啊。

第69章 亲闺女

  路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办公室的大门, 起身道:“咱们回家, 边做饭边等。 ”

  原本是准备在外头吃的,但有些话明显不适合在外头谈,路英临时决定回家做。带着舒雨出门,提前下班。

  总编一个劲道:“按说您这两天都不用过来, 路路高考那么大的事,轮到谁家不得请几天假啊。您尽管去,等成绩出来还得喝您一顿酒呢。”

  要是能考上大学, 肯定得请客, 这是捧着路英呢。

  路英笑呵呵道:“那我可就承您吉言了。”

  一路出去都是奉承之声, 无比和谐。

  面包车平时就是路英在开, 两人上了车回到之前的住址, 舒雨发现,路家从之前的两间屋子扩大到了四间屋子。一下子分出卧室和客厅还有单独的厨房, 宽敞了许多。

  “这套四合院解放前是我们家的, 后头经的事太多,解放以后分给我们家两间, 也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经历了十年浩劫,两间房碾转一圈失而复得,又回到她的手上。

  这几年可以□□交易, 她放出话想买,隔壁两间房的主人,单位正在分房子,但拥有住房的不在分房名单上, 索性就卖掉去住单位的房子。

  “单位的房子好,有卫生间厨房,还给装暖气。我也就是觉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轻易舍了,再说学校分房也难。”路英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整个院子都拿到手,也算是给儿子留下一份完整的祖业。

  “阿姨,要是不麻烦的话,您这边有没有地方可以打听一下,我还挺想买套院子的。”舒雨其实最开始准备拜托的人就是路英,她是本地人,人面广,消息来源也多,这种事请她帮忙最为合适。

  “哟,你打算在京城买房子?”路英一脸惊喜,她从第一回 见面,就喜欢上这个小姑娘了。要是能来京城定居,路英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意是越扩越大。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我保准给你打听一家合心意的。”路英大包大揽。

  舒雨往客厅里一坐,这一回皮革沙发,组合家具,还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整整齐齐摆起来,饭厅客厅用一组博物架隔开,看着就高端上档次。

  乱搭乱盖的厨房被拆的干干净净,空地上搭的是石板架子,架子上摆放着一盆盆的鲜花。整间院子被路家占了四分之一,也就这四分之一的地方能看,剩下的还是挤的一塌糊涂。

  路英从冰箱里取了汽水出来,插上吸管给她喝,“喝这个,凉快。”

  “晚上咱们吃炸酱面。”大夏天的,就三个人,一路上舒雨是强烈建议吃的简单点。

  路英拍板做炸酱面,舒雨举双手赞成,“听着就有食欲。”

  真烟熏火燎整出几个大菜,大家伙都是一身汗,还不一定乐意吃。更何况,交情到这个份上了,太客气倒显得生份。

  路晁回到家的时候,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看到里头正在说话的两个人,一个站在灶台上挥舞着锅铲,一个站在案板边上拿着菜刀切着什么。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